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控量测实施方案(暗挖).doc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124918443 上传时间:2020-03-14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3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监控量测实施方案(暗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监控量测实施方案(暗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监控量测实施方案(暗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监控量测实施方案(暗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监控量测实施方案(暗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监控量测实施方案(暗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监控量测实施方案(暗挖).doc(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昆明市昆明市轨轨道交通三号道交通三号线东标线东标段五工区段五工区 隧道暗挖段施工隧道暗挖段施工 监控量测实施方案监控量测实施方案 编制 编制 复核 复核 审核 审核 批准 批准 中国铁建昆明轨道交通三号线工程指挥部中国铁建昆明轨道交通三号线工程指挥部 二二 一一年八月一一年八月 目目 录录 1 1工程概况工程概况 1 1 1 1简介 1 1 2管线调查情况 1 1 3周边建筑 构 物调查情况 2 1 4主要风险源及风险控制措施 2 1 5地质情况 3 2 2编制依据及原则编制依据及原则 5 5 2 1编制依据 5 2 2编制原则 6 3 3监控量测的目的监控量测的目的 6 6 4 4施工监控量

2、测工作的主要类型施工监控量测工作的主要类型 7 7 5 5暗挖段及斜井监测点的布置与观测方法及精度暗挖段及斜井监测点的布置与观测方法及精度 7 7 5 1地面沉降 7 5 2拱顶沉降 10 5 3水平收敛 11 5 4洞口放坡段水平位移 13 6 6监测仪器精度 监测项目控制值及频率监测仪器精度 监测项目控制值及频率 1515 7 7监测人员与主要监测仪器设备监测人员与主要监测仪器设备 1616 7 1监测组织机构图 16 7 2主要监测仪器设备 17 8 8监测及组织监测及组织 1818 8 1技术准备 18 8 2设备及物资控制 18 8 3监测数据的采集 整理 19 8 4监测质量控制措

3、施 20 8 5监控测量 22 8 6数据的处理和报送 23 9 9紧急预案紧急预案 2424 1010 附件附件 2525 昆明市轨道交通三号线东标段五工区昆明市轨道交通三号线东标段五工区 隧道暗挖段监控量测实施方案隧道暗挖段监控量测实施方案 1工程概况工程概况 1 1简介简介 太平村站 虹桥村站区间 太平村站 虹桥村站区间起于太平村站 止 于虹桥村站 本区间设计起讫里程为 YDK20 460 400 右线 终点里程 YDK21 540 92 右线 区间长 1080 52m 本区间为暗挖区间 其中于 YDK20 760 处线路左侧设置一座斜井 斜井中线与右线线路中 线小里程端交角为 50 斜

4、井采用单车无轨运输 斜井平长 140m 斜长 140 725m 洞门设端墙及两侧路堑挡墙 洞口段设长约 90m 路堑 斜井井身 坡度为接正洞设 30m 长 3 缓坡 其余 110m 为 11 5 上坡 洞口段路堑最 大坡度 11 5 路堑边坡最高度 11 43m YDK21 524 92 YDK21 540 92 段 长 16m 本段紧邻虹桥村站 采用明挖法施工 并于 YDK21 527 92 处线 路左侧设置横向出土通道 通道全长 120m 通道接正洞段设 40m 长 3 缓 坡 80m 长 7 的上坡 YDK20 830 000 YDK21 300 000 段 长 470m 由 于洞身埋深

5、较深 采用矿山法施工 其余地段采用 CRD 施工 衬砌为单洞 双线马蹄形复合衬砌 1 2管线调查情况管线调查情况 整个暗挖区间隧道不涉及到管线 1 3周边建筑 构 物调查情况周边建筑 构 物调查情况 整个暗挖区间除隧道右侧是连接二环到三环的快速路之外没有涉及到 其他的建筑 构 物 1 4主要风险源及风险控制措施主要风险源及风险控制措施 根据隧道埋深及地质条件 本隧道具有塌方 大变形 涌水突泥 沙 等 风险 为将各风险源风险等级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 确保施工及结构安全 特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如下 1 4 1 综合超前地质预报综合超前地质预报 为保证隧道施工安全 优化设计 实现信息化施工 施工期间施工单

