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初一语文试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4895719 上传时间:2020-03-1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初一语文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初一语文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初一语文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初一语文试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初一语文试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初一语文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初一语文试卷.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初一语文试卷一、书写(4分)根据全卷情况评分,希望同学们书写端正,卷面整洁。祝大家取得好成绩!二、积累与运用(26分)1、给下面选文中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所给拼音写汉字。(2分)十四岁就像一轮刚分娩出海平面的太阳,像枝头一朵含苞欲放的花蕾,这是一个美好而深su( )的季节。在这个时候,丢弃冷漠与踌躇( ),丢弃迷惑和怅wng( ),去迎接十四岁的雨季。很想在鸥翔碧空的海边漫步,很想在发黄的日记本上寻找往日的锲( )而不舍的劲头,很想在清香的竹林下构思他日美好斑斓的梦想。天是蓝的,草是绿的,花是红的,笑容是灿烂的,所有的一切都会因为心的年轻而变得美好。2、下列

2、各句中,划横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周末雁塔路人声鼎沸、热闹非凡。放眼望去,一片欢腾的景象。B、“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几个字准确地描述了“两弹”元勋邓稼先的一生。C、他说话做事总是那样锋芒毕露,从不懂得谦虚。D、中华民族在任何内忧外患、艰难险阻面前,都表现出了义愤填膺的英雄气概。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在考场上千万别慌。”老师再三对我们说,“做题前一定要看清题目要求,答题要完整。”B、书没有读成,画的成绩却不少了,最后片断的是“荡寇志”和“西游记”的绣像,都有一大本。C、这届运动会,你是参加田赛,还是参加径赛?D、语言,人们用来抒情

3、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他的音容笑貌和谆谆教诲经常在我耳边回响。B、电门一关,就可以阻止电流不再进来。C、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他的写作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D、有无正确的学习态度,是我们取得进步的重要条件。5、根据要求填空(每空1分,共8分)木兰诗中形容北方苦寒,极言军旅生活艰辛的诗句是_,_。吴均在山中杂诗中,通过鸟儿和云彩来描写山中有趣生活的诗句是_,_。故园东望路漫漫,_。_,散入春风满洛城。雨是大自然的精灵,是古诗词中非常活泼的音符。请写出在古诗词中描写雨的句子(连续两句)_,_。6、汉语里有很多代称。比如“桑梓”代指“家乡”,“布衣”

4、代指“平民”,“手足”代指“兄弟”。说说下面的名称代指什么?(2分)“巾帼”_ “桃李”_7、名著阅读(3分)她闻了闻鼻烟,开始给我讲一些稀奇古怪的故事,有善良的强盗,有妖魔鬼怪,也有圣人贤士。她的声音很低,脸紧紧挨着我的脸,神秘地盯着我的眼睛,似乎从那里往我的眼睛里灌进了令人兴奋的力量。她讲得流畅自然,非常好听,每次她讲完了,我总会说:“再讲一个!”“好,好,再讲一个!”“有一个灶神爷,坐在炉灶里,面条儿扎进了他的脚心,他哎哟哎哟地直叫:“哎哟,疼啊,我受不了了,小老鼠!”讲着,姥姥抬起一只脚,晃来晃去,假装非常痛苦,好像她就是那个面条儿扎进了脚心的灶神。和我一起听故事的还有船上的水手们,都

5、是些留着胡子的高大的男人。他们夸赞姥姥讲得好,要求:“再讲一个,老太太!”这段选自文学名著_,文段中的“我”是指_(1分)请结合小说,任选一个方面,简要说说“姥姥”身上的品格对“我”产生的影响。(2分)8、综合性学习(5分)在“母亲节”来临之际,某班打算以“感恩母爱,略表寸心”为主题开展一次语言综合性实践活动,现请同学们一展身手。摘引与母亲有关的诗句名言或俗语警句,感受母爱深情。(1分)请调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写出两个以“母亲”为主人公的故事名称。(古今中外都可)(2分)(例如:徐庶之母以死救子)A_B_反哺母亲养育之恩,说说你最想为母亲做的一件事,为什么?(2分)三、现代文阅读(一)(14

6、分)接着,韩麦尔先生从这一件事谈到那一件事,谈到法国语言上来了。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又说,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说到这里,他就翻开书讲语法。真奇怪,今天听讲,我全都懂。他讲的似乎挺容易,挺容易。我觉得我从来没有这样A听讲过,他也从来没有这样B讲解过。这可怜的人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在他离开之前全教给我们,一下子塞进我们的脑子里去。语法课完了,我们又上习字课。那一天,韩麦尔先生发给我们新的字帖,帖上都是美丽的圆体字:“法兰西”“阿尔萨斯”“法兰西”“阿尔萨斯”。这些字帖

7、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个个人那么C,教室里那么安静!只听见钢笔在纸上沙沙地响。有时候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是谁都不注意,连最小的孩子也不D,他们正在专心画“杠子”,好像那也算是法国字。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9、这段文字选自课文_,作者是_国的都德。(2分)10、选择词语填入文中的空缺处(分心、专心、关心、用心、耐心、细心)(2分)11、韩麦尔先生说“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这句话有什么深刻的含义?(4分)12、文中重复“法兰西”“阿尔萨斯”这两个

