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必修二第七章 机械能 教案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24911493 上传时间:2020-03-14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物理必修二第七章 机械能 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中物理必修二第七章 机械能 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中物理必修二第七章 机械能 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中物理必修二第七章 机械能 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中物理必修二第七章 机械能 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必修二第七章 机械能 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必修二第七章 机械能 教案(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授课班级:计划课时:7.1 追寻守恒量教学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领悟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中的转化和守恒的事实;(2)理解能量这个物理量及动能、势能的物理意义;(3)独立分析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的能量转换和守恒关系;(4)除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以外,能列举出其它动能与势能相互转化和守恒的实例;(5)能够列举出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互相转化并可能守恒;(6)理解能量转化与守恒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规律,激发学生产生用这一规律解决问题的意识。2、过程与方法(1)体会伽利略分析问题的精妙,学习他能分析出事物本质的方法;(2)体会费恩曼所说话的深刻内涵,体会转化与守恒的普遍性。3、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会大自

2、然的多样性和科学概念的概括性,激发对自然现象的探究欲望和对科学知识的崇尚精神。(2)体会物理规律分析问题的简洁之美。教学重点:理解动能、势能的含义,体会能量转化、守恒的普遍存在性。教学难点:培养创新能力,使学生在发现了能量转化、守恒的普遍存在性后,能马上意识到这里面存在的巨大的使用前景(就象商人看到了商机)。教学用具: 教学过程:1、 对理想斜面实验的初步分析2、给出动能与势能的概念,体会动能与势能转化并守恒的普遍存在性。重点列举两个:(1)视频:游乐场中的海盗船和秋千。双线摆演示(老师给出双线摆这个名字);并演示证明左右最高点一样高,若时间允许可以让学生探究如何用这些器材证明左右一样高(提醒

3、证明方法不唯一)。最后采用底部放置直尺,左右摆开的最大距离相等)(2)视频:滚摆。悠悠球演示提问5:课本开头给出了费恩曼的一段话,(老师阅读),费恩曼是何许人,也同学们课下自己去了解,他的这段话的意思是自然界的一切现象都受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定律支配,回忆初中所学知识,除了动能和势能外,还学过哪些能量?列举出它们可以相互转化且总能量可能守恒的实例?如电能转化为光能等。3、体会追寻能量转化与守恒思想的意义。能量的转化与守恒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现象,由此你想到了什么?或说你意识到什么?提醒:(赫兹发现了电磁波,很快有人发明了电报)气象预报说:“近年夏天会持续高温,而且干旱”国美的老板听了会想到什么:空调

4、会热销,发财的机会来了。使用价值:如果我掌握了守恒的规律,就可以用它来解决问题,看到了新技术,就要琢磨怎样应用它,就是创新。如果你对它无动于衷,就总是落后于人家。4、作业布置:授课备注(教学班级的授课具体时间、教师自由调整内容、课堂教学记录等。)板书设计:第1节 追寻守恒量(1)伽利略对理想斜面实验的分析:高度与速度相互转化,转化过程中与高度有关的量和与速度有关的量之和守恒。(2)(3)在理想斜面实验中,动能与势能相互转化,转化过程中总能量守恒(4)能量的转化与守恒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现象。(5)追寻“守恒量”的意义:开辟一种新的简单的解决问题的途径。(6)能量的概念是人类在寻找“运动中的守恒量

5、是什么”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课后小结与反思:授课班级:计划课时:7.2 功教学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功的概念,知道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发生位移是做功的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2)理解正功和负功的概念,知道在什么情况下力做正功或负功;(3)知道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焦耳(J),知道功是标量;(4)掌握合力做功的意义和总功的含义;(5)掌握公式W=Fs cos的应用条件,并能进行有关计算。2、过程与方法:理解正负功的含义,并会解释生活实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功与生活联系非常密切,通过探究功来探究生活实例。教学重难点:(1)重点使学生掌握功的计算公式,理解力对物体做功的两个要素;(2

6、)难点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的位移与物体运动方向的位移容易混淆,需要讲透、讲白;(3)使学生认识负功的意义较困难,也是难点之一。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教学工具: 教学过程:第二节 功(一)引入新课初中我们学过做功的两个因素是什么?(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扩展:高中我们已学习了位移,所以做功的两个要素我们可以认为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位移。 导入: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且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位移,这时,我们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在初中学习功的概念时,强调物体运动方向和力的方向的一致性,如果力的方

7、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不一致呢?相反呢?力对物体做不做功?若做了功,又做了多少功?怎样计算这些功呢?本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有关功的知识,在初中的基础上进行扩展。1(二)教学过程设计1、推导功的表达式由于物体所受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成一夹角,可根据力F的作用效果把F沿两个方向分解:即跟位移方向一致的分力F1,跟位移方向垂直的分力F2,如图所示: 据做功的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可知:分力F1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F1s。而分力F2的方向跟位移的方向垂直,物体在F2的方向上没有发生位移,所以分力F2所做的功等于零。所以,力F所做的功W=W1W2=W1=F1s=Fscos力F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力的大小、位移的大小、力

