部编版一年级下语文教材解读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24955994 上传时间:2020-03-14 格式:PPT 页数:104 大小:3.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一年级下语文教材解读_第1页
第1页 / 共104页
部编版一年级下语文教材解读_第2页
第2页 / 共104页
部编版一年级下语文教材解读_第3页
第3页 / 共104页
部编版一年级下语文教材解读_第4页
第4页 / 共104页
部编版一年级下语文教材解读_第5页
第5页 / 共10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一年级下语文教材解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一年级下语文教材解读(10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东营第一希望小学 周云娟 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教材分析 整体框架介绍 介绍冬去春来 在部编义务教育教 科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材顺利使用半 年之后 一年级下册也即将于新学期 投入使用 在一上努力做好幼小衔接 的基础上 一下教材继续平稳过渡 螺旋上升 有层次 有梯度地为学生 语文素养的培养和提升奠定坚实的基 础 一年级下册教材的突出特点 一 内涵 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与传播 二 梯度 循序渐进 螺旋上升 三 选文 营养与趣味并重 四 弹性 注重开放性和弹性 增强适应性 一 内涵 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的渗透与传播 从语文课程的内容看 语文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 成部分 教材要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优

2、秀文化 因此 语文课程 语文教科书 要以传承 弘扬中华民族 语言文化 塑造民族精神品格为己任 为学生潜移默 化地注入精神营养 中华传统文化千姿百态 包罗万象 底蕴深厚 源 远流长 针对一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 一年级下册教科书从汉语言文化 节日民俗等方面 反映中华传统文化 一 内涵 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的渗透与传播 比如 借鉴古代蒙学读物 三字经 百家姓 声律启蒙 的形式 加以改造 编入教科书 让学生在有节奏的吟诵中识字 像教材中的 人之初 姓氏歌 古对 今 春夏秋冬 一课 也体现了中国传 统蒙学读物的编排特点 其中的词和短语不 仅读起来琅琅上口 而且语言典雅 富有文 化内涵 一 内

3、涵 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的渗透与传播 再如 利用汉字规律识字 在 动物儿 歌 中 小动物的名字都是形声字 小青 蛙 的 青字族 识字 渗透了形声字规律 让孩子在有趣的儿歌学习中 领略汉字的趣 味与精妙 猜字谜 利用了有趣的传统 游戏形式 揭示了形声字的造字规律 儿 歌 形声字 睛 情 清 晴 请 一 内涵 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的渗透与传播 又如 选编了 端午粽 作为课文 让 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以及节习俗 口语 交际 和大人一起读 栏目中安排了民间故 事 老鼠嫁女 绕口令 妞妞赶牛 童 谣 孙悟空打妖怪 等 让学生感受传统故 事中蕴含的趣味和道理 领略传统语言形式 的音韵美和结构美 民间

4、故事 一 内涵 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的渗透与传播 古代诗词的选用量也有所增加 与人教 版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相比 部编教材的文 章数量虽然大幅减少 但古诗却从四首增加 到了六首 并且 每一次日积月累中 也有 层次地安排了成语 民谚 古代名言等有关 传统文化的内容 语文园地二语文园地四 语文园地三语文园地七 春季景物的四字词语 歇后语 名人名言 气象谚语 二 梯度 循序渐进 螺旋上升 这套教材的编写围绕人文主题和语文要 素 双线组织阅读单元 每个单元语文学习 的目标都十分清晰 在教材的课后练习和语 文园地中加以呈现 努力做到难度适宜 梯 度合理 衔接自然 二 梯度 循序渐进 螺旋上升 每个单元的

5、语文要素是如何安排的呢 教 材注重梯度 每一学段 年级 甚至一个学 期的前 中 后期 语文学习要素的安排 都是依照深浅程度形成一条螺旋上升的线索 这样的安排 不仅考虑到了难度系数和教 学适用度 也体现了语文教学由浅入深 循 序渐进的规律 二 梯度 循序渐进 螺旋上升 这种梯度 在一年级上册和一年级下册教材中已 有所安排和体现 以阅读能力训练这条线索来看 一 上要求 找出课文中明显的信息 学习借助图画阅读 一下在继续学习 找出课文中明显的信息 的基础上 发展训练 根据信息作简单的推断 的能力 这是阅 读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更多的是对阅读过程中逻辑思 维能力的训练 实现语言和思维发展的同步 借助图

