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松动术精华版ppt课件.ppt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124753170 上传时间:2020-03-13 格式:PPT 页数:94 大小:1.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节松动术精华版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4页
关节松动术精华版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4页
关节松动术精华版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4页
关节松动术精华版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4页
关节松动术精华版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节松动术精华版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节松动术精华版ppt课件.ppt(9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节松动技术关节松动技术 Mobilization 1 l2 关节松动术的定义 l 通过徒手的被动运动 利用 较大的振幅 低速度的手法 使 活动受限的关节副运动恢复到正 常生理状态 从而改善关节运动 障碍的治疗方法 l3 分分 类类 l关节松动技术 Mobilization手法 体系中有诸多相互类似而又有区别 的手法 其中包括 lMaitland的振动运动 lKaltenborn的持续伸张手法 lParis的治疗技术 折衷地应用了伸 张法 渐增振动法 阶段振动法等 等 l4 关节的副运动 关节的副运动 1 1 accessorry movementaccessorry movement 关节进

2、行正常的运动时 关 节囊必须松弛 关节内及关节周 围组织处于运动状态 这种运动 称之为副运动 l5 关节的副运动 关节的副运动 2 2 accessorry movementaccessorry movement 副运动是患者本身不能控制 的运动 也称为关节囊内运动 一般分为构成运动 component motion 和关节间隙运动 Joint play 两种 l6 构成运动构成运动 构成运动是随着主动运动而产生关 节囊内的运动 肩关节外旋运动时 肱骨头向前方 滑动 膝关节伸展时 胫骨出现向前方的 滑动和外旋的运动 l7 关节间歇运动关节间歇运动 关节间隙运动是关节在放 松体位时出现的一种关节

3、囊内的 运动 是患者不能随意控制的运 动 l8 l9 副运动的运动形式副运动的运动形式 1 分离 distraction 2 压迫 compression 3 滑动 glide 4 转动 roll 5 轴旋转 spin l10 转动转动 Roll 1 Roll 1 从一个骨表面转动到另一个骨面上 转动具有以下特点 1 多在不相符合的关节面上发生 2 转动的结果产生骨的角运动 转 动的方向与关节面的凹凸形状无关 常与骨的角运动方向相同 l11 转动转动 Roll 2 Roll 2 3 如果仅仅出现单纯的转动 那么 与骨的角运动相同方向一侧骨面受 到压迫 另一面受到牵拉 因此 做单纯骨角运动的被动

4、伸张手法时 关节表面压力增大 容易导致关 节的损伤 4 功能正常的关节不产生单纯的转 动 一定伴随着滑动和轴旋转 l12 l13 滑动滑动 Glide Glide l从一个骨表面滑向另一个表面 滑动具 有以下特点 l 1 滑动往往发生在两个相互符合的关 节面 l 2 实际上在关节内 两个完全一致的 关节面是不存在的 因此 不会出现纯 粹的滑动运动 l 3 骨的角运动时 产生滑动的方向是 由关节面的凹凸形状决定的 凹凸法则 l14 凹凸法则凹凸法则 Concave convex rule Concave convex rule 1 运动的关节面为凸面时 滑动的方 向与骨的角运动方向相反 2 运动

5、的关节面为凹面时 滑动的方 向与骨的角运动方向一致 这种关 系是决定关节松动术使用滑动手法 时 施加外力方向的基础 l15 l16 l17 轴旋转轴旋转 Spin Spin l 骨围绕着机械轴进行旋转的运动 轴旋 转具有以下特征 1 在关节内很少出现单纯的轴旋转 往 往是与转动 滑动组合出现 2 人体产生轴旋转的关节如肱骨屈曲 伸展时肱骨头的轴旋转 股骨屈曲 伸 展时 股骨头的轴旋转和桡骨旋前 旋 后时桡骨头出现的轴旋转 l18 l19 压迫压迫 Compression Compression l使关节腔内骨与骨之间的间隙变小的力 压迫具有以下特点 l1 由于肌肉收缩产生一定的压力 可以 提高

6、关节的稳定性 l2 一个骨向其它骨方向转动时 产生对 骨的角运动方向引起压迫 l3 压迫力异常增高时 会产生关节软骨 的变性和损伤 l20 牵引牵引 Traction Traction 1 牵引指产生于关节面的运动和沿骨长轴 方向的分离 2 骨的长轴牵引 Long axis traction 沿骨的长轴牵引 如沿肱骨长轴牵引时 肱骨头关节面向屈侧滑动 3 关节分离 Joint separation 骨的运 动方向与骨的长轴牵引方向不一致 是 与关节面呈直角方向牵引 l21 l22 Kaltenborn分级 分级手法操作 I级使关节内压迫状态缓解的分离力 关节 面尚未被牵开的力度 II级 关节周

