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5年高考+3年模拟)精品课件江苏专:专题22 生态系统的稳态(共109张PPT)

上传人:tang****xu4 文档编号:124773330 上传时间:2020-03-13 格式:PPTX 页数:109 大小:2.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5年高考+3年模拟)精品课件江苏专:专题22 生态系统的稳态(共109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9页
高考生物(5年高考+3年模拟)精品课件江苏专:专题22 生态系统的稳态(共109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9页
高考生物(5年高考+3年模拟)精品课件江苏专:专题22 生态系统的稳态(共109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9页
高考生物(5年高考+3年模拟)精品课件江苏专:专题22 生态系统的稳态(共109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9页
高考生物(5年高考+3年模拟)精品课件江苏专:专题22 生态系统的稳态(共109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5年高考+3年模拟)精品课件江苏专:专题22 生态系统的稳态(共109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5年高考+3年模拟)精品课件江苏专:专题22 生态系统的稳态(共109张PPT)(10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22 生态系统的稳态 高考生物 江苏专用 考点1 生态系统的结构 1 2017江苏单科 26 8分 某地因采矿导致地表下沉 成为无法利用的荒地 为了改变这种状 况 有关部门因地制宜 通过引水等措施 将该地改造成湿地生态公园 一些生物陆续迁入 并逐 渐形成相对稳定的生物群落 下图是该公园生态系统食物网的一部分 请回答下列问题 五年高考 A组 自主命题 江苏卷题组 1 该公园生物群落的变化属于 演替 2 图中昆虫与杂食性鱼类之间的种间关系有 3 在黑斑蛙的繁殖季节 雄蛙通过叫声这种 信息求偶 雌蛙通常在近岸水深10 30 cm 的草丛间产卵 可采用 法了解该蛙卵块的密度 4 因该水域有些渗漏

2、补水时曾不慎引入含除草剂的水 导致一些水草死亡 水草腐烂后 图 中所示的生物类群中最先快速增殖的是 5 图中既含有初级消费者 又含有次级消费者的生物类群有 若蛙类与猛禽之间还存在1个营养级 请写出该营养级中2类不同纲的生物 答案 8分 1 次生 2 捕食和竞争 3 物理 等距取样 4 浮游生物类 5 底栖动物 类 杂食性鱼类 滤食性鱼类 蛇类 肉食性鱼类 鼠类 任写其中两类 解析 本题考查群落演替 生态系统中食物网等的相关知识 1 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 虽已不存在 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 甚至还保留了植物和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 演替 该公园生物群落变化属于次生演替 2 由于昆虫和杂食

3、性鱼类都捕食水草 又存在捕食 关系 故它们的种间关系有捕食和竞争 3 声音属物理信息 因为雌蛙通常在近岸水深10 30 cm 的草丛间产卵 所以可采用等距取样法调查其卵块的密度 4 水草腐烂后 一些浮游生物 会对其进行分解而最先快速增殖 5 蛙类可被蛇类和肉食性鱼类 鼠类等生物捕食 同时猛 禽又可捕食肉食性鱼类 蛇类和鼠类等生物 易错警示 雌蛙通常在近岸水深10 30 cm的草丛间产卵 可看出在岸边最好用等距取样法调 查卵块密度 水草腐烂后 最先快速增殖的生物应是水中属于分解者的一些浮游生物 2 2014江苏单科 26 7分 机场飞行跑道及场内小路旁多是大片草地 有多种动物栖息 如图是 某机场

4、生态系统食物网的主要部分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此食物网中 小型猛禽分别处于 营养级 2 机场内的小鸟初遇稻草人十分惊恐 这种反应属于 反射 3 工作人员根据生态系统中 信息传递的特点 释放训练过的猎鹰来驱赶小鸟 4 为了进一步驱鸟 某机场先铲除原有杂草 而后引种了虫和鸟都不爱吃的 驱鸟草 机场 内小鸟大为减少 以后 驱鸟草 逐渐被杂草 扼杀 这种生物群落的变化过程属于 演替 5 为了解机场内蜗牛密度 三个调查人员各自随机布设样方如图所示 图中阴影带为水泥小 路 其他处为草地 其中最合理的是 填序号 调查中某个样方内蜗牛分布示意图如下 该样方的蜗牛数应计为 个 答案 7分 1 第三 第四 第五

