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张铁道发言.doc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124916612 上传时间:2020-03-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4.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张铁道发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张铁道发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张铁道发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张铁道发言.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张铁道发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张铁道发言.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张铁道发言主持人 安 伯吉斯:欢迎大家回来继续开会。我想表达一下我的愉悦之情,因为这是我第一次来到中国,第一次来到北京,所以我必须承认,非常感谢大家能让我有这个机会来到中国。我是代表英国文化协会伦敦总部来到中国参加此次会议的,非常高兴看到今天有这么多代表参会,也希望大家能够从这个会议中得到很多东西。校际连线项目不仅仅是关于课堂的,我今天也听到很多人说“合作伙伴关系”这个词。我们这个会议才进行一个小时,我已经听到很多人多次谈到了合作伙伴这个词语。关于合作伙伴关系也是我们这个项目的重要内容,当然不仅在校际层面,而是要在各个层面都要建立伙伴关系,包括政府层面、区域层面、学校层

2、面,还有在个人的层面也是一样,包括老师、校长在内的领导,还有学生。我们的政府可能会建立全球最好的教育体系,但是如果没有跟学校建立联系的话就是一纸空文,因此我们必须与学校建立联系。今天下午我们也听到政府政策的走向,还有全球公民概念,以及这个概念作为政府教育体系重要内容,对于中国来说也是如此。现在我们想听一下如何在区域层面上,在学校层面上来取得这些成果,我们要听几个案例报告,我不会讲太多,因为大家更愿意听到实际参与项目的这些案例的同事的声音,接下来的报告都是全球公民方面的不同案例,以及学校国际化和共建课程等等方面的内容。第一个案例分析是中英师生合作学习实践国际理解教育的探索,报告人是来自北京教育科

3、学研究院的副院长张铁道先生。有请张院长。张铁道:各位同事、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非常荣幸代表北京市51所学校参加这样一个会议跟大家交流。我今天的题目是“沟通、理解、合作、分享”,着重介绍北京市在开展中英教师学生合作学习方面的实践情况。我想针对今天这样一个项目和会议的主题,稍微谈一下我的想法,我认为这个会议的标题“连接课堂”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个新话题,我觉得这个话题的价值,首先要中国的学校、英国的学校,包括很多研究人员要聚焦课堂,也就是我们新时期要关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习过程。另外,也特别强调我们开展基于课堂教学实践的教师之间的交流、学校层面的交流。非常重要的一个信息是带给我们一种想法,如果中国的和

4、英国的学校,大家都开展这种基于课堂教学交流的时候,我们围绕教和学的过程,开展跨文化的学习。今天到最后的时候,我会跟大家交流一下我们如何组织这样有意义的跨文化的学习,对于我们的学校的领导力建设和教师专业能力建设产生的影响。简单回顾一下,北京跟英国的合作开始于2003年的元月份,当时我本人受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资助,带北京市的一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方面的校长和老师到英国参加每年元月2日到元月8日定期举行的英国教育博览会。我们在2003年元月份发现,英国当时全国上下都在关注信息技术能够给学生的学习方式带来哪些变化,特别是我们今天在中国方兴未艾的,当时英国做的电子交互白板带给我们的教和学哪些革命性的变

5、化。当时那个活动之后,我们开始了跟英国政府的合作,2003年2月份在北京召开了中英关于信息技术教育的合作项目,随后确定北京有16所中小学和英国的29所中小学,特别是伦敦的中小学,开展了为期很多年的试验项目。这样一个项目始终得到北京市教委的支持,在2005年开始,这个国际项目每年都得到教育行政部门的专项经费资助,来资助国际交流活动和市一级的业务活动。我们这个PPT当中提到的LGFL,是伦敦学习网格机构,也是一个合作机制,一块进行交流。当时交流的活动方式,一是探索信息技术如何用来促进教和学,包括电子交互白板的技术。后面我们又开展了关于中英学生之间的国际理解。在做的过程当中,我们发现开展任何有意义的

