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MWp光伏电站工程项目投资可行性实施报告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24917907 上传时间:2020-03-14 格式:DOC 页数:111 大小:1.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0MWp光伏电站工程项目投资可行性实施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11页
10MWp光伏电站工程项目投资可行性实施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11页
10MWp光伏电站工程项目投资可行性实施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11页
10MWp光伏电站工程项目投资可行性实施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11页
10MWp光伏电站工程项目投资可行性实施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0MWp光伏电站工程项目投资可行性实施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MWp光伏电站工程项目投资可行性实施报告(1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1章 综合说明1.1 概述及申报单位情况 1.1.1 项目背景 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太阳能,对于节约常规能源、保护自然环境、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我国太阳能产业突飞猛进,其中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更是备受瞩目,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产业化及市场发展经过近二十年的努力已经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但受国内光伏发电成本制约,我国光伏并网发电产业还没有得到大面积推广。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关键部件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生产,已在我国形成很大的产能,并重点出口到欧美国家;同时制约太阳能组件生产成本的硅原料,也于2008年在我国形成产能,从而使得硅原料的价格从2008年

2、的最高价500美元/kg直泄到目前价格约7080美元/kg,并还有下降空间。据业内人士预测,到2015年,随着硅原料价格的下降,光伏发电成本有望与火电成本相当。 我国是太阳能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随着光伏发电成本的降低,广泛实施太阳能光伏并网工程将成为未来能源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 1.1.2 地理位置 简述项目所在地地理位置(略)1.1.3 建设规模和工作成果 建设规模: 10MWp光伏电站工程。 参照光伏发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结合本工程项目实际情况,确定本阶段的研究工作范围如下: 1)研究项目所在地区的能源结构,根据国家能源产业政策和环境保护有关法规,论述本项目建设的意义及必要性。

3、2)调查落实工程建设的场地条件、站址自然条件和周围环境、接入电网的条件等外部建设条件,论证本工程项目实施建设的可行性。 3)根据光伏发电技术的发展现状,结合本工程建设条件,初步拟定适合本工程的主要技术方案,并提出项目实施计划措施和投产后运行管理组织方案。 4)预测工程项目建成投产后对周围环境和劳动场所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提出必要的防范与治理措施。 5)根据初步拟定的工程技术方案和项目实施计划,估算本工程项目建设投资并进行经济评价。 6)进行资源利用与节能分析、风险分析、经济与社会影响分析,为项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6)综合各项研究成果,对本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和下一步工作提出结论意见和建议。 1.

4、1.4 简要工作过程及主要参加人员 XXX设计院为总体设计单位,负责汇总各外委设计咨询单位的设计结论,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总报告和接入系统专题报告。 有关支持性文件和投资方资料由业主单位负责提供。 本工程可行性研究工作自2012年05月开始,先后经过了工作准备、现场踏勘与收资调研、专题研究、综合分析、编写研究报告等阶段。 1.1.5 申报单位情况 简述申报单位情况(略)本工程建设资金来源:30为项目资本金,其余70从银行贷款获得。 1.1.6 可研报告编制依据及范围 1.1.6.1 本项目申请报告依据下列法规、文件和资料编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2006年1月1日实施; 2)可再生

5、能源发电有关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6年1月5日; 3)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和费用分摊管理试行办法-2006年1月1日实施; 4)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7年9月; 5)电网企业全额收购可再生能源电量监管办法-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令第25号自2007年9月1日起施行; 6)光伏发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GD003-2011; 7)本工程可行性研究技术咨询合同; 8)业主提供的原始文件及资料。 1.1.6.2 研究范围 参照光伏发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结合本工程项目实际情况,确定本阶段的研究工作范围如下: 研究项目所在地

6、区的能源结构,根据国家能源产业政策和环境保护有关法规,论述本项目建设的意义及必要性。 调查落实工程建设的场地条件、站址自然条件和周围环境、接入电网的条件等外部建设条件,论证本工程项目实施建设的可行性。 根据光伏发电技术的发展现状,结合本工程建设条件,初步拟定适合本工程的主要技术方案,并提出项目实施计划措施和投产后运行管理组织方案。 预测工程项目建成投产后对周围环境和劳动场所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提出必要的防范与治理措施。 根据初步拟定的工程技术方案和项目实施计划,估算本工程项目建设投资并进行经济评价。 进行资源利用与节能分析、风险分析、经济与社会影响分析,为项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综合各项研究成

7、果,对本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和下一步工作提出结论意见和建议。 1.2太阳能资源 简述项目所在地太阳能资料(略)据有关资料得知,平均日照时数3.73小时。本阶段采用XX日射站作为太阳能电厂设计依据。 根据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程度等级表得知,项目所在地太阳能资源丰富程度丰富,可以进行光伏发电项目建设。 1.3 建设条件 1.3.1 气象条件 简述项目所在地气象条件(略)各气象要素特征值如下: (1)气温 年平均气温:; 累年最热月(月)平均最高气温:; 累年最热月(月)平均最低气温:; 累年极端最高气温:,出现日期:;累年极端最低气温:,出现日期:。(2)气压及湿度 累年平均水汽压(绝对湿度): hpa

8、;累年最小水汽压(绝对湿度): hpa;累年平均相对湿度:%; 累年最小相对湿度:%,出现日期:。累年平均气压: hpa 累年最高气压:hpa,出现日期:。累年最低气压:hpa,出现日期:。(3)风 累年最大瞬时风速:m/s、出现日期:。累年平均风速:m/s; 累年全年主导风向为:,相应频率为;累年冬季主导风向为:,相应频率为;累年夏季主导风向为:,相应频率为; (4)冻土及雷暴 累年最大冻土深度:cm,出现日期:; 累年一般冻土深度:cm。累年最多雷暴日数:天,出现年份:年。1.3.2 站址水文概述简述项目所在地水文(略)1.4项目任务与规模项目名称:10MW太阳能光伏电站项目建设性质:新建

