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必修二 第五章 第二节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24935572 上传时间:2020-03-14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9.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 必修二 第五章 第二节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高中地理 必修二 第五章 第二节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高中地理 必修二 第五章 第二节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高中地理 必修二 第五章 第二节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高中地理 必修二 第五章 第二节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 必修二 第五章 第二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 必修二 第五章 第二节(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第二节 交通运输方式 和布局变化的影响 第五章 1 结合实例 掌握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 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2 结合实例 理解交通线布局的变化对商业网点的影响 聚落空间形态 聚落的外部形态 人类各种形式的聚居地的总称 分为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 组团组团 式 集中式 放射状 条带带状 带动 衰落 水路 陆路 嘉兴市的城市形态变化 是随着水路和陆路运输方式的发展变化而变化的 星状 扬扬州 扬扬州的变变迁 自隋炀炀帝开凿凿大运河后 古代扬扬州几度繁荣 曾 是东东南第一大都会 淮左名都 富甲天下 夜市千灯照碧云 都 是对扬对扬 州繁荣的生动动写 照 1 京

2、杭运河淤塞 2 京沪铁铁路修建 3 海上运输发输发 展 归纳归纳 提升 交通线线的变变化引起聚落形态变态变 化和演变变 交通干线交通干线 交通运输网 交通网 铁路 株洲曾是一个小镇 人口不到7千人 由于修筑了铁路 株洲发展到近百万人口 火车拉来的城市 汉水 长江武汉市 2 聚落空间间形态态沿交通干线扩线扩 展 交通是影响聚落形成和分布的重要因素 交通线的延伸方向往往影响聚落的形态 具体分析如下 二 对对商业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1 对商业网点密度的影响区域交通运输布局状况商业网点密度 山区 地势起伏 交通运输线路 运输方式 小 平原 交通线路 商业网点沿公路分布大 稀少单一 密集 山区商业网点的密

3、度明显小于平原商业网点 山区地势起伏大 交通线路稀少 运输方式单一 商品 流通困难 商业网点密度小 平原交通发达 商品流通频繁 商业网点 密度大 2 交通运输输影响商业业网点分布的位置 商业网点的分布一般是遵循市场最优原则 分布在城市的几何中心处 但更多是遵循交通最优原则 建立在市区 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 图示如下 市场最优原则 分布在城市的几何中心处 也与交通运输的发展和变化密切相关 在城市几何中心处交通通达度 最高 消费人群最容易到达 3 交通运输输的发发展和变变化影响城市商业业中心的形成和布 局 商业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 在大城市中 往往形成多个商业中心 这些商业中心的形成和

4、布局 与交通运输的 发展和变化密切相关 不同时期北京商业中心与交通的发展变化 钟钟鼓楼市场场 三足鼎立格局形成 环环路沿线线商业业中心出现现 北京市商业网点随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过程 时代商业中心交通变化及其影响 元朝钟鼓楼市场 积水潭与大运河连通 成为南米北运和物资交流 的停泊港 沿河岸码头 靠近钟鼓楼一带成 为商业中心 明清前门 西四和东四 城市码头和航道废弃 紫禁城的修建和主城的扩 大 北京城内交通阻隔 出现了三个相对独 立的区域 民国 除东四 西四和西单外 前门和王府井成为两 大商业中心 东交民巷开放 交通等设施完善 主要街道被打 通 通达性增强 前门位于火车站附近 王 府井交通便利 时

5、代商业中心交通变化及其影响 新中国成立后西单 王府井 前门 东西长安街延长拓宽 提高了西单的通达性 铁路客站由前门 迁往东单附近 加强了王府井的区位优势 北京地铁在王 府井 西单 前门均设立站点 现代 交通环线沿线出现大型超市和批 发市场 三环路 四环路 五环路相继建成 4 交通线路的改变常会引起集镇的繁荣或衰落 集镇是在交通要道上发展起来的 有的集镇因位于河道航运的终点而商业繁盛 当险滩被清除 航道向前延伸时 集镇的这种集散转运地位随之消失 商业逐渐衰落 对对点演练练 2 2013 鸡鸡西高一检测检测 读读 我国某城镇镇区域简图简图 回 答 1 2 题题 1 图中东西向门市布局的主要原则是

