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小麦病虫害发生的新变化及对策

上传人:极*** 文档编号:124844 上传时间:2016-11-2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北小麦病虫害发生的新变化及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华北小麦病虫害发生的新变化及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华北小麦病虫害发生的新变化及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北小麦病虫害发生的新变化及对策(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海量专业种植技术就是农业致富的一把金锄头华北小麦病虫害发生的新变化及对策 小麦病虫害发生的新变化河北省暨华北地区是我国小麦主产区之一。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和种植技术的提高,加上气候变暖,麦田病虫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呈现一些新特点:一是对小麦产量影响较大的小麦条锈病、黑穗病、丛矮病、线虫病、地下害虫等主要病虫害发生程度和发生范围有所下降,对小麦已构不成严重威胁;二是小麦蚜虫发生仍严重,小麦白粉病成了常发性病害,每年都造成一些地区小麦减产;三是近年来小麦纹枯病。小麦吸浆虫呈上升趋势,成为小麦的主要病虫害,小麦赤霉病在局部地区趋重流行,也对小麦产量和品质形成影响;四是小麦红蜘蛛、麦叶蜂等一些次要害虫

2、,也连续偏重发生。此外,土蝗、蟋蟀在草荒严重的地块发生较重,小麦全蚀病局部地区呈上升趋势,早春若遇低温,土传病害小麦根腐病还会偏重流行。)推广抗、耐病虫品种。在当地主要病虫害的常发区和重发区,建立小麦品种抗病虫变异观察圃,从中筛选一些农艺性能好、高产、较抗耐病虫的品种,在生产上推广,并合理布局,防止大面积种格单一品种。重病区一定要压缩感病品种留种面积。推广抗耐品种要因地制宜,冀中南地区以种植冀麦 36、冀麦37、713 等发病晚,较耐白粉病和纹枯病、产量较高的品种为主,对减轻病害发生程度有较大作用。(2)精细整地,采取精量或半精量播种,围绕高产防病做好水肥管理。整地时,多施有机腐熟肥、复合肥、

3、小麦专用肥,防止偏施氮肥,做到氮、磷、钾肥均衡施用;浇足底墒水,精细耕翻、耙耪。采用精量或半精量播种,防止麦苗群体过大,以增大植株间通透性,创造不利于喜湿件病虫害发生的环境。(3)调整作物布局,搞好轮作倒茬,适期晚播,以降低病虫基数,推迟病菌的侵入,可减轻秋苗发病,减少土蝗、蟋蟀、灰飞虱的发生数量。(4)搞好冬前和早春麦田化学除草,减轻丛矮、黄矮病毒病的发生,减少病毒病传毒昆虫蚜虫和灰飞虱的栖息和繁殖场所,从而减轻丛矮病。黄矮病的发生。适当推迟春季浇第一水时间,创造不利病虫害发生的农田生态环境。据病虫害发生基数、小麦品种布局,结合气候特点等因素,做出第二年小麦病虫害预测。小麦返青后,开展大面积

4、普查和定点调查,结合气象预测,发布病虫发生程度和发生范围预报。35 月份要开展系统监测,掌握发生动态,及时发布防治运期预报,指导大团积防治。3 抓关键防治技术(1)药剂拌种药剂拌种对上传、种传病害的防治作用较大,可降低秋苗发病,减少菌源积累,进而推迟早春发病 15。在重病区采用杀菌谱广、高效。长效杀菌剂,如20%三唑酮,按种子重量的 或 33%多?酮可湿性粉剂、立克秀 2%干拌种剂等,接种子重量的 行种子处理,药效期 8090 天,对小麦白粉病、纹枯病、锈病、黑穗病、根腐病等均有良好的效果。用卫福 40%悬浮剂或适乐时 浮种衣剂,按种子重量的 衣,可预防止传病害如腥黑穗病、秆黑粉病、根腐病、纹

5、枯病、赤霉病、全蚀病、叶斑病和锈病病菌的侵染为害。海量专业种植技术就是农业致富的一把金锄头(2)春季防治一般在华北地区,小麦返青前后常伴有低温、阴雨天气,是小麦根腐病、纹枯病、白粉病等早期混合发生时期,抓住关键期防治,对控制中、后期病情发展有重要意义。一般每亩用 20%粉锈宁 50 毫升,或 果利25003000 倍液,也可用 33%纹霉净 200 克、25%敌力脱 33 克兑水 4050 千克,向小麦根茎部喷洒,重病田隔 57 天再喷一次,对小麦白粉病、根腐病、锈病、叶斑病、纹枯病均有效。(3)穗期蚜虫防治。可喷洒 50%抗蚜威或 10%吡虫啉等,以减少伤害天敌。(4)小麦吸浆虫防治。防治的

6、关键期是中蛹期,在冀中南地区是 4 月 2025 日,1 亩用 50%辛硫磷或 50%敌敌畏 150 毫升,兑水 23 千克,喷晒细土 2025 千克搅拌均匀(以用手握成团,撒地即散为宜),顺麦垄撤施。成虫期扫残,在小麦抽穗后,70%扬花时用菊酯类、敌敌畏等农药喷洒防治。(5)小麦全蚀病防治。对重病田,除轮作倒茬外,可用 15%粉锈宁,或甲基托布津 70%,每亩 2 千克于播种时沟施预防;小麦返青期用 15%粉锈宁 150 克或甲基托布津 70%100 克兑水 100 千克,用去掉喷头的喷雾器喷浇小麦茎基部。轻病田用粉锈宁等拌种,再加上返青期喷浇,防效较好。(6)小麦红蜘蛛防治。一般在干旱、无水浇条件的丘陵、山区或旱薄地麦田发生较重。可用 16%阿维菌素 60008000 倍液喷雾防治。(7)麦叶蜂防治。在高水肥或低洼麦田发生较量。可用 20%氰戊菊酯、25%辛?氰(快杀灵)25003000 倍液防治。(8)土蝗、蟋蟀防治。在沟边、地沿等特殊环境发生重时,对临近的小麦构成威胁,严重时可造成缺苗断垄。可用 50%辛硫磷、50%敌敌畏等,每亩 150 毫升,兑水 2 千克,拌 5 千克炒香的麦鼓、豆饼、谷批干,于上午 10 时前或下午 4 时后在土蝗、蟋蟀取食高峰前撤于麦田。密度高时,隔天再撒 1 次,或用氰戊菊酯、敌敌畏等喷雾 510 来的保护带,以控制为害。专利查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作物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