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为真正的大国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2493333 上传时间:2017-10-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1.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成为真正的大国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如何成为真正的大国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如何成为真正的大国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如何成为真正的大国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成为真正的大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成为真正的大国(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美国总统奥巴马访问亚洲七天,而中国独占四天,为啥?因为中国的分量重,中国是大国,这是我们都清楚的问题。可另一个问题我们无法回避,那就是中国怎样做大国呢?中国人怎样做大国国民?恐怕是很多人还没有想好或根本没有想过的问题。被誉为“中国民间意见领袖”的薛涌,在其新书怎样做大国中,从历史并结合现实的角度,系统阐述了中国应该“怎样做大国” 。首先是大国经济问题。在薛涌看来,通货膨胀并不仅仅是个民生问题,也是个制造业的生存问题;对于通货膨胀的挑战,中国必须设计一个结构性的而非周期性的对应之道;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热望、发挥规模经济优势的理念,可能把中小企业边缘化;如果中国人不是随着经济发展而变得更加“值

2、钱”的话,中国经济就会逐渐失去动力。其次,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模式。薛涌特别提出,当中国的企业家能把自己的财富看成是社会的信托时,中国的市场经济就算成熟了。在经济刚刚崛起之时,最忌讳的就是对国力的泡沫式期待,更不能以这种泡沫式期待为基础而制定公共政策。如今对中国这个“世界工厂”的真正考验,恰恰是能否在降低劳动力投入的情况下继续维持高增长;中国经济不可能永远维持这种低价发展的模式,否则就会帮着人家抑制通货膨胀、自己则进口通货膨胀,伤害中国经济本身。再次,对建设金融中心,薛涌有另一层思考:中国如果不在自己的国土上建立世界金融中心,就只能当美国的金融殖民地。所以,在中国建立世界金融中心,不仅是经济持续

3、稳定地增长之必需,也关乎国家的安全。但中国在自己的土地上建立世界金融中心,就必须摆脱廉价的经济民族主义,根据金融市场的信号来确立自己的发展战略。所以,中国在营造世界金融中心的软环境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最后, “做大国”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要提高中国人的生活质量。薛涌认为,不久之后,也许中国的会超越美国而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许多人为这一远景兴奋不已,甚至“不能不看好中国” 。但是,这些人并没有意识到,鸦片战争时,中国同样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而且其地位大致到太平天国以后才被美国所取代。难道有人想回到那样的时代吗?所以,做大国不是坐在的头把交椅上自我陶醉,也不是站在这把交椅上大喊大叫地宣泄。做大

4、国的目的是做“大民” ,让中国人生活得有保障,有尊严,有价值。也只有这样,中国才能保持长期的竞争力,才能对国际社会和人类文明做出真正的贡献。另外,在这本书中,薛涌还谈到了大国民生,包括大国财富、大国住房、大国产权、大国教育,大国人口战略,这些话题普遍是与中国平民百姓的切身利益相关的,薛涌在这本书中所举的例子也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为平民百姓做代言人是这本书的一大特色。通读全书,薛涌的关注点是大家每天的生活。 “作为一个普通中国老百姓,不管你生活在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还是甘肃、贵州等落后地区,你最大的不安全感从哪里来?究竟是外国军队入侵、自己马上成为亡国奴?还是生了病去不起医院、干活拿不到工钱、下

5、矿井一去不归、退休后丧失了生活来源、或者房子被人强制拆迁?”这样的关注表现了一位学者的勇气与睿智,以及强烈的责任心和历史使命感。薛涌自称是一位“反智书生” ,但其智慧的目光,每每掠过辽阔的太平洋面,注视着这个正上演着诸多精彩故事的故国,思索并发言着,且常常引起热议,成为社会上的一时焦点。他呼吁,中国在走向大国的过程中,要举全社会之力,让大家都能够“高高兴兴做大国” ,而不是“国富民穷”或“大国小民” 。只有这样,我们中国才能成为真正的大国。大国一定要地域大人口多,不一定资源丰富;只要你地大人多也可以有成为大国的可能性,纵观全球只有几个国家几个地区有大国的可能性,第一是中国,第二是印度,第三是美

6、国,印度尼西亚、巴西、俄罗斯等等,印尼虽然人多,但是地方比较小不容易成为大国,其它的五个国家确实有这个可能性。但是我们不能忘记欧盟,欧盟不是一个国家所以也很难说它到底是不是大国。 “崛起 ”这个词也很难说,从历史来看中国四千年来就是一个大国,相对于同时期的欧洲,中国也是一个强国,何来崛起呢?中国几千年来就是大国就是强国。为什么要说“中国崛起”?很简单,因为中国弱了两百年,所以才有崛起的需要,或者更准确地说不是中国的崛起而是中国的再起或者说是中国的复起。中国有着四千年辉煌的文明,相对来说有更大的成功,我知道这个问题有争议性。但是大家都说有四大文明古国,其它三个今天都不再是大国强国,只有我们中国还

7、是大国,算是强国。 到了 1800 年中国还是占据中全世界总产值的三分之一,中国直到 19 世纪初还是一个大国和强国。“崛起”这个词中国的政坛不太喜欢用,本来是讲大国崛起,后来国家觉得还是用“发展”比较好。用这个“发展”词,主要是怕国外人害怕,所以用“发展” 这个词。对外人用“发展” ,但是对自己因为两百年的虚弱要用“崛起”,别人看你是崛起,用准确的语言让自己头脑清醒,要不然西方国家怕我们,就是因为中国实在是两百年虚弱之后,30 年的改革开放让中国重新崛起。什么是大国?至少有三方面。第一,大国必须是经济的大国、经济的强国。第二,大国必须有大国之风,有风度有自信,不卑不亢。第三,必须能够影响别人

