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维下的现代服装设计教学改革研究.doc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124919751 上传时间:2020-03-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0.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思维下的现代服装设计教学改革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创新思维下的现代服装设计教学改革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创新思维下的现代服装设计教学改革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创新思维下的现代服装设计教学改革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创新思维下的现代服装设计教学改革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创新思维下的现代服装设计教学改革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思维下的现代服装设计教学改革研究.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创新思维下的现代服装设计教学改革研究摘要:在改革开放以来,我的服装产业发展迅速,在满足本国需求的同时,我国的服装已远销海外。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的加强创新,不断引进新技术、新工艺,加强监管力度,保证服装产业的长足发展。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服装的设计教育变得越来越难以满足服装业对于设计类人才的需求,这使得我国的服装产量虽然非常大,但是其设计水平却不够高。这就对服装服装设计教育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教学过程中,只有以创新的思维来教学,对传统的教学方式与教学理念进行改革,才能够真正培养出服装业的优秀设计人才,为我国服装行业的继续向前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关键词:服装设计 创新思维 现代服装 教学改革一

2、、为什么要对现代服装设计教学进行改革(一)对现代服装设计教学进行改革是社会形式发展的必然要求服装在人们的生活中必不可少,在改革开放以来,服装产业在社会的高度重视下,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服装产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服装设计教育培养出的专业型设计人才一直是其坚强的后盾。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由于服装行业各类人才的努力,我国已经成为了面向世界的服装设计与生产的重要基地。相关数据表明,我国现在的服装企业中,年销售额超过500万元的就有一万三千余家,有越来越多的西方国家逐渐将服装的生产与加工基地转移到中国等西方国家。在去年中,我国仅欧美服装出口额就已经突破了200亿美元。由于不同国家国情的差

3、异,我国不能象英美等西方国家一样把培养创意型服装设计人才作为我国服装设计教育的主要目标,而是应该结合当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把培养我国服装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作为当前服装设计教育的主要教学目标。要提高服装设计专业毕业生对于专业理论基础与设计技术,全面挖掘不同学生的潜能,使其可以在毕业后适应服装设计行业的不同职位对人才的要求。只有在充分了解我国服装行业现状的情况下对服装设计教育进行创新性的改革,才能够让我国服装教育真正成为使得服装产业平衡发展的人才保证,让这一关系着国民经济实力的重要产业得到持续的发展。(二)我国服装设计教育的现状我国的服装设计教育从上世纪末到现在,已经有20多年的发展历程,在整体的发

4、展过程中,服装设计教育实现了多个跨越,从以艺术为主的简单服装设计教育跨越到了与国际接轨的设计概念下的现代服装设计教育,从传统的理论性教学跨越到了与实际相结合的实践体系教学,在不断摸索与创新的过程中,我国培养出了大量的服装设计类人才。与此同时,我们发现,当前的服装设计教育和服装产业的发现依然有着许多难以适应的地方,特别是在最近几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新技术、新产品不断出现,人们对于服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使得服装教育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问题。一方面,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我国的服装工业发展迅速,在全球的服装工业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而在另一方面,当前的服装设计教育难以与新技

5、术、新科研成果进行有效的融合,这样,其教学水平与教学技术难以达到更高的标准,培养出来的人才难以引导产业科技的发展。这些突出问题使得我国虽然是服装大国,但是服装产品的附加值却很低,国际市场竞争力难以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在我国教育部最新颁布的高等教育学科专业分类目录中,服装设计专业作为艺术设计大专业的一个专业方向,和别的专业方向有着很大的区别。例如,许多专业方向例如环艺设计、室内装饰设计、广告装潢设计等,在设计草图实施后,设计就算完成,其产品的生产过程并不是工业流水线式的生产,大多是个体式生产,消费者是被动消费这些产品的。设计者所设计出产品的个体化和共性化远远超过了其群体化与共性化倾向。其主体是设计

6、出的产品,设计与消费是一个单项的过程。服装设计则不一样,其设计包括产品的生产与销售,其产品最终完成销售才是设计的终结。消费者是这个过程的主体。因此,产品的设计者不仅要考虑自身所设计产品的个性化,更要考虑自己所设计的产品在生产与销售的过程中可能面对的问题,服装的设计和消费并不是单项过程,它们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一个双向过程。服装设计教育的这些特点决定着它与艺术教育本质上的不同。在如今的服装设计课程中,技术课程占到了将近一半。正是由于服装设计专业的这种特殊性,使得服装设计教育不应该仅仅考虑现有的传统教学内容,而是应该把培养出适应现代服装工业生产与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作为自己教学最本质的目标。然而,由

7、于我国服装设计教育体制的不健全,使得其培养出来的人才与服装产业的存在着脱节,严重影响这方面人才的就业情况。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对现有的服装设计教育教学课程进行改革是培养出适应服装工业发展人才的根本途径。课程改革是指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学时分配、实践环节等环节进行必要的创新与调整,使之更加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如今,教育教学改革的中心任务就是对课程进行改革,其包含着现代教育教学的思想与观念,体现了教育教学最根本的价值取向,对学校的教学质量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在服装设计教育的课程改革上,要以相关理论知识作为基础,以把学生的核心能力与价值作为培养目标。所以,在课程改革中要对社会性与时

