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历史全能闯关冲刺卷——卷八Word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124760658 上传时间:2020-03-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考历史全能闯关冲刺卷——卷八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届高考历史全能闯关冲刺卷——卷八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届高考历史全能闯关冲刺卷——卷八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9届高考历史全能闯关冲刺卷——卷八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9届高考历史全能闯关冲刺卷——卷八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考历史全能闯关冲刺卷——卷八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考历史全能闯关冲刺卷——卷八Word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能闯关冲刺卷卷八1、1921年春,农村和城市的饥荒表明国民经济已面临崩溃的边缘,经济危机引起的社会动荡积聚着对苏维埃政权的不满情绪.最终导致了反苏维埃政权的骚乱和暴动。这一状况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灾害导致农业欠收B.农业集体化运动的开展C.苏俄政策严重脱离现实D.协约国对苏俄武装干涉2、1929年,斯大林巧妙地利用了经济大危机时期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竞争残酷和矛盾尖锐的时机,成为市场上西方先进设备最大的买主。同时,他还利用西方科技人员过剩的行情,招聘了许多西方著名的技术专家。这说明( )A.斯大林模式能够有效避免经济危机冲击B.苏联的工业化进程离不开西方国家支持C.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国

2、家应该互补有无D.经济大危机为苏联工业化提供了契机3、1933年罗斯福宣誓就任美国总统,并发表鼓舞人心的就职演说。该演说的核心内容应该是()A.抗击法西斯国家的侵略B.建立雅尔塔体系C.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D.医治危机中的美国经济4、1929-1933年的经济大萧条中,罗斯福在亚特兰大市的演说中表示:单纯的施舍对具有正当自尊心的美国人而言,将会伤害要求保持个人独立的一切本能,而这种工作正是防止他们精神上颓废的屏障。基于这种理念,罗斯福采取的措施是( )A.提高救济金,增加政府救济的力量B.增设心理咨询机构,帮助人们愈合心理创伤C.以工代赈,增加就业机会D.整顿金融,恢复银行信誉5、从罗斯福新政到

3、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使面对困境的政府与经济学者们不得不重新调整,以便找到更加合理的思路。“更加合理的思路”是指( )A.市场调节和政府干预相结合B.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C.政府积极发展人民资本主义D.大力革新现代企业制度6、1946年至1992年,法国政府连续实施了10个计划,规划经济发展方向,确定总体目标和长远战略。这些计划是指导性的,主要是为企业决策提供权威的信息和可靠的政策依据。政府采取激励措施来推动计划的实现。这表明当时法国( )A.运用了亚当斯密的经济思想B.强化了政府干预经济的政策C.采用了斯大林的计划经济模式D.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7、健康的福利制度不仅能够帮助

4、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渡过生活、就业等难关,促进收入再分配的公平性,并且能够抵制不劳而获的道德风险,鼓励人们积极工作与自由竞争,促进技术创新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这段话的主旨是( )A.克服福利国家制度的弊端B.缓和社会矛盾和阶级关系C.发挥福利制度的正面效用D.加强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8、某西方大国曾采取以下措施处理经济问题:把40%的企业出售给个人,削减住房、医疗、失业等各种社会福利开支,减少税收,提高利率等。这是为了()A.促进工业革命后经济的发展B.克服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C.解决二战后初期的经济困难D.缓解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滞胀9、戈尔巴乔夫在其著作对过去和未来的思考中说:“赫鲁晓夫

5、留下的主要东西就是使斯大林主义失掉了声誉这是改革得以开始的前提和条件之一。因此,我承认,改革(指戈尔巴乔夫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自己推行的改革)是同赫鲁晓夫所做的事有一定联系的。”这说明( )A.二者的改革意图有相似之处B.二者改革都突破了苏联的关键问题C.后者的改革是深化前者的改革D.后者对前者的改革措施进行了模仿10、1986年,戈尔巴乔夫在其改革之初提出:国家将加大对机器制造业投资,达到“成倍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带动整个国民经济“五年内赶上美国”。他的改革( )A.针对苏联经济停滞对症下药B.开苏联经济体制改革的先声C.未认清苏联经济问题的实质D.借鉴中国的“大跃进”运动11、据记载

6、,1987年,苏联重工业在工业中所占比重已由1985年的74.8%上升到75.1%,甚至超过了战时1945年74.9%的最高水平。这说明当时的苏联( )A.保持了与美国争霸的均势B.经济决策忽视了具体国情C.新思维改革路线方向错误D.所有制结构得到重大调整12、2010年4月5日,赫鲁晓夫之子撰写的父亲三部曲的最后一部在莫斯科出版面世。赫鲁晓夫作为改革者,其措施有()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实行收购制鼓励发展家庭副业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注意保护生态环境A.B.C.D.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兹宣布,国会的政策是促使各同行业团体之间的合作行动,以提供普遍福利;要在适当的

