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学院管理信息系统模拟试卷

上传人:mg****2 文档编号:124803488 上传时间:2020-03-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学院管理信息系统模拟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工程学院管理信息系统模拟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工程学院管理信息系统模拟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工程学院管理信息系统模拟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工程学院管理信息系统模拟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程学院管理信息系统模拟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学院管理信息系统模拟试卷(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模拟试卷一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5 分 , 本题共 30 分)1 、管理信息可按多种方式进行分类,按( )分类,可将信息分为:人事信息、物资信息、资金信息等。A 企业决策层次 B 管理对象C 信息稳定性 D 信息来源2 、系统分析报告的重点内容是( )。A 新系统的目标和逻辑模型 B 系统开发项目概述C 现行系统的状况 D 系统实施计划3 、下述哪个不是原型法的优点( )。A 用户可及时反馈 B 省却了阶段性检查C 用户积极参与 D 可较早发现错误和漏洞4 、将用户角度上的概念结构转换为 DBMS 支持下的数据组织模式的过程称为( )。A 数据库设计 B 数据存储设计C 数据库

2、的逻辑设计 D 数据库的物理设计5 、找出企业的关键成功因素,围绕关键成功因素分析、确定企业的信息需求是什么,并进行管理信息系统的规划。这是制定管理信息系统总体规划的( )。A 价值链分析 B 关键成功因素法C 企业系统规划法 D 企业业务优化法6 、在管理信息系统的编码中,把数据项分为几个组,每组表示一个含义或主题,这属于( )。A 顺序码 B 成组码 C 助记码 D 表意码7 、在信息系统设计中,模块设计应遵循的原则是( )。A 高内聚,高耦合 B 低内聚,低耦合C 低内聚,高偶合 D 高内聚,低耦合8 、 TPS 主要涉及的是一个组织内的( )。A 高层管理活动 B 中层管理活动C 基层

3、管理活动 D 操作执行级管理活动9 、系统分析阶段的基础工作是( )A 教育和培训 B 系统调查 C 初步设计 D 详细设计10 、在数据流程图中,不受所描述的系统控制独立于该系统之外的部门、群体,或另一个信息系统,这一基本成分是( )A 外部实体 B 处理功能 C 数据存储 D 数据流11 、数据流程图的主要作用是( )A 具有概括性 B 具有抽象性C 对原系统进行分析和抽象 D 描述新系统逻辑模型12 、 系统分析阶段的成果是( )A 系统总体规划 B 新系统的逻辑模型C 新系统的物理模型 D 系统说明书13 、将 E-R 图转换为关系模型时,若联系为 M : N 的,则该联系转换关系时,

4、其码为( )A M 端实体的码B N 端实体的码C 两端实体码的组合D 既不包括 M 实体的码,也不包括 N 端实体的码14 、模块间( )耦合是最正常方式。A 数据 B 控制 C 内容 D 非法15 、当数据库运行一段时间后,数据库存储空间的利用率和数据库的存取效率降低,性能下降,这时要进行( )A 数据库的重组织 B 数据库的重构C 数据库的转储 D 数据库恢复16 、在系统转换中,采取分期分批切换,以保证系统能平稳运行,并减少费用,这种切换方式称为( )。A 直接切换 B 平行切换C 试点后直接切换 D 逐步切换17 、信息系统开发常用的方法有:( )、原型法、面向对象方法和 CASE

5、方法等。A 生命周期法 B ABC 分类法 C U/C 矩阵方法 D 德尔菲法18 、下列工作哪项都属于管理信息系统实施阶段的内容 ? ( )A 模块划分 , 程序设计 , 人员培训B 选择计算机设备 , 输出设计 , 程序调试C 可行性分析 , 系统评价 , 系统转换D 程序设计 , 设备购买 , 数据准备与录入19 、系统分析的首要任务是:( )A 尽量使用户接受分析人员的观点 B 正确评价当前系统C 彻底了解管理方法 D 弄清用户要求20 、模块的凝聚程度最低的是( )A 功能凝聚 B 数据凝聚 C 偶然凝聚 D 逻辑凝聚二、多项选择题 ( 每小题 2 分 , 本题共 10 分 )1 、

6、判断信息系统开发项目是否可行,要从哪几方面进行分析( )。A 经济上 B 技术上 C 管理上 D 进度上2 、销售部经理让小王提供近期公司产品市场需求情况,该信息属于( )。A 战略信息 B 战术信息 C 业务信息D 内部信息 E 外部信息3 、企业管理中所应用的信息既有内部信息,又有外部信息,下列属于内部信息的有( )。A 人力资源 B 原材料供应情况 C 生产技术资料D 技术设备信息 E 市场需求4 、 MIS 详细调查方法有( )。A 面谈 B 跟班作业 C 处理逻辑的表达工具 D 阅读5 、程序设计的目标有( )。A 可靠性 B 可维护性 C 可理解性 D 效率三、判断题 ( 对打“”

7、 , 错打“” , 每小题 1 分 , 本题共 10 分 )1 、在数据流程图中,为了表达数据处理过程,可加入一些对数据进行处理的操作控制流程。( )2 、输出设计应安排在输入设计之前进行。( )3 、系统设计阶段的信息系统处理流程图是信息系统流程图的进一步具体化。( )4 、程序设计工作在系统开发的系统实施阶段进行,所以编写程序设计说明书应在系统实施阶段进行。( )5 、信息系统的逻辑模型要解决系统“干什么”,同时也要解决系统“如何干”等问题。( )6 、信息是对数据加工的结果。( )7 、系统分析报告所确定的内容是系统实施的基础和依据。( )8 、适合于复杂、大型系统的系统开发方法是原型法