7、围组织松弛 由于结缔组织的紧 张当运动停止时治疗者可以感到有一种 使关节分离或滑动的力 III级 分离的力或是滑动的力超过了限制关节 活动的紧张感 治疗者可以试探着通过 伸张挛缩的软组织 引起关节内较大的 运动 l23 MaitlandMaitland分级分级 分级手法操作 I级在关节活动范围开始的部位振幅小的运动 II级 在关节活动范围内 振幅大的运动 未达 到活动受限的部位 III 级 达到活动受限的部位 振幅大的运动 IV级 在活动受限的范围振幅小的运动 V级在活动受限的范围 振幅小的快速运动 l24 治疗原则治疗原则 l患者应采取舒适的姿势 l治疗师的双手及身体应最大限度地与患 者身体

8、接触 l 根据患者的反应 选择手法 l施以手法的过程中如出现疼痛或肌肉保 护性收缩应立即终止 l治疗前必须评价 手法结束后要进行再 评价 l25 l26 l27 l28 l29 l30 l31 l32 l33 l34 l35 膝关节膝关节 l关节面形状 胫骨近端为凸面 股 骨远端为凹面 l关节放松肢位 25 屈曲 l关节紧张肢位 充分伸展 胫骨外 旋 l体位 坐位 仰卧位 l36 膝关节分离手法膝关节分离手法 l 患者坐在治疗台一端 关节呈最大放松 肢位 治疗师双手握下肢远端并向远端 牵拉 使膝关节面分离 l适应证 膝关节活动度受限 l对膝关节伸展受限的患者 还可以用股 骨向前方的滑动手法 对

9、膝关节屈曲受 限者 采用股骨向后方滑动的手法 股 骨向内侧 外侧的滑动也可以改善屈曲 或伸展活动受限 l37 胸椎椎间关节胸椎椎间关节 l关节面形状 上关节面为凸面 下 关节面为凹面 l关节放松肢位 屈曲 伸展中间位 l关节紧张肢位 伸展 l体位 俯卧位 l38 胸椎从后向前方的关节松动胸椎从后向前方的关节松动 l 治疗师站在患者体侧 一手置于患者躯 干外侧 支撑治疗师的身体 另一手的 豆状骨远端置于患者的棘突 也可用示指 中指置于患者胸椎的横突 另一手掌 与之重叠 对弯曲的脊柱垂直向下按压 然后利用振动法或渐增振动法扩大关 节活动度 l适应证 屈曲或伸展受限 l39 胸椎旋转的关节松动胸椎旋

10、转的关节松动 l方法 治疗师站在患者体侧 位于 患者身体尾侧 远端 手的示指末 节指腹置于治疗部位的横突 中指 末节指腹置于下一节椎体的另一侧 横突 另一手以掌根部与其重叠 于脊柱弯曲处呈垂直方向 边感觉 其运动边施加向下的压力 l适应证 胸椎旋转受限 l40 腰椎椎间关节腰椎椎间关节 l关节形状 上关节面为凹面 下关 节面为凸面 l关节放松肢位 屈曲 伸展中间位 l关节紧张肢位 伸展位 l体位 腹部垫枕的俯卧位 l41 腰椎旋转手法腰椎旋转手法 l治疗师面对患者 位于头侧的手第五掌骨 尺侧缘置于患者对侧横突 另一手支撑在 治疗台上 用治疗手轻轻按压 当软组织 充分放松后 以渐增振动法 慢慢增

11、加旋 转的活动度 治疗中观察 根据有无疼痛 调整手法 一般不得按压到最终活动范 围 l适应证 治疗者站立方向侧的椎间关节 分离受限导致同侧旋转和对侧侧屈受限 l l42 肩肱关节肩肱关节 l关节面形状 肩胛骨的关节盂为凹 面 肱骨头为凸面 l关节放松肢位 55 外展 30 水 平内收位 l关节紧张肢位 外展 外旋位 l体位 仰卧位 l43 关节分离手法关节分离手法 l治疗师面对肩肱关节 一手握于肱 骨近端 另一手扶持肱骨远端 并 利用躯干固定患者前臂 治疗师用 位于患者腋窝下方的手向外侧稍前 方和患者头侧轻推 另一手控制肱 骨 用双手合力使肱骨头与关节盂 分离 l适应证 肩肱关节活动受限 l4