6、校际交流,都不可避免的让中国教师和英国教师来认识到,作为教师的专业性表现在哪些方面,如何来评价我们的课堂教学,如何来有效地设计和组织利用信息技术来改善教学这样一些非常专业的问题。我们做这个活动的过程中,刚才我说到总是聚焦课堂,围绕课堂教学交流的过程中,老师们都在进行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讨论。我记得非常清楚,每次交流到最后,有中英双方老师交流的时候,大家不约而同地谈英国背景下他们教育有哪些要求,反过来比较中国教师的长处和不足在哪些方面,通过跨文化交流每个老师都有深刻的理解和学习。当然这个过程中,也涉及到教师管理和信息技术领域。当我们关注课堂的时候,当我们开展学校校际交流的时候,这些基本问题都是我们

7、开展项目的主要领域。我们进行这种交流的方式主要是两种,一是进行中英校际教师的互访活动,这个互访活动有很多的设计。二是开展基于互联网的后续设计,因为人员的往来,特别是中国来自基层的老师,到英国学校交流的时候,往往面临审批方面的障碍,包括经费方面的限制。如何开展呢?我们就是通过网络来进行。这张表格列举了三种主要的交流方式,一是短期互访,二是网络资源共享,三是每次活动产生的结果,我们也是作为重要的资源来使用。前面两种方式大家一看都很明白,最后这种方式特别需要跟大家交流,英国教师来访问的时候,他们每位老师,每天都要发表博客文章,我今天在中国的学校里看到了什么、交流了什么、我有什么样的想法,所以他们的团

8、队在北京活动的时候,后面有很多的信息追踪来反映他们在北京的考察交流情况。这些东西都变成了重要的资源。同时,我们把每次活动以文字方式、图片方式、视频方式记录下来,放到网站上,让大家进行交流。在每次交流的过程中,我们还进行相应的专题讨论,也产生了很多的成果。这张图片,当中英教师深入课堂的时候,中国老师会讲我这堂课是什么、怎么设置,和英国的老师讨论。同样,英国老师访问的时候,我们也邀请他们担任主题教学,他们也跟我们的同事进行交流备课,我们觉得来自不同国家的中英双方的老师们共同备课,是非常有价值的同伴学习。作为需求调查,英国的老师们也深入到中国的课堂当中去感受中国的课堂和英国的课堂有什么不一样,深入的

9、感受我们的教学过程。同时,我们组织学生参与,也开展很多工作。我们组织学生们开展视频会议,包括同学们写信。我记得去年上半年,我们组织了英国、北京、澳大利亚三国学生在网上根据金融危机与我们的生活主题进行讨论,这种交流的结果在三个国家都产生了很积极的影响,大家没有想到中国的中学生是这样富有责任心,很关心国际金融危机跟我们生活的相关关系。这张图片记载我们的视频会议,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这个画面是反映英国的学生,就他们的主题在进行交流。这张图片是来自北京的学生,非常积极的参与,并且关注分享来自英国同学们的交流和发言的情景。我们也特别注重合作学习,这种合作是老师和同学之间的合作,通过这种合作,实际上对于老

10、师和同学都是一种共同的学习。刚才我谈到当英国的老师来北京考察的时候,我们进行了精心的设计,让他们也来给同学们讲课。这张图片的场面反映了英国老师采取不同于中国老师的方式,来吸引同学们参与教学。又是小组教学,带有非常强的老师和同学之间、同学和同学之间互动交流的情景。多媒体的概念在这个画面里面,既有PPT的投影,又有学生自己拿纸写成小字报参与讨论,还有同学的即兴发言方面。我们一个非常深刻的认识,要把这种短期的交流开展得有效,我们要把它当成国际交流的课程来设计。这种设计我们也探索了很多年,一般来说英国的老师和校长来考察是一周时间,通常他们都是星期天的下午到,星期一开始考察。我们围绕这样一个过程,在这之

11、前我们会告诉他们我们的学校是什么情况,我们希望他们能够给我们带什么样的礼物,或者我们给他们准备什么样的礼物。大家交流过程当中认为最有价值的礼物就是,英国学校把他们自己学校相关的教材、挂图或者VCD等资料带给我们,同样我们也把我们学校的相关资料,英国感兴趣的资料作为礼物交换。这些礼物恰恰是老师和校长平时得不到的重要教育资源。星期天下午我们一般会有一个很短的启动式,给他们简单的介绍中国的教育体制、中国的学校课程设置、中国学生生活,包括今后这周活动怎么来开展。他们到了以后大致就能知道今后这几天要做什么。从星期一开始,作为组织者我们有很多学校的老师来,把老师们接到不同的学校去,晚上再把他们送回来。我们

