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滔第11周日教学反思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2493332 上传时间:2017-10-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丁滔第11周日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丁滔第11周日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丁滔第11周日教学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丁滔第11周日教学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丁滔第11周日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丁滔第11周日教学反思(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源中英文实验学校初中部1/4两段五环讲学稿日反思授课教师:丁滔 授课科目:语文授课班级:七(2) (4)班 反思日期:11 月 12 号教学内容:竹林深处人家第一课时日反思内容在用讲学稿之前,我给学生先介绍了课题,但是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课题为什么要写竹林和人家,我是要求学生去读课文来理解课题。读的方式,我用了齐读和分组读。学生都很乐意去读。我觉得带着问题读比直接读效果要更好,学生更投入。模块一的问题,学生很快的的完成了,我觉得是之前的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模块二部分,出现的问题较多,特别是展示前。有学生对问题不解,有学生不知道怎样去回答问题,组织语言有点困难,还有同学在考虑问题时不够全面或是

2、有错字出现。这时我就说,我是他们(学生)的咨询人,有问题可以咨询我。这时有学生就过来问了,有学生直接问答案,我不会说答案,我只会给思路。如学生问文章的观景点时,我说在文中有关键词语,我还打比方让他们明白。在展示部分的时候,我很意外,有很多学生的展示很准确,不但版面美观、清晰而且内容准确、简洁。所以我觉得,在模块二部分,老师的引导和恰当的参与是有作用的,但是不能一讲到底或是直接给予答案,一定要让学生有个组织和思考的过程,这样出来的内容才会准确,学生也才会投入。当然,这节课也让我认识到了,设计问题的重要性,问题一定要简单明了,并且让学生要有话可说并有一定的道理。在今后的讲学稿编写中还要更加的细致。

3、河源中英文实验学校初中部2/4两段五环讲学稿日反思授课教师:丁滔 授课科目:语文授课班级:七(2) (4)班 反思日期:11 月 13 号教学内容:竹林深处人家第二课时日反思内容在模块一,我是让学生积累关于咏竹或是含有“竹”子的成语和诗句,让学生养成一种积累知识的好习惯。我让学生说的时候他们异口同声的说了一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仅仅这一句,没人知道第二句了。从这里能发现,学生的知识积累还是有待加强的。在模块二,有三个问题,有一个问题最让我有感触。这问题是“说说作者笔下的江南竹乡有哪几方面特色,竹乡给你们留下来了怎样的印象。 ”在展示的时候,有一个组写得非常的好,可以说图文并茂

4、。学生在白板上画了竹林、画了人家,并且用红色笔把特点圈出来了,更好的是学生把印象写得很好,不但写了竹林还写了竹林深处的人家。在学生质疑之后,我也提出了质疑。学生再回答的时候解释得非常好,说:“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作者的写作角度是远望近看举目四顾,这里每个角度都是一个特点” ,这样就非常的清晰了。我觉得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应该放手,把课堂交给学生。我以后一定要“忍”!两段五环讲学稿日反思授课教师:丁滔 授课科目:语文授课班级:七(2) (4)班 反思日期:11 月 14 号教学内容:树林和草原河源中英文实验学校初中部3/4日反思内容这是一篇自读课文,我用来训练学生的阅读。本文是按时间顺序描写景物的

5、,并且特点鲜明,在文中都可以找到相应的词语。我要求学生读文章完成两个问题即可。一是文中的生字词特别是多音字“轧轧” ,易读错;二是文章按什么顺序来描写了什么景物的,这景物有什么特点。在展示景物特点时,有很多学生就生搬硬套,完全没有仔细的从课文中找关键词。不读文章,不喜欢读文章,或是没法坚持读下去,这就是为什么学生不喜欢做阅读的原因了,这也是导致平时考试失分的原因。看完展示后,我没有讲答案,而是要求学生读课文并且要求只能用文中的词语来回答。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最首先得攻破“读”这一关。我想以后的自读课文用来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读的能力。两段五环讲学稿日反思授课教师:丁滔 授课科目:语文授课班级:

6、七(2) (4)班 反思日期:11 月 15 号教学内容:空城计第一课时日反思内容这是小说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我在课前用了一点时间给学生讲了一些关于小说的知识。因为知识链接能呈现的知识内容较少。学生了解了小说的相关知识,对小说的阅读会较有目的。 展示部分的第一个问题是要求学生从文中找出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其实文中有关键词语,但是学生找不全面,还是用很繁琐的话来展示。如小说的开端是司马懿兵临城下,就有学生把文章的整个第一段给写上去,不知道去提炼词语。在当时,我觉得我没有很好的处理好这个现象,我只稍微比较下就直接告诉学生河源中英文实验学校初中部4/4是“司马懿兵临城下” ,我觉得我应该教学

7、生分析为什么是“司马懿兵临城下” 。因为只有教授方法才是硬道理,不然下次还会重蹈覆辙的,在以后要加以注意和改进。 两段五环讲学稿日反思授课教师:丁滔 授课科目:语文授课班级:七(2) (4)班 反思日期:11 月 16 号教学内容:周周清讲解日反思内容本周周周清是考第三单元的 9、10 课,成绩不理想,但有可取之处。可取之处是学生对于一些语言运用题愿意动手了,后进生的作文也能写三五行了。不理想之处就是阅读和写作。阅读是两篇写雪景的文章,一篇是写济南的雪景,一篇是写西湖的雪景,两篇进行对比阅读。学生棘手的地方,主要在对修辞和一些字的分析及对于写景的方法的分析,还有一个在“听觉”的角度写雪的大,在这上面很多学生都不知所措,胡编乱造了一句子。在写作部分,有些同学开始写景到后面就写事了,并且是跟景物没关系的景。从这可以看出学生对于写景是不善于的,有些学生对于写景很笼统,如写春天,学生就写春天是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的季节,写完这惯用词之外就没东西写了。学生不懂得用修辞或是其他角度来写景物,这也是以后要加强训练的地方。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的培养,是任重道远的,需要知识的积累和平时的训练。要求学生多看课外书、多动笔、多思考、多记录,我们上课时也要多交阅读与写作的方法,并加以训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