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安县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

上传人:9786****8129 文档编号:124939155 上传时间:2020-03-1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572.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安县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海安县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海安县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海安县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海安县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海安县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安县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海安县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在科学发展观与“两型社会”的指导下,国家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在“长三角”地区一体化的发展背景下,海安的城市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可以更好地接受“长三角”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在更大范围的区域中加强分工与协作,整合利用更多更广的资源,从而实现更高的发展目标。为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和沿海开发战略,加快推进现代化进程,落实新型城镇化,促进城乡统筹,打造生态宜居城市,结合海安县实际发展需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新海安、迈向现代化”为统领,坚持“调结构、促转型、增效益、惠民生”为主线,努力建成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生态文明、社

2、会和谐、人民安康的新海安,编制海安县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2014年1月29日,南通市人民政府正式批准了海安县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通政复20143号),现予以公布。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江苏省城乡规划条例的相关规定,现将规划成果主要内容公布如下:一、总则(一)规划重点1、加强区域协调落实南通市域空间发展战略,加强与周边城市在产业协作、城镇发展、空间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衔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2、促进产业转型突出第一产业发展特色化、规模化;加快第二产业的转型升级;提升三产服务业的层次,培育现代服务体系。3、交通引导发展充分利用铁路枢纽,打造区域性物流枢纽和

3、综合客运枢纽;优化内外交通衔接,以枢纽引导产业发展和空间聚集。4、低碳生态引领以资源承载力和生态环境容量为前提,节约、高效使用土地、水、能源,严格保护生态环境,走低碳生态发展之路。5、城市特色彰显从城市风貌形态、文化内涵、历史底蕴、景观形象和功能特征中进行挖掘探索,通过研究、归纳、提升,充分彰显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品质。(二)规划范围1、规划区海安县域行政辖区范围,总面积1183.57平方公里。2、城区北到人民西路连申线北三环,东跨沈海高速公路以东经三十四路,南到沿海大道新长铁路-上湖南侧,西至204国道,规划用地范围约100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设用地76.99平方公里。(三)规划期限近期:20

4、12年2015年;中期:2016年2020年;远期:2021年2030年;远景:展望至本世纪中叶。二、县域城乡统筹规划(一)城乡统筹目标以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为目标,力破城乡二元结构;优化城乡空间结构,综合安排资源利用和产业布局,彰显城乡的功能、文化和特色差异;合理布局各类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保护城乡开敞空间和生态环境,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和生活水平,引导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二)发展战略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将海安建设成为“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生态文明、社会和谐、人民安康”的现代枢纽物流商贸中心。至2015年,建成全面更高水平小康社会;至2020年,基本

5、现代化进一步得以提升;至2030年,全面实现现代化。(三)区域协调重点发挥自身交通枢纽优势,发展物流业,利用与周边5县市良好的交通关系,整合周边县市物流,在海安形成聚散中心,将周边县市的产品、农业资源以及原材料统一集中发往周边、苏南及上海地区;同时,将沿海、上海、苏南及浙江地区的大宗货物通过在此转运,形成大宗物资转运基地。另外,要充分依托如皋的内河港口优势,加强如皋-海安呈组团发展势态,落实南通市工业走廊发展战略;利用如东的沿海港口优势以及内陆的资源优势,来支撑自身交通枢纽和物流功能。(四)、县域空间结构规划形成“一主一次两副、一轴四片”的县域空间结构。1、“一主”:即海安城区。海安县政治、经

6、济、文化中心,引导人口集聚、产业集聚、服务集聚的核心地区,东西两翼着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结合现状行政区划整合,理顺发展主体,形成具有综合功能的发展中心。2、“一次”:即角斜镇(老坝港滨海新区)。依托沿海开发打造形成临港产业基地,规划打造成为中国特种水产养殖示范区,江苏蓝色海洋经济引领区,南通海陆统筹发展先行区,海安东部经济增长极和沿海开发前沿阵地。3、“两副”:即李堡和曲塘2个省级重点中心镇,是县域重要的传统型产业基地。4、“一轴”:即以328国道为主的东西向城镇发展轴,串联海安城区、曲塘镇、李堡镇和角斜镇(老坝港滨海新区)。依托综合交通走廊,发挥交通引导的优势,有效串联县域东、中

7、、西片区,加强县域东西向人流、物流交换以及城市功能联系,形成带动县域整体能级提升的主导轴线。5、“四片”:即全县域划分为中部片区、东部片区、西北片区、西南片区。(五)、县域城乡体系形成“城区重点(中心)镇一般镇村庄”四级县域城乡体系。1、城区发展引导充分利用长三角北翼交通枢纽优势,落实沿海开发的要求,壮大区域物流产业,积极参与区域物流产业分工,成为区域性物流基地。进一步加强工业产业发展,优化转型升级传统产业,鼓励新兴产业突起,成为苏中地区经济振兴的新载体。强化提升人居环境,发挥沿海生态优势,加快城市建设步伐,优先推进城镇化进程,进一步促进经济持续繁荣、社会和谐、生态宜居,打造沿海现代化生态宜居