6、位应加 强施工地质工作 并实施全隧超前地质预测预报 将其纳入正常施工工序进 行管理 通过超前地质预测预报工作 核实和预测掌子面前方的地质条件 以便及时调整工程措施 确保施工及结构安全 综合超前地质预测预报工作 采取隧道地表补充地质调查和隧道内地质素 描等 根据掌子面开挖揭示的地质条件及部分炮眼加深 2 3m 的探测情况 如地层岩性特征 岩体破碎程度 地下水发育情况 结构面性质 洞型变形 破坏等特征 对掌子面进行地质素描 并进行地质作图 几何作图 快体坐 标作图 赤平投影作图 洞身地质展示图等 1 4 2 监控量测监控量测 全隧施工期间应开展监控量测 将监控量测作为关键工序列入现场施工组 织 并

7、对支护体系的稳定性进行辨别 监控量测必测项目包括以下内容 对 隧道浅埋段开展地表沉降观测 观测点应在隧道开挖段布设 并与洞内观测 点布置在同一断面里程 重点布点观测断面为浅埋段即设计图中采用 V 级 抗震设防复合衬砌 段落 其中 YDK20 460 4 680 为浅埋受断层影响段落 尤其应重视 每观测断面布点不小于 20 个 对隧道开展洞内外观察 拱顶 下沉 净空变化监控量测 V 级围岩浅埋段量测断面间距不大于 5m 1 4 3 施工安全施工安全 施工中除加强施工地质及超前地质预测预报工作 并设置专职安全员 外 同时应加强以下工作 a 应加强施工组织安排 各作业区信息应互通 并与洞外生产组织调

8、度 中心保证联络畅通 b 洞内应设置应急照明设施以及紧急疏散标志 c 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时 应将抢险预案及紧急措施纳入 增强职工安 全意识 并组织所有参建人员进行安全和突发性事件应急处理培训以及应 急处理演练活动 d 加强洞口排水系统 场地 材料 设备 房屋等布置 1 5地质情况地质情况 1 5 1 地表水地表水 线路所经过的地表径流为东大沟 东大沟支沟 东大沟在 YDK20 533 里程处穿过线路 河道与线路直交 河道宽约 1 3m 流量较大 地表径流对 场地地下水形成一定补给关系 地下水较丰富 水量受季节因素影响较大 地表水对工程影响较大 施工前应做好截排和疏导 东大沟支沟沿昆明租赁 公司

9、围墙 与线路近平行 距线路最近距离约 15m 沟宽约 1 5m 水量较少 主要受东大沟和附近居民生活污水补给 对场地地下水形成一定补给关系 对工程施工有不利影响 1 5 2 地下水分布及特征地下水分布及特征 测段内地下水类型根据地下水赋存条件可分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 和裂隙水两种类型 现分述如下 1 松散岩类孔隙水 段内第四系覆盖层岩性以粉质粘土 粘土为主 局 部含砾砂 圆砾 地层含水性及层间透水性较差 富水性一般较弱 但由于 地势低于周围地面 原先地形多为水田或水塘 受大气降水补给条件好 能 形成较为稳定的地下水面 2 裂隙水 主要赋存于下伏的寒武系沧浪铺组页岩夹砂岩内 该段内泥 岩砂岩呈

10、互层状分布 具差异风化现象 节理及风化裂隙发育 裂隙密集 短小 发育程度随深度增加而减弱 地下水赋存条件受裂隙发育程度控制 分布不均匀 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 其中在 F8 断裂破碎带内含较丰富裂 隙水 赋存于断层泥及断层角砾中 受大气降水 地势较高处的基岩裂隙水 及东大沟水补给 由于该断层下盘为坚硬的白云质灰岩 裂隙较少发育 地 下水不易向下渗漏 因此该断层破碎带形成较好的储水通道 富水性较强 钻孔内揭示的地下初见水位埋深为 0 5m 部分地段未见初见水位 稳 定水位埋深为 0 17 5m 稳定水位标高为 1909 93 1967 04 部分钻孔为水 上孔 直接临水 隧道中段风化残丘地下水位较

11、深 使得初见水位和稳定水 位相差较大 综上所诉 对区间隧道地下水分段评价如下 YDK20 460 4 YDK20 700 段 地下水主要为构造裂隙水 赋存于断裂 破碎带带内 YDK20 460 5 YDK20 618 段 其次为松散孔隙水 受东大 沟及东大沟支沟 大气降水和水塘 农田水补给 断裂破碎带成为储存和排 泄地下水的通道 中等富水 对隧道工程影响较大 YDK20 700 YDK21 535 段 地下水为基岩风化及节理裂隙水 其次 为松散孔隙水 受大气降水补给 地下水往隧道两侧地势低洼地段排泄 富 水性弱 中等 对隧道开挖有一定影响 2编制依据及原则编制依据及原则 2 1编制依据编制依据