12、4 肱骨滑动手法肱骨滑动手法 l 向足侧及后方滑动时均取仰卧位 向前 方滑动则取俯卧位 上肢伸出治疗台边 缘 关节呈最大松弛位 即外展50 70 水平内收30 治疗师一手扶持 肱骨近端向相反的方向轻推 另一手与 大腿共同控制肱骨远端 l适应证 向足侧滑动可治疗外展受限 向后滑动可治疗屈曲 内旋受限 向前 滑动可治疗伸展 外旋受限 l45 肱尺关节肱尺关节 l关节面形状 肱骨滑车为凸面 尺 骨半月切迹为凹面 l关节放松肢位 70 屈曲 10 旋 后 l关节紧张肢位 伸展位 l体位 仰卧位 关节最大松弛位 l46 牵引手法牵引手法 l 治疗师站在与患者骨盆相对的位置 一手握持肱骨远端外侧 将肱骨

13、远端固定在治疗台面上 另一手握 持尺骨近端屈侧并将尺骨近端向远 端方向牵引 由于尺骨半月切迹的 关节面与尺骨干呈45 所以应向 比患者实际屈曲的角度小45 的方 向牵引 l适应证 肘关节活动受限 l47 滑动手法滑动手法 l 患者仰卧位 肩关节外展 使患肢 伸出治疗台面 治疗师一手握肱骨 远端内侧 固定肱骨 用治疗师身 体固定其前臂 另一手握尺骨远端 外侧 内侧 向内侧 外侧 方向加力 l适应证 肘关节屈曲 伸展受限 l48 桡尺近侧关节桡尺近侧关节 l关节面形状 桡骨头环状关节面为 凸面 尺骨为凹面 l关节松弛肢位 70 屈曲 35 旋 后 l关节紧张肢位 5 旋后位 l体位 坐位 前臂放在

14、治疗台面上 关节处于最大松弛位 l49 桡尺近侧关节向屈侧滑动桡尺近侧关节向屈侧滑动 l 一手固定肱骨远端和肘关节 另一 手拇指与示指握桡骨头和伸肌群的 隆起部 将桡骨头向屈侧滑动 l适应证 旋后受限 l50 桡腕关节桡腕关节 l关节面形状 桡骨为凹面 近侧列 腕骨为凸面 l关节放松肢位 从中立位轻度尺偏 l关节紧张肢位 尺偏位伸展 l体位 坐位 l51 桡腕关节分离手法桡腕关节分离手法 l 治疗者一手固定尺桡关节远端背侧 另 一手握近侧列腕骨背侧并向远端牵引使 之与桡骨分离 l适应证 腕关节活动受限 l腕关节伸展受限 向屈侧滑动 屈曲受 限 向背侧滑动 桡偏受限 向尺侧滑 动 尺偏受限向桡侧

15、滑动 向屈侧滑动 时 前臂旋前 向背侧动时前臂旋后 掌 心朝上 向桡侧或尺侧滑动时 前臂呈 中立位 l52 髋关节髋关节 l关节面的形状 髋臼为凹面 股骨 头为凸面 l关节松弛肢位 30 屈曲 30 外 展 轻度外旋 l关节紧张肢位 充分伸展 内旋 外展 l体位 仰卧位 l53 髋关节负重面的分离手法髋关节负重面的分离手法 l 患者仰卧 双侧髂骨用尼龙布带固 定在治疗台上 髋关节呈最大松弛 位 治疗师双手握下肢远端 双侧 肘关节伸展 利用身体后仰的力量 牵拉 使股骨头与髋臼分离 l适应证 髋关节活动受限 l54 髋关节治疗面的分离手法髋关节治疗面的分离手法 l方法 患者仰卧位 双侧髂骨用尼 龙

16、布带固定在治疗台上 下肢置于 治疗师的肩上 髋关节屈曲90 外展30 轻度外旋 治疗师双手 抱握股骨近端 用肩部抵住患者股 骨远端 双手向远端方向牵拉 使 股骨头与髋臼分离 l适应证 髋关节的活动受限 l55 髋关节向后方的滑动手法髋关节向后方的滑动手法 l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 髋关节置于治疗台的 一端 为了使骨盆得到较好固定 令患者双手 抱膝 使非治疗侧下肢屈髋屈膝 治疗侧下肢 呈最大松弛位 屈曲30 外展30 轻度外 旋 治疗师位于患者大腿内侧 一手扶持股 骨远端控制运动 另一手置于股骨近端前面 利用膝关节屈曲向髋关节从前向后的方向施加 压力 使股骨头向后方滑动 l适应证 屈曲受限 内旋后限 l56 髋关节向前方的滑动髋关节向前方的滑动 l患者站在治疗台的一端 躯干俯卧于台 面 患侧髋关节呈最大松弛位 屈曲30 外展30 轻度外旋 治疗师站在患侧 下肢内侧 一手固定股骨远端控制运动 另一手置于股骨近端 肘关节保持伸 展 利用双膝屈曲对股骨头从后向前施 力 使股骨头向前方滑动 l适应证 伸展受限 外旋受限 l57 膝关节膝关节 l关节面形状 胫骨近端为凸面 股 骨远端为凹面 l关节放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