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教育现代化创建现场调研工作情况汇报[范本]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4868723 上传时间:2020-03-1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县教育现代化创建现场调研工作情况汇报[范本]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县教育现代化创建现场调研工作情况汇报[范本]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县教育现代化创建现场调研工作情况汇报[范本]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县教育现代化创建现场调研工作情况汇报[范本]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县教育现代化创建现场调研工作情况汇报[范本]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县教育现代化创建现场调研工作情况汇报[范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教育现代化创建现场调研工作情况汇报[范本](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县教育现代化创建现场调研工作情况汇报我县自年启动教育现代化创建工程以来,结合教育工作实际,明确了“立足实际、以创促建、彰显特色”的工作思路,树立了“创则必成、创则必优”的信念,坚持“硬件从优,软件从严”的原则,将创建工作与初中布局调整、“校安”工程相结合,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现汇报如下:一、精心组织,全力以赴抓创建我县紧盯创建目标,构建协调共建机制,形成以政府为主导,各部门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一是高度重视,形成机制。县委、县政府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了创建工作动员会,落实创建责任,与个镇、个成员单位分别签订责任状,将其列入年度目标考核;明确创建是“一把手”工程。全县上下形成了一项工作、一套

2、班子、一套方案、一套制度的“四个一”工作机制。二是加强学习,重视指导。为了加强创建工作的针对性,我县组织人员赴靖江、溧水、金湖、清河、深圳等地考察学习,借鉴外地成功经验;邀请省教育厅、市教育局领导来洪视察、指导创建工作;聘请市、县教育专家为我县创建工作顾问。定期召开创建工作推进会、汇报会、月报会等推进创建工作进度;加大创建工作业务指导力度,印发创建学习资料余份。三是强化督查,加大宣传。加大创建督查力度,实行“效能督查制”、“协调会商制”、“保证金制”、“责任追究制”等四项制度。递送交办单余张,下发创建督查通报期,印发创建工作简报期。全方位开展创建工作宣传,广播、电视、报纸、网站等媒体均开辟创建

3、专栏,定期宣传教育现代化创建工作;悬挂过街横幅、发放宣传单、设立广场咨询台等,大力度宣传创建教育现代化先进县的目的意义、目标任务,在学校、高速公路道口、教育办公地设立面固定标语牌,形成浓烈的创建氛围。二、增加投入,集中财力保创建将教育现代化所需资金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在资金投向上,向教育信息化、内部装备和农村薄弱学校倾斜,全面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我县教育现代化创建资金投入总量将超过亿元(不含土地费用和拆迁费用),截至目前,已投入近亿元。与此同时,县政府还划拨万元创建专项经费用于创建办的日常工作。一是资金投入确保到位。教育投入“三增长”要求在我县已经落实到位。年政府财政经常性收入为万元,比上年增

4、长.%,财政教育经费拨款为万元,比上年增长.%,教育经费增长比例高于同年财政经常性收入.%;年政府财政经常性收入为万元,比上年增长.%,财政教育经费拨款为万元,比上年增长.%,教育经费增长比例高于同年财政经常性收入.%;预计年政府财政经常性收入达万元,比上年增长.%,财政预算教育经费拨款达万元,比上年增长.%,教育经费增长比例高于同年财政经常性收入.%。二是基建项目分步实施。年,投入.万元易址建成高良涧镇中心小学(含幼儿园)和县特殊教育学校,建筑面积达.平方米;投入.万元改造县新区中学,建筑面积达方米。年,投入.万元新建湖实验小学及幼儿园,建筑面积达方米,本学期已投入使用;投入亿元按五星级标准

5、新建的中学已开工,建筑面积将达到方米;规划易址新建城南小学。近三年,创成省优质幼儿园所,接受现场评估所,占比达%。重点工程的推进,有效地解决了城区优质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近三年,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基建工程累计投入近.亿元(含中学新校区后续投入),建筑面积达.平方米。校安工程资金投入量、改造校舍比例、工程进度、工程质量均居全市之首。年月,我县为全省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现场推进会提供现场观摩,受到沈健厅长高度评价。三是教育装备全面升级。近三年,投入.万元为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升级教育装备,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部达到省办学条件二类标准。投入.万元添置实验设备和实验仪器;投入.万元添置音体美器材;投入.万

6、元添置图书,图书拥有量初中生均册,小学生均册;投入.万元购买玩具;投入.万元购买空调。全县拥有计算机教室口,电子阅览室口,制作室口,多媒体教室比例达%。添置学生用计算机台,全县生机比.:,添置教师用计算机台,师机比:.。我县本着“全面建设,条条达标,校校达标”的原则开展创建工作,经过努力,省定项指标,我县已基本全部达成。省教育评估院陆岳新院长视察指导创建工作时评价:一个经济欠发达县,教育投入增量特别大,很了不起。从现有办学条件看,已经较好地具备了创成教育现代化先进县的条件与基础。三、成效初显,创建特色逐步形成省教育厅副巡视员李世恺同志在视察指导创建工作时,用个“大”评价了我县创建工作:领导大重