12、 1 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 TB 10121 2007 2 国家一 二等水准测量规范 GB12897 2006 3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 GB50308 2008 4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GB50497 2009 5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120 99 7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 JGJ8 2007 8 城市地下水动态观测规程 CJJ T76 98 9 铁道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实施细则 10 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99 1999 11 昆明轨道交通 3 号线一期工程设计文件与图纸 12 国家其他测量规范 强制性标准 2 2编制原则编制原则 开展和加强监测工作

13、 可以根据实时的监测数据 分析判断预测工程施 工过程中隧道围岩 周边环境及围护体系的变形情况 采取有效措施 达到 控制指导工程施工 保护周边环境及围护体系的目的 从时空效应的理论出 发 结合本工程的具体情况以及设计单位的要求 本监测方案的编制按以下 原则进行 1 监测内容和监测点的布设 满足本工程设计和有关规范规程的要求 同时能客观全面反映工程施工过程中周围环境和围护体系的变形情况 2 采用的监测仪器满足精度要求且在有效的检校期限内 采用方法正 确 监测频率适当 符合设计和规范的要求 能及时准确提供数据 满足施 工的要求 3 监测信息及时反馈工程各方 同时在日常的施工过程中加强对各项 监测数据

14、综合分析 找出产生原因并建议相应的对策 及时预测下道工序的 影响 优化施工 切实达到信息化施工的目的 3监控量测的目的监控量测的目的 1 通过对隧道拱顶下沉和水平净空收敛监控 实时掌握围岩和支护结 构的动态 进行日常施工管理 2 对隧道上方地表沉降进行监控 了解隧道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情 况 3 将监控量测结果及时反馈于设计 监理和施工单位 以便控制指导 施工 确保后续施工的安全性 4 与业主第三方监测单位数据相互印证 保证施工监测数据的可靠性 4施工监控量测工作的主要类型施工监控量测工作的主要类型 洞内外观察 隧道拱顶下沉降观测 隧道净空观测 隧道地表沉降观测 5暗挖段及斜井监测点的布置与观

15、测方法及精度暗挖段及斜井监测点的布置与观测方法及精度 5 1地面沉降地面沉降 5 1 1 点位布设点位布设 地表沉降测点应与水平净空相对变化和拱顶下沉测点布置在同一横断 面内 沿隧道中线 横断面方向地表下沉测点间隔应取 2 5m 一个测量断 面内应设置 7 11 个测点 测点编号由项目编号 断面编号 断面测点编号 组成 断面编号与断面测点编号以 隔开 监测断面按线路走向里程由小 向大编号 每个断面监测点按线路走向方向由左向右逐一编号 如最小里程 处监测断面为第一断面 编号为 D1 该断面最左侧监测点编号为 D1 1 第 二测点 D1 2 测点纵向间距见下表 地表沉降监测纵向间距地表沉降监测纵向

16、间距 表 5 1 1 埋置深度埋置深度 H H地表沉降监测断面间距 地表沉降监测断面间距 M M H 2B20 50 B H 2B10 20 H B10 5 1 2 埋设方法埋设方法 为保护测点不受碾压影响 道路及沉降测点标志采用窖井测点形式 采 用人工开挖或钻具成孔的方式进行埋设 地表测点埋设形式如图下图 孔径 不得小于 150mm 道路 地表沉降监测测点应埋设平整 防止由于高低不 平影响人员及车辆通行 同时 测点埋设稳固 做好清晰标记 方便保存 混凝土标石 直径18mm长80cm 螺纹钢标志点 土层 钢管保护井 钢保护盖 50 150 大于1000 砂土 80 图 5 1 1 道路 地表测点埋设形式图 mm 5 1 3 测量仪器测量仪器 使用 DS05 级精密水准仪加测微仪 5 1 4 测量方法测量方法 监测点观测按 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 2007 二等垂直位移监测网技 术要求观测 其技术要求及观测注意事项与建 构 筑物变形监测要求一致 具体限差见下表 水准测量观测的视线长 视距差 视线高度的要求水准测量观测的视线长 视距差 视线高度的要求 表 5 1 1 等级等级 视线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