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一年级制定评价方案.doc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124911774 上传时间:2020-03-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1.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一年级制定评价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数学一年级制定评价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数学一年级制定评价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学数学一年级制定评价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一年级制定评价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一年级制定评价方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数学一年级评价方案一、笔试(70%)1、主要考查数与代数(20以内数的认识,进位加和退位减计算),空间与图形(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统计(学会填写简单的统计表,会根据简单的统计表作出分析、判断)等数学综合实践能力。2、评价办法及标准参见检测试卷。3、评价人员:教师二、口算(10%)1、将进位加和退位减的口算题做成卡片,让学生抽其十道,当场口算结果。2、评价标准 口算速度快,完全正确,为优+口算速度较快,错1题。为优口算速度一般,错2题,为良口算速度一般,错3-4题,为及格口算速度慢,错4题以上,为不及格三、生活与数学(10%)1、教师设置若干情境,(如超市、运动会场景、公园等),

2、让学生稍作准备后,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描述、交流生活中的事,提出数学问题,并能够解决。2、评价标准根据情境,用普通话,语言连贯,思维清晰,反应敏捷,能提出多个问题,为优。根据情境,用普通话,语言连贯,思维较清晰,反应较敏捷,能提出2-3个问题,为良。基本根据情境,用普通话,语言连贯,思维较清晰,反应一般,能提出1个问题,为及格。未根据情境,表达中问题较多的,为不及格。四、平时观察(10%)1、评价内容及方法(1)学习兴趣主要观察学生是否喜欢参加各种数学学习活动。(2)学习习惯主要观察学生是否能认真地对待上课、作业、考查等学习活动。2、评价标准依据课标,根据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定性评价(语言描述)。3

3、、评价人员教师、家长、同学及学生本人三点说明:1、综合成绩评定应做到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定量评价,合计“一”“二”“三”三部分成绩,总分达90分以上的为“优”;7089分为“良”;60-69分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定性评价,主要是从本学期数学学习的档案资料和检测结果来进行分析,尽力发现学生的个性特长,用鼓励、表扬性的语言、最具代表性的事实描述学生的进步,对学习中的不足提出建议。2、 鼓励那些对成绩不满意的学生重新参加考核,他们的成绩以复试为准。3、 各部分的评价内容、方法、标准和人员,在具体操作时可根据实际情况作出适当的调整和细化。小学数学一年级评价实施方案 新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目

4、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依据新课标的评价理念,在评价过程中要坚持以下几个原则:1人文性原则:要把学生看作能进行自我教育的主体,给学生以自我发展的空间,挖掘学生自我发展的潜力,提高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2导向性原则:在学生的评价出现问题和偏差时教师要给予及时地指导。3主体性原则:在评价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要形成教师、学生互动、共评的运行机制。4全面性原则: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5长期性原则:对学生的评价需要有长远的发展眼光。应给予学生多次机会,

5、使对学生的肯定性评价得到进一步的强化。6适时性原则:应重视对学生的及时评价,激发学生的热情和主动性。要将过程性评价、阶段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评价组织与管理:结合本校具体情况和学生年龄特征特制定了一年级第一学期数学考试与评价改革实施方案。主要对学生进行口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实践能力,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及创新能力四个方面进行评价。一、口算能力评价内容:20以内的进位加法。评价目的:检验学生20以内进位加法掌握的正确率和口算速度及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评价方法:每人发一张口算纸,时间为2分钟(教师把握),小组合作,一生口算,剩下3人验证,记录员记下读的题数和正确的题数。然后交换,分四次完成,

6、然后填写统计表连同口算纸一同存入学生的档案袋中。评价标准:每分钟8题以上正确为“优秀”、每分钟6题以上正确为“良好”、每分钟4题以上正确为“合格”、其它为“加油”。评价方式:师生共同评价。二、动手操作、实践能力评价内容:整理书包、按要求读出或拨出整时数或整半时数(指令性操作)。评价目的:对分类、认识物体、认识钟表进行评价。评价方法:分大组、或在家庭中完成。1整理书包:书包中有大小不同的教科书和练习本,学具盒、文具盒,让学生独立整理,完成后简单说说是怎样整理的,教师或本组同学检查。2指令性操作:按规定要求找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按要求读出或拨出整时数或整半时数。

7、评价标准:1整理书包:整理得有条理且表达清楚为“优秀”、整理效果较好但表达不够清楚的为“良好”、整理和表达效果都一般的为“合格”、其它为“加油”。2指令性操作:能够迅速按要求找出相应的物体和图形的为“优秀”、其它为“良好”。能按要求迅速读出或拨出整时数或整半时数的为“优秀”,其它为“良好”。评价方式:教师制定评价反馈表,由评价人(教师、家长或学生)进行填写,评价表存入档案袋中。三、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评价内容:能够在教室或生活中寻找问题、提出数学问题并予以解决。评价目的:对学生是否能够从生活中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运用适当的方法予以解答,能否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和对结果进行评价。评价方法:分大组、

8、或在家庭中完成。1整理书包:书包中有大小不同的教科书和练习本,学具盒、文具盒,让学生独立整理,完成后简单说说是怎样整理的,教师或本组同学检查。2指令性操作:按规定要求找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按要求读出或拨出整时数或整半时数。评价标准:1整理书包:整理得有条理且表达清楚为“优秀”、整理效果较好但表达不够清楚的为“良好”、整理和表达效果都一般的为“合格”、其它为“加油”。2指令性操作:能够迅速按要求找出相应的物体和图形的为“优秀”、其它为“良好”。能按要求迅速读出或拨出整时数或整半时数的为“优秀”,其它为“良好”。评价方式:教师制定评价反馈表,由评价人(教师、家长

9、或学生)进行填写,评价表存入档案袋中。评价方法: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日常生活和经历过的一些事件,根据所学内容,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出来,然后在大组进行交流与评价。评价标准:能够提出数学问题并能够独立解决且能够流利地表达解决问题过程的为“优秀”、能够提出数学问题并能够独立解决但不能够表达解决问题过程的为“良好”、能够提出数学问题但不能够独立解决且不能够表达解决问题过程的为“合格”、不能够提出数学问题的为“加油”。评价方式:学生在大组充分交流的基础上自评和互评。学生本人所提出数学问题和解决的方法及评价的结果以书面的形式存入档案袋中。四、创新能力评价内容目的: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评价方法:教师提供可用多种方法和途径予以解决的数学信息,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在合作学习小组内完成。评价标准:根据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能够想出两种或两种以上解决问题的办法的为“优秀”、想出一种解决问题的办法的为“良好”、其它为“加油”。评价方式:教师评价给出等级,所提供的数学信息和解决的方法一同存入档案袋中。结合本区具体情况和学生年龄特征特制定了一年级第一学期数学考试与评价改革实施方案。主要对学生进行口算、估算及计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实践能力,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四个方面进行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