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上海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2464968 上传时间:2017-10-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41.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上海中考语文模拟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0年上海中考语文模拟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0年上海中考语文模拟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0年上海中考语文模拟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0年上海中考语文模拟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年上海中考语文模拟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上海中考语文模拟试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杨浦区 2011 学年 度第二学期初三模拟测试语文试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00 分钟) 2012 年 5 月考生注意:本卷共有 27 题。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卷上,写在试卷上不计分第一部分阅读(90 分)一、文言文阅读(共 42 分)(一)默写(18 分)1僵卧孤村不自哀,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蜂蝶纷纷过墙去, 。 (雨晴 )3几处早莺争暖树, 。 (钱塘湖春行 )4 ,五十弦翻塞外声。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5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 (醉翁亭记 )6 ,积于今六十岁矣;(捕蛇者说 )(二)阅读古诗词,完成 78 题(4 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

2、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7.“巴山楚水”一词在诗中是指的意思是 。 (2 分)8.下列对有关诗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A首联表达了作者长期被贬谪弃置的心酸和愤懑之情。B颔联用典,既表达对故友的怀念,又抒发对岁月流逝、世事变迁的怅惘感慨。C颈联作者以沉舟、病树自喻,固然使人惆怅,但更使人感叹的是他豁达的襟怀。D尾联点明题意。表现作者感谢好友关怀,有了暂时振作的精神,似豪放实沉郁。(三)阅读下文完成 911 题(8 分)黠鼠赋苏子夜坐,有鼠方啮。拊床而止之,既止复作。使童子烛之,有橐中空,嘐嘐聱聱,声在

3、橐中。曰:“嘻!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 ”,发而视之,寂无所有,举烛而索,中有死鼠。童子惊曰:“是方啮也,而遽死耶?向为何声,岂其鬼耶?”覆而出之,堕地乃走,虽有敏者,莫措其手。苏子叹曰:“异哉!是鼠之黠也。闭于橐中,橐坚而不可穴也。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吾闻有生,莫智于人。扰龙伐蛟,登龟狩麟,役万物而君之,卒见使于一鼠;堕此虫之计中,惊脱兔于处女,乌在其为智也。 ”9 本文作者是朝的,我们在教材中还学过他的作品(2 分)10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3 分)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11下列是从文中得到的启示,表述最不恰当的一项是( ) (3 分)A第段运用语言、

4、动作描写,生动描绘鼠假死逃脱,童子困惑惊怪、措手不及等情状。B第 段侧重议论,分析鼠逃脱的伎俩,感慨身为万物之灵的人也不免被老鼠所蒙骗。C本文中 “鼠之黠”和“人之智”形成鲜明对比,促人深省。D本文是一篇理趣兼胜的抒情散文,叙述一只黠鼠脱逃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事应当一心一意。(四)阅读下文,完成 1215 题(12 分)郑之鄙人学为盖 ,三年成而大旱,无所用,弃而为桔槔 。三年而大雨。又无所用,则还为盖焉。未几,盗起,民尽戎服 ,鲜用盖者。欲学 为兵,则老矣。越有善农者,凿田种稻,三年皆涝,人谓宜泄水种黍,弗听,而仍其旧。乃大旱 连岁, 计其 获,则偿歉而赢焉。故曰“旱斯具舟,热斯具裘 ,天下之

5、名言也。 ”注盖:伞。 桔槔:井上汲水的工具。 戎服: 军 服 ,能 挡 雨 。裘: 毛 皮 衣 服 。12解释加点字。 (4 分)(1)郑之鄙人鄙() (2)民尽戎服尽( )13对画线句“人谓宜泄水种黍,弗听,而仍其旧”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 人们说应该排水后改种黍米,他不听,仍旧干他的庄稼活。B.人们说适宜排水后改种黍米,他不听,仍旧干他的庄稼活。C. 人们说应该排水后改种黍米,他不听,仍然干他原来的活。D.人们说适宜排水后改种黍米,他不听,仍然干他原来的活。14从文中看,郑之鄙人最终一事无成的原因是:(2 分);。15请用一个成语或俗语或名言概括“旱斯具舟, 热斯具裘 ”阐述的道理。

