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杆灌注桩技术规程-广西

上传人:木92****502 文档编号:124920952 上传时间:2020-03-14 格式:DOCX 页数:75 大小:921.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螺杆灌注桩技术规程-广西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螺杆灌注桩技术规程-广西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螺杆灌注桩技术规程-广西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螺杆灌注桩技术规程-广西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螺杆灌注桩技术规程-广西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螺杆灌注桩技术规程-广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螺杆灌注桩技术规程-广西(7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UDC广西壮族自治区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DB DBJ/TXX-xxxx 备案号:xxxxx螺杆灌注桩技术规程Technical code for Screw Pile(征求意见稿)2020-XX-XX发布 2020-XX-XX 实施广西壮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发布I前 言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下达2019年度全区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图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桂建标【2019】21号)的要求,规程编制组经过广泛的调查研究,总结广西壮族自治区建筑工程螺杆灌注桩的研究与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家和地方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本规程。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

2、术语和符号;3.基本规定;4.勘察;5.设计;6.施工;7.检查与验收。本规程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广西华蓝岩土工程有限公司负责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至广西华蓝岩土工程有限公司(地址:南宁市望州路北二里38号,邮政编码:530001)。主编单位:参编单位:本规范主要起草人:本规范为首次发布。3目 次1 总 则12 术语和符号22.1 术 语22.2 符 号33 基本规定54 勘察74.1 一般规定74.2 勘探点平面布置74.3 勘探孔深度84.4 勘察成果和评价85 设计95.1 一般规定95.2 竖向抗压承载力125.3 竖向抗拔承载力185

3、.4 单桩水平承载力205.5 桩基沉降验算255.6 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275.7 复合地基沉降计算296 施工306.1 一般规定306.2 施工准备306.3 材料要求326.4 施工工艺336.5 施工规定346.6 施工质量控制376.7 褥垫层396.8 成品保护397 检查与验收407.1 一般规定407.2 检验与检测407.3 验收46附录A 螺杆灌注桩大样图47附录B 多个扩大体构造方式的螺杆灌注桩大样图48附录C 使用组合式齿状螺纹钻具的螺杆灌注桩大样图48附录D 螺杆灌注桩成桩工艺过程示意图48附录E 消除桩挤土效应的屏障技术示意图51附录F 螺杆灌注桩质量控制记录表5

4、2附录G 螺杆灌注桩施工记录表53附录H 桩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和极限端阻力标准值54本规范用词说明58引用标准名录59附:条文说明611 总 则11.0.1 为了保证螺杆灌注桩在建筑地基基础设计与施工中的规范化,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质量、保护环境,特制定本规范。1.0.2 本规范适用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与民用建(构)筑物以及市政工程中螺杆灌注桩的勘察、设计、施工及其验收,其他行业亦可参照使用。1.0.3 螺杆灌注桩的设计与施工应根据工程地质及水文条件、工程特点、场地环境、施工设备性能、上部结构类型和荷载特征等因素综合考虑,因地制宜,重视当地经验与条件,精心设计、严格施工。1.

5、0.4 螺杆灌注桩的勘察、设计、施工、及验收,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规范、规程及标准的规定。732 术语和符号22.1 术 语2.1.1 螺杆灌注桩 screw pile简称“螺杆桩”,专利名称为“半螺丝桩”,是一种“上部为圆柱型,下部为螺丝型”组合式灌注桩。2.1.2 提高系数 correction factor由土体侧摩阻力标准值计算螺纹段总侧阻力标准值的参数。2.1.3 螺杆灌注桩内径 inner diameter of screw pile螺纹段上下螺牙间圆柱体部分的直径。2.1.4 螺杆灌注桩外径 external diameter of screw pile桩身包括

6、螺牙在内的外轮廓的直径。2.1.5 同步技术 synchronous manner钻杆每向上(下)相应位移一个螺距,钻杆刚好正向(反向)旋转一周,所形成的桩孔或桩为螺丝状。2.1.6 非同步技术 unsynchronous manner钻具向下移动一个螺距,钻杆旋转23圈,可改变转速和钻杆尺寸从而调整取土量,所形成的桩孔为圆柱形。2.1.7 桩身螺牙 screw thread施工完成后在桩身表面形成的具有螺旋线形式的连续凸起。2.1.8 褥垫层 mattress施工完成后在桩身表面形成的具有螺旋线形式的连续凸起。在建(构)筑物基础底面与复合地基之间铺设的起到传递上部结构荷载和调整桩土荷载分配作

7、用的柔性材料。2.2 符 号2.2.1 作用和作用效应螺杆灌注桩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螺杆灌注桩螺纹段总极限侧阻力标准值;螺杆灌注桩直杆段总极限侧阻力标准值;螺杆灌注桩扩大体段总极限侧阻力标准值; 螺杆灌注桩桩端极限端阻力标准值;螺杆灌注桩扩大体极限端阻力标准值;螺杆灌注桩直杆段单桩抗拔极限承载力极限值;螺杆灌注桩螺纹段单桩抗拔极限承载力极限值;螺杆灌注桩扩大体单桩抗拔极限承载力极限值;2.2.2 材料性能和抗力性能桩侧第i层土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桩端极限端阻力标准值;桩扩大体底面极限端阻力标准值;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2.2.3 几何参数D 螺杆灌注桩外径(等于直杆段直径、螺纹段外径