8、名字,是为了说明(2分) A、写有“法兰西”“阿尔萨斯”圆体字的字帖之多。 B、祖国和家乡在人们心目中的神圣地位。 C、“我们”的新字帖里只有这两个字。 D、字帖里的圆体字写得极美丽。13、本文有许多细节描写,如教室里飞进一些金甲虫,屋子上鸽子咕咕地叫着,写这些有必要吗?为什么?(2分)14、画线句的含义是_。(2分)(二)我们有时不如蜜蜂和树叶(10分)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衔草结环,以德报恩;中国绵延多少年的古老成语,告诉我们人要心存感恩之情。但是,这样的古训有时没有渗进我们的血液。蜜蜂从花丛中采完蜜,还知道嗡嗡地唱着道谢; 。但是,我们有时还不如蜜蜂和树叶。美国曾经流传有这样一则传说,一个

9、村子里,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吃饭,母亲端上来的却是一盘稻草。全家都很奇怪,不知道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母亲说:我给你们做了一辈子的饭,你们从来没有说过一句感谢的话,称赞一下饭菜好吃,那和吃稻草有什么区别?这样的人只配吃稻草!连世上最不求回报的母亲都渴望听到哪怕一点感谢的回声,而我们就和那些吃稻草的人一样,遗忘、淡漠、麻木,乃至忘恩负义。我还想起前两年在报上看到这样一则消息,湖南洞庭湖畔两姐妹在小时候一次落水,被一个好心人救起,那人没有留下姓名走了。两姐妹和她们的父母,觉得性命是人家救上来的,却连一声谢谢的话都没有对人家说,发誓一定要找到这个恩人。他们整整找了20年,两姐妹的父亲去世了,她们和母亲接

10、着千方百计地寻找,发誓一定要把这句谢谢的话当面对自己的恩人说出来。也是,说一声谢谢那么难,可是再难,她们坚持了20年。水滴石穿,心诚则灵,她们终于找到了这位恩人,为的就是说这样一声谢谢。两姐妹跪拜在地上向恩人说这声谢谢的时候,她们两人和那位恩人以及过路的人们都禁不住落下了眼泪。这件事情让我很难忘怀,两姐妹漫长20年执著的行动告诉我,到什么时候都不要忘记对有恩于你的人表示感谢。在对别人说一声谢谢的那一瞬间,你自己和整个世界变得是多么的温馨美好。我也很难忘记几年前的一件事情。那天,我在崇文门地铁站等地铁,一个也就四五岁的小男孩,从站台的另一边跑了过来,因为是冬天,羽绒服把小男孩撑得圆嘟嘟的,走路很

11、困难,简直就像个小皮球骨碌了过来。他问我到雍和宫坐地铁哪边近,我告诉他就在你的那边,他高兴地又跑了回去,我看见那边有他的妈妈在等着他。空旷的站台上没有几个人,等了半天,地铁也没有来,我走了,准备上去打个“的”。我已经快走到楼梯最上面的出口处了,听见小男孩在后面“叔叔,叔叔”地叫我。我不知道他要干什么,站在那里等他,看着他一级级楼梯地爬上来,一脑门子热汗珠儿地跑到我的面前,我问他有事吗,他气喘吁吁地说:“我刚才忘了跟你说声谢谢了。妈妈问我说谢谢了吗,我说忘了,妈妈让我追你。”他们让我永远不要忘记,对世界上不管什么人给予自己的哪怕是再微不足道的帮助和关怀,也不要忘记了说一声谢谢。只是,现在我们还不

12、如那个孩子。15、文章除了写母亲因从来没有听到过“一句感谢的话”而端稻草给家人吃的故事外,还写了两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件事不超过20个字)(2分)16、请仿照文章第自然段画线的句式续写一个句子,使得放入原文合适。(2分)17、谈谈你对第段画线句子“只是,现在我们还不如那个孩子”的理解,并从文中找出与该句意思相近的一个句子。(4分)18、读完本文,你懂得了什么?联系实际谈谈你的认识。(2分)四、文言文阅读(一)(8分)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

13、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19、解释下列加点词语(2分) 书诗四句 有可观者 不能称前时之闻 贤于材人远矣20、翻译句子(2分)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21、加点词语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A、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B、稍稍宾客其父 C、对镜帖花黄D、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22、有人说,作品写“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这是对仲永父亲的谴责,文中标题应该是“伤仲永父”才恰当。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2分)(二)(2分)卓茂尝出门,有人认其马。茂问之曰:“子亡马几何时矣?”对曰:“月余日矣。”茂有马数年,心知非是,解以与之,而自挽车去。将去,顾而谓曰:“若非公马,幸至丞相府归我。”他日,马主别得亡马,乃诣丞相府归马。注:卓茂:人名;公:对人的尊称。23、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幸至丞相府归我 顾而谓曰24、对画线句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心里知道这马不是那人的,就连忙跟他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