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资源比较优势与收入分配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24784307 上传时间:2020-03-13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5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编】资源比较优势与收入分配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新编】资源比较优势与收入分配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新编】资源比较优势与收入分配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新编】资源比较优势与收入分配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新编】资源比较优势与收入分配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编】资源比较优势与收入分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编】资源比较优势与收入分配(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第4 4章章 资源 比较优势与收入分配资源 比较优势与收入分配 本章结构 前言 两要素经济模型 国际贸易对两要素经济的影响 贸易中的政治经济学 初步介绍 赫克歇尔 俄林模型的经验证据 提要 前言前言 在真实的世界中 一部分贸易模式可以由劳动生产率差异 来解释 而另一些贸易模式则反映了资源的差异 H O理论 该理论强调资源的差异是贸易的唯一原因 表明比较优势是由以下因素所反映的 1 相对要素丰裕度 对国家而言 2 相对要素密集度 对产品而言 该理论也被称为要素比例理论 factor proportions theory 要素禀赋 指一个国家或经济体所拥有的可利用的经济 资源的总供给 包括自然存

2、在的资源 如土地 矿产等 也包括社会积累资源 如技术 资本 要素丰裕度 指两国要素拥有量和要素价格比率的比较 要素丰裕的实物定义 若乙国的资本总量与劳动总量的比 率 TK TL 高于甲国 则乙国资本相对丰裕 甲国劳动相 对丰裕 请注意 相对值 要素丰裕的价格定义 若乙国的利息率与工资率的比率 R W 低于甲国 则乙国资本相对丰裕 甲国劳动相对丰 裕 要素密集度 指生产各种商品所需投入的生产要素的 组合比例 设生产两种商品X Y 使用两种生产要素K 资本 和L 劳动 如果生产Y的K L的比率高于生产X的 K L的比率 或生产X的L K的的比率高于生产Y的L K的 的比率 则Y是资本密集型产品 X

3、是劳动密集型产品 比如在棉布和粮食 两要素 劳动和土地 的世界 中 如果在任何给定的实际工资率条件下 粮食生产中 所使投入的土地 劳动比率都高于棉布生产的相应比率 那么粮食的生产是土地密集型的 两要素经济模型两要素经济模型 2 2 2 2 2 2模型 两个国家 本国与外国 两种产品模型 两个国家 本国与外国 两种产品 布和粮食 两种要素 土地和劳动 布和粮食 两种要素 土地和劳动 价格与生产价格与生产 定义表达式定义表达式 生产每码棉布所需要投入的土地生产每码棉布所需要投入的土地 生产每码棉布所需要投入的劳动生产每码棉布所需要投入的劳动 生产每卡路里粮食所需要投入的土地生产每卡路里粮食所需要投

4、入的土地 生产每卡路里粮食所需要投入的劳动生产每卡路里粮食所需要投入的劳动 一国的劳动总供给一国的劳动总供给 一国的土地总供给一国的土地总供给 假定 假定 生产棉布和粮食所投入的土地和劳动力是固定的 生产棉布和粮食所投入的土地和劳动力是固定的 土地与劳动之间不能互相替代 土地与劳动之间不能互相替代 棉布是劳动密集型 粮食是土地密集型棉布是劳动密集型 粮食是土地密集型 土地约束土地约束 劳动约束劳动约束 由于生产同时受到劳动和土地的约束 故生产可能性边界只能是由于生产同时受到劳动和土地的约束 故生产可能性边界只能是 劳动约束线和土地约束线的交集劳动约束线和土地约束线的交集 图图4 14 1 若劳

5、动和土地可以互相替代 则生产可能性边界变为弓形若劳动和土地可以互相替代 则生产可能性边界变为弓形 图图4 4 2 2 两种产品的总价值两种产品的总价值 最优点 生产可能性边界与等价值线的切点 图最优点 生产可能性边界与等价值线的切点 图4 34 3 切点的斜率为棉布与粮食的价格比 即多生产一单位棉布的机会成切点的斜率为棉布与粮食的价格比 即多生产一单位棉布的机会成 本 用粮食表示 就等于棉布与粮食的价格比本 用粮食表示 就等于棉布与粮食的价格比 要素投入集的选择要素投入集的选择 在两要素的经济中 由于要素之间的可替代性 对投入要素的 使用有一定的选择空间 图4 4 曲线上 左上方的点表示 广种

