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机电一体化

上传人:zejun11****63.com 文档编号:124773269 上传时间:2020-03-13 格式:DOC 页数:191 大小:1.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工程、机电一体化_第1页
第1页 / 共191页
机械工程、机电一体化_第2页
第2页 / 共191页
机械工程、机电一体化_第3页
第3页 / 共191页
机械工程、机电一体化_第4页
第4页 / 共191页
机械工程、机电一体化_第5页
第5页 / 共19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械工程、机电一体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工程、机电一体化(19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科 技 成 果 选 编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概况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创建于1952年,明故宫校区座落在南京明故宫遗址,将军路校区位于南京市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内,总占地面积2565亩,建筑面积72万平方米,图书馆馆藏文献296万余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多学科协调发展,航空、航天和民航特色显著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设有研究生院的大学之一。现隶属于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为国防科工委与江苏省政府重点共建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现设有航空宇航学院、能源与动力学院、自动化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机电学院、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民航学院/飞行学院、理学院

2、、经济与管理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共12个学院,另设有继续教育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等教学机构。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2022人,其中本科生14978人,研究生5641人,留学生、专科生及全日制成人教育学生等1403人;共有本科专业41个、硕士学科点127个、博士学科点62个(其中一级学科博士点10个);飞行器设计、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工程力学3个学科为国家级重点学科,流体力学、通信与信息系统、微型飞行器设计与制造等8个学科为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重点学科,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导航制导与控制、计算机应用技术、航空宇航制造工程、先进

3、制造技术(重中之重)等7个学科为江苏省重点学科。另设有博士后流动站9个,涉及8个学科门类和37个一级学科。 学校设有无人机研究院、高新技术研究院、直升机研究所等68个研究机构;建有51个实验室,其中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部级重点实验室和部级开放实验室9个。学校在应用研究、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开发等领域具有较大的优势。自1978年国家设立科技奖项以来,学校共获得各类科学技术成果奖1348项,其中国家级奖54项,部省级奖1093项;1991年以来,获部省级以上科学技术奖数量有9年居全国高校前10位。学校自行研制成功了21种型号的飞行器,创造了我国航空科技史上的若干个第一,包括我国第一架无人驾驶大型靶

4、机、第一架无人驾驶核试验取样机、第一架无人驾驶高原侦察机、第一架无人驾驶直升机、第一架通过适航认证的轻型飞机、第一架微型飞行器、第一套三自由度飞行模拟转台、第一台超声电机等。“九五”以来,承担重大科技攻关、“863计划”、国防工程型号、国防预研项目等共900余项。学校非常重视科技开发和科技成果推广与转化工作,坚持 “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轨道,广泛开展与各企事业单位的合作,以高、精、尖的国防技术为龙头,带动了民用技术的飞速发展,开发了一系列高新民用产品,在机械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信息技术、电力电子、自动控制、新材料等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不断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地方经济。 加速发展

5、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已跨入建设研究型大学的新阶段,衷心期待与国内外朋友在科技开发、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方面通力合作,携手共进!190 / 193目 录机械工程、机电一体化7户式中央采暖空调热水器7去除流体中微气泡和溶解气体环保系统8不锈钢空气电加热器8超声电机9太阳能高温热水型溴化锂水吸收式空调11污水富氧净化系统12高效点聚焦太阳能斯特林发电系统13快速冷却柜13面向行业典型产品的三维数字化设计专用系统14工程机械快速设计系统15基于UG的机床夹具CAD系统16面向旋转机械的无线数据采集系统17超低温制冷机18大客汽车空调系统19汽车制氧机19新型汽车空调压缩机20氧气帐21移动式中央空调系统

6、22电气控制柜散热/空调组件22高温钎焊单层超硬磨料工具23复合材料微波快速修复技术与设备24复合材料自动铺丝束成型关键技术与装备26恒应变速率控制超塑胀形极限试验机27计算机控制纤维缠绕复合材料弯管28电动摩托车29GY-3A轻型飞机30AC500轻型五座飞机31电子、电气工程32通讯用高频开关电源系列32高频软开关电力操作电源系列33大功率逆变电源34逆变电源系列35高频环节逆变电源36中频电源38轻轨列车驱动系统39车辆(火车、地铁、轻轨列车)用高品质辅助电源系统39多功能机场地面电源40高效低成本隔离型直交逆变技术41空调冰箱直流无刷电机变频控制器42交流伺服系统43电动汽车充电站44

7、三相并联逆变电源44径向磁钢混合励磁同步电机45切向磁钢混合励磁同步电机46蓄电池充电器系列产品47航空蓄电池充电器48双凸极无刷直流电机49开关磁阻电动(发电)机系统50HEV系列高能激振器50多功能智能型车载系统51测控技术52压电陶瓷及压电复合材料集成化驱动系统52ALM系列气密性检测仪53虚拟多通道超声波探伤仪55工业过程运行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56多用途振动测量系统57燃气具系列检测设备58成套烟气系统分析62高精度非接触式转矩/转速测量系统63钛合金大深盲孔加工与异常状态实时监测技术64多参数远程测控系统64动力总成隔振设计与试验分析技术65NY汽车安全自动测控与管理系统66钛板

