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州35kV线路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24939204 上传时间:2020-03-14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3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霸州35kV线路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霸州35kV线路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霸州35kV线路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霸州35kV线路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霸州35kV线路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霸州35kV线路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霸州35kV线路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霸州35kV线路改造工程项目 工程概述1.1 编制依据(1)廊坊市电网“十三五”规划(2)霸州市电网“十三五”规划(3)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通用设计110(66)kV输电线路分册(2011年版)(4)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重大反事故措施(5)电力系统设计技术规程(DL/T 5429-2009)(6)35千伏110千伏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GB 50060-2008)(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07)(8)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GB 50061-2010)(9)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 (DL/T 620-1997)(10)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

2、DL/T 621-1997)(11)架空送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技术规定( DL/T 5154-2012)(12)架空送电线路基础设计技术规定(DL/T 5219-2005)(13)架空送电线路对电信线路危险影响设计规程(DL 5033-2006)(1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73-92)(15)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关于做好2016年度35千伏及以下配电网建设项目可研工作的通知冀北电发展201536号1.2 工程概况廊供霸州35kV线路改造工程,本期改造段46#-54#、64#-35kV变电站构架,均沿原线路通道新建单回线路。改造线路全长为2.768

3、km,其中46#-54#改造段线路长度1.222km、64#-霸州 35kV变电站构架改造段线路长度1.546km。导线采用JL/GIA-240/30钢芯铝绞线,地线采用1根24芯OPGW复合光缆。新建铁塔14基,其中耐张塔6基,直线塔8基。拆除部分:原有旧线路2.768km,其中水泥杆单杆16基,水泥双杆4基。1.3 主要设计原则1.3.1可行性研究应遵守国家的技术、产业政策,执行有关的设计规程和规定,符合国情、技术先进,并合理控制工程造价。1.3.2项目建设符合冀北电网发展规划,并以电网规划为指导。1.3.3本工程的设备材料均采用国网标准物料。1.3.4本工程设计按照国家电网基建20101

4、617号文及国家电网基建201158号文执行。1.3.5线路设计采用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通用设计110(66)kV输电线路分册(2011年版)中66kV杆塔通用设计。1.3.6本工程设计本着积极慎重的原则采用新技术、新设备,并在设计工作中考虑节省工程造价、缩短建设工期。综合考虑施工、运行、交通条件和线路路径等因素,做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1.4 设计范围1.4.1廊供霸州 35kV线路改造工程的本体设计。1.4.2配套通信光缆OPGW的设计。1.4.3本工程估算书的编制。2、项目必要性2.1 线路现状35kV霸北线起于霸州 110kV变电站,止于霸州 35kV变电站,线路全长为13.8km,

5、导线采用LGJ-95/15钢芯铝绞线。1991年与霸州 变电站同时投运,至今已运行近25年。2013年借石油线路建设,霸州 110kV变电站35kV构架-46#段同塔架设并升级改造了8.8km,导线采用LGJ-240/30钢芯铝绞线。46#-75#段仍为旧线路,长度5km,目前存在部分水泥杆开裂、导线老化、金具锈蚀等情况。2.2 必要性分析2.2.1满足地区电力增长需求霸州 变电站当前为两台10MVA的主变运行,由于区域内绿色、环保事业的发展,负荷提升较快。境内世嘉变电站(用户工程)正在建设中,规模也是220MVA,将从35kV霸北线T接作为电源线路,原有线路已不能满足运行发展要求。2.2.2

6、提高供电可靠性改造段线路为运行中的一段“瓶径线路”,线路老化,线径细,不能满足负荷发展需求。现出线水泥杆开裂、导线老化、金具锈蚀等情况,曾经出现过倒杆、断线等事故。线路路由涉及霸州 县东部和霸州 地区,线下近些年建筑物增多,树木生长较快,致使线路对树木及建筑物距离减少,不能满足安全运行的要求。2.3 政策适应性分析根据当地经济发展与逐步完善基础设施的要求,国家电力规范与国家电网公司要求,本工程符合“三通一标”(通用设计、通用设备、通用造价、标准工艺)的要求。线路路径选择方案注意尽量远离村庄,节约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并服从廊坊市及霸州 县 “十三五”电网规划。综上所述,为了满足霸州 区域负荷

7、增长需求,缓解供电紧张的局面,提高线路运行安全系数和供电可靠性,对35kV霸北线改造是非常必要的。2.4 线路改造的可行性(1)由于当地企业及居民迫切需要提高用电质量,保障供电可靠性,有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工程实施的可行性相对较高。(2)线路改造路径占用原有通道,避让了大范围经济林区,以及采用高塔有效的保证了树木不被大面积砍伐,降低了线路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3)在选线时,避开了城镇规划区、人口密集区,减少了跨越房屋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保证了其今后的可持续发展。(4)改造霸北线待王韩35kV线路投运后实施,保障霸州 35kV变电站所带负荷的正常运行,维护经济利益不受损失。3、工程设计方案3.

