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总复习(第二轮)-物理解题规范.doc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124751549 上传时间:2020-03-1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总复习(第二轮)-物理解题规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物理总复习(第二轮)-物理解题规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物理总复习(第二轮)-物理解题规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总复习(第二轮)-物理解题规范.doc(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物理总复习(第二轮)第十九讲 物理解题规范深圳市教苑中学 黄水南笔试仍是当今高考能力选拔的主要手段,能力的考查均通过试卷的解答来体现。因此,卷面解题步骤及其规范化是考生必备的基本功。从历届高考阅卷情况看,“丢三落四,叙述不完整;言不达意,表述不确切;公式拼凑,缺乏连贯性;字迹潦草,卷面不整洁”等不规范的解题是部分考生失分的重要因素之一。解题规范包括审题规范、语言叙述和方程式规范、演算过程规范、答案规范、解题后反思等五个方面。一、审题规范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关键,是解题者对题目进行分析、综合,寻找解题思路和方法的过程。审题过程可分为分析物理状态和过程、明确条件和目标、确定解题思路和方法等三步。1分析

2、物理状态和过程每个物理题都是由若干物理状态和过程组合而成的,搞清这些状态及过程是审题的关键步骤。解题者应认真阅读题目、分析题意、搞清题述物理状态及过程,并用简图将这些状态及过程表示出来,再借助简图分析这些状态及过程的特点,找出它们所遵循的物理规律。有些物理问题尤其是综合题,其研究对象所经历的过程比较复杂,整个物理过程可以分解成多个子过程,这时审题不但要注意分析各子过程的特点,找出它们所遵循的规律,还要注意分析各子过程间的关系。2明确条件和目标条件,是指“题目告诉了什么”;目标,是指“题目要求什么”。这是解题者必须明确的两个问题。条件的分析,主要是明确题目的已知条件。它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找出题目

3、中明确告诉的条件;二是发现题目中隐含条件,并加以揭示和转化;三是发现多余条件,予以舍弃。目标的分析,主要是把模糊的目标转化为清晰的目标,把抽象的目标转化为具体的目标,把难于接近的目标转化为便于接近的目标等。审题基础上的切题分析,就是答题的开场白。主要包括:(1)用文字叙述假设的物理量。凡是解题过程中,应用物理概念、规律列物理方程时用到的物理量,如果题目叙述中没有出现的,都必须进行假设。这些假设的物理量可以是题中要求解的未知量,也可以是中间过渡量。譬如:天体运行问题中,我们经常要求恒星的质量或密度时,往往要假设围绕恒星的行星质量,但问题的结果与行星质量无关,同样求行星的质量或密度时,与所假设的卫

4、星质量无关。但为了保证规范解题,我们不得不假设这些物理量,否则解题过程就表达不清。(2)要说明物理量的物理意义。我们所研究的物理问题往往是多过程的,所以不能用同一字母来表示前后不同过程中的物理量。譬如:A、B两物体发生碰撞,所假设的速度既要指明是哪个物体的速度(vA表示物体A速度、vB表示物体B速度),又要注明碰撞之前,还是碰撞之后(vA表示碰撞前物体A速度、vA表示碰撞后物体A速度,vB表示碰撞前物体B速度、vB表示碰撞后物体B速度),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的取正,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的取负,又如电磁感应问题中,电动势、电流是感应的还是原有的,力F是外力,还是安培力都要交代清楚。(3)画出物体的受

5、力分析图。受力分析是一种基本功,凡是与力相关的任何物理问题,都要进行受力分析,譬如:雨滴下落时受到两个力作用,重力,方向向下;空气阻力,方向向上,电磁复合场中的电场力、磁场力、洛仑兹力等都要注明大小和方向。(4)必要的图示辅助。譬如:物体受力图、运动示意图、等效电路图、光路图等,图中要标明与解题相关的物理量符号。审题容易失误的几种情况:1.是否考虑重力?2.物体是在哪个面内运动(水平?竖直)?3.物理量是矢量还是标量?4.哪些量是已知量,哪些是未知量?5.临界词是否理解?理解是否恰当?6.注意括号里的文字。7.是否抓住了图像上的关键点?8.选择题中选错误的还是正确的?9.区分物体的性质和所处的