6、薄收 右下方的点表示 精耕 细作 生产者会如何选择要素投入组合 取决于土地和劳动的相对成 本 w r 图 图4 54 5 在任一要素价格下 粮食生产总比棉布生产的土地在任一要素价格下 粮食生产总比棉布生产的土地 劳动比劳动比 率高 故粮食是土地密集型的 棉布是劳动密集型的率高 故粮食是土地密集型的 棉布是劳动密集型的 生产1卡路里粮食 所有可能的投入组合 生产1卡路里粮食投入 的土地aTF 英亩 生产1卡路里粮食投入 的劳动aLF 小时 图 4 4 粮食生产的要素投入组合可能性 CC FF 工资 地租 比率 w r 土地 劳动力 比率 T L 图 4 5 要素价格和投入选择 要素价格和商品价格

7、 商品价格差异 商品生产的成本比率不同 生 产要素的价格比率不同 生产要素禀赋比率不同 国 际贸易的基础 特定要素价格对商品生产成本的重要性 取决于有 多少该要素进入到该商品生产 w r与Pc PF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关系 图4 6 注 对要素的派生需要导致了要素价格对商品价格 的影响 SS 棉布的相对 价格 PC PF 工资 地租比率 w r 图 4 6 要素价格和产品价格 图图4 74 7的含义的含义 第一 棉布相对价格若上升 则工资地租比率也相应第一 棉布相对价格若上升 则工资地租比率也相应 上升 土地劳动比也相应增加上升 土地劳动比也相应增加 商品的价格 会影响要商品的价格 会影响要 素

8、的价格 进而影响要素的投入 素的价格 进而影响要素的投入 第二 第二 如果棉布对于粮食的相对价格PC PF上升 那么 有 其一 提高工人收入相对于土地所有者的收入 w r 其二 在棉布和粮食的生产中 提高土地相对于劳动的投 入比率 从而提高劳动相对于土地的边际产出 其三 不 管用哪种商品衡量 增强了工人的购买力而减弱了土地所 有者的购买力 wc MPLc x Pc wc Pc MPLc 工资的购买力 rc Pc MPTc 地租的购买力 相对价格变化会产生强烈的收入分配效应 FF CC SS 土地 劳动 比率 T L 棉布的相对 价格 PC PF 工资 地租 比率 w r PC PF 1 TC

9、LC 2 TC LC 1 TF LF 2 TF LF 1 w r 2 w r 1 增加增长 图4 7 从商品价格到要素投入的选择 PC PF 2 资源和产出 研究商品价格 要素供给与产出之间的关系 依据图4 7 给定商品的相对价格 就可以得到要素 的相对价格 进而得到土地劳动比 依据土地劳动比 可以画出图4 8 两条直线的交点1决定了该国的资源配置 假设 资 源供给固定且充分利用 决定了不是直线上的其它点 LF TF LC TC 粮食生产中劳动的使用量 棉布生产中劳动使用量 OF 增加 增加 增加 增加 棉布生产中土地使用量 粮食生产中土地使用量 1 F C OC 图 4 8 资源的配置 在价

10、格不变 决定了直线只能平移 的情况下 土 地供给的增长会导致劳动密集型产品产出的下降 土地 密集型产品产出的增加 图4 9 粮食部门产出的增加要高于土地增加的幅度 新增 加的土地和从棉布部门转移过来的土地 雷布津斯基定理 效应 在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 如果一种生产要素量增加 T 或L 那么密集使用该 要素的产品的供给会增加 而其他产品的供给会减少 反之亦然 C L2F L2C T1F T1C F1 L1F L1C T2F T2C 1 图 4 9 土地供给增加 粮食生产中劳动使用量 棉布生产中劳动土地量 增加 增加 增加 增加 棉布生产中土地使用量 粮食生产中土地使用量 F2 O1F O2F 2

11、 OC 土地 劳动 供给的增加 会使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偏 于粮食 或棉布 生产的方向扩张 图4 10 可见 土 地对劳动的相对供给比较高的国家在粮食生产上具有相对 优势 资源供给的变动对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偏向性效应是理 解资源差异如何导致国际贸易的关键 进行专业化分工 TT1TT2 粮食产 出 QF 棉布产 出 QC 切线斜率 PC PF 切线斜率 PC PF 2 Q2F Q2C 1 Q1F Q1C 图 4 10 要素和生产可能性 国际贸易对两要素经济的影响国际贸易对两要素经济的影响 假设 两个国家 本国和外国 相同的消费倾向 相同的技术 不同的资源禀赋 本国劳动 土地比率高于外国 相对价格与贸易

