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实验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综合练习试卷 附解析.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4669248 上传时间:2020-03-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疆实验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综合练习试卷 附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新疆实验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综合练习试卷 附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新疆实验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综合练习试卷 附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新疆实验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综合练习试卷 附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新疆实验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综合练习试卷 附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疆实验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综合练习试卷 附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疆实验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综合练习试卷 附解析.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乡镇(街道)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封线内.不. 准答. 题 绝密启用前新疆实验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综合练习试卷 附解析题 号知识基础积累运用口语交际阅读习作总分得 分考试须知: 1、 考试时间:90分钟,本卷满分为100分。 2、 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学号。3、请在试卷指定位置作答,在试卷密封线外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基础知识(共5小题,每题4分,本题共计20分)1、我会看拼音,写汉字。2、选词填空。不是而是 不是就是 既又不仅而且 严峻 严格 严厉为了迎接奥运会,我国运动健儿争分夺秒,刻苦锻炼,要求自己十分( )。因为他们知道,奥运会是对自己的一次(

2、 )考验。比赛的输赢( )关系个人的脸面,( )关系祖国的荣誉。胜利( )为个人出风头,( )为祖国争光。3、词语模仿秀。古为今用:_ _ _成千上万:_ _ _愤愤不平:_ _ _密密麻麻:_ _ _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动词。( )头发 ( )鼻涕 ( )耳朵 ( )脂粉 ( )庙会5、将下列选项依次填入文段的空缺处,正确的顺序是( )。在生命的旅程中,能拥有那来自四面八方的种种提醒,该是多么令人欢欣鼓舞啊。提醒,可以是婉转的和风细雨,也可以是( );可以是寥寥的片言只语,也可以是( );可以直对相知的友人,也可以是朝向( );可以是面对的激烈争辩,也可以只是( )。 A、素不相识的陌生人

3、B、走了火的雷霆霹雳 C、悄无声息的一个暗示的眼神 D、不停的絮絮叨叨 二、积累与运用(共4小题,每题5分,本题共计20分)1、根据提示填写诗句、名言警句。(1)_,闻过则喜。_户枢不蠹, (2)“_,死亦为鬼雄。”这是李清照的人生观。“ _,要留清白在人间。”是于谦刚正不阿的写照。(3)什么是春夏秋冬?古人用诗歌告诉我们:春,就是高鼎笔下描绘的“_,拂堤杨柳醉春烟。”的烂漫;夏,就是令辛弃疾惊喜的“_,听取蛙声一片”的热闹;秋,就是少年王勃吟诵的“_,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和谐;冬,就是岑参眼里的“忽如一夜春风来,_ ”的纯洁。一年四季就是这样充满着诗情画意。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水与人

4、类密切相关:水奔流不息,是_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_水穿山岩,_,从无惧色,它好像有_水还具有_、_的品行;我们赞美长江,她是_,我们依恋长江,她有_;在人们的眼中,烟台的海分明是一幅画,是一道广阔的_,是一座壮丽的_。 (2)_(国籍)作家莫泊桑被誉为“_ ”,它的_、_是脍炙人口的名篇。(3)在_ _里,在_里,在_里,看不出有什么_的时候,也看不出有什么_的时候,无日_。作者喜欢夹竹桃,不仅因为夹竹桃_,还因为它能引起许多的幻想。月光下的夹竹桃,在季羡林眼里是_、是_、是_,真是浮想联翩、妙趣横生啊!3、在括号里填上带点词语的反义词。1、我对母亲的怀念之情竟越发增强,丝毫没有因为岁月的

5、流逝而( )。2、天空逐渐暗下来,原来清晰的景物,一下子都变得( )起来。3、京张铁路的提前竣工,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士气,给藐视中国人帝国主义者一个沉重的( )。4、综合改错。(两个错别字,两处语病)体操运动员丘索金娜的儿子阿廖沙被诊断患上白血病。支付儿子昂贵的医药费,她毅然绝然地选择复出,并尽可能多地参加比赛,争取赢得奖金的机会。这位本来专功跳马项目的选手,从26岁起努力使自己变成了全能形运动员。_ 三、口语交际(共1小题,每,题6分,本题共计6分)1、在你的身边是否有违反法律法规的事情发生,请举例子并就这一例子谈谈你的见解。_ 四、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共3小题,每,题8分,本题共计24

6、分)1、阅读理解。 课内阅读 “你知道吗?”桑娜说,“咱们的邻居西蒙死了。” “哦?什么时候?” “我也不知道,大概是昨天。唉!她死得好惨哪!两个孩子都在她身边,瞅着了。他们那么小一个还不会说话,另一个刚会爬”桑娜沉默了。 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但桑娜坐着一动不动。 “你怎么啦?不愿意吗?你怎么啦,桑娜?” “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1、文中“熬”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 );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 )再查( )画。2、以上短文选

7、自俄国作家( )的( )。3、当渔夫看到已经在帐子里熟睡的两个孩子时,他会对桑娜说什么呢?_4、从加点的词语中,你体会到了桑娜和她的丈夫有什么样的品质?_2、古文欣赏。 伤仲永 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以种田

8、为业。仲永长到五岁时,不曾见过书写工具,忽然哭着要这些东西。父亲对此感到惊异,从邻近人家借来给他,他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作为内容,传送给全乡的秀才观赏。从此有人指定事物叫他写诗,他能立刻完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作客,有人用钱财和礼物求仲永写诗。他的父亲认为那样有利可图,每天牵着方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我听说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间,跟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见到方仲永,他已经十二三岁了。叫他写诗,已经不能与从前听说的相称了。再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又到舅舅家,问起方仲永的情况,舅舅说:“他才能完全消失,和普通人一样了。” 孟母三迁 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子也。”遂行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衒(xun)卖之事,母曰:“此又非所以处吾子也。”复徙居学宫之旁,孟子乃嬉为设俎豆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遂居焉。 孟子年少时,家住在坟墓的附近。孟子经常喜欢在坟墓之间嬉游玩耍。孟母见此情景,就觉得这个地方不适合居住,于是就带着孟子搬迁到市场附近居住下来。可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