7、视、教育大投入、教师素质大提高、装备水平大改善、素质教育大推进、学前教育大发展。结合教育实际,我们积极探索教育现代化在的实现形式。推进师资素质提升,促进教师队伍优质化坚持实施人才强县、教师强教战略,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一是教师素质不断提升。不断强化师德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师德教育活动,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定期开展师德集中教育、师德考核活动,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用和评价的首要内容。健全教师补充机制,教师招聘侧重于学前教育、紧缺学科,向农村学校倾斜,今年招聘在编教师名,其中名幼儿教师充实到城乡学前教育中去。二是教师培训得到完善。年优化整合全县教师队伍培训资源,在苏北率先成立教师

8、研修中心,统筹规划、系统安排培训工作,彻底改变教师培训无序弱化状态。制定了教干教师培训工作实施方案,落实年度培训专项经费万元,加大对校本培训业务指导,积极开发培训资源。利用省教科院与合作建立学生学业水平分析反馈指导系统契机,引入省教研室这一优质资源,帮助我县开展教师和校长业务培训。县教师研修中心组建以来,开展以中小学校长、骨干教师、新教师、幼儿园教师及中小学班主任为主要对象的提高培训活动,推动教师队伍素质整体提升。今年,已经举办教师素质提高培训班个,培训余人次。三是骨干队伍初步形成。由特级教师领衔组建五个名师工作室。与省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等部门合作,分别举办“骨干校长”、“骨干教师”高级研修

9、班。滚动评审县“五类骨干”教师并发放津贴。目前,全县有省人民教育家工程培养对象名,省特级教师名,市级骨干教师名,享受市政府特殊津贴人,县级骨干教师名。推进信息技术应用,促进教育教学信息化紧紧以应用为中心,加快实施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通过教育信息化建设,带动教师研修、课堂教学、信息化评价等方面根本性革新,年县电教中心被省教育厅表彰为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先进单位。一是基础设施全面达标。近三年信息化投入达万元,全县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均达到省二类标准。投入万元建成教育城域网,主干达千兆,互联网出口达万兆。全县中小学实现了“三个有”:所有学校均建成了设施完备的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多功能演播教室、网络

10、电子备课平台、网络管理中心;所有学校千兆光纤连通,实现“班班通”,配备了数字式电子交互白板,专任教师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所有学校都安装了校园安全网络监控系统、数字化校园广播、校讯通家校联系系统。二是网络资源极其丰富。教育门户网、校园网构建了县教育信息化建设公共服务体系,教师研修网、读书网、教育视频点播等为师生、管理部门和社会提供服务,为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夯实了基础。三是应用能力不断提高。在全市率先组织我县名专任教师参加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初级水平考试,通过率为%;年,组织全体专任教师参加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中级水平培训,将是全市首家参加中级水平考试的县区。近三年教育技术培训累计达人次,在

11、教育信息化带动下,全县教师专业化成长速度明显加快。推进教育资源优化,促进办学条件均衡化年月,我县被确定为全省首批创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改革发展示范区。我县在资金投入和师资建设上向薄弱学校倾斜,推动城乡教育整体优质均衡发展,着眼于消除城乡之间、校际之间的办学水平差距。一是大力实施初中布局调整。年将所农村初中学生集中到县城新区中学就读,年将撤并余下的所农村中学至县城(湖区老子山九年制学校除外),既解决了优质资源相对短缺的矛盾,又避免了教育资源重复投资和闲置浪费。除“两免一补”,县财政每年安排车费和生活补贴各多万元,免费接送寄宿生和补助家庭困难学生,特困生生活费全免、一般困难学生免,补助面%。省教育厅

12、沈健厅长带领省直单位全国人大代表视察教育时褒奖:“把农村初中学生集中到县城享受优质教育资源,这是我省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的典型。”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新华日报、省教育电台等媒体先后报道。同时,我县以一流的住宿条件和周到的生活服务,为寄宿的“留守儿童”营造温暖的家。关爱“留守儿童”已成为名片,年被新华社、美联社、路透社等多家媒体向全球直播。二是组建中小学、幼儿园教育集团。以县实验中学、实验小学等名校为“龙头”组建教育集团。集团内实行“统一组织管理,共享教育理念,共享教育资源,共享教育成果和共享教育品牌”的“一统一、四共享”原则。集团内部实行统一管理和自主管理相结合,不断促进我县中小学

13、、幼儿教育共同发展、全面提高。三是开展农村中小学“明星学校”创建。为激发学校发展内部活力,推动教育改革发展从注重外延扩张向注重内涵提升转变,从注重硬件建设向注重软件建设跨越,我县在农村中小学开展“明星学校”创建活动,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推进全县基础教育高位均衡,丰富了教育发展内涵,提升了学校发展档次,被省市教育部门领导评价为全面启动创建省教育现代化先进县以来的创新之举。教育现代化创建推动了我县教育又好又快发展,实现了我县教育的新跨越。下阶段,我们将按照项指标要求,抓住重点,突出亮点,按规范准备好台账资料。教育现代化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对照经济发达地区的建设和发展水平,我们在教师队伍素质、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学校内涵发展方面还有差距。恳请各位领导多提指导意见,我们将以此次调研为契机,继续深入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工作,确保我县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进一步提升,加快形成教育品牌。以上汇报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谢谢大家!年月精心整理范文资料,希望你喜欢,谢谢浏览与下载,我们会努力不断完善与更新文档资料,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