12、模式 要素充裕度 当且仅当本国可获得的劳动总量与土地总量的 比率高于外国的对应比率时 即 L T L T 就可以说相对外国而言 本国是一个劳动力充裕的国家 相对本国而言 外国是一个土地充裕的国家 例如 如果美国有8000万劳动力和2亿英亩土地 而 英国有2000万劳动力和2000万英亩土地 那么英国是劳动 充裕的而美国是土地充裕的 棉布是劳动密集型产品 且本国是劳动相对充裕的国棉布是劳动密集型产品 且本国是劳动相对充裕的国 家 故本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超棉布方向伸展的程度大 家 故本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超棉布方向伸展的程度大 棉布相对粮食的产出比较高 外国则反之棉布相对粮食的产出比较高 外国则反之

13、 故在图故在图4 114 11中 本国的相对供给曲线位于外国相对供中 本国的相对供给曲线位于外国相对供 给曲线的右下方给曲线的右下方 当发生国际贸易时 两国的相对价格会趋于一致 图当发生国际贸易时 两国的相对价格会趋于一致 图 4 114 11的点的点2 2 RD RS RS 1 2 3 图 4 11 贸易使相对价格趋同 棉布的相对 价格 PC PF 棉布的相对 产量 QC Q C QF Q F 相对价格是如何趋同的呢 一个国家不存在贸易 消费的价值必须等于生 产出来的价值 即预算约束为 PC x DC PF x DF PC x QC PF x QF 可改写成 DF QF PC PF x QC

14、 DC 国际贸易 使得一个国家可以消费不同于产出的棉布和粮 食组合 且一个国家不可能支出大于消费 故可得图4 12 预算约束线 斜率 PC PF 棉布消费 DC 棉布产出 QC 粮食的消费 DF 粮食的产量 QF 生产可能性边界 图 4 12 参与贸易国家的预算约束线 Q1M 1 Q1F 在本国 棉布相对价格的提高会带来棉布生产的增加 和相对消费的减少 所以本国成为棉布的出口方和粮食的 进口方 相反地 外国棉布相对价格的下降会使外国成为 棉布的进口方和粮食的出口方 本国的棉布出口等于外国的棉布进口 本国的粮食进 口等于外国的粮食出口 图4 13 赫克歇尔 俄林定理 一个国家会出口密集使用该国充

15、 裕要素的产品 进口密集使用该国稀缺要素的产品 QHF QFF DFF DHF QFCDFCQHCDHC 本国粮 食进口 外国粮 食出口 本国棉布出口外国棉布进口 棉布产量棉布产量 粮食产量粮食产量 本国预算约束线外国预算约束线 图4 13 贸易均衡 贸易和收入分配 贸易导致相对价格趋同 对两个国家 相对价格的改变对劳动和土地的相对收 入会有重要影响 在本国 棉布的相对价格上升 本国劳动力所有者 的福利状况改善而土地所有者的福利状况恶化 在外国 棉布的相对价格下降 外国劳动力所有者 的福利状况恶化而土地所有者的福利状况改善 国内充裕要素的所有者从贸易中获利 而稀缺要素的 所有者因贸易而受损 要

16、素价格均等化 在没有贸易的情况下 本国的劳动力的收益会比国外的劳 动力的收益少 而本国土地的收益会比国外土地的收益多 国际贸易会使国家间的要素价格相等 国际贸易不仅是 商品的交换 也是间接的要素的交换 在现实世界中 国家贸易已经使不同国家间同类要素的价 格实现均等化了吗 表4 1 以下三个对预期要素价格均等化至关重要的前提假设在现 实中是不成立的 两个国家同时生产两种相同的产品 eg 中 国的廉价劳动力太多 难以与美国要素价格均等化 两个国 家的生产技术相同 技术水平存在差异 贸易使两个国家的 产品价格相同 存在自然壁垒与人为壁垒 贸易中的政治经济学 初步介绍 再论贸易利得再论贸易利得 如果要那些从贸易中获利的人补偿那些在贸易中受 损者的损失 他们是否还会觉得有利可图 如果答案是肯 定的 那么贸易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种潜在获益资源 国家总能从贸易中受益 其基本原因就是贸易扩大了 一个国家消费品的选择范围 选择范围的扩大意味着总能 找到一种收入再分配的方法使每一个人都可能从贸易中获 利 论证上页 结合图4 14 第一步 没有贸易 该国自给自足 假设其贸易前的 消费组合为点2 第二步 贸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