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下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4895913 上传时间:2020-03-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下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1年下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1年下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1年下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1年下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年下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下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年下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时量:120分 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31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嶙峋(xn)目眩(xun)啜泣(zhu)小憩(q)B、擎天柱(qng)忍俊不禁(jn)鹤唳(l)洗濯(zhu)C、陛下(b)赏赐(c)爵(jio)士应聘(pn)D、女娲(w)孪(1un)生莴苣(w)酝酿(ning)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焦燥不安 小心翼翼 蹂躏 清冽 B走投无路 险象迭生 伶仃 葱笼 C无微不至 骇人听闻 辨别 诀别 D踉踉跄跄 兴高彩烈 庇护 潺潺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

2、) A、通过这次语文综合性学习,让我们从一个侧面感受到了戏剧的魅力。B、晚会过后,她那优美的舞姿,动听的歌声,还回响在我耳边。C、互联网上的资料不仅丰富,而且查起来方便快捷。D、同学们对自己能否取得好成绩,充满信心。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寓言是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言在此而意在彼,给人以启示。寓言一般比较短小,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生物或者非生物。 B. 词按字数多少分为小令、中调、长调三种。58字以内为小令,西江月和天净沙秋思都属于词中的小令。 C. 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知识或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

3、 D.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夸张 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 5、按下面的要求,写出你所知道的诗句:(7分)(1)读书需要灵感。宋代文学家朱熹在观书有感中借助自然现象说明了一个道理,你能知道这首诗的后两句吗?请写出 , 。 (2)诗往往有弦外之音。唐代诗人杜牧在泊秦淮中借助歌女吟唱玉树后庭花抒发了无限的感慨。请写出这句 , 。(3)“ ”,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春)(4)远远的街灯明了, 。 天上的明星现了, 。(天上的街市)6、某同学在“口语交际”中说了这样一段话。请仔细阅读,然后完成(13)题。(8分)转眼间,一学期的学习生活即将过去

4、。本学期,在老师的引领下,我乏舟书海,品读美文。我随香山居士踏青于钱塘湖 (pn),领略“ 几处早莺争暖树 ,”的初春美景;与李白一道感叹“,闻道龙标过五溪。”感受他对友人的牵挂;同曹孟德一起观看沧海,感受“日月之行,若出其中;,”的搏大胸襟;受教于孔子门下, (ln)听“ ,思而不学则殆”的谆谆教诲。语文伴随我成长。通过学习,我深深的感悟到徜徉于语文世界里是多么快乐。(1)文中拼音处应补写的汉字是:(2分) 湖 pn ( ) ln 听 ( )(2)文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指出并更正在下面括号里。(2分) 错字 更正( ) 错字 更正( )(3)请补写出第二段横线处名句所缺的部分。(4分) , 。

5、 7、读名著,关键在于读。冰心的繁星春水表达了对母爱、童真、自然的赞美,总的来说,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2分) 一是 。二是 。 三是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8、仿照例句句式,为另一旅游胜地写一广告语。(2分) 例:让人心醉的海南,热风,碧浪,使无数游人留恋忘返。 二、阅读与理解(39分) (一)阅读下面三个片断,完成913题。(14分)【甲】“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 A (带、含、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

6、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乙】一夜之间,春风来了。忽然从塞外的 B (莽莽、苍苍)草原, C(莽莽、苍苍)沙漠,滚滚而来。从关外扑过山头, D (扑、漫、吹)过山梁,插山沟,灌山口,呜呜吹号,哄哄呼啸,飞沙走石,扑在窗户上,撒拉撒拉,扑在人脸上,如无数的针扎。【丙】夜风轻飘飘地吹拂着,空气中飘荡着一种大海和田禾相混和的香味,柔软的沙滩上还残留着白天太阳炙热的余温。那些在各个工作岗位上劳动了一天的人们,三三两两地走到了这软绵绵的沙滩上,他们浴着凉爽的海风,望着那缀满星星的夜空,尽情地说笑,尽情地休息,愉快的笑声,不时地从这儿那儿飞扬开来,像平静的海面上不断从这儿那儿涌起的波浪。9、