8、超塑性涨形可视化控制67多媒体环境监控系统67蓄电池组实时监控装置69刀具-工件热电偶精密快速标定的方法与装置70大型工程结构的辩别和诊断方法70频率批量测试系统71多自由度姿态仿真与测试转台72计算机及应用74模具CAD/CAPP/CAM系统74基于知识的专用机床夹具CAD系统76机械CAD/CAM集成系统(超人)79超人CNC系统开发及商品化80基于知识的模具快速设计与管理系统80电火花线切割编程软件82汽车车身计算机辅助外形设计83无线传感网络开发平台84智能住宅安全监控和远程操纵系统85异种局域网互连及链路层通信平台接口86高速数据采集多机处理系统87空中交通先期流量管理系统87交通客

9、运管理系统88雷达目标特性分析系统89供暖智能阀门90眼球自动跟踪系统91移动卫星通信天线系统92准分子激光人眼像差矫正系统92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94天然纤维/再生塑料基复合材料(塑木)制造技术94耐热高发射率陶瓷涂层95高频微波介质陶瓷制造微波器件技术96低成本高性能柱状无间隙ZnO避雷器制造技术97人体骨替代材料钛合金表面生物涂层技术98纳米复合Ti(C,N)基金属陶瓷刀具材料的制备及表面硬化处理技术99形状记忆钛镍合金钎焊用新型钎料与钎剂100Sn-Ag-Cu-RE无铅钎料101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层状锰酸锂102掺杂复合钴酸锂技术103锌空气电池技术及其产业化104聚羧酸(氨基磺酸盐

10、)高效减水剂生产技术105氯氧镁水泥抗水外加剂106化学石膏开发应用技术107抗腐蚀混凝土电杆的开发技术108抗腐蚀预应力混凝土输水管的开发技术109海洋、除冰盐和盐湖等氯盐环境下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制技术与重大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的寿命预测系统110LY12铝合金中温钎焊材料与工艺111特殊环境条件下混凝土抗压强度非破损检测方法111高性能无机抗菌材料112绝热、隔音铝合金型材(门窗)113连续式光纤传感监测系统在大坝、桥梁、高层建筑上应用114植物纤维复合板生产技术115天然纤维/再生塑料基复合材料(塑木)制造技术115双层辉光等离子表面冶金胶体磨生产线116JY型内外墙涂料117AO-1,AO

11、-2快固型吸油性胶粘剂117QZ-1脱胶剂119DY-1啤酒标签胶120XC-1电厂冷却塔防水涂料121环保型木材胶粘剂122文物保护专用材料系列123隔音降噪防辐射新型材料125稀土蠕墨铸铁生产大型件技术126渗流和发泡法生产泡沫铝合金127耐热环保型酚醛树脂技术127凸点银电极脉冲无氰电镀制造技术128材料防护与减摩耐磨表面技术129高性能、高效ZnO压敏电阻器生产技术130高速钢低温多元共渗技术130彩色钛(电解法)131整体构件组合电加工技术132小模数齿轮模具型腔的电铸成形技术133真空离子镀膜技术133金属表面复合扩渗强化技术134纳米材料工程应用技术135纳米力学模拟技术136活

12、性粉煤灰净化废水136表面处理新技术137磁悬浮轴承138激光烧结快速成形技术及系统139激光冲击强化技术140照片(图象)的三维重建技术140板料数控成形技术141高速切削工艺技术142高速加工编程技术143模型表面测压技术144钛合金舱体关键制造技术145微机辅助振动试验模态分析技术146风洞试验及风洞设计制造技术147金属超塑性技术148埋入压电材料的机敏结构的减振控制技术149阴极电泳彩色涂装工艺150NDZ-1宽温光亮氯化钾镀锌工艺152数控展成电解工艺152整体叶轮压铸型面电解加工工艺153部分项目的可行性报告154基于激光烧结快速成型的零件快速制造技术可行性分析报告154纳米抗菌

13、复合材料可行性分析报告157冷暖浴一体化小型家用中央空调系统可行性分析报告160消失模铸造技术可行性分析报告161正温热敏电阻PTCR芯片生产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164磁浮轴承可行性分析报告169DMAS智能化铁谱分析系统可行性分析报告173复合材料缠绕气瓶可行性分析报告177CVD金刚石膜的高效生长技术与设备可行性报告180车载GPS导航系统可行性分析报告182啤酒标签胶生产可行性报告185电作动筒系列产品可行性分析报告187机械工程、机电一体化户式中央采暖空调热水器一、项目简介户式中央采暖空调热水器是利用热泵原理,集采暖、空调与生活热水供应于一体的节能环保型家电产品。它既可以单独供暖、制冷或

14、供热水,也可以在制冷时提供热水。二、技术优点户式中央空调热水器一机多用,利用率高,占用有效空间少,节能环保。在过度季节和冬天从室外空气中吸收热量来提供生活热水,并使生活热水的用能比常规方式降低60%左右。在夏季,该装置把房间排出的废热用于提供生活热水,从耗能的角度看,几乎是免费提供生活热水。城市民用生活热水能耗约为建筑运行能耗的20-30%。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个比例将会进一步提高。加上热泵在采暖用能上的节能优势,户式中央空调热水器比现有的住宅采暖、空调和生活热水系统在总体上节能约达30%。三、应用范围主要适用于住宅集中供暖、制冷和供生活热水,也可用于饭店、旅馆和小型办公楼的采暖、制冷和热水供应。四、市场前景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对住宅舒适性要求不断提升,广泛使用户式中央采暖、空调及生活热水系统的时代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