9、生产规模:该项目建设规模为10MWp,年发电量约为1072.9kWh。建设地点:详细地址(略)1.5 光伏电站总体设计及发电量计算1.5.1 设备选型及主要技术参数现阶段本工程拟采用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生产的TSM-200DC80 200W太阳能电池组件进行光伏发电的系统设计和发电量预测。组件参数最大额定功率 Wp200功率公差 %3最大功率时电压 V37.80组件转化效率 %15.64最大功率时电流 A5.30开路电压温度系数 %/-0.35开路电压 V45.80功率温度系数 %/-0.45短路电流 A5.68短路电流温度系数 %/0.05系统最大电压 V1000标准组件发电条件 462长*

10、宽*厚 mm1581*809*40 1.5.2 光伏电站布置方案 本项目建设规模为10MWp,实际布置容量为9.98MWp,共采用TSM-200DC80 200W型多晶硅太阳能电池49920片。 本工程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放置形式采用固定式,阵列倾角35。组件布置方式为竖置,横向 (H1) 组件布置16 块,竖向 (H2) 组件布置 2 块,每排间距 (D1) 5.44 m,每列间距 (D2) 1 m。共布置20台逆变器,一次升压变压器采用双分裂变压器,每2台逆变器接入一台一次升压变压器,每4台一次升压变压器接入一台馈线柜,整个工程共布置逆变器20台,低压开关柜20台,一次升压变压器10台,10

11、KV馈线柜3台,10KV出线柜一台,10KVPT柜一台,35KV馈线柜一台,35KV出线柜一台,35KVPT柜一台,无功补偿柜一台。接入电网电压等级为35KV,采用二次升压方式,出线方式为35KV。二次设备包括电站综合自动化、直流、UPS、无功补偿等设备。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包括微机保护、数据采集、事件记录和故障录波、站控层远程控制、同期功能、数据记录和处理、调度通信等功能。微机保护功能包括线路保护、变压器保护、电容器保护、低频减载等功能。1.5.3 年上网发电量计算 对发电量进行统计计算,系统的总效率取78.68%,每年衰减0.8%,则25年总发电量约为26685万千瓦时,年平均发电量约为10

12、67.4万千瓦时。1.6 电气部分 共布置20台逆变器,一次升压变压器采用双分裂变压器,每2台逆变器接入一台一次升压变压器,每4台一次升压变压器接入一台馈线柜,整个工程共布置逆变器20台,低压开关柜20台,一次升压变压器10台,10KV馈线柜3台,10KV出线柜一台,10KVPT柜一台,35KV馈线柜一台,35KV出线柜一台,35KVPT柜一台,无功补偿柜一台。接入电网电压等级为35KV,采用二次升压方式,出线方式为35KV。1.7 土建工程 根据场地条件和太阳能发电工程的特点,支架采用固定式钢结构支架。另外,站内设置主控室1座,逆变室共10座。 1.8 消防设计 消防设计贯彻“预防为主,防消

13、结合”的消防方针,各专业根据工艺流程特点,在设备与器材的选择及布置上充分考虑预防为主的措施。在建筑物的防火间距及建筑结构设计上采取有效措施,预防火灾的发生与蔓延。 建筑物与构筑物的防火间距满足消防规范要求。本期工程建(构)物消 防间距执行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GB50084-2001。各建(构)筑物灭火器的配置按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的规定执行。生产楼、变压器等处配置移动式灭火设施。 1.8 施工组织 本工程逆变器、电池组件均可选用公路运输方案。场内道路应紧靠光伏电池组件旁边通过布置,以满足设备一次运输到位、支架及光伏组件安装需要。电站内运输按指定线路将大件设备按指定地点一次到位,尽量

14、减少二次转运。 施工用水、生活用水、消防用水可考虑在就近管网直接引接。通讯可从附近的现有通讯网络接入。建筑材料均由当地供应,可通过公路运至施工现场。 1.9 工程管理设计 根据太阳能电场生产经营的需要,本着精干、统一、高效的原则,本期工程拟定定员标准为10人,主要负责电场的建设、经营和管理。 太阳能电场大修可委托外单位进行,以减少电场的定员。 本项目初步运营期25年,建设期12个月。1.10 环境保护 光伏发电是清洁、可再生能源。光伏电站建设符合国家关于能源建设的发展方向,是国家大力支持的产业。本光伏电站工程总装机容量10Wp,每年可为电网提供电量约1067.4万kWh。与燃煤电厂相比,每年可

15、节约标煤3714t。相应每年可减少多种大气污染物的排放,还可减少大量灰渣的排放,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光伏电站建设还可成为当地的一个旅游景点,带动当地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当地经济建设。 因此,本工程的建设不仅有较好的经济效益,而且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及环境效益。 1.11 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 本工程是利用光伏组件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属于清洁能源,不产生工业废气,也无工业废水、灰渣产生。 光伏电站作为清洁能源发电技术,在生产过程中无需燃煤、轻柴油、氢气等易燃、易爆的物料,无需盐酸、氢氧化钠等化学处理药剂,无需锅炉、汽轮机、大型风机、泵类、油罐、储氢罐等高速运转或具有爆炸危险的设备,也不产生二氧化硫、烟尘、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等污染性气体,工作人员也无需在高温、高尘、高毒、高噪声、高辐射等恶劣的环境下工作,由此可见,光伏电站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条件较好。 1.12 节能降耗 通过对本项目对外交通运输条件和地形、地貌的实地踏勘与分析,光伏电站内设备运输、施工较为便利。基于此,并结合项目投资商的意见,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选用国产高效多晶硅电池组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