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隔姜灸法大全ppt课件 (2).ppt

资****亨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1.86MB
约29页
文档ID:124730256
隔姜灸法大全ppt课件 (2).ppt_第1页
1/29

隔姜灸 1 隔姜灸史料记载 明 杨继洲的 针灸大成 即有记载 灸法 用生姜切片如钱厚 搭于舌上穴 聚泉穴 中 然后灸之 明 张景岳的 类经图翼 中提到治疗痔疾 单用生姜切薄片 放痔痛处 用艾炷于姜 上灸三壮 黄水即出 自消散矣 清吴尚先的 理瀹骈文 记载 头痛有用 酱姜贴太阳烧艾一炷法 李学川的 针灸逢源 治脱肛泻血 姜片置 腧上 艾灸三十壮 2 隔姜灸现今发展 隔姜灸方法与古代大体相同 亦有略加改进 的 如在艾炷中增加某些药物或在灸片下面 先填上一层药末 以加强治疗效果 3 隔姜灸概念 隔姜灸是以直径为2 3cm 厚0 2 0 3cm 中间用针穿刺数孔的薄姜片间隔在皮肤与艾 炷之间进行施灸 利用姜的药性 加上灸的 作用以达到温通经络 祛湿散寒的效果 是 隔物灸的一种类型 4 隔姜灸 作用机理 通过艾和生姜在施灸时所产生的双重温热效 果 经过经络穴位 对全身功能进行调整 促进气血的运行 提高机体抗病祛邪的能力 这是隔姜灸疗法之所以能防病治病 预防 保健的关键 5 隔姜灸 适应症 多用于虚寒证 如腹痛 腹泻 关节疼痛 呕吐 泄泻 脘腹隐痛 遗精 阳痿 痛经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等 6 隔姜灸 胃肠疾患 关节疼痛 7 隔姜灸 周围性面神经炎 腰膝酸软等 8 隔姜灸注意事项 1 隔姜灸所用的生姜应为新鲜的老姜 且宜现切现 用 不可选用干姜或嫩姜 2 所切姜片的厚薄 应以所灸部位和所患病证而定 如面部为较为敏感的部位 姜片可切厚些 如 所患急性或疼痛性病证 姜片可切得薄一些 3 若在施灸过程中不慎灼伤皮肤 以致皮肤起透明 发亮的水泡 须注意防止感染 处理方法可参照 无瘢痕灸法 4 施灸后宜暂避风吹 或以干毛巾覆之轻揉 使其 汗孔闭合 勿感外邪 以利恢复 如灸面部神经 麻痹 应在灸后一小时内少说话 不喝水 不吃 东西 安静休息 以便快速康复 9 隔姜灸材料 生姜 10 生姜 生姜又名姜根 百辣云 勾装指 因地辛 炎凉小子等 性味 味辛 性温 归经 归肺 胃 脾经 功效 散寒解表 降逆止呕 化痰止咳 主治 风寒感冒 恶寒发热 头痛鼻塞 呕 吐 痰饮喘咳 胀满 泄泻 11 生姜 现代药理研究也表明生姜含有姜醇 姜烯 水芹烯 姜辣素等多种成分 具有解热 镇 痛 抗炎 镇静 催眠等作用 能够起到消 炎 散热 发汗 缓解流鼻涕等感冒症状 所以隔姜灸可用于治疗风寒湿痹 肠胃虚弱 等病证 12 如何制作隔姜灸的姜片 取生姜一块 选新鲜老姜 沿生姜纤维纵向切取 切成 厚约0 2 0 3cm厚的姜片 大小可据穴区部位所在 和选用的艾炷的大小而定 中间用三棱针穿刺数孔 13 隔姜灸材料 艾炷 艾柱 用手工或器具将艾绒制作成小圆锥形 称作艾炷 每燃1个艾炷 称灸1壮 14 艾炷 手工制作 器具制作 15 如何制作艾炷 艾炷一般使用艾绒手工制做 小型的艾炷可以将适量的艾绒夹在拇指和食指之间 用力 向一个方向搓 搓成圆椎形 稍微再整理一下就可以使用 中型和大型的艾炷可以将适量的艾绒放在掌中 用两手掌 心搓揉 使之紧密成一团 然后再放在平板上用手捏成圆 椎形 16 如何制作艾炷 为了在艾灸中燃烧均匀 艾炷要做得让艾绒 松紧分布均匀一些 在此基础上再将密度增 加 越紧越实越好 做成后形状要为正圆椎 形 圆椎的高与底部直径尽量相等 否则容 易造成燃烧不均匀 