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产业孵化中心及软件实训研发中心可行性实施报告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24915589 上传时间:2020-03-14 格式:DOC 页数:107 大小:1.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科技产业孵化中心及软件实训研发中心可行性实施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07页
高科技产业孵化中心及软件实训研发中心可行性实施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07页
高科技产业孵化中心及软件实训研发中心可行性实施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07页
高科技产业孵化中心及软件实训研发中心可行性实施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07页
高科技产业孵化中心及软件实训研发中心可行性实施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0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科技产业孵化中心及软件实训研发中心可行性实施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科技产业孵化中心及软件实训研发中心可行性实施报告(10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高科技产业孵化中心及软件实训研发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 总 论第一节 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xxx高科技产业孵化中心及软件实训研发中心二、承办单位xxx三、项目地址xxx。四、项目负责人五、项目性质新建。六、项目可行性研究编制依据(一)xxx关于建设xxx高科技产业孵化中心及软件实训研发中心的请示报告;(二)建设xxx高科技产业孵化中心及软件实训研发中心总平面布置图(华侨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三)泉州市中禾集团委托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合同书;(四)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五)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50033-2001);(六)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

2、-89);(七)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八)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九)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 (十)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 ;(十一)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十二)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十三)工业与民用供电系统设计规范(CBJ52-83);(十四)采暖通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十五)泉州市规划资料;(十六)建设用地红线图。七、建设内容与规模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公共

3、服务平台建设、网络中心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高科技产业实训研发中心、高科技产业孵化中心、高科技产业测试检测中心、员工公寓和行政管理用房及公用辅助设施等。本项目建设用地包括位于东部地块的二区和位于西部地块的一、三区(以下简称东区和西区),东区主要为高科技产业实训研发中心和高科技产业测试检测中心,西区主要为高科技产业孵化中心。基地用地约109.8亩(73189 m2),总建筑面积 419009.55 m2,地下室62467.2m2,其中:(一)东区(实训研发中心和测试检测中心)用地26535m2(约39.8亩),建设实训研发中心和产业测试检测中心大楼4幢,层高32层,建筑面积112817.2 m2

4、,员工公寓2幢,层高32层, 建筑面积31696.5m2,大门及传达室90 m2。地下室建筑面积13763.5m2。(二)西区(高科技产业孵化中心)用地46654 m2(约70亩),建设孵化中心大楼8幢,其中5幢层高32层,建筑面积;140637.1 m2;3幢层高24层,建筑面积62902.5m2;综合办公大楼1幢16层,建筑面积21561.5m2;员工公寓2幢,层高32层, 建筑面积47544.75m2;管理用房2-4层,建筑面积 1850m2;大门及传达室90 m2。地下室建筑面积48703.7m2。(三)人才公共服务平台和网络中心建设招聘高层次的研发与管理人才,配置先进的软硬件设备。八

5、、项目总投资及效益情况(一)项目总投资项目总投资估算为173713.84万元,其中:1、东区总投资62648.39万元,其中:工程费用43956.82万元,其他费用9586.87万元,基本预备费4283.50万元,建设期贷款利息4271.21万元,流动资金550万元。2、西区总投资111065.45万元,其中:工程费用78943.80万元,其他费用16605.66万元,基本预备费7643.96万元,建设期贷款利息7622.03万元,流动资金250万元。项目总投资中,中禾集团自筹60439.42万元;申请银行长期贷款112714.42 万元(占建设投资的70%);申请银行流动资金贷款560万元。

6、(二)财务效益财务评价结果,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前) 13.90%,基准收益I=12%,财务净现值(所得税前)为12717.72万元,盈亏平衡点 65.02%,项目抗风险能力较强。(三)社会效益xxx高科技产业孵化中心及软件实训研发中心建设有利于泉州市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培育一批高技术产业的高层次技术人才,为泉州市乃至福建省的经济发展提供后劲和支持,促进泉州市乃至福建省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九、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1。表1-1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工程或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备注一总用地面积m273189109.8亩1东区用地m22653539.8亩建

7、筑物占地面积m24577.8地上建筑物总面积m2144513.7地下室面积m213763.5容积率5.4绿化率%34建筑密度%172 西区用地m24665470亩建筑物占地面积m210531.6地上建筑物总面积m2274495.85地下室面积m248703.7容积率5.88绿化率%34建筑密度%22.8二项目总投资万元173713.84三财务内部收益率%13.90所得税前四财务净现值万元12717.72所得税前五盈亏平衡点%65.02第二节 承办单位简介项目承办单位为xxx。xxx于2006年8月由福建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批准成立。xxx是以福建中禾教育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为母公司,以集团章程为共同规

8、范的企业法人联合体。控股子公司包括泉州市金石装璜装饰有限公司、泉州市力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和泉州市丰泽区力新教育电子有限公司。xxx主要是从事教育和科技产业化投资,拥有关联企业二十多家,参与福州大学软件学院的投资建设,创办了福州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泉州实验中学。紧密型企事业中,教育、科技员工达1000多人,关联单位的专家级人才达300多人,仅集团创办的学校就有在校生1万多人。集团具有较强的人才优势,有较高的高新技术研发水平,特别是在IC集成电路、微电子集成电路、北斗卫星系统应用、能源环保开发应用等领域的研究有较好的基础。福州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是本集团创办,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在国