8、间性有所突出。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只有把学生作为主体,充分对其潜能进行挖掘,才能够更好的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人才。三、创新思维下教学改革的具体内容(一)对教学内容与课程进行合理设置服装设计专业课程包括基础课程、综合课程与辅助课程三大类。服装工艺、服装裁剪与服装绘画作为传统的三大基础课程,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增加一些可以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一些科目。比如,在构成课中,不仅要对学生程式化的比例裁剪进行严格要求,还要增加立体裁剪的分量,使得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形象地进行服装设计。除此之外,还应该注重学生对于新技术的掌握,只有学生充分掌握新技术,才能够在毕业以后更好的适应岗位。当前,服装CAD的使用非

9、常广泛,学生必须掌握相关的服装设计软件。综合课程的关键主要是将不同相关的科目进行融会贯通和相互配合,并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将色彩课与面料课打通来上,可以大大增强学生对于设计整体感和材料搭配感的把握。综合课程还包括课程设计和项目实践。辅助课程主要包括服装流行与发展、艺术欣赏、市场调研等,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增加设计元素中的文化底蕴。服装业瞬息万变,服装设计的教学内容也应紧跟潮流,这对教师的知识更新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服装面料的教学,由于教材里的面料品种过于陈旧,又缺乏图片,何况图片也不能代替学生的触觉,因此需要教师准备多种的流行材质给学生认识,也要求学生自己收集多种面料,加强对面料的鉴别和

10、感受能力。(二)调整教学模式,转变教学观念,营造利于创新的教学环境在教学模式方面,教师要不断调整自己现有的教学观念,接受并适应新的教学观念,完成了教师角色的转变,让学生成为了课堂正真的主人,在课前,我对课堂的每一个环节进行精心的设计,引起学生对创新设计的兴趣,可以让学生观看同类学生的设计作品引起她们竞争的心理,也可以用表演的形式激发她们自我表现的欲望。当然,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并不是完全抛弃原有的课堂教学理念,对于传统教学观念中一些好的地方进行保留,不好的地方要认真进行分析,发现其问题所在,避免在新的教学观念下,出现和过去同样的问题。要让学生在生活中多学、多做、多练,把握各种材料的属性。使其触发

11、催化创新思维,从而成为创新活动的内驱力。(三)从当代艺术和传统艺术中寻找灵感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时候,应该引导学生在设计中吸取当代艺术以及国内外传统艺术的精髓,树立个人的设计风格。很多著名的时装设计师都善于从绘画艺术中找到灵感。还有其他的服装设计师,从前卫艺术中获得灵感,设计出服装。将当代艺术运用在服装上,适用于青少年和紧追潮流的消费群体,他们对潮流敏感,喜欢标新立异。近年来T薛珊上的印花图案设计,就常常借鉴波普风,抽象主义以及超现实主义等当代艺术风格。传统艺术是设计中取之不尽的源泉,让学生多从国内外的传统艺术中寻找灵感,能使设计独树一帜,特别是我国传统艺术博大精深,例如将旗袍进行变型,就是最

12、常见的手法。一部电影花样年华就能令独具中国元素的旗袍在全世界流行起来。另外还可以从中国各种各样的手工艺中获取灵感,例如剪纸、佛教绘画、绳结、刺绣等等。(4) 改变对学生作品的评价标准 教师对学生设计的作品的认可度应该有包容性,最好能与市场接受程度相结合。可将学生的毕业设计分成2部分,一部分是企业做项目,一是概念设计。牵着让学生尊重企业品牌的市场定位、风格特征、流行趋势及消费群的需求。后者使学生更懂得创新的意义和目的,更多的对生活社会及未来进行思考和探求,两者综合得出毕业设计的最后分数。学生在校期间,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参加国内举办的各种服装设计比赛,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但又不要太计较结果,

13、并不是获奖次数最多的学生将来成就越大,教师和学生都应该认识到这一点。结语纵创新思维下的现代服装设计教学的改革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断摸索,不断学习,将新技术、新思维、新理念代入到课堂中,让创新二字贯穿与自己的整个教学理念中、贯穿与学生的实际操作中,只有这样,才能够培养出真正适合现代服装企业发展的新型专业设计类人才。小清新文章来源海内论坛:www.hnlt.org参考文献 1王震洋.服装创新设计教学初探 J.职业, 2011年第12期.2裴 霞.服装专业创新模式的教学与实践J.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论坛,2009年第2期.3李学伟.从接受美学角度创新服装艺术设计实践教学体系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1年第3期.4虞海平.论服装设计教学中创新素质的培养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5陈先进,丁峰.服装教学中创新思维的思考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6胡俊敏,唐利.浅谈服装设计的创新思维与教学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工业设计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