影响艾灸的效果 17 如何制作艾炷 由于手工制做艾绒比较麻烦 制做出来形状 也不是太规则 所以有很多人用辅助的模具 来制做艾绒 将艾绒填入模具中 用力压紧 再倒出来就是一个标准的艾炷 这样做出 来的艾炷比较紧密 形状规则 艾炷模具 18 隔姜灸操作方法 1 取生姜一块 选新鲜老姜 沿生姜纤维 纵向切取 切成厚约0 2 0 3cm厚的姜片 2 大小可据穴区部位所在和选用的艾炷的 大小而定 中间用三棱针穿刺数孔 3 施灸时 将其放在穴区 置大或中等艾 炷放在其上 点燃 4 待患者有局部灼痛感时 略略提起姜片 或更换艾炷再灸 一般每次灸5 10壮或遵 医嘱 以局部潮红为度 19 局部潮红 20 隔姜灸操作方法 5 灸毕用正红花油涂于施灸部位 一是防 皮肤灼伤 二是更能增强艾灸活血化瘀 散 寒止痛功效 近年来 亦有针灸工作者采用 隔姜行化脓灸法 对某些病证有较好的效果 21 咳喘咳喘 主穴 共分三组 肺俞 膏肓 中府 百 劳 天突 配穴 足三里 双 丰隆 双 具体操作 第一次治疗用第1组穴位 第二次治疗用第2组 穴位 第三次用第3组穴位 操作结束将半张麝香镇痛膏贴在灸后的穴位上固定 成人 每次贴10 20小时 如患者感到灼热难受 起大泡 可提 前将药物除去 小儿贴药5 10小时 疗程每年夏天入伏 到出伏一个月隔日1次 共15次 连续三年 22 头痛 主穴 关元 气海 百会 太阳 风池 三阴交 足 三里 配穴 气血虚头痛加中脘 膈俞 肾阳虚头痛加肾俞 太 溪 痰多者外加丰隆 方法 关元 气海 肾俞 膈俞 均以捻转补法针刺 得 气后留针5min 起针后每穴行隔姜灸法 7壮 14壮 百 会穴用清艾条灸5 10min 灸后感应 关元 气海连续施 灸三日后再施灸时 多数人热气感下行至龟头或会阴 百 会灸后全头热 胀 麻 木 目明 膈俞 肾俞灸后脊至 腰脊部发热 三阴交 足三里 太溪 均用捻转补法 中 脘 太阳 风池平补平泻 有血瘀者太阳放血3 5滴 丰隆提插泻法 均留针30min 5min行手法一次 23 胃下垂胃下垂 取穴 百会 中脘 气海 治法 取一枚大小适宜生姜 用刀切成厚度0 2cm的薄片 放置百会穴上 然后取艾绒一小撮制成艾炷放在姜片上 点燃 嘱患者闭目静坐 做深吸气 慢呼气动作 灸完百 会穴后 再加熏灸以上两穴 在灸以上两穴时让患者仰卧 位 每次灸15min 每日 1 2次 15日为 1疗程 同时配 合医疗体操 即仰卧 足底踏着床面 做臀部抬起动作 头 两肩 两足着床 臀部抬起时 缩紧肛门 并维持 1min左右 落下 休息片刻再做 连续做3 5次 每日早 晚各1次 在饮食上要注意少食多餐 要求每次吃饭时蹲下 吃完饭后暂停2 5min起来 24 小儿遗尿症小儿遗尿症 取穴 百会 列缺 治法 将鲜生姜切成厚0 2cm的薄片 其面积大于艾炷 底面 上扎数孔 每次取一穴 如取百会穴 应将其 毛发剪去 面积与姜片等大 置姜片于上 点燃艾炷 灸之 艾炷做成蚕豆般大小的圆锥形 灸时使患儿有 温热感为宜 若出现灼热患儿难以忍受时 可轻轻拍 打周围皮肤以减轻灼痛感 或另换一生姜片继续灸之 施灸时 患儿如出现昏昏欲睡的感觉 灸热渐渐传 至整个头部 再传向身柱穴 以至全身皆发热 则疗 效更佳 待艾炷燃尽后再换一壮 反复灸之20min即 可 如取列缺穴 每次双侧均选 各灸30min 以皮 肤感到灼热但能忍受为度 每日1次 5 10次为1疗程 疗程间隔3 5日 25 26 27 28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 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 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