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学月测试题.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4930375 上传时间:2020-03-1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学月测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学月测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学月测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学月测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学月测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学月测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学月测试题.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年级语文科第一次教学质量监测试题班级 考号 姓名 成绩 一、积累运用(27分)1加点字的注音都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邹忌(zu) 昳丽(y) 朝服衣冠(un) B虔信(qin) 瞰望(kn) 入朝(cho) C窥镜(ku) 期年(q) 镶嵌(qin) D间进(jin) 慰藉(j) 纤绳(qin)2加点词用法与其他各项不同的一项是( )3分 A吾孰与徐公美 B吾妻之美我者 C皆以美于徐公 D君美甚3、参考“示例”根据所给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另写一个含这个字的成语。2分 示例:遂逐齐师随波逐流(1)齐人三鼓( ) (2)夫大国,难测也( )4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的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3

2、分 A. 战于长勺 苛政猛于虎 B.公将鼓之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C. 故克之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 D. 齐师败绩 温故而知新,可心为师矣5下列说法有错的一项是( )3分 A墨子一书,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辑录。墨子,名翟,春秋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B左传旧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近人认为是战国时人所编,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 C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孟子公孙丑下,这一章着重阐述了孟子关于统治者要施仁政、行王道的思想。 D庄子是道家经典之一。庄子,名庄周,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6理解默写或根据上句写下句:13分(1)、从军行中表现作者投笔从戎的渴望,抒发从戎

3、书生保边卫国的壮志豪情的句子是: , 。(2)李白的月下独酌中描写诗人孤独的句子是: , (3)羌村三首(之三)中,描写战争带来灾难的句子是: , (4)杜甫登楼体现诗人忧国忧民的句子是: , (5)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大胆运用夸张来表现边塞风大(揭示了风看似微弱实际无坚不摧的力量)的句子是: , (6)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 。(7)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二、阅读(一)、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选段,回答15题。12分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

4、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

5、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形貌昳丽( ) 暮寝而思之 ( ) 王之蔽甚矣( ) 时时而间进 (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 2分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3.从文中可以看出邹忌是一个怎样的人? 2分我的评价: 4.文中依次叙述“令初下”、“数月之后”、“期年之后”进谏的人数,说明了什么?2分我的理解: 5.齐王接受邹忌的进谏,最后“战胜于朝廷”。而在社会生活中,某些部门的“意见箱”形同虚设,往往是“一把手”说

6、了算。假如你是纪检书记,你打算怎样整治这种不良的工作作风?2分我的做法: (二)、阅读曹刿论战,回答15题。18分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7、”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1.解释下面各句中的加点字。4分又何间焉 肉食者鄙 小惠未徧 小大之狱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4分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3.理解填空。2分“忠之属也”具体指的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 。4.本文略写了哪一部分的内容?结合你的写作经验,谈谈作者这样安排的用意。3分我的理解: 5.齐鲁长勺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之一,结合课外积累,你能举出另两个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战例吗?2分我的积累: 6.鲁国获胜的原因有哪些?你感受最深的一点是什么?结合实际简要谈谈。3分获胜原因: 1分我的感受: 2分 (三)、阅读乡愁14题(9分)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1仔细阅读全诗,说说它的感情基调应该是什么?(2分) 2在这首诗中,多处运用了重叠词,如“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有什么好处?(3分) 3最后一节诗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2分) 4台湾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已是大势所趋。当这一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