7、政府制裁和监督下,引导和维护劳资双方的联合行动;要淘汰不公平的竞争惯例;要使各产业的现有生产能力得到最充分的利用;要取消不适当的生产限制(暂时有需要的除外) 材料二 罗斯福在一次谈话中说:在救济工作中,我们是同有正当自尊心的美国人打交道。对他们来说,单纯的施舍会伤害要求保持个人独立的一切本能。大多数美国人都想为他们所得到的东西付出点什么。摘编自解力夫二次大战三巨头(二):身残志坚罗斯福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的核心措施。2.为满足大多数美国人“为他们所得到的东西付出点什么”的要求,罗斯福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措施有何积极作用?14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1921年10月,列宁在新经济政策和政治教育委员会的任务的报告中说,“我们的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正在于,我们开始作战略退却:趁我们还没有被彻底打垮,让我们实行退却,一切都重新安排,不过要安排得更稳妥。”同年12月,列宁再次论述道:“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无产阶级同农民的联盟,是先锋队无产阶级同广大农民群众的结合。”1922 年,列宁总结道,“新经济政策的真正实质在于:第一, 无产阶级国家准许小生产者有贸易自由;第二,对于大资本的生产资料,无产阶级国家采用资本主义经济学中叫作国家资本主义的一系列原则。”整理自列宁全集 材料二 从1953年起,赫鲁晓夫开始对义务交售制进行

9、变革.提高收购价格,减少收购量,1958年完全取消义务交售制。从1955年起,国家放宽对农牧业的生产管理,只下达国家收购各类农畜产品的數量指标.农庄有权自行安排生产,并采取措施扶植和鼓励个人副业的发展,通过改革,苏联的粮食产量明显增加。肉类、奶类的生产也大幅度增加。赫鲁晓夫还采取了合并集体农庄的政策,把大批集体农庄改组为国营农场。1958年,赫鲁晓夫一反常态,他认为“保留大块宅房园地和私有牲畜,就成了进一步发展农业生产道路上的严重障碍”,因而采取许多限制措施,1964年与1958年相比,除了水果和浆果有较大增长(24%),蛋和蔬菜有一定增长外,其余农畜产品的产量都大大下降了。苏联农业落后的问题

10、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退却”在农业方面的具体表现。根据材料一,列宁是从哪些角度来阐释新经济政策的实质的?2.根据材料二,归纳赫鲁晓夫农业改革的特点和影响。根据两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列宁与赫兽晓夫的农业政策在目的方面的异同。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严重的自然灾害是反苏维埃政权骚乱和暴动发生的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农业集体化运动的开展是在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之后,晚于题干时间,故B项错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后期苏俄政权没有及时调整,忽略了工农群众的切身利益,是反苏维埃政权骚乱和暴动发生的主要原因,故C项正确;192

11、0年底,协约国对苏俄政权的武装干涉基本结束,早于题干时间,故D项错误。 2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最大的买主招聘了许多西方著名的技术专家”说明苏联利用西方经济危机发展工业化,D项正确;此次经济大危机主要发生在资本主义世界,A项错误;B项说法明显错误, 排除;C项不能得出。 3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罗斯福上任之初,经济危机已经使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到了崩溃的边缘,因此其演说的核心内容是要用“新政”来“医治”危机中的美国经济。 4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 5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由材料中“罗斯福新政”“战后”“面对困境结合教材知识可知,“困境”是指大力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造成的 “滞胀

12、”现象,故“更加合理的思路”指减少政府干预,故A项正确。 6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材料中法国政府的这一做法是实行的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通过国家得力量制定经济计划,指导经济发展,体现的是凯恩斯主义思想。故选B。A错误,A是自由资本主义经济思想;C项是斯大林体制,实行单一的公有制;D项是中国的体制,法国显然不是社会主义国家。点评:战后各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如实行国有化,建立国有经济;制定经济计划,指导经济发展;利用财政、税收等各种手段对经济进行调控,刺激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到70年代,国家干预经济的手段刺激经济的方法渐失灵,新自由主义重新抬头。 7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

13、:材料信息“健康的福利制度”“不仅能够并且能够”,突出了健康的福利制度的积极作用,故C项正确:“克服福利国家制度的弊端”非主旨,排除A项;“缓和社会矛盾和阶级关系”材料未体现,排除B项;“加强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有定的迷惑性,但材料突出的是福利制度的意义和作用,排除 D项。 8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据材料“把40%的国有企业出售给私人,削减住房、医疗、失业等各种福利开支,减少税收,提高利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滞胀局面下,西方国家采取货币主义政策,减少政府的干预,故D正确。工业革命后盛行自由主义经济政策,与材料无关,故A排除。克服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的政

14、策是国家全面干预经济,故B排除。解决二战后初期的经济困难,西方国家加强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政策,故C排除。 9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解读材料可知赫鲁晓夫和戈尔巴乔夫都意图改变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故A项正确;结合史实可知,赫鲁晓夫改革是在原有体制上的修补,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故“都突破了苏联的关键问题”不是二者共同点,B项错误:结合史实可知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突破了坚持计划经济体制和单一公有制的斯大林模式,政治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故不是对赫鲁晓夫改革的深化,也不是对其的模仿,C、D两项错误,答案为A项。 10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戈尔巴乔夫改革继续注重发展重工业,这没有突

15、破传统的斯大林体制,说明他没有认识到苏联问题的根源是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故A项错误,C项正确:在戈尔巴乔夫之前,还有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B项错误;中国“大跃进”运动是失败的,排除D项。 11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材料所述1987年苏联经济中重工业比重依然很大且有提升,说明此时的经济决策忽视了具体国情,依然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B项符合题意;该时期美苏争霸中,苏联处于守势,A项不正确。D项说法错误:材料没有所有制结构的信息,排除D项。 12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赫鲁晓夫大规模开垦荒地,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因此不正确。 13答案及解析:答案:1.内容:促使同行业团体合作、解决劳资纠纷、促进公平竞争、促使生产能力得到充分利用、取消不适当的生产限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