9、家计划内招生并颁发普通高校全日制专科文凭的民办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院于2005成立,位于风景秀丽、人才集聚、科技发达、素有“东南硅谷”之称的福州软件园区内,学院依托福州大学软件学院良好的办学条件,共享丰富的教育资源。学院占地总面积347亩,总建筑面积273800平方米,生活设施配套齐全;现有计算机基础实验室10间,微机860台;数字语音室4间,数字带显视器语音设备240套;多媒体教室57间,设备57套,均配备有投影仪、电脑两台、屏幕及相关话筒音响设备;美术教室4间、普通教室42间、体操健身房2间;图书信息中心31000平方米,阅览室300平方米;图书馆藏书10万多册,期刊、杂志1000种,并与

10、省内各大高校及著名图书馆联网,共享图书资料和资源。学院利用福州软件园内得天独厚的人文环境和地理条件,依托福州软件园丰富的人力、物力资源和管理经验,坚持理论和实践、人文与科技教育、学历教育与IT认证相结合,开展校企合作,实施订单式培养,以职业目标为导向,紧跟国际软件发展趋势,与微软、Adobe、Sun、华为等著名IT厂商合作,共同制定学生培养计划,建立实训中心,引进企业先进的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在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和对外交流能力。学院拥有一支年龄结构合理,学历、职称相应高水平、高素质,具备丰富教学经验和较强实践动手能力的“双师型”师资

11、队伍。学院现设立Web应用程序设计、可视化程序设计、软件测试、移动设备应用开发、数据库管理、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网络系统管理、计算机游戏开发、多媒体技术、计算机办公应用、会计电算化、应用英语、市场营销、物流管理、国际贸易实务、室内设计等15个专业,目前共有在校生1200多人。福州大学软件学院是本集团与福州大学共同创办的软件学院。福州大学设有物理与信息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软件学院、工程技术学院等21个学院。1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6个二级学科博士点、71个硕士点,三个专业硕士授权点, 1个国家重点学科,5个国家级“211工程”

12、重点建设学科,1个“全国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 23个省高校重点学科,61个本科专业。近三年来共承担科技项目1420多项,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66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8项。本工程主要依托的福州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及“省微电子集成电路重点实验室”,近年来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早在1972年福州大学就设立了微电子专业,具有培养电子元器件设计、半导体材料设计及工艺设计以及集成电路芯片设计人才的基本经验。通过“九五”期间和 “十五”“211工程”建设,有关模拟数字电路、半导体物理与器件、计算数学、离散数学以及系统工程等学科基础更加

13、完善,可以为集成电路设计的应用基础研究和人才培养提供基本的学术资源。近年来,特别是通过“十五”“211工程”建设,组建了省级“集成电路重点实验室”、“集成电路设计基地”等教学和研发机构;加强了IC设计骨干人才的引进;通过培训和IC设计实践,初步形成了以年轻教师为主体的从事半导体集成电路专业教学和研发的师资队伍。两年多来,依托电子科学与技术等相关专业,先后招收了150多名微电子方向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并已着手和省内IC设计企业联合培养微电子方向的工程硕士研究生。2002年底“信息与通信工程”“光电信息技术”等两个方向的研究工作被列入国家“十五”期间211工程重点建设项目,2003年新增一个“通信与

14、信息系统”博士点;学院参与建设的“数据挖掘与信息共享”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获得立项;2005年“物理电子学”获得福建省高等学校重点学科。第三节 项目背景和建设的必要性一、项目背景“九五”以来,福建省委、省政府作出的“科教兴省”的战略决策,把科技进步作为加速福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高新技术产业快速成长,科技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日益显现,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有力促进了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和高科技产业的科技竞争力的提高。泉州市有华侨几千万,海外留学人员3万多,是一个华侨多、民营企业多、民间游资多的地区,加上其在建设闽南金三角经济圈中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南有厦门经

15、济特区,西有三明市,北有莆田市、福州市,东与台湾岛隔海相望,改革开放以来已有许多科技人员来泉州投资创业,随着海峡西岸经济区、科学发展先行区、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区的建设,必将有更多的科技人员来泉州投资兴业,为此需要创建优良的科研、生产、生活环境,形成发展高科技产业的良好空间,以吸引更多的科技人员来泉投资兴业。本项目的建设,可以为高技术产业尤其是IT产业的研发以及技术服务和培训提供场所,促进泉州市乃至福建省高技术产业的发展。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泉州市滨江路与宝洲路(泉秀路)之间,是规划的市商住中心,用地约73189 m2(109.8亩),其中东区26535m2(39.8亩),西区46654m2(70亩),总建筑面积419009.55m2,总投资173713.84万元。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一)是建设创新型社会,发展我国高科技产业的需要在2006年1月9日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发表了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