6、画阅读 的目标 一上主要是借助图画猜读生字 了解 意思 到了一下程度加强 发展到利用形声字特点 依靠上下文来猜字 认字 并根据图文一一对应的特 点理解课文内容 猜字谜 利 用了有趣的传统 游戏形式 揭示 了形声字的造字 规律 1 传统蒙学 元 宵节 猜灯谜 2 儿歌识字 3 字理识字 由 浅 入 深 的 字 理 识 字 典 型 的 形 声 字 的 区 分 二 梯度 循序渐进 螺旋上升 又如口语交际 从一上和一下各四次的口语交际 编排中可以看出 教材通过目标分解 细化落实 帮 助学生在循序渐进中提升能力 以 听 为例 从 注意 听别人说话 到 没听清楚时 可以请对方重复 训 练学生逐步从 能听

7、发展到 会听 再如 说 的方面 从起步时的敢说 大胆说 逐步到 配合动作清楚明 白地说 一步一步地帮助学生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从 交际习惯和交际规则方面看 从对象意识 场合意识 到礼貌意识 让学生在每一次口语交际中都能得到 针对性地训练 使学生的交际能力在层层递进中螺旋 上升 二 梯度 循序渐进 螺旋上升 各部分的语文要素在教科书中呈现了稳 步发展 螺旋递进的编写原则 具有极强的 前后关联性 三 选文 营养与趣味并重 坚持选文的典范性和适切性 一年级下 册的课文大多富有童真童趣 贴近儿童生活 容易引起学生共鸣 新编选的课文 接近 全部课文的一半 课文文质兼美 语感鲜明 文化底蕴丰富 体裁多样 既

8、便于学生学 习和积累语言 又能使学生在思想和智慧上 得到启迪 在情感上受到熏陶感染 三 选文 营养与趣味并重 一下教材的选文内容十分丰富 既有经过时间的 沉淀与考验 深受学生和老师喜爱的经典老课文 也 有新选编的 内涵与语言皆美的新课文 新课文中 有表现自然之美的 春夏秋冬 有反映现代儿童生 活的 怎么都快乐 有体现家人关爱的 夜色 有介绍传统节日的 端午粽 有培养好习惯的 文 具的家 等等 这些选文题材广泛 有利于儿童通 过语言文字认识大千世界 内容与儿童生活紧密联系 充分考虑儿童的经验世界 想象世界和情感世界 而且题材多样 有童话 有散文 有儿歌 有故事 不仅确保了教材全面的思想内涵 而且

9、保证了教材的 可读性和感染力 四 弹性 注重开放性和弹性 增 强适应性 尊重客观存在的地区差异 学校差异 学生个体差异 为了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 要 教材加大了选做题和开放性题目的比重 以增加教材的弹性和适应性 四 弹性 注重开放性和弹性 增 强适应性 这类题目 有联系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 如 你知道关于端午节和粽子的故事吗 有借鉴课文 语言表达的 如 说说你会为每个季节画什么颜 色的太阳 想想你有没有和 我 相似的经历 和 同学说一说 有指向生活的 如 说一说班里的 同学都有哪些姓 你喜欢什么体育活动 和同学 说一说 一分钟能做什么 有开展游戏活动的 如 我们也来猜字谜吧 和同学分角色演一演这

10、 个故事 四 弹性 注重开放性和弹性 增 强适应性 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 是对课文学习的 进一步拓展和延伸 演 猜 画等活动形式 的引入 使语文学习与学生的生活产生更为 有趣的联系 有利于从单纯的听说读写中解 脱出来 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 四 弹性 注重开放性和弹性 增 强适应性 教材的开放性 还体现在语文与其他学 科的相互融合之中 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 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 注重跨学科的 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 使学生在不同 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 渗透和整合中开阔 视野 提高学习效率 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 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基于这样的理念 教材中有意识地设置了学科沟通的内容 四 弹性

11、 注重开放性和弹性 增 强适应性 比如 语文园地中让学生展示在其他学 科课本上认识的字 要下雨了 棉花姑 娘 等课文 通过有趣的童话故事的形式 向学生传递科学知识 都体现了学科相互勾 连 相互融合 相互渗透的大语文观念 把 语文学习有机地同其他学科联系在一起 使 学生认识到生活中 学习中处处都有语文 各个部分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一 教材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内容 一年级下册教材包括两个识字单元和六个阅 读单元 识字部分安排在教材的第一和第五 单元 穿插在阅读单元之间 在第一单元之 后 安排了 快乐读书吧 在全书最后 安 排了几个附表 识字表 写字表和常用偏旁 名称表 一 教材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内容 每个