8、。( )9 、身份证号编码属于成组码。( )10 、系统切换的方式有多种,其中最安全的是直接切换。( )四、简答题 ( 每小题 5 分 , 本题共 20 分 )1 、简述原型法的基本思想及其适用范围。2 、简述系统分析的任务。3 、什么是数据?什么是信息?举几个实例加以描述。并阐述数据和信息的关系。4 、简述系统实施中人员培训的必要性,人员培训的主要内容?五、应用题 ( 每小题 10 分 , 本题共 30 分 )1 、数据库规范化设计题依照规范化理论,将下述关系表依次规范化,使其满足 3NF 要求。关系表如下:(注:教师代码前两位为所在系代码)教师代码姓名职称所在系电话研究课题研究课题号研究课

9、题名1101王一丽教授管理系3324500管理信息1102刘明副教授管理系3324800金融工程1254李爱军讲师投资系3341630电子商务2 、现有学生、教师、课程三个实体,教师实体包括教师编号、年龄、姓名、性别、职称、所在系、电话号等属性;学生实体包括学号、姓名、出生日期、所在系、年龄等属性;课程实体包括课程代号,开课时间,课程名称,开课系,学分等属性。每个学生可以选修若干门课程,每门课程可由若干个学生选修;一位教师可以讲授若干门课程,每门课程可由若干教师讲授。用 E-R 图画出所描述问题的概念模型,并建成关系数据库逻辑模型。3 、某汽车销售商店订货处理功能说明如下:系统根据顾客提交的订

10、货单,查询汽车配件数据,有货的订单数据计入顾客数据,开发货单给顾客;无货的订单数据计入暂存订单,经汇总处理后将订货要求发给供应商,根据供应商开具的发货单核收货物后发货给顾客,同时开发货单。根据以上描述:1 )、画出订货系统的顶层数据流程图。2 )、设计出分层数据流程图。模拟试卷一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1.5 分 , 本题共 30 分)1 、 B A B C B 6 、 B D D B A 11 、 D D C A A 16 、 D A D D C二、多项选择题 ( 每小题 2 分 , 本题共 10 分 )1 、 ABCD 2、BE 3 、 ACD 4 、 ABD 5、ABCD三、判断题 ( 对

11、打“” , 错打“” , 每小题 1 分 , 本题共 10 分 )1 、 6 、 四、简答题 ( 每小题 5 分 , 本题共 20 分 )1 、简述原型法的基本思想及其适用范围。答:原型法( Prototyping Method )是在系统开发初期,凭借系统开发人员对用户需求的了解和系统主要功能的要求,在强有力的软件环境支持下,迅速构造出系统的初始原型,然后与用户一起不断对原型进行修改、完善,直到满足用户需求。( 3 分)原型法适用于小型、简单、处理过程比较明确、没有大量运算和逻辑处理过程的系统。( 2 分)2 、简述系统分析的任务。答案要点: 1 )现行系统的详细调查(包括工作程序、信息流以

12、及工作的组织与控制方法) ( 2 分)2 )分析系统业务流程及数据流程 ( 1 分)3 )制定新系统的逻辑模型(数据流程图、数据字典、处理功能描述) ( 2 分)3 、什么是数据?什么是信息?举几个实例加以描述。并阐述数据和信息的关系。答案要点:数据( data )是记录原始事实、状态的符号。 ( 1 分)信息 ( information )是对事物运动状态和特征的描述。 ( 1 分)举例 ( 1 分)区别:信息是经过加工之后所得到的数据,是逻辑性或观念性的;数据是记载客观事物的符号,是物理性的。 ( 1 分)联系:信息是数据有意义的表示;数据是信息的表现形式。 ( 1 分)4 、简述系统实施

13、中人员培训的必要性,人员培训的主要内容?答案要点: 培训必要性:培训系统操作及运行管理人员是整个实施计划的一部分;用户受训后能更好参与系统测试;通过培训,分析人员完善对用户需求的了解。( 1.5 分)人员培训的主要内容:系统整体结构和系统概貌;系统分析设计思想;计算机系统操作与使用;软件工具的使用;汉字输入方式、系统输入方式和操作方式培训;可能出现的故障以及故障的排除;文档资料的分类以及检索方式;数据收集、统计渠道、统计口径;其他注意事项。( 3.5 分)五、应用题 ( 每小题 10 分 , 本题共 30 分 )1 、 数据库规范化设计题参考答案:1 )、由非 1NF 规范化为 1NF :(

14、2 分)教师代码 姓名 职称 所在系 电话 研究课题号 研究课题名2 )、由 1NF 规范化为 2NF:解决的方法是将一个非 2NF 的关系模式分解为多个 2NF 的关系模式。将关分解为如下三个关系: ( 1 分)教师关系:教师代码、姓名、职称、所在系、电话; ( 1 分)课题关系:研究课题号、研究课题名;( 1 分)教师与课题关系:教师代码、研究课题号。( 1 分)3 )、上表符合第二范式,但是不符合第三范式教师代码 姓名 职称 所在系 电 话( 1 分)由 2NF 规范化为 3NF:消除传递依赖关系的办法是将关系分解为如下几个 3NF 关系:教师关系:教师代码、姓名、职称、电话; ( 1 分)课题关系:研究课题号、研究课题名; ( 1 分)教师与课题关系:教师代码、研究课题号。 ( 1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设计及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