8、城市。2、镇发展引导(1)角斜镇(老坝港滨海新区)职能:海安东部经济增长极,新兴临港产业基地、休闲度假的滨海旅游区、高效生态的水产养殖观光区。(2)曲塘镇职能:江苏省重点中心镇,海安县域西南部片区中心,以工业、商贸服务为主的综合型城镇。(3)李堡镇职能:江苏省重点中心镇,海安县域东部片区中心,以机械制造为特色及商贸服务为一体的综合型城镇。(4)墩头镇职能:海安县西北片区中心,具有里下河特色的集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工业生产等为一体的综合型重点城镇。(5)白甸镇职能:海安西北部以生态农业及生态旅游为主的新型城镇。(6)南莫镇职能:海安县里下河地区以农业生产、服务为主的农贸型城镇。(7)大公镇职能:

9、海安县以机械制造、加工及物流为主的工贸型城镇。(8)雅周镇职能:海安西南部以现代农业、贸易相结合的特色农贸型城镇。3、村庄发展引导力破城乡二元结构,完善农村市场体系,构筑城乡一体、统筹协调的发展格局。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建设具有海安特色的新农村。强化规划引导和调控作用,提高农村建设水平。三、城市性质与规模(一)城市性质长三角北翼交通枢纽城市,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商贸物流中心,现代化生态宜居城市。(二)城市规模1、人口规模近期(2015年):37.0万人中期(2020年):45.0万人;远期(2030年):70.0万人。2、建设用地规模近期(2015年):

10、50.00平方公里;中期(2020年):58.47平方公里;远期(2030年):76.99平方公里。四、城区空间布局(一)空间布局结构规划形成“一心、两轴、一主、三片”的总体空间布局结构。1、一心沿中坝路形成南北向带状城市中心,连接旧城区和南部科教新城。2、两轴以黄海路形成的东西向城市发展轴和以中坝路形成的南北向城市发展轴。3、一主即主城区,北到新通扬运河,东到铁路,南到栟茶河,西到如海运河。主要以生活、商业、金融、教育、娱乐等为一体的全县综合性核心区。4、三片即新通扬运河日月路以北的北片(物流区)、晓星大道新长铁路上湖上湖大道围合的东片(开发区)和如海运河以西的西片(高新区)。(1)北片结合

11、铁路枢纽的货运场站及连申线(三级航道),规划形成北部物流基地,打造商贸物流集散中心,建设精致物流交易中心和华东大型大宗物资交易区。(2)东片围绕国家级海安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以装备、机械、电子、生物、软件研发、纺织等产业为主,同时配置相应的生活配套区。(3)西片围绕高新区进一步扩大规模,重点形成以汽车产业、装备制造、纺织服装、食品加工等传统产业和电子、医药、新材料等新型产业为主的综合性区域。(二)中心体系结构中心体系按“核心级片区级社区级”设置,重点突出核心区级和片区级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引导社区级公共设施合理配置。1、核心级中心核心区为旧城区,依托中坝路两侧,在人民路与海光路之间形成连片商业中

12、心,是服务全县的商业服务中心。2、片区级中心除核心区外,规划形成5个片区中心,重点设置商业、娱乐、金融等配套服务功能。(1)科教新城中心:规划中坝路两侧,黄海路与东海大道之间形成以商业金融服务为主的新城商务、金融集中片区;(2)北部物流区中心:结合北部物流园区,在中坝路与黄河路相交地区集中建设物流运输管理、商务商业中心;(3)站前综合区中心:依托城际客运站等级的提升,适度增加商业设施,在长江路两侧,迎宾路西侧,形成站前综合区中心;(4)东部片区中心:在上湖大道西侧、栟茶河北,规划东部片区服务中心。(5)西部片区中心:在204国道东侧,黄海路南,规划西部产业区行政服务、商业配套为主的片区中心。3

13、、社区级中心按居住区或街道行政范围,设立完善的社区中心,满足居民日常需求。(三)综合交通加强交通与土地利用相互协调、不同交通方式有机衔接,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发展经济、节能减排”的发展要求,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的综合交通系统。规划快速路呈“两横两纵”分布,两横为黄河路、东海大道,两纵为西园大道、通榆路,规划预留快速路廊道及立交空间。规划城区形成“五横八纵”的主干路网结构。“五横”由北向南依次为:北三环路、黄河路立发大道、人民路、长江路、南海大道;“八纵”由西向东依次为:开元路、朝阳路镇南路、永安路、中坝路、迎宾大道、晓星大道、开发大道、经三十四路(西港路)。(四)近期建设1、指导思想以海安县“十二五”规划为指导,结合市场发展需求和城区发展的总体要求,合理引导土地开发,集约使用土地。充分考虑近期、远期和远景的发展关系,遵守发展时序。2、期限与规模规划期限:20122015年;人口规模:37.0万人;用地规模:近期规划建设用地面积50.0平方公里。(五)远景发展构想以“枢纽海安、物流天下”为总体发展目标,远景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形成“一主三片”的空间结构,成为“现代化沿海枢纽城市,特色化生态宜居城市”。特此公布二O一五年七月十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环保行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