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整治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24915862 上传时间:2020-03-14 格式:DOC 页数:77 大小:9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地整治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土地整治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土地整治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土地整治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土地整治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土地整治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地整治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7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参考资料 土土地地整整治治项项目目 项项 目目 特特 性性 表表 名 称单位数值备注 一 项目概况 1 建设规模 hm2571 35 即 8570 19 亩 1 土地整理 hm2532 77 即 7991 52 亩 2 村庄整理 hm238 58 即 578 67 亩 2 投资预算万元 21502150 3 新增耕地 hm216 4616 46 即 246 9 亩 4 新增耕地率 3 10 5 项目性质 示范项 目 中央 XXX 南谯区三级投资的土地整治 示范项目 6 地貌类型 低山丘 陵 江淮低山丘陵地貌 7 建设期年 1 二 建设内容 1 土地平整 1 田面平整万 m3 2 废弃坑塘 沟

2、渠万 m3 3 表土剥离万 m3 4 土地翻耕万 m3 2 农田水利工程 1 电灌站工程 泵站座修缮 归并或者新建电灌站 泵房座 引水渠护岸 m 老虎庄水库 合山水库 团结水库等水 库中的引水渠较长 500m 左右 2 输水工程 新建斗渠 1 3 16 m 新建斗渠 梯形土渠 m 灌溉农渠 60U 型槽 m 灌排农渠 60U 型槽 m 3 排水工程 排水农沟 底宽 0 5m 深 0 8m 的梯形土沟 m 排水斗沟 底宽 0 5m 深 1 2m 的梯形土沟 m 4 水工建筑物 涵 I座 涵 II座 涵 III座 参考资料 涵 IV座 涵 V座 涵 VI座 下田涵座 2114 D200 铸铁管 m

3、368 斗门座 86 农门座 346 毛门座 1038 涵 I座 22 阀门井座 3 道路 新修田间道 m4381 泥结碎石路面 宽 4m 维修田间道 m7863 新建生产路 m27647 泥结碎石路面 宽 2m 维修生产路 m7863 4 电力工程 10kv 线路 km5 35 380v 线路 km4 5 5 农田防护工程 农田防护林株 12244 杨树 6 设备购置 1 IS 型单级单吸离心泵台 19 新塘村 7 台 秋桐村 12 台 2 变压器台 10 新塘 4 台 秋桐 6 台 配电柜 400 600 2200 套 19 室外变压器 S11 50KVA 套 10 配电箱 包括计量装置

4、套 10 用户分界负荷开关个 10 负荷控制个 10 电表箱 包括电表 套 10 三 村庄整理 1 组数个新塘村 6 个组 秋桐村 12 个组 2 图斑面积 hm257 10 3 新增耕地面积 hm255 0 4 新增耕地率 96 四 综合经济指标 1 投资标准元 亩 1819 2 年效益万元 3620 3 静态投资回收期年 8 参考资料 可可 行行 性性 研研 究究 摘摘 要要 书书 一 基本情况一 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XXX 沙河镇南谯区沙河镇秋桐村 新塘村 土地整治项目 项目申报单位基本情况 公章 项目申报单位 XXX 土地整治中心 项目联系人 联系电话 通讯地址 XXX 中都大道中安大

5、厦 4 楼土地规划科 邮政编码 329000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基本情况 公章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法人代表 联系电话 通讯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裕民东里甲 1 号 邮政编码 100029 编制单位的项目负责人 基本情况 项目所在地 市 县 市 XXXXXX 项目区四至 项目区北部与黄泥岗镇唐庄村相邻 西部与金牛村 相邻 南部与秋桐隔二道河为界 东部与来安县交界 项目区经纬度坐标范围 东经 118 17 12 7 118 19 15 北纬 32 25 51 32 27 57 所在图 幅号为 I50 G 085069 I50 G 086069 I50 G 086070 项目申报类型示范建设项