7、选择甲、乙两文括号里的词填在横线上。(4分)A. B. C. D. 10、 甲文中“酝酿”原意是 ,在课文中的意思是 。(2分)11、 三段文字在写“风”时各有特点,甲文用“ ”作比,表现南国春风舒适、温暖的特点;乙文用“如无数的针扎”表现北国春风的 ;丙文所描绘的是 海风,其特点是 。(4分)12、.甲文写春风时,从感觉的多角度去描绘,找出相应的句子。(2分)触觉: 嗅觉: 13、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丙文的内容:(2分) (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8、。”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1)去后乃至( )(2)尊君在不( )(3)相委而去( )(4)下车引之( ) 15、翻译下列句子(3分)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16、选段中的“尊君”“ 家君”“ 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3分) 17、(1)、陈太丘“相委而去”的原因是_。(2)、元方对客人的批评主要突出了两点:_、_(原文的四个字概括)(3分 )18、元方斥责“友人”无信,令你想起我们学过的十则中的哪句话?(2分)邻居阿麻(王选平)我与邻居阿麻结怨已经一年多了。瞧他那副样

9、子,够你烦心:脸麻、腿玻、背驼。因为这副尊容,他40多岁了还是个“快乐的单身汉”。单身汉没有空闲,管闲事管到了我的头上。我和我的伙伴们在玩的方面个个都是天才。下雪天,我们拆别人的篱笆学大人烧炭,他提起一桶水,“噗”均一声,将炭窑冲得稀烂:“烧了镇上的房屋,你们去坐牢?”秋天,我们用土炸药炸别人菜园里的南瓜,炸得“瓜肉横飞”,高兴得直翻跟斗。正当得意忘形之时,阿麻的手拦住我:“看我不告你们的爷娘?”回家后,我们都挨到一顿打,皮肉受苦,奇痛难忍。我们奈何不了阿麻,只能编歌谣泄恨:“麻子麻叮当,骑马上洪江,听到锣鼓响,麻子脸上痒。”这时,阿麻便要追击,我们“哗”的一声跑散,望着他一跛一破的样子,我们

10、开心得像喝了“可口可乐”。我们不喜欢他,小镇上的大人们也不怎么喜欢他。这中间有个缘故。小镇的西边有一条河,是学生上学和大人出外的必经之地。河上有座年久失修的桥。桥上木板朽了,常常跌倒人;木桥墩烂了,走在上面摇摇晃晃像荡秋千。终于,一场大雨,猛涨的山溪水将它冲走,还带走了我的一个好伙伴春山。我庆幸那天贪玩旷课,捡得了一条小命。阿麻请人做了小木船,干起了摆渡的行当。第一天过渡免费,镇里人都说他在积德。可是,第二天收费一角,后来竟涨到四角。阿麻“发”了,腰包胀鼓鼓;有人骂他“黑心肝,赚昧心钱”,但他默默地忍受了。风里来,雨里去。阿麻摆渡六年,操劳过度,脸色蜡黄,日渐消瘦。人们担心,他总有一天会栽倒在

11、小河里。后来,小河上砌起了一座石拱桥。小巧玲珑,像一把小金锁,锁住了放荡不羁的小河。从此,小镇的人们过河如履平地,都说修桥人泽被后世。小桥落成前两天,阿麻死了。医生说他患的是癌症。小桥落成那天,正逢小镇赶集,人山人海,好不热闹。桥上没有彩灯,没有横幅,没有红绸。一挂二千响响过以后,镇长讲话了:“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小桥落成典礼暨阿麻同志追悼会。阿麻同志摆渡六年,劳动所得全部捐献,修了这座石拱桥。他在病重住院期间,仍念念不忘小镇的人。”镇长的眼圈红了,嘱秘书拿出骨灰盒,打开,说:“这座石拱桥,就是阿麻的纪念碑。”他顿了顿,人群中有人哭泣。“根据阿麻的遗嘱,将他的骨灰撒在小河里。”他抓起一把骨灰,撒向空中。随着骨灰抖落,人们的泪珠也纷纷抖落。不知是哪个能工巧匠,雕了个阿麻的半身石像,嵌在桥头的石墩上。从此以后,阿麻每天目送孩子们上学,目送着过往的车马行人。19写出“我”与邻居阿麻结怨的几个原因来。(2分)20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大人们不喜欢他的原因。(2分)21小桥落成,为什么没有彩灯、横幅、红绸?(2分)22人群中为什么有人哭泣?(2分)23这篇文章在结构安排上有什么特色?(2分) 2011年下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答卷(时量:120分 满分:120分)班级: 姓名: 得分:一、积累与运用。(31分) 1、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