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第1课时学案.doc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124921084 上传时间:2020-03-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第1课时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第1课时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第1课时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第1课时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第1课时学案.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语文第一册学案4、在 马 克 思 墓 前 的 讲 话课型:新授课课时:第1课时序号:10日期:2013-08-01【学习目标】知识目标:了解作者和悼词及相关文化常识;品味精彩语言能力目标:借助承递性的词句和语段、明了各段各层的关系情感目标:体会课文深沉而含蓄的情感【重点难点】文章各段之间的内在联系;精彩语句的赏析【学习过程】一、 作者简介弗里德里希冯恩格斯,(18201895)无产阶级的领袖和导师。马克思的朋友和战友。他和马克思共同创立了科学共产主义理论,共同为工人阶级的解放、为共产主义进行斗争。1820年11月28日恩格斯生于普鲁士王国莱茵省的巴门市。1844年,恩格斯在马克思和卢格两人

2、于巴黎出版的德法年鉴上发表了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马克斯称这一著作为新的无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的天才大纲。1844年8月底,恩格斯离开曼彻斯特前往德国。在路过巴黎时会见了马克思,这次会晤为这两位伟大的工人阶级领袖的友谊打下了基础。1889年恩格斯领导建立了第二国际,使国际工人运动得到了广阔的发展空间。1895年8月5日在伦敦逝世。 主要作品:英国工人阶级状况论权威反社林论与马克思合著的有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等。二、 写作背景卡尔马克思,科学共产主义的天才创始人。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和领袖。第一国际即“国际工人协会”的发起者和组织者。1818年5月5日,马克思生于德国莱茵省特里尔市。1843年

3、迁居法国巴黎。大学毕业后,开始了他一生的政治活动。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发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特殊的运动规律,他的最伟大的著作资本论就是这方面的结晶。1864年,马克思在伦敦创建了国际工人协会,奠定了国际组织的基础。1844年起,马克思和恩格斯“这两位朋友的毕生工作,就成了他们的共同事业”。他们在革命实践中共同战斗,在革命理论上共同创造。正如列宁所说,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革命友谊“超越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在这篇悼词中,恩格斯总结了马克思一生的伟大贡献,表达了全世界无产阶级对马克思的无比崇敬和哀悼之情。三、 文化常识1、悼词:悼词是对死者表示哀悼的话,所以开头一般介绍死者逝

4、世的原因、时间、地点及其享年,还有死者生前身份职务;然后追述死者的经历及其一生中主要的成就、贡献、并做出简要评价,最后对死者表示哀悼之情,对参加悼念仪式的人提出希望和要求等等。 悼词作为演讲词的一种,又具有演讲词的某些特点。由于演讲是面向听众的,首先必须要有针对性,中心要十分突出。其次,感情要真挚,语言要通俗形象。最后,因为是讲给别人听的,所以也像一般演讲词那样,其主体部分的结构通常要开门见山的提出全篇讲话的主题,以便于听众抓住要领;然后便围绕着主题,或逐层深入,或分几个方面来谈,并且无论用何种方式,在每一层次或每一方面的开头处,往往先说明要点,结尾再加以重申,以便使听众能对全篇讲话获得清晰地

5、感受。四、 基础梳理(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悼词_ 忌恨_ 繁芜_ 豁然开朗_诅咒_诽谤_ 诬蔑_ 给以_ 浅尝辄止_卓有成效_ 衷心喜悦_(二)多音字( )_ ( )_给( )_( )_空( )_( )_量( )_( )_( )_抹(三)字形辨识(请在括号内注音,横线上组词)1、估( )_沽( )_怙( )_2、诅( )_ 沮( )_狙( )_ 3、芜( )_ 怃( )_ 妩_4、悼( )_ 淖( )_ 棹( )_(四)词语解释1、豁然开朗_2、浅尝辄止_3、坚忍不拔_4、卓有成效_5、永垂不朽_五、文本研讨1、第2自然段两个“对于”句在文中有何作用?_2、第4自然段最后一句话运用了什么表现

6、手法?说明了什么?_3、第五段中“两个发现”与“每一个领域”是什么关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_4、倒数第二段“他对着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做蛛丝一样轻轻拂去”,这个比喻有什么含义?_5、马克思“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其中的“这”指代什么?“主要的”究竟指什么?_6、“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这个过渡句的作用是承上?启下?还是既承上又启下?为什么?_7、马克思的科学理论与他的革命实践的相互关系是什么?_六、课后练习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提防(d) 玷污(din) 恫吓(tng) 豁然开朗(hu)B讣告(f) 粗犷(kumg) 瑰丽(gu) 卓有成

7、效(zhu)C空间(kng) 诽谤(fi) 悼念(do) 浅尝辄止(zh)D殒命(y) 桎梏(g) 箴言(zhn) 不可估量(ling)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吊唁 嫉妒 好高骛远 以身徇职 B. 靓丽 衷心 豁然开朗 郎才女貌C诽谤 摸索 蛛丝码迹 量体裁衣 D. 悼念 缄默 含英咀华 冠冕堂黄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B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的睡着了但已经永远的睡着了。C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而我敢大胆的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

8、有一个私敌!”D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竞相诽谤他,诅咒他。4、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A我们要大力弘扬万众一心、埋头苦干、开拓创新的精神,厉兵株马,锐意进取,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B生活中的困惑或许稍作点拨便豁然开朗,因此与会嘉宾积极主动,踊跃发言,珍惜这少有的与大师面对面交流的机会。C现在少数媒体放着有重要新闻价值的素材不去挖掘,反倒抓住某些明星的一点逸闻就笔走龙蛇,这种做法真是令人费解。D我国目前患听力障碍的人数与时俱进,许多青年人在生活中缺乏保护耳朵的意识,有的喜欢长时间戴着耳机听音乐,有的年轻人喜欢拿着手机“煲电话粥”。5、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正像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的达尔文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B一生中能有这样的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即使只能做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很幸福的了。C他曾经密切注视各种电学方面发现的进展情况,不久以前,他还密切注视马塞尔德普勒的发现。D在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中,对马克思为人类所做的伟大贡献作了崇高的评价和热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