12、一般安排是从周一到周四,英方的老师从头到尾来体验我们学校的方式,这种体验几种方式:一是听取学校校长对学校情况的介绍,并且参观学校;二是到课堂去听课,跟老师交流,跟学生交流,他们也上课。第四天跟老师专门就教学问题进行交流。在快结束的时候,我们专门组织半天时间进行总结,看英国的老师如何看待中国学校的课堂教学,校长们一块讨论下一次交流需要讨论的问题,回去以后在哪些方面开展后续,中国方面还需要什么、英国方面还需要什么。每次活动就是一个微型的课程。这样做下来以后,中方老师和英方老师都感觉到受益,使得这样一个交流每次都在以前的基础上有进步。同时我们也鼓励学校,每次交流活动之后要有一个研究报告,老师们要有自

13、己的交流心得体会。同时我们也注意搜集英方老师们的体会和反馈,同时还有录像。每次交流活动都建构了一定程度的教师专业发展的课程,这是我们这些年做的过程当中,基本形成的实践方法。通过这些项目实施,我们这些学校明白了如何去做有效的国际合作交流,比如我们从一开始特别具体的强调很多问题,比如如何保持跟英方的交流,我们要通过三种方式,一是通过电子邮件,二是通过传真,三是把你正式的信件通过航空信件再寄过去,确保对方能够得到你的信息。反过来,如果英方来了这种邮件之后,你马上要确认,说你的邮件我们已经收到了,随后会有正式的意见之后再给你回复。就是保持这种联系,不要断线。另外我们要确定有一个懂英文的老师,专门代表校

14、长跟英方联系。同时我们鼓励老师和同学们一块在网上跟对方进行交流。每次的活动学校都有自己的计划,也有自己的总结,确保这种交流是有质量保障的。某一所学校进行交流的经验,也作为我们项目的重要资源,给别的学校分享。我们在这个过程当中有很多重要的收获,比如我们这些项目都促进了所在学校的对外开放,如何在对外开放当中用切实有效的具体办法确保合作过程中能够受益。而不像以往有些校长访问完了,或者象征性的带几个老师,然后活动就结束了。或者只是很少数的人受益。我们感到真正受益的国际合作交流项目,应该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课堂教学的因素,能够通过这种项目得到关照,得到深入的讨论和推进。我们为了支持这个项目,专门设立了

15、共同学习的网络。在这个网络资源当中,学校都可以把自己的资料上传到网站,从网站可以下载你所感兴趣的东西。如果今天到会的各位老师感兴趣的话,我们专门有一个网站,这个网站是开放的,大家可以看得出来,我们的口号是“共同学习”。我觉得共同学习和课堂链接理念应该是高度一致的,今天不能介绍很多学校的具体活动,大家可以通过上这个网站了解更多的信息。关于今后的活动,在已经有实践基础的前提下,我们就如何深化中英的合作学习实践,并且利用这种实践开展专题研究。如何把基于有价值的活动产生的资源,变成教师专业发展的资源、学校领导力建设资源,乃至学生学习的资源,也是我们下一步需要讨论的。同时这种网络交流平台如何更加有效、更

16、加丰富,变成老师和同学的重要知识来源,也是我们需要后续努力的。当然现在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中突出问题是网络沟通的时候,像视频会议,往往由于伦敦和北京的时差,我们有时候很难调整双方都合适的视频会议时间。包括有时候网络也出现技术故障,有时候中方的老师还受语言限制。同时中方老师目前在回访的时候,到目前为止还不是很顺畅,受到很多来自于政策方面的限制,影响了我们。所以到目前为止,在这种校际交流当中,可能更多的收获是如何利用英方的老师和校长来北京交流的时候,把它变成一种教师专业发展的课程和学校教育经验的共享。这块我们基层的老师都是非常的认可,而且从当中受益的。今天给各位报告的就是,我们结合这样一个项目,我们已经走了几步,但是往下继续走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同时还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这个项目我们积累了这样一些经验和教训,所以我今天借这个机会跟各位做一个交流,希望大家能够有所借鉴。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