6、目 重点 项目性质土地整治项目 土地权属情况集体所有 项目所在县自然地貌 丘陵 地貌类型 项目区微地貌丘陵 项目建设规模571 35571 35hm2 即 8570 19 亩 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 项目区土地整治总面积为 571 35 公顷 即 8570 19 亩 其中土地整理建设面积为 532 77 公顷 即 7991 52 亩 村庄整理的面积为 38 58 公顷 即 578 67 亩 对土地整理部分 耕地 403 67 公顷 占 75 77 水域和水利建设用地 90 27 公顷 占 16 94 农村道路 26 42 公顷 占 4 96 其它土地 设施农业用地和田坎 参考资料 11 85 公顷

7、 占 2 23 其它草地 0 56 公顷 占 0 1 项目所涉及行政乡 镇 村沙河镇新塘村 预计新增耕地面积17 7117 71 公顷新增耕地率 3 10 项目建设期 年 1 项目投资估算21502150 万元万元 土地整理亩均投资 元 亩 2690 建设任务 1 土地平整工程 对未利用的荒草地进行平整 翻耕 变成水浇地 对 地块相对集中 高差 0 5m 左右的田块按一定的设计高程进行归并 由小田块变 成较大的田块 提升耕地质量 对部分废弃的坑塘进行填埋 蓄水作用较大的 坑塘进行清淤 2 农田水利工程 对现有电灌站进行全面维修 泵房 进出水管 电 力设施 引水渠硬化 现有破损的斗台渠进行修缮

8、适当的布设农渠 合理地 配置交叉建筑物 涵 闸 桥等 3 田间道路工程 项目区机耕道已被村村通工程硬化 对现有田间道进 行修缮 并根据具体田块新建田间道 进入具体田块的生产路 进行修缮和新 建 4 景观工程 对主要田间道两侧沿常年主风向垂直的方向布设农田防 护林 项目预期 目标 1 项目区经整理后 新增耕地 605 5 亩 新增耕地率为 3 45 2 田 水 路 林统一规划 统一建设 配套成网 整齐划一 3 完善田间道路 电力系统和水利配套设施 全面推进机械化操作 实 现土地利用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根本转变 4 土地整治后 通过实施农田水利工程和提高耕地质量等措施 项目区 耕地将建设成为高产

9、标准农田 5 为维护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 发展地方经济 提高农 民的生活质量创造良好的条件 同时 为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推进农村现 代化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项目预期 效益 1 社会效益 通过项目的土地整治 实行田 水 路 林的综合治理 将项目区整理成 高标准 高质量的耕地 能有效地提高作物产量 提高农产品品质 壮大集体 经济实力 并以项目区为依托 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 引进新品种 采用先进 的技术和管理手段 搞好科学种田 节省人力 物力 财力 改变以前靠天吃 饭的局面 提高农业效益 增加农民收入 对推动农村现代农业的发展都有积 极的示范作用 项目区整治后 当地农民在良好的生

10、产条件下耕作 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 有利于实现耕作机械化 生产规模化 经营集约化 有利于推广农业科技 发 展高效农业 增加就业机会 促进社会安定团结 改善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 化生活水平 密切干群关系 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 2 经济效益 根据整治后的种植结构和预测产量 项目实施后每年可实现经济效益 1643 391643 39 万元 静态回收年限为 4 年 不含建设期 项目区村庄整理后 将集约节约每一寸土地 另外考虑到项目实施后 实施良种良法等直接经济收益和因此而带来的经 济结构调整和升级等间接经济收益 本项目的经济效益将更为可观 参考资料 3 生态效益 通过土地整治 改善了项目区灌溉条件 农作物

11、得到适时适量的灌溉 将 工程节水 田间节水 农艺节水等节水措施有机地结合起来 形成田园化生产 格局 大大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 将使农业生态处于良性循环状态 该项目规划实施后 水资源将得到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 促进地表水 地 下水的相互转化 不但可补充地下水源 而且能有效控制地下水位在临界水位 以下 改善地下水质 防止地下水水质恶化 项目总投入 情况 土地整理部分总投资为 21502150 万元 其中中央投入 10751075 万元 XXX 财政投 入 537 50537 50 万元 南谯区配套投入 537 50537 50 万元 二 必要性与可行性二 必要性与可行性 项目背景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