5、2 条件 3 行为 4 次生 5 6或7 解析 1 以草为起点 小型猛禽为终点的食物链共有10条 小型猛禽所处的营养级为第三 第 四 第五营养级 2 小鸟初遇稻草人十分惊恐 这是对具体刺激所发生的后天性反射 属于条 件反射 3 释放训练过的猎鹰 是通过向小鸟传递的行为信息来驱赶小鸟的 4 机场草地存 在土壤条件和杂草种子 其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5 调查种群密度时应随机取样 本题中水泥 小路两侧可能密度相差很大 为了更准确 应在小路两侧都有样方 计数的方法是样方内加相邻 两边及其顶点的个体数 错答分析 1 在分析一种生物所处的营养级时 不能仔细地对有关食物链进行逐条分析 所以 导致答案写不完整 2

6、 不能正确区分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或者不能使用相关规范术语回 答问题 3 学生不能正确判断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 或者不能使用相关规范术语回答问 题 4 审题不清 不能从群落演替的角度思考问题 或者不能正确使用规范术语回答问题 5 不能全面理解和掌握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具体的计数方法 只是考虑和使用自己习惯 的计数法 因此导致答案写不全 考点2 生态系统的功能 1 2015江苏单科 9 2分 下列关于种群 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五点取样法适合调查灌木类行道树上蜘蛛的种群密度 B 就食性而言 杂食性鸟类的数量波动小于其他食性的鸟类 C 就生态系统结构而言 生态瓶的稳定性取决于物种

7、数 D 变色龙变化体色 主要是向同类传递行为信息 答案 B 行道树灌木丛是长方形 调查其中蜘蛛种群密度采用等距取样法 A错误 杂食性鸟 类由于食物范围广 受环境影响较小 其数量波动小于其他食性的鸟类 B正确 就生态系统结构 而言 生态瓶的稳定性主要取决于生产者 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合理搭配 并非物种数目越多越 稳定 C错误 变色龙的体色变化是为了与周围环境颜色一致 并非向同类传递行为信息 D错误 错因分析 错选C的考生 对于生态瓶的稳定性的基本原理没有理解透彻 要使人工微生态系 统正常运转 设计时不仅要考虑物种数 更要考虑系统内不同营养级生物之间的合适比例 2 2014江苏单科 10 2分 下列关

8、于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富营养化水体出现蓝藻水华的现象 可以说明能量流动的特点 B 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初始来源只有太阳能 C 食物链各营养级中10 20 的能量会被分解者利用 D 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 答案 D 蓝藻水华现象与水体中N P增多而引起蓝藻大量繁殖有关 体现了物质的利用 未 体现出能量流动的特点 A错误 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初始来源包括太阳能 光合作用固定 和氧 化无机物时释放的化学能 化能合成作用利用 B错误 食物链各营养级中10 20 的能量流 向下一营养级 C错误 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间物质可以循环反复利用 D正确 3 201

9、8江苏单科 28 8分 某城市河流由于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入 水质逐渐恶化 经过治 理后 河水又恢复了清澈 图1表示该河流的能量金字塔 甲 乙 丙为3种鱼 丁为1种水鸟 甲 不摄食藻类 箭头指示能量流动方向 图2表示部分能量流动关系 图中数字表示同化的能 量 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1 1 图1所示食物网中 遗漏了一条能量流动途径 该条途径是 2 图1所示食物网中 次级消费者是 丁与丙之间的种间关系是 3 根据图1分析 除了图2中已经标出的能量去向之外 乙的能量去向还有 4 结合图2分析 图1所示食物网中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能量的传递效率 在 大 于 小于 或 等于 中选择 7 6 5 经检测

10、水体中含有某种可被生物富集的农药 推测此农药含量最高的物种是 6 从生态学角度解释 污染物排放导致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是 答案 8分 1 水草 甲 丁 2 丙和丁 捕食和竞争 3 传递给丙 自身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 4 大于 5 丁 6 河流生态系统自我调节 自我修复 能力有限 解析 1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沿着食物链 网 流动 图中第二营养级中的甲的能量可以流向 第三营养级丙 丁 图中遗漏的能量流动途径是水草 甲 丁 2 次级消费者属于第三营养 级 图中属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丙 丁 3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中 初级消费者 乙 的能量 有三个去向 一是自身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二是流向下一营养级

11、 丙和丁 三是被分解 者分解利用 4 第二营养级包括甲和乙 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甲 乙 25 000 甲同化的能量未知 乙同化的能量为1 900 kJ 故第一 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大于7 6 1 900 25 000 100 5 被生物富集的农药在最高营养级中的含量最高 即丁中农药含量最 高 6 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但其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当河流的污染物超过 生态系统能自我调节的范围时 就会造成河流水质恶化 知识拓展 生物富集 生物有机体从周围环境中吸收的某种元素或化合物如果难以排出或分解 就会使生物有机体 中该物质的平衡浓度超过环境中该物质浓度 当更高营养级的