8、和位移夹角的余弦这三者的乘积。即:W = F s cosW表示力对物体所做的功,F表示物体所受到的力,s物体所发生的位移,力F和位移之间的夹角。功的公式还可理解成在位移方向的分力与位移的乘积,或力与位移在力的方向的分量的乘积。2、对正功和负功的学习(1)当=/2时,cos=0,W=0。力F和位移s的方向垂直时,力F不做功;(2)当/2时,cos0,W0。这表示力F对物体做正功;(3)当/2时,cos0,W0。这表示力F对物体做负功。总结:功的正负由力和位移之间的夹角决定,所以功的正负决不表示方向,而只能说明做功的力对物体来说是动力还是阻力。当力对物体做正功时,该力就对物体的运动起推动作用;当力

9、对物体做负功时,该力就对物体运动起阻碍作用。 3、几个力做功的计算当物体在几个力的共同作用下发生一段位移时,这几个力对物体所做的功可以用下述方法求解:(1)求出各个力所做的功,则总功等于各个力所做功的代数和;(2)求出各个力的合力,则总功等于合力所做的功。4、作业布置:授课备注(教学班级的授课具体时间、教师自由调整内容、课堂教学记录等。)板书设计:第二节 功1、推导功的表达式W = Fscos 功的单位是焦耳(J) 2、对正功和负功的学习(1)当=/2时,cos=0,W=0。力F和位移s的方向垂直时,力F不做功;(2)当/2时,cos0,W0。这表示力F对物体做正功;(3)当/2时,cos0,

10、W0。这表示力F对物体做负功。注意:(1)功的正负表示是动力对物体做功还是阻力对物体做功。(2)功的正负是借以区别谁对谁做功的标志。(3)一个力对物体做负功,往往说成物体克服这个力做功。3、几个力做功的计算 几个力对物体所做的功可以用下述方法求解:(6) 求出各个力所做的功,则总功等于各个力所做功的代数和;(2)求出几个力的合力,则总功等于合力所做的功课后小结与反思:授课班级:计划课时:7.3 功 率三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功率的定义及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的定义;(2)P=w/t,P=Fv的运用。2、过程与方法(1)P=w/t通常指平均功率,为瞬时功率;(2)P=Fv,分析汽车的启动

11、,注意知识的迁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知功率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提高学习物理科学的价值观。教学重点:理解功率的概念,并灵活应用功率的计算公式计算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教学难点:正确区分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所表示的物理意义,并能够利用相关公式计算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教学工具: 教学过程:第三节 功 率(一)新课导入在学习了功之后,我们来回忆一下这样的问题: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的求解公式是什么?功的定义式是: WFLcosa。一台起重机在1 min内把l t重的货物匀速提到预定的高度;另一台起重机在30 s内把1 t货物匀速提到相同的

12、高度。这两台起重机做的功是不是一样呢?两台起重机对物体做功的大小相同,那么这两台起重机做功有没有区别呢?区别是什么?(区别就在于他们做功的快慢不一样)为了进一步研究力对物体做功的快慢,我们进入这一节课的主题:功 率(二)进行新课1、功率:功率是描述力对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2、对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学习指导学生阅读教材7页“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一段,提出问题,你对“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是怎样理解的通过学生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1)额定功率:指机器正常工作时的最大输出功率,也就是机器铭牌上的标称值。(2)实际功率:指机器工作中实际输出的功率。机器不一定都在额定功率下工作。实际功率总是小

13、于或等于额定功率。实际功率如果大于额定功率容易将机器损坏机车起动过程中,发动机的功率指牵引力的功率而不是合外力或阻力的功率。3、功率与速度分析:公式的意义。(1)P=Fv,即力F的功率等于力F和物体运动速度v的乘积。当F与v不在一条直线上时,则用它们在一条直线上的分量相乘。(2)公式P=Fv中若v表示在时间t内的平均速度,P表示力F在这段时间t内的平均功率。(3)如果时间t取得足够小,公式P=Fv中的v表示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时,P表示该时刻的瞬时功率。根据公式P=Fv:(1)当功率P一定时,F与v成反比,即做功的力越大,其速度就越小。当交通工具的功率一定时,要增大牵引力,就要减小速度。所以汽车

14、上坡时,司机用换档的办法减小速度来得到较大的牵引力。(2)当速度v一定时,P与F成正比,即做功的力越大,它的功率就越大。汽车从平路到上坡时,若要保持速率不变,必须加大油门,增大发动机功率来得到较大的牵引力。(3)当力F一定时,功率P与速度v成正比,即速度越大,功率越大。起重机吊起同一物体时以不同的速度匀速上升,输出的功率不等,速度越大,起重机输出的功率越大。4、作业布置:授课备注(教学班级的授课具体时间、教师自由调整内容、课堂教学记录等。)板书设计:第三节 功 率1、功率在物理学中,一个力所做的功W跟完成这些功所用时间t的比值w/t,叫做功率。用p表示P w / t功率的单位( Js)或 瓦特,符号是W。1 kW1 000W,另外还有一个应该淘汰的常用单位:马力,1马力735 W。(1)pw/t指平均功率。(2)用这个公式也可以表示瞬时功率,当t0。时,即表示瞬时功率。(3)功率是描述力对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2、对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学习(1)额定功率:指机器正常工作时的最大输出功率,也就是机器铭牌上的标称值。(2)实际功率:指机器工作中实际输出的功率。3、功率与速度 根据公式P = F v(1)当功率P一定时,F与v成反比,即做功的力越大,其速度就越小。当交通工具的功率一定时,要增大牵引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