12、定和 2009 2010 年中央一号文件都明确要求加大对 土地整治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土地整治的投入 连片推进 稳定高产稳 产基本农田 进一步发挥农村土地整治综合效能和作用 整体推进农村土地整 治是未来一个时期国土资源工作甚至是农村工作的重头戏 是加快新农村建设 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平台 XXX 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土地整治工作 采取有力措施 出台了相关政策给予 大力支持 省国土资源厅和省财政厅集中大量资金 集中投入到土地整治项目 中去 极大地促进了农村土地整治工作 大滁城副中心 发展战略地提出与实施 要求从空间上重新合理进行用 地布局 尤其是合理确定建设用地空间 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空间 生

13、态保护 空间 保护农民权益 推进新农村建设 维护良好生态环境 改善人居环境等 民生工程实施以及促进农业产业化 规模化 特色化发展 建设生态保护区 需要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工程 更为严格地落实耕地保护尤其是基本农田保 护任务 协调耕地保护与建设用地关系 农村土地整治工程正在成为各级领导 工程技术人员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自 觉行动 已逐步形成 统一规划 分步实施 分工协作 项目运作 的良好态 势 南谯区是全省较早开展农村土地整治和农村建设用地置换工作的县 市 区 积累了丰富的农村土地整治建设经验 已出台一系列技术标准和管理办法 为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奠定了良好的组织基础和人力基础 提供了坚实的 技术

14、和制度保障 为了更好地贯彻 XXX 财政厅 XXX 国土资源厅关于 XXX 整体推进农村土地整 治示范建设前期工作会议精神 进一步落实 XXX 整体推进农村土地整治示范建 设总体方案 根据 XXX 十一五 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在调查研究 总结近几年来南谯区基本农田土地整治和农村土地整治经验的基 础上 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 滁州市国土资源局南谯分局制定了 南谯区土地 整治示范建设方案 2010 2012 并确定腰铺镇姑塘村土地整治项目 章广 镇孟洼村土地整治项目 珠龙镇木庄村土地整治项目 沙河镇新集村土地整治 项目 黄泥岗镇广山村土地整治项目 珠龙镇珠龙村土地整治项目 沙河镇秋

15、 桐村 新塘村土地整治项目等 7 个示范项目 项目实施的 必要性 1 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 随着经济的发展 特别是城镇化 工业化建设步伐的加快 土地需求量增 大 耕地在不断减少 耕地总量动态平衡难以保持 粮食安全受到威胁 通过 参考资料 规模土地综合整治 可以促进南谯区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战略目标的实现 确保 国家粮食安全 社会稳定 2 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 土地综合整治是田 水 路 林 村的综合整治 与新农村建设密切相关 通过土地综合整治 特别是基本农田整理 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 可以有效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提高农田生产能力 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可以有效改善

16、传 统的农用地利用格局 扩大经营规模 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通过改造旧 村庄 归并农村居民点 可以有效改变农村面貌 提高农民居住水平和生活质 量 土地综合整治是适应新时期建设高效农业 现代化农业的重要手段 是建 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 3 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针对南谯区吃饭和建设之间的矛盾 实施土地综合整治项目 开展农村建 设用地挖潜 新增部分耕地指标 并腾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指标 可为集体经 济组织的发展和基层配套设施建设留出空间 为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 用地减少的挂钩管理创造条件 土地综合整治实施的 田 水 路 林 村 房综合整治 可以有效的协调处理 既要保护耕地 又要保障发展 之间的矛 盾 促进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4 有利于扩内需保增长 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 是拉动农村投资和消费需求 促进经济平稳较快 发展的现实选择 也是缓解返乡农民工就业压力 缓解土地供需矛盾 保障经 济发展用地需求的有效途径 从长远看 大力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 对于调 整农村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 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 制度 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和资源利用方式的根本转变 促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