8、1、线路路径方案3.1.1线路路径方案简述根据现场踏勘及县供电局相关部门意见,本次改造线路利用现有线路走径。改造线路路径方案简述如下:本工程线路改造段全部为单回线路架设,从35kV霸北线46#-54#、64#-霸州 35kV变电站构架止。线路路径简图如下:由简图可知,本工程改造段全部采用架空线路,路径总长度为2.768km。按线路路径特性分为三部分,分述如下:(1)原35kV霸北线46#54#段本段采用06B2通用设计系列铁塔5基,拟建导线为JL/G1A-240/30,地线采用1根24芯OPGW复合光缆。本段长度约为1.222km。(2)54#-64#段本段据霸州 县供电公司提供资料,已由房开

9、商负责对此段的改造,本期不考虑改造,线路长度1.439km(3)64#-霸州 35kV变电站构架段本段采用06B2通用设计系列铁塔9基,拟建导线为JL/G1A-240/30,地线采用1根24芯OPGW复合光缆。本段长度约为1.564km。3.1.2 交叉跨越主要交叉跨越情况如下表所示序号交叉跨越物名称跨越次数备注110kV线路3次2公路5次1次省道、4次乡村公路3沟渠1次4通信线7次光缆、TV线和电话线5低压电力线4次380V6房屋5个居民房、厂房7林区6处砍伐800棵交叉跨越部分拍摄照片如下:3.2、工程水文地质概况廊坊市位于河北省中部,北接首都北京,东邻海港城市天津,西与保定市接壤,南和沧

10、州市毗邻,地处大北京和环渤海经济区腹地。3.2.1 水文条件廊坊市地处海河流域的中下游,地表水系较多,主要河流有子牙河、大清河、永定河、北运河、潮白河、泃河等,除泃河常年有少量地表泾流外,其他多为季节性河流,流量随季节性变化较大,有的经常处于断流干涸状态。南部地势低,洼淀较多,主要有文安洼、东淀、永定河泛区等,多为季节性分洪、蓄洪区。建国后,随着海河的治理,基本根除了洪涝灾害。因无大型地表蓄水工程,过境水利用率不高。3.2.2 沿线地质条件3.2.2.1 地形地貌霸州 县地质构造属燕山褶断带。基底为太古潜山丘。受燕山强烈运动和华北平原沉降带的影响,地下100200米形成了不规则的杂岩堆积群,为

11、冀中拗陷构造,地层厚度为30005000米。地表属平原第四系地层。县境处干永定河冲积扇前缘地带,为永定河冲洪沉积物、堆积物形成的微倾斜平原。土地由灰黄、灰黑色、亚粘土夹细砂、粉砂组成,结构松散,地下1030米有较为稳定的12个淤泥层,厚度35米不等。 由于永定河河床不断变迁,形成故道区、泛区地貌的基本轮廓。地势由北向南逐渐降低,北部最高点在眼兆屯,海拔28米,南部最低点在彩木营,海拔4.3米。永定河故道自县境西北碱铺、曹家务、双营、前第五至里澜城,形成高且宽的地上河床,长38公里,平均宽1.25公里,最宽处4.5公里,最窄处0.5公里,海拔高程1528米,一般高出两侧地面1.56米。故道以东为

12、永定河泛区,数十里沙土区中缓岗、洼地,纵横交错分布,成为霸州 县地貌的显著特点。故道以西为大清河流域,地势平坦,平均坡度为1:2500。3.2.2.2 地质条件经现场勘查和收集的有关资料,本工程所经地区以粘土和沙质粘土为主。3.2.2.3 地下水位线路经过地区由于地质构造和地貌形态的控制,均为富水区,地下水资源较丰富,赋存于粘土中,主要受地大气降水补给,其次为侧向径流补给、河渠渗漏补给等影响,水位随季节有所变化,雨季埋深较浅。沿线大部分水质较好,不会对构造物产生侵蚀作用。3.2.2.4 地震烈度根据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四百万分之一)(GB18306-2001),线路所经的廊坊市霸州

13、县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5g,相当于地震基本烈度为度。3.2.2.5 矿产、文物压覆情况根据收集资料和现场勘查,本工程无压覆矿产、无文物保护地区。3.2.3 沿线交通情况本工程线路位于廊坊市霸州 县境内,线路通道位于林区、农田地区,沿线有S237省道、乡村公路可以利用,交通较便利。3.3、气象条件3.3.1气象条件选择原则最大设计风速、基本高度、重现期的取值标准,依据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GB50061-2010,4.0.11条的规定取离地面10m高处,30年一遇10min平均最大风速做为设计的基准最大风速。其它气象要素的取值按照设计规程的有关规定。充分考虑附近已建成线路的设计运行

14、经验。3.3.2资料来源和统计原则霸州 县属北温带亚湿润气候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日照2740小时,年平均降雨540毫米,年平均气温11.5,年平均日照183天。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季干旱多风沙,秋季秋高气爽,冷热适宜。冬季多偏北风,夏季多偏南风,年平均风速多在1.5-2.5米。光热资源充足,雨热同季。资料年限:使用19712000年连续30年实测气象资料进行统计。气象特征值如下:类别项目单位特征值发生日期气压多年平均hPa1016.3/多年夏季平均hPa1004.6/多年冬季平均hPa1026.9/多年极端最高hPa1049.62000.1.31多年极端最低hPa986.61990.7.7气温多年平均12.2/多年夏季平均25.6/多年冬季平均-2.8/多年最高平均33.3/多年最低平均16.1/多年极端最高40.32000.7.1多年极端最低-20.61972.1.26湿度多年平均%64/多年最小%01993.2.17降水多年平均mm534.5/最多年份mm787.81977过程最大mm350.91977.7.20-27蒸发多年平均mm1864.5/日照多年平均日照百分率%2480.2日照时数风多年平均风速m/s2.8/多年冬季平均风速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