6、位置:如物体是导体还是绝缘体?是轻绳、轻杆还是轻弹簧?物体是在圆环的内侧、外侧还是在圆管内或是套在圆环上? 其它:位移还是位置?时间还是时刻?哪个物体运动?物体是否与弹簧连接?直径还是半径?粗糙还是光滑?有无电阻等?【例】司机开着汽车在一宽阔的马路上匀速行驶,突然发现前方有一堵墙,他是刹车好还是转弯好?(设转弯时汽车做匀速圆周运动,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本题的目标是“确定是刹车好还是转弯好”,这一目标比较模糊,应通过分析使其更清晰。目标分析:汽车刹车后,轮子停止转动,它由于惯性沿路面滑行,设速度变为0 时向前滑行的距离为s,而汽车转弯作匀速圆周运动时,地面的静摩擦力f 提供匀速圆周运

7、动的向心力,当静摩擦力f 最大时,圆周运动的半径R 最小。比较采取哪种措施好,实际上就是比较最小半径R与s 的大小;当sR 时,转弯好;当sR 时,刹车好;当sR 时,刹车与转弯效果相同。通过上述分析,本题的求解就有了明确的方向。3确定解题思路和方法一个题目的条件和目标之间存在着一系列的关系,这些关系是由条件通向目标的“桥梁”,用哪些关系解题,需要根据这些关系和题述过程所遵循的物理规律确定。解题实质上就是分析这些关系与题述过程所遵循的哪个物理规律相匹配。有些题目,这种匹配关系十分隐蔽,必须通过认真分析才能加以揭示;有的题目这种匹配关系有多种,就会出现多个解法。解题思路与程序:画草图想情景选对象

8、建模型分析状态、过程找规律列方程检验结果。二、语言叙述和方程式规范物理重在讲理。在审清题意,找到了解题思路和方法后,列方程解题时,要先用简洁准确的语言指明列方程的物理根据,再根据基本公式列出方程。这样,解答有根有据,逻辑性强,既准确地反映出解题者的思路和方法,也反映了物理的特点。解答物理问题时,物理公式(定理、定律、方程等)必不可少,它与文字分析总是形影不离。有了物理公式,才能知道你是否正确建立了物理模型,分析了物理过程,是否正确选用了物理规律。在应用物理公式之前,一定要用文字交代应用物理规律的依据,冠以相应的名称,如;“由定律得”、“据定理有”串联起完整的解题思路。文字表述规范要求:对解答中

9、涉及到的物理量而题中又没有明确指出是已知量的所有字母、符号用假设的方式进行说明;说明题中的一些隐含条件;说明研究对象或研究的过程; 写出所列方程的理论依据(定理定律公式); 对求解出的物理量中的负号的含义加以说明。作图规范正确选取坐标比例,合理选取坐标单位。坐标轴上必须标明轴的名称、单位以及整数标度,横坐标和纵坐标的标度不一定从零开始,使数据在坐标纸上能分布在较大的区域中。实验数据点可以用“”或“”等符号表示。连线时应尽量使尽可能多的点在曲线上,不在曲线上的点尽可能平均分布在曲线两侧,同时对明显偏离曲线的点应该略去。作图的工具要配上,圆规、三角尺等是作图时不可缺少的用具,它们是画好图的关键。不

