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组歌导学案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24925681 上传时间:2020-03-1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征组歌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长征组歌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长征组歌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征组歌导学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语文长征组歌导学案【学习目标】 1、 学习高度概括的诗歌语言,体会词语使用的准确。 2、 通过品味诵读,体会诗歌情感并学习诗歌表达艺术。 3、 感受作者对红军才智、毅力、理想的讴歌。 【学习重点】 感受作者对红军才智、毅力、理想的讴歌。 【学习难点】 通过品味诵读,体会诗歌情感并学习诗歌表达艺术。 【知识链接】 长征组歌整个组歌共分为告别、突破封锁线、遵义会议放光芒、四渡赤水出奇兵、飞越大渡河、过雪山草地、到吴起镇、祝捷、报喜和大会师10个部分,以深刻凝炼的语言,优美动人的曲调,浓郁的民族风格和为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表演形式,讴歌了中国工农红军在党中央毛主席的领导下,不屈不挠、无私无畏的革

2、命精神,歌颂了红军指战员艰苦卓绝、英勇奋战的英雄气概。颂扬了中国革命史中具有传奇色彩的两万五千里长征。几十年过去了,长征组歌已经伴随了几代人的成长,其中的许多唱段家喻户晓,传唱至今。在这熟悉的旋律中,闪动的是真正的激情和最美的革命浪漫主义精神。 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已诞生了四十多个春秋,当年,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三十周年,由肖华作词,晨耕、生茂、唐诃、遇秋作曲,唐江指挥,北京军区政治部战友歌舞团于1965年8月1日在人民剧场成功地举行了大型声乐套曲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的首场演出。 【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了解有关红军长征知识,搜集、整理、欣赏长征组歌有关音乐。 【自主学习主

3、动探究】 1.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压黔境()乘胜()重飞渡() 雪皑皑()泥毡() 2. 这两首歌词的中心句是什么? 四渡赤水出奇兵过雪山草地【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1.这两首歌词的开头几句用的都是三字句,有怎样的作用呢? 2.作者高度概括了几个战斗画面?你能对其中一个画面展开描述吗?3.四渡赤水出奇兵用词非常准确生动,请你从敌人、红军两方面各找出一些用得好的动词,分析其作用或妙处。 4四渡赤水出奇兵用词非常准确生动,请分析其作用或妙处。“压”写敌军来势汹汹,“弃”、“丢”写敌人,前后对比鲜明,反衬;“出、飞渡、临、逼、赶、袭”写红军,“毛主席用兵真如神”;“走”古义是跑,这里既说明红军徒步长

4、征的艰难,又写出红军运动的快捷;“飞”写出 。5两首歌词都恰当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你谈谈其表达作用。四渡赤水出奇兵“横断山,路难行,天如火来水似银。”用表现红军 “亲人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人。”把比作,说明红军和人民群众之间。 反复吟唱“横断山,路难行”,强调突出。 过雪山草地: “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用手法突出了红军敢于战胜一切困难的英雄气概。 “雪山低头迎远客”,(不直接说红军战士把高耸的雪山踩在脚底下,)“低头”、“迎”把雪山拟人化写出。“草毯泥毡扎营盘”, “毯”、“毡”用精练生动地展现了过草地时艰难困苦的情景,突出了红军。“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 用充分表现了红军饥寒交迫的处境,一个“更”字,一个“越”字,再次突现了红军“不怕难”的精神。 【课堂探究】:1、四渡赤水出奇兵这首歌词中,简练概括了哪些军事行动,从而突出了“毛主席用兵真如神”这一中心的? 2、四渡赤水出奇兵这首歌词是如何表现红军的胜利的? 3、品味语言,从修辞、用词俩个角度举例分析其作用或妙处。 4过雪山草地的中心句是哪一句,体会其含义。 【比较阅读】:这两首歌词有异曲同工之美,说一说它们在写法上有哪些共同特点? 【情感迁移】:人们说,改革开放是一项新的长征,你对这话怎么理解?当前应该怎样发扬长征精神呢?请你谈谈自己的看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