8、,影响邻邦。这个与外交有关,当然邻邦是谁呢?由于有了互联网,现在把所有的国家都成为我们的邻邦。 改革开放之前的中国地大人多,今天的印度也是如此,但是他们是大国强国吗?不一定。1991 年海湾战争导致全球大格局出现很重要的改变,海湾战争给我们一个启示,有一个方程式,你要有国防,要有自卫必须要有科技,需要科技就必须要有钱,有钱就必须要有活的强的大的经济,你要经济就必须实行市场经济。历史上永远都是科技之战,蒙古人的马、弓箭还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子弹等等,历史上战争永远是科技的,但是海湾战争告诉我们,战争全面的科技化。因为我刚才说的方式,我们不能不搞经济,没有经济就没有钱,没有钱就没有科技,没有科技,

9、国防保卫自己都不能实现。在经济起飞的时候,法制不是最需要的,当国家经济发展到某个程度的时候,法制就成了不可或缺的。 总而言之,国家要大要强必须要有科技,要有科技就必须发展经济。在经济强国这个领域里面我再讲一个概念,大陆型经济。一个国家上游、中游、下游的制造业都要有,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都要有。纵观全球只有几个国家成了大陆型的经济,当然美国是一个,欧盟也算一个,再者就是高盛前几年提出的 BRIC 巴西、俄罗斯、印度跟中国,高盛是卖东西的,凡是要卖东西给你的人你都要小心听他的,要是你认为 BRIC 真的像他所说的那么崛起的话你可能要亏本了。总之,这几个国家确实有这个可能性,也正因此如此,1

10、8世纪、19 世纪的西方国家特别是法国的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等等,他们地方不够大,人口不够多,所以使用了殖民地的政策才能够扩大自己。中国有可能成了全球在美国以外的第二个成功的大陆型经济。 要做大国必须要有大国之风,要有风度,个人如此,国家也是如此。不卑不亢有自信心,这个跟邻国有关,跟外交有关。我们一个国家的人是怎么看它自己,不是怎么看别人,而是如何自主。中国人几千年来都讲国泰民安,我们不讲国强民安,国泰就是安定繁荣,几千年来中国不太去管别人怎么看我们,也不需要管别人怎么看我,只要自己做好了国泰民安了老百姓生活好过了就行了。中国历史上只会做大国做强国,说强权还勉强一点,中国人历史上不做霸权,

11、从前如此,今天也如此。中国只会做大国强国,不会做霸国。 几十年前麻省理工学院出了一个中国问题专家,他有一句名言我认为是外国人研究中国最好的一句话,翻译过来就是“中国不是 18、19 世纪欧洲民族国家的概念,中国是文明的大国,中国人也是蛮有自信心的,非常包容别人”。犹太人来到中国,住在河南开封我们也不管他们,包容他们,明末 30 万人的阿拉伯人在福建南部,我们也没有打压他们,我们是善对别人同化别人,比起西欧的历史中国宽宏多了,我们是宽宏大量。中国人应该有自信心,虽然两百年虚弱,今天崛起,中国人应该恢复自己的自信心,不卑不亢! 中国与邻邦的关系,我们如何影响别人,这个与外交有关。我们与人为善不要刻

12、意影响别人,在这里就不得不提到两种能量,硬实力跟软实力。软实力这个词最近在中国很流行,大家都知道它的意义,硬实力是用军事力量跟经济力量去压迫别人,软实力就是文化等等。美国哈佛大学国防部的 JULY,他在1990 年提出软实力这个概念。不要以为中国今天应该学习用软实力,我们中国人三千年来主要用的不是硬实力,中国人是三千年来就已经常常用软实力去影响我们的邻邦,中国用软实力是历史上最多的一个国家也是最有效的一个国家。我们不用硬实力,我们今天还要用软实力。 我们刚刚从贫穷里面走出来,我们不要说教式的去教导别人,我们用我们的经验可以帮助别人。 举一个例子来说,刚才刘主任讲到环保,西方人讲环保跟中国人完全

13、不一样,西方人比较现实,他们讲环保就是要不环保就没有水喝,没有新鲜空气呼吸。中国人讲“和” 文化,天人合一,我们必须保护环境与之和谐。中国人讲节俭,西方人讲浪费型的经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国家为了刺激消费,越来越浪费,当然我理解在那个年代可能有其需要,但是确实非常不环保。中国人讲节俭是美德,节俭就是节约。以浪费型经济看来是不好的,但却是非常环保。我提议我们讲环保不只要从科技入门,也要从节约入门,也就是说我们不要走消费型的浪费型的经济体,我们要在世界上倡导走节约型经济的路。在这件事上中国应该展现大国风度。 如何才能保持大国强国的地位?历史告诉我们,很多大国是可以衰败的,四大文明古

14、国是很好的例子,特别是今天科技发达,一个小国可以在某一个领域里把大国打下去。总而言之,一个国家必须不断进步才能保持大国的地位,这是没有选择的。中国的历史告诉我们,不保护自己,不不断进步就没有前途。怎么办?教育科技是很重要的,我提两点。要成为文化大国中国有这个条件,因为我们是一个文明,不过我们要去粗取精,不要强压别人,而且要不断提升跟进步。一百年前鲁迅先生提到国民性格民族习性的提升,这个是今天我们中国人极其需要的一件事。 中国要成为一个无缝的社会,美国至强乃至它的国家、它的社会是一个比较无缝的社会,政府、私人机构之间最大减少摩擦降低交易成本,减少浪费,不只是钱的浪费、时间的浪费,还有对老百姓精神负荷的浪费。唯有如此,中国才能保持大国地位。中国刚刚崛起,刚刚成为大国,可能开始的时候我们就应该思考这个问题,还应该成为世界舞台上负责任的强国。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