10、要随意另类为了保证解题的规范,有些解题细节也应注意:(1)不篡改或另立物理量符号。如:题目已经明确了支持力N、摩擦力f、细绳拉力T、电源电动势E,则作图也好,运算过程中代公式也好,就不能随意另用FN、f等表示已知的物理量,要书写试题提供的物理量符号。(2)不用一个符号表示不同过程和不同状态的物理量。同一物理量在多过程中运用,则用角标加以区分,如:运动物体第一阶段经历时间为t1、第二阶段经历时间就用t2,依此类推,不能只用一个t表示;又如:物体经A、B、C点的速度。要用vA、vB、vC或v1 、v2、v3表示,以防答题时混淆。(3)不书写不规范的物理公式。如:牛顿第二定律书写成字母与数字渗杂的“

11、5f3a”的形式;动量表达式写成“pvm”,这些都是不规范的。(4)不写变形公式。如: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半径,要经过推导,不能直接写;不能用代替动量守恒定律的原始公式mv0 (m+M )v。三、演算过程规范物理公式是物理、数学语言对物理问题的简洁描述。解题中所列的物理公式要标序号,以便根据需要选择相关方程,联立运算。推导出最简单的表达式,用已知量表示待求量。若要代数据,则把已知量、假设量化成国际单位后再代入表达式。若是物理量字母运算,也不能缺少公式之间的变换环节。总之,通过演算推导反映出考生的逻辑思维过程和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根据物理规律列出方程后,由方程导出最后结果的过

12、程就是演算过程。写出重要的演算步骤既是物理学科的特点,也是高考评分标准的要求。规范的演算过程主要有三步:(1)根据方程导出由已知量表达的待求量;(2)将统一单位后的已知量的数据代入;(3)最后的计算结果。这样的演算过程有以下优点:(1)步骤简捷、准确,减少了数字运算可能出现的差错,节省运算时间,又便于复核、检验;(2)计算结果具有普遍性,可以解决讨论、问答题等。(3)有些初看起来缺少条件,不满足解题要求的题,通过文字运算,可以消去那些原来认为应该给出而未给出的物理量,从而保证演算的正常进行。填空题的应答:由于填空题不要求书写思考过程或计算过程,需要有较高的判断能力和准确的计算能力。对概念性的问

13、题回答要确切、简练,要特别注意错别字,例“熔化”不是“溶化”,“合力”不是“和力”,同名磁极相互排斥不是同性相斥。“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不能颠倒写成“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要求电源“+”、“-”极,不是标电流方向。对计算性的问题回答要准确,包括数字的位数、单位、正负号等,对比例性的计算千万不要前后颠倒。四、答案规范答案是解题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规范的答案能清晰地反映出解题的最后结果。答案规范是指答案准确、简洁、全面。既要注意计算结果的验证、取舍,还要注意答案的完整,如牛顿第三定律的应用,矢量的大小、方向等。要做到答案规范,必须审清题目的目标,按目标作答。结果规范要求:对题中所求的物理量应有明确的

14、回答;答案中不能含有未知量和中间量;结果按要求保留有效数字;是矢量的必须说明方向。五、解题后反思解题后的反思是指解后对审题过程、解题思路和方法及解题所用知识的回顾和思考,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提高思维能力。1反思审题过程审题时,有时能很快抓住问题的本质,找到解题的思路、方法,有时多次受阻,尔后“灵感”突来。不论哪种情况,思维都有很强的直觉性,若在解题后及时复现一下这个思维过程,尽量追溯“灵感”是怎样产生的,多次受阻的原因何在,对发现审题过程的错误,总结审题过程的思维技巧,提高分析、综合能力都有重要作用。2反思解题思路和方法解题的灵活程度和学生解题方法的多少以及运用这些方法的熟练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学生在解题时总是用最先想到的方法进行求解,最先想到的方法往往是他们最熟悉的方法。因此,解题后反思一下有无其他解法,可使学生掌握和熟练新的方法,开拓思路,增强解题的灵活性。3反思解题所用的知识和技巧解题后反思一下解题过程中应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想一下解题受阻时应用的是哪些知识和技巧,应用这些知识和技巧为什么出现错误,应用另一些知识技巧为什么会使问题顺利解决。这样可以加深对“双基”的理解,掌握它们的适用范围,增强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规章制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