8、);d 螺杆灌注桩内径(等于桩芯直径); 桩长范围内第i层土的分层厚度; 桩身直杆段截面面积;桩身螺纹段截面面积。2.2.4 计算系数成桩工艺系数; 桩身为螺纹段时,桩长范围内第i层土的侧阻力提高系数; 混凝土泵填充系数; 充盈系数。3 基本规定33.1.1 螺杆灌注桩应分别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或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进行计算,按最不利状态确定设计取值。3.1.2 根据建筑规模、功能特征、对差异变形的适应性、场地地基和建筑物体型的复杂性,以及因螺杆灌注桩基础损坏可能造成的后果(如危及人身安全、造成经济损失、产生社会影响等)或影响正常使用的程度,将螺杆灌注桩按表3.1.2所列的三个设计等级进行划分。设计

9、时应根据表3.1.2确定设计等级。表3.1.2 建筑桩基设计等级设计等级建筑物类型甲级(1)重要的建筑;(2)30层以上或高度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3)体型复杂且层数相差超过10层的高低层(含纯地下室)连体建筑;(4)20层以上框架-核心筒结构及其他对差异沉降有特殊要求的建筑;(5)场地和地基条件复杂的7层以上的一般建筑及坡地、岸边建筑;(6)对相邻既有工程影响较大的建筑。乙级除甲级、丙级以外的建筑丙级场地和地基条件简单、荷载分布均匀的7层及7层以下的一般建筑3.1.3 螺杆灌注桩适用于一般黏性土、粉土、砂土、碎石土、卵石土、全/强风化岩、中风化软岩等土层。直杆段在流塑状黏性土、淤泥或淤泥

10、质土中应用时,尚需采用屏障技术辅助成孔成桩。也可采用在桩身范围内的较好土层形成一个或多个扩大体的构造方式来调整桩身承载力应力分担比(详见附录B)。3.1.4 设计螺杆灌注桩时,所采用的作用效应组合与相应的抗力应符合下列规定:1 确定桩数和布桩时采用传至承台底面的荷载效应标准组合,相应的抗力采用基桩或复合基桩承载力特征值;2 计算荷载作用下的桩基沉降和水平位移时,采用荷载效应标准永久组合;计算水平地震作用、风载作用下的桩基水平位移时,采用水平地震作用、风载效应标准组合;3 验算坡地、岸边建筑桩基的整体稳定时,采用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在抗震设防区,采用地震作用效应和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4 计算桩基础

11、承载力、确定桩身尺寸和配筋时,采用传至承台顶面的荷载效应基本组合。当进行承台和桩身裂缝控制验算时,分别采用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和荷载效应标准永久组合。3.1.5 螺杆灌注桩可根据地质情况,使用组合式齿状螺纹钻具(详附录C),采用挤土或部分挤土工艺,形成挤土或部分挤土桩。4 勘察44.1 一般规定4.1.1 在螺杆灌注桩设计、施工前,应对场地进行岩土工程详细勘察,勘察工作应符合有关技术标准的规定。4.1.2 详细勘察前应了解场地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并应取得下列资料:1 比例尺不小于1:1000的地形图、建筑总平面图等;2 建筑物高度、层数、结构类型、荷载、地下室层数和埋深,以及设计、施工的特殊

12、要求等;3 场地周边环境条件及地下管道、电缆、地下构筑物等的分布情况。4.1.3 应采用与场地岩土性能相适应的勘察手段与原位测试方法。4.2 勘探点平面布置4.2.1 详细勘察的勘探点宜根据建筑物的平面形状,在建筑物的周边线、柱列线、角点、中心点布置;单栋高层建筑的勘探点不应少于4个。4.2.2详细勘察的勘探点的间距应符合下列要求:1 端承型桩:根据桩端持力层顶面坡度确定,间距取12m24m,相邻勘探孔揭露的持力层层面高差宜控制为3m;当相邻两个勘探孔揭露出的桩端持力层层面坡度大于10%或持力层起伏较大、地层分布复杂时,根据具体工程条件适当加密勘探点。2 摩擦型桩:一般情况下,间距取20m30

13、m;对于岩溶地区、土层的性质或状态在水平方向分布变化较大、存在可能影响成桩的土层等复杂地质条件的场地,孔距取6m12m;3 对一柱一桩基础:每桩布置勘探点。4.2.3 复合地基的详细勘察勘探点可按天然地基布点要求布置,勘探点间距应根据地基的复杂程度确定,其间距宜小于30m。4.2.4 对于岩溶发育区、破碎硅质岩区等土层变化较大的地层,如采用桩基础时应进行施工勘察,桩径小于800mm时,每桩布置1个钻孔,桩径为800mm1500mm时,每桩应布置1个3个钻孔。4.3 勘探孔深度4.3.1 控制性勘探孔的数量应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和场地、地基复杂程度确定,其占总勘探点数量不应少于1/31/2,且每栋

14、建筑物不应少于2个。4.3.2 勘探孔的深度应符合下列规定:1 桩基和复合地基的一般性勘探孔深度深入预计桩端位置以下3d5d,且不小于5m;2 控制性勘探孔深度满足软弱下卧层验算和变形计算的要求;3 对嵌岩桩,钻入预计桩端进入稳定地层3d5d深度;4 基坑周边勘探孔深度不小于基坑深度的2倍。4.4 勘察成果和评价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应提供下列成果并作出评价:1 对场地的不良地质作用、液化土层和特殊岩土等对桩基工程的危害程度有明确的判断和结论,并提出防治方案和建议;2 提供场地地下水的类型、埋藏条件及年变化幅度等水文地质条件,判定地下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评价地下水对桩基、复合地基设计和施工影响;3 提供各层岩土的桩侧阻力值、桩端阻力值、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及其它设计、施工所需的岩土参数,提出桩端持力层和桩端进入持力层深度的建议;4 对需进行沉降计算的桩基、复合地基工程,应提供地基土层的变形参数;5 评价螺杆灌注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