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家庭用电4家庭生活自动化智能化教案新版教科版

上传人:1818****572 文档编号:124721476 上传时间:2020-03-1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7.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家庭用电4家庭生活自动化智能化教案新版教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九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家庭用电4家庭生活自动化智能化教案新版教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九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家庭用电4家庭生活自动化智能化教案新版教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家庭用电4家庭生活自动化智能化教案新版教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家庭用电4家庭生活自动化智能化教案新版教科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4.家庭生活自动化、智能化【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了解家庭生活自动化、智能化的有关知识。二、过程与方法1.收集、查阅、浏览有关家庭生活自动化、智能化的信息。2.开展一些智能化的“小制作”“小实验”,以及编写“小论文”的活动。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了解家庭生活自动化、智能化,使学生认识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增强服务社会的责任意识。2.通过开展课外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家庭生活自动化、智能化的有关知识。【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认识到物理对人类生活的巨大推进作用。【教学突破】通过课外阅读,浏览网络信息认识到物理对人类生活的巨大推进作用。【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电脑、展台、自制

2、PPT课件。学生准备螺丝刀、声控开关等。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批注一、展望未来,引入新课首先老师用多媒体播放家庭自动化、智能化的实例。然后让学生讨论交流自己的家庭生活自动化案例(楼道声光控开关、电冰箱及饮水机的温控开关、电视机的遥控器等)。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向大家作汇报。教师引导说明: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家用电器已走进千家万户,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和乐趣,与此同时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我们的生活逐步走向自动化和智能化。这节课我们首先了解目前的一些家用电器的自动化控制,还要展望未来的发展。通过多媒体展示和老师引导的方式,激励学生展望未来的高自动化、智能化生活,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

3、的意识。二、进行新课1.住宅楼道灯的自动控制学生活动:学生自学并交流讨论教材有关楼道开关内容,回答以下问题。问题1:声光控延时开关的主要构件有哪些?光控传感器元件、声控传感器元件、延时装置等。问题2:楼道灯的自动控制的其他方式还有哪些?讨论有关内容。触摸式和红外线感应式。学生观察声光控开关。教师引导并补充说明:声光控开关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声光控制才起作用。从声光控开关的结构上分析,开关面板表面装有光敏二极管,内部装有柱极体话筒。而光敏二极管的敏感效应,只有在黑暗时才起作用。也就是说,当天色变暗到一定程度,光敏二极管感应后会在电子线路板上产生一个脉冲电流,使光敏二极管一路电路处在关闭状态,这

4、时在楼梯口等处只要有响声出现,柱极体话筒同样会产生脉冲电流,这时声光控制开关电路就连通起作用。因为必须要两个条件同时存在,声光控开关才起作用,故叫与门电路。 多媒体补充材料:红外线开关。(1)适应范围走道和居室照明控制;(2)红外线感应后,灯光自动报警;(3)红外线感应后联通蜂鸣器报警;(4)控制室防盗指示灯报警。红外线感应开关的探头和感应线路有延时功能,所以说它的特点是对移动物体而言,相对静止状态时,红外线开关效果并不理想。所以在红外线开关的内部结构上设计“关联电路”线路原理,同样适用于安装在厨房和卫生间。2.家庭生活智能化学生自己浏览教材有关内容,使他们对家庭生活智能化的方方面面留下较多的

5、印象。然后让学生进行“家庭生活智能化”小论文的编写活动。住宅楼道灯的自动控制、楼道开关的设计技巧,学生一般对其学习兴趣比较高,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带着问题自学讨论的方式完成,效果较好。三、反思总结1.请学生反思自己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谈谈收获和体会。2.教师进一步强调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3.布置思考题及课后作业。(1)作业:教材 “自我评价”第1、2、3题。(2)家庭生活智能化论文撰写。教学小结【板书设计】1.住宅楼道灯的自动控制声光控延时开关的主要构造:光控传感器元件、声控传感器元件、延时装置。2.家庭生活智能化【教学反思】本文主要通过学生搜集整理资料,进而了解生活中的有关物理知识,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改革理念。可以让学生多从网站或其他途径了解家庭生活智能化和家庭办公的发展趋势。还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写一篇关于家庭办公有哪些好处的论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