6、A 市场最优原则 B 交通最优原则 C 便民最优原则 D 环境最优原则 2 图中箭头表示城区下班时主要人流方向 若在南北向道路上设置一个经营蔬菜的商业网点 乙地比甲地更 具优势的原因是 A 邮局和医院需求量大 B 更靠近国道 C 地处下班人流方向的右侧 D 地势较开阔 答案 1 B 2 C 解析 东东西向门门市布局在主城区南侧侧 靠近国道 符合交通最优优原则则 乙地位于下班人流方向的右侧侧 方便居 民购购物 典型例题剖析 例1 读下面 某历史名城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该城市旧城区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和 2 你认为旧城区 区域和 区域哪个形成时间较早 请说明你的理由 3 影响新城区出现的主要区

7、位因素是什么 4 新城区发展向什么方向延伸 5 旧城区发展速度缓慢 形态基本保持不变 试分析可能的原因 解析 本题题以某城市地域分布图为图为 背景 考查查城市 地域形态发态发 展变变化的过过程 原因 准确提取图图中河流 铁铁 路线线分布及旧城区 新城区的位置等信息是解题题的关键键 从 图图中看出 旧城区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 而新城区主要沿铁铁 路线线布局 因此说说明该该地区交通运输输布局的变变化影响城市空 间间形态态的变变化 旧城区 区域和 区域相比较较 区域位于 河流交汇处汇处 应该应该 最早形成 由新城区沿铁铁路线线分布可知 新城区是随着铁铁路的修建而兴兴起的 答案 1 河流 煤铁资源 2

8、区域 因为 区域位于河流交汇处 交通便利 水源充足 3 交通 铁路的兴建 4 南北方向沿铁路伸展 5 河流淤积导致航运能力下降 铁路出现 河流运输地位下降 煤 铁资源枯竭 例2 下图图是 江汉汉平原某地村庄杂货铺杂货铺 分布图图 根据图图中提供的信息完成第 1 2 题题 1 图中杂货铺的布局符合商业网点布局的 A 交通最优原则B 市场最优原则 C 经济最优原则D 便民最优原则 2 根据图中信息 分析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地商业网点的规模大 密度小 B 平原地区商业网点的密度比山区大 与交通条件无关 C 从商业网点布局的位置分析 杂货铺A的经营规模比杂货铺B的可能大一些 D 交通线的变化对

9、集市兴衰没有影响 解析 第 1 题题 图图中杂货铺杂货铺 位于交通线线路交会处处 符合交通最优优原则则 第 2 题题 该该地位于平原 交通便利 商业业网点规规模大 密度大 杂货铺杂货铺 A位于通往集市的两条 主要交通线线路交会处处 流动动人口多 交通条件更优优 规规模可 能比B大一些 交通线线的变变化直接引起集市的兴兴衰 答案 1 A 2 C 知识网络构建 学习效果检测 一 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 下图图是 某城市用地变变化示意图图 读图读图 完成第1 2题题 1 关于交通条件对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 叙述正确的有 城市空间形态沿交通干线扩展 这些交通干线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 一个地区主要交通线发

10、生变化 不会引起该地区聚落空间的变化 交通线的发展对城市形态没有什么影响 交通线的衰落会影响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 A B C D 2 早期沿运河发展的城市 历史上商业贸易很繁荣 但后来发展速度明显变慢 其原因是 A 矿产资源日趋枯竭 B 商人大量外迁 C 海运和铁路运输的出现 D 人口增长速度变慢 答案 1 D 2 C 解析 第1题题 交通线线的发发展 会使城市空间间形态态 趋趋向于沿交通干线扩线扩 展 交通线线的衰落 将使城市沿交通线线 伸展的形态态保持不变变 甚至衰退 第2题题 明清时时期 大运 河运输输繁忙 沿河城市商贸贸繁荣 后来 由于海上运输输的发发 展 京沪铁铁路的建成及大运河的淤塞

11、 沿运河城市发发展缓缓慢 读读 安徽省南部某地区聚落分布示意图图 完成第3 4题题 3 图中最容易发展成为城市的是 A 地B 地 C 地D 地 4 下列有关交通运输与聚落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交通便利的地方 通常形成较大的居民点 聚落密集区 有利于交通运输网络的形成和发展 沿河设城的现象只出现在我国南方河网密集地区 北方聚落多沿陆路干道呈带状分布 南方聚落多沿河流呈块状分布 A B C D 答案 3 A 4 A 解析 第3题题 图图中 地位于两河交汇处汇处 有三个 方向的水运优势优势 易发发展成为为城市 第4题题 交通便利的地 区 有利于物资资运输输和人们们出行 利于聚落的发发展 同时时 聚落的