12、生物捕食该生物后 难以排出 或分解的物质继续在体内累积 考点3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016江苏单科 27 7分 高密度水产养殖常会引起池塘水体富营养化 影响养殖 下图为利用 稻田生态系统净化鱼塘尾水的示意图 箭头所指为水流方向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鱼塘大量投饵后 水体常会出现有害的硫化物 这些硫化物最可能是饵料中的 分解 产生的 2 图示系统在实现了水资源循环利用的同时 鱼塘富营养化水还为水稻生长提供了一定的 元素营养 3 为调查图中稻田害虫的发生状况 可采用 法 分别统计 的种群密度 4 通过稻田净化 B处水样中可溶性有机物浓度比A处显著下降 其主要原因是在稻田中的 填序号 微生物分解了大量

13、有机物 好氧 光合放氧 厌氧 兼性厌氧 5 出现藻类水华的鱼塘尾水流经稻田后 B处水样中藻类数量大大减少 从生态学角度分析 藻类数量减少的原因有 答案 7分 1 蛋白质 2 N P 3 五点取样 各种害虫 4 5 竞争光照和营养 动物摄食 微生物等产生杀藻物质 解析 1 蛋白质中含硫 而糖类 核酸 脂质中均不含硫 2 富营养化的水可为水稻的生长 提供一定的N P等矿质元素 3 调查稻田害虫的种群密度可用五点取样法 且需要分别统计 各种害虫的种群密度 4 稻田中水体上层氧气浓度较高 好氧菌和兼性厌氧菌均可分解有机 物 水体下层缺乏氧气 主要依靠厌氧菌和兼性厌氧菌分解有机物 光合放氧微生物属于生产

14、 者 5 富营养化的水经过稻田净化时 水体中的部分矿质元素被水稻吸收 水体中的矿质元素 减少会导致藻类减少 水稻遮光会使藻类光合作用降低 引起藻类减少 消费者可以捕食一部分 藻类 微生物等产生的杀藻物质也可使藻类减少 知识拓展 用样方法调查害虫种群密度时可依据地形选择取样方法 方形地块宜采用五点取 样法 条形地块宜采用等距取样法 考点4 人与环境 1 2017江苏单科 9 2分 江苏省徐州市多年来围绕 一城青山半城湖 理念 实施了一系列生 态建设工程 生态效应逐渐显现 下列有关该生态工程的分析评价不合理的是 A 使物种多样性程度显著提高 B 使生物群落的组成更为复杂 C 使生态系统的类型更为多

15、样 D 其主要目的是提高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答案 D 生态工程建设能够显著提高物种的多样性 使生物群落的组成更为复杂 生态系统 的类型更为多样化 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直接价值 D符合题意 2 2016江苏单科 20 2分 为修复长期使用农药导致有机物污染的农田 向土壤中投放由多种微 生物组成的复合菌剂 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加入菌剂可增加土壤中的物种多样性 提高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B 该菌剂减少了残留农药进入农作物 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土壤中的物质循环 C 土壤有毒物质的减少有利于增加农田动物的种类 降低害虫的优势度 D 农药降解菌具有分解农药的特殊代谢途径 体现了基因多样性的应

16、用价值 答案 B 向土壤中投放由多种微生物组成的复合菌剂 可增加土壤中的物种多样性 从而提 高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A项正确 该菌剂可加快有机物的分解 减少了残留农药进入农作物 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土壤中的物质循环 B项错误 土壤有毒物质的减少有利于增加农田动物 的种类 使营养结构更复杂 从而降低害虫的优势度 C项正确 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 库 农药降解菌具有分解农药的特殊代谢途径 体现了基因多样性的应用价值 D项正确 3 2015江苏单科 14 2分 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生态系统多样性是物种多样性的保证 B 各种中药材的药用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C 大量引进国外物种是增加当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措施 D 混合树种的天然林比单一树种的人工林更容易被病虫害毁灭 答案 A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物种多样性的保证 A正确 各种中药材的药用功能体现了生 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B错误 大量引进国外物种可能会造成生物入侵 使当地生物多样性降低 C错误 混合树种的天然林比单一树种的人工林物种丰富 营养结构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强 不容 易被病虫害毁灭 D错误 易错警示 易将生物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