12、单元内部的具体安排如下 l课文3 4篇 l口语交际 间隔安排 l语文园地 识字加油站 字词句运用 书写 提示 我的发现 展示台 日积月累 和大 人一起读 二 各部分内容的学习目标 1 识字写字 1 认识常用汉字400个 会写汉字200个 2 喜欢学习汉字 有主动识字 写字的愿望 3 认识大写字母 熟记 汉语拼音字母表 学习使 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4 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 常用偏旁 能按笔顺规则写 字 注意间架结构 5 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写字姿势正确 书写规范 端正 整洁 二 各部分内容的学习目标 2 阅读 1 喜欢阅读 感受阅读的乐趣 2 用普通话正确 流利地朗读课文 3 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

13、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 在阅读中积 累词语 4 学习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5 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并乐于与人交 流 6 诵读儿歌 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 展开想象 获得初步的情 感体验 感受语言的优美 7 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 在阅读中体会句号 问号 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二 各部分内容的学习目标 3 口语交际 1 学说普通话 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2 能认真听别人讲话 努力了解讲话的主 要内容 3 听故事 能记住并讲述主要内容 4 与别人交谈 态度自然大方 有礼貌 5 有表达的自信心 积极参加口语交际 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一 教材分析 本单元为专项识字 编排了四篇课文

14、 春夏秋冬 姓氏歌 小青蛙 猜字 谜 作为识字的语言材料 从内容上看 四 篇课文贴近儿童生活实际 内容丰富多彩 有大自然 姓氏 小动物 从形式上看 有 词串 儿歌 读起来朗朗上口 符合此阶段 学生的语感特点 一 教材分析 春夏秋冬 通过情境图描述了一年四季的景色特点和大 自然的美景 让学生在识字的过程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 激发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姓氏歌 这首小儿歌为学生列举了常见的姓氏 让学生 在识字的过程中初步感受中国姓氏文化的趣味 知道姓名 也能帮助识字 拓展了学生的识字渠道 小青蛙 以儿歌的方式创设识字情境 让学生初步了解 形声字形旁表义的构字特点 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猜字谜 编排了两则简

15、单有趣的字谜 让学生在猜字谜 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汉字的乐趣 初步掌握猜字谜的基本 方法 一 教材分析 口语交际 的训练重点是听故事和讲故事 旨在让 学生通过观察图画和倾听理解故事内容 并能够以洪 亮的声音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从而更好地训练学生 的听说能力 语文园地一 安排了 趣味识字 字词句运用 书写 提示 日积月累 和大人一起读 等几个部分 通过形 式多样的识字写字 阅读 积累等活动提高低年级学 生的识字能力 书写能力和阅读能力 二 学情分析 经过一年级上半学期的学习 此阶段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 的识字量 初步感受到了识字的乐趣 并且掌握了一定的识字方 法 本单元就是在此基础上 安排了四篇识

16、字课文 进一步鼓励 学生拓展识字渠道 扩大学生的识字量 促使学生养成主动识字 的良好习惯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 他们以形象思维为主 采 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可以帮助他们有效地提高识字效率 但是由于 受到知识和思维水平的限制 他们掌握的识字方法有限 难以对 识字保持持久的兴趣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低年级儿童 的认知特点 学习能力和生活经验 创设丰富的 生动有趣的情 境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鼓励他们借助汉语拼音自主识字 读文 并采用形式多样 活泼有趣的教学手段在指导识字中给予一定 的方法指导 同时要结合课文插图 多媒体课件等帮助学生理解 词语意思 在识字的过程中注重发展儿童的语言能力 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认识本单元51个生字 正确美观地书写28个汉字 积累相关词语 进一步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2 正确 流利 有节奏地朗读词串 儿歌 背诵 姓 氏歌 3 理解课文内容 认识表示一年四季的季节名词 了 解常见的姓氏 初步认识字谜这种文字现象 4 初步了解形声字 体会形声字的构字特点 5 初步认识26个字母 读准音 区分形 三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 借助汉语拼音自主识字读文 巩固汉语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