12、发发展 增加了运输输需求 也促进进了交通运输输网络络的形 成和发发展 沿河设设城在我国南方较为较为 明显显 但北方城市沿河 分布也有利于取水 沿河分布的城市多呈条带带状 2014 郑州一中高一检测 读读 某地区等高线线地形示意图图 单单位 米 完成5 6题题 5 四地中 商业网点的组织形式适宜为流动形式和商业街的分别是 A 和 B 和 C 和 D 和 6 拟在P地建立某大宗商品集散中心 考虑的主要区位条件有 A 地形和交通B 地形和市场 C 地租和市场D 地租和交通 答案 5 A 6 D 解析 第5题题 图图中 地为为山区 交通不便 人口 稀少 多为为流动动形式的商业业网点 地商业业街布置在城

13、市比 较较繁华华的地带带 图图中只有 地符合条件 第6题题 P地位于 城市的边缘边缘 地租相对较对较 低 而且位于公路干线线的交会处处 交通比较较便利 适合建立大宗商品集散中心 上海位于我国大陆陆海岸线线中部的长长江口 拥拥有中国最大 的外贸贸港口 最大的工业业基地 2014年1月5日上海交通港口 局公布最新统计统计 数据 上海港在2013年货货物吞吐量7 76亿亿 吨 集装箱吞吐量完成3361 7万标标准箱 继续继续 保持世界第一 读读上海市示意图图 回答7 8题题 7 图中商业中心的区位 以市场最优为原则的是 A B C D 8 上海港的有利区位条件是 A 多岩质海岸 不淤不冻 为天然良港

14、 B 上海港有京沪铁路和浙赣铁路相连接 C 上海港以上海市为依托 腹地广阔 D 港区主要沿长江分布 水域宽阔 通航能力强 答案 7 A 8 C 解析 第7题题 图图中 位于上海市于心 人口多 消费费市场场大 市场场最优优 第8题题 上海港是沿着黄浦江展开 的港口 属于河港兼海港 位于长长江泥沙淤积积而形成的三角 洲上 在上海交会的铁铁路干线线是京沪线线和沪杭线线 上海港之 所以成为为我国第一大港口 是因其以上海市为为依托 腹地广 阔阔 9 读 某区域商业网点分布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经济发展水平 西南部小于东北部 B 人口密度 由西南向东北增加 C 环境人口容量 由西南向东北递减 D

15、同规模商业网点的服务范围与人口密度无关 答案 C 解析 同规规模商业业网点服务务范围围越大 人口密度越 小 环环境人口容量也越小 交通运输输布局的变变化会对对商业业网点分布产产生显显著的影 响 近年 以沃尔玛玛 好又多 诚诚 达 国美 苏苏宁等为为代表 的大型超市进驻进驻 厦门岛门岛 内 形成新的商业业网点格局 读读下 图图 回答10 12题题 10 在区位选择方面 沃尔玛 好又多两大超市的特点是 A 城市交通干道的左侧 B 城市交通干道的右侧 C 城市交通干道的两端 D 城市交通枢纽或干道的 十字 路口 11 图中沃尔玛 好又多两大超市布局的最大优势是 A 商业的信息灵通B 交通的通达性好

16、C 周围的住家多D 外地的游客多 12 这种区位选择的主要目的是 A 最大范围吸引消费群体 B 为顾客提供最丰富的商品 C 有利于提高商品价格 D 为丰富厦门旅游增添观光景点 答案 10 D 11 B 12 A 解析 第10题题 由图图可以看出沃尔玛玛位于火车车站 附近 好又多位于嘉禾路 湖滨滨南路 厦禾路 莲莲前路干道 的 十字 路口 第11题题 城市交通枢纽纽或干道的 十字 路口 交通的通达性好 第12题题 城市交通枢纽纽或干道的 十字 路口人流大 可以最大范围围吸引消费费群体 二 综综合题题 13 2014 厦门市高一质检 读下图 完成下列问题 1 甲 乙两城市中 城市更有条件发展成为商业中心 因为该城市 2 甲地的商业网点要 多或少 于乙地的商业网点 3 乙地的综合运输网是由 组 成的综合运输网 而甲地的运输网由 组成 4 若甲 乙两地是我国东部 西部地区的代表 那么 代表东部地区的是 答案 1 乙 水陆交通便利 便于商品的集散且附近居民点数量多 2 少 3 铁路 公路 河运 公路 4 乙 14 读下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城市A与 B相比 形成较早的是 理由为 城市B与 C相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