6、 (3 分)。二、现代文阅读(48 分)(一)阅读下文,完成 1620 题(21 分)“穿越”应该适可而止陈军穿越到明朝当了一回王爷,自己成了三国中叱咤 风云的英雄人物 在网络上, 这类穿越小说大行其道,颇受欢迎,而现在不少中小学生在作文里也玩起了穿越。他们从自己的时空转换到了另外一个时空,或 穿越到外星球,成了谈判专家,调解外星球和地球的纷争;或穿越到异类那里,自己成为 了异类的子孙孩子们为什么热衷于穿越呢?原因有二:其一,是受了网 络小说的影响,漫画、网络小说等“快餐阅读 ”,简单易懂,更容易上手,学生们觉得“ 穿越文 ”新鲜好玩,喜欢模仿;其二,学校生活过于单调与平淡。他 们大多是“ 两

7、点一线”,不是回家就是上学,顶多周末参加培训班,导致孩子寻找生活素材的能力很弱。相比之下,想象中的世界更丰富多彩,有话可写。有因必有果,中学生玩穿越,似乎无可厚非,何况这还有助于他们想象力的培养。但是万事不可过头,如果中学生一味玩穿越,好事就变成了坏事。首先我们从孩子们玩穿越的原因来看,他 们迷恋“ 快餐阅读”,他们模仿“快餐”,他们自己制作的也是“ 快餐” 。“快餐”的最大特点是快,但制作过程中少了深思熟虑,自然就少了严谨;制作过程中多了浮躁,自然就多了疏漏。作文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古人曾说“”,而孩子们乐于玩穿越却恰恰是浮躁的表现。他 们的“ 作品”自然会缺乏那份大气、那份沉稳、那份厚重,

8、即便博得一时的喝彩,也会换来长久的冷寂。时下,人们感叹鲁迅、郭沫若、茅盾等大家风范不存,而制造文学泡沫的人大行其道,让人产生“前有古人,后无来者”的忧虑。如果当今学生沉湎 于穿越体中,中国未来的经典创造就是天方夜谭,就是虚幻的聊 斋,而中国当代文学史必将是令人恓惶的断代史。如果我们把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希 望寄托在 “90 后”身上,我们就应谆谆告诫“90 后”,现在这个时代需要的是经典,需要的不是昙 花一现的泡沫,而他 们要在未来完成 创造经典的任务,就必须在平时的创作中将写作的一招一式学到位,做到烂熟于心,而不是凭着天马行空的唯一“ 法宝”制造千篇一律的“ 穿越体”。此外,中学生一味沉湎于“

9、 穿越体”中, 对他们的人格养成有百害而无一利,在想象中他们“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喜欢谁就是谁”,尽管可以慰藉他们现实中那颗“ 不安分”的心,但是长此以往,他们或将产生对现实 世界的冷漠,他 们或将与 现实世界方枘圆凿 ,他们或将舍弃脚踏实的艰苦奋斗作风,或将推卸 历史使命时代责任之重担,其后果不堪设想。须知,这个世界绝没有仅靠想象就可以进入 的“理想国” ,这个世界 绝没有仅靠想象就可以安身的“桃花源”或“温柔 乡”。所以, “穿越”应该适可而止。 (文章稍有改动)注方枘圆凿:枘,榫头;凿 ,榫眼。方枘装不进圆凿。比喻格格不入,不能相合。16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3 分)17

10、.(1)第段加点词语“一味” ,不能删的理由是:( 3 分)(2)下列诗句不适合放入第段横线上的一句话是( ) (2 分)A.夜学晓不休,苦吟神鬼愁。B.两年三句得,一吟双泪流。C.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D.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18. 第段论证的思路结构是式,作者先简述中国当代文学令人忧虑的现状,接着分析,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论证思路清晰。 (3 分)19. “穿越”应该适可而止。从全文看,作者认为“穿越适可”的原因是;“ 而止”的原因是。 (6 分)20.联系实际,谈谈你对 第段划线句的感悟。 (4 分)(二)阅读下文,完成 2126 题(27 分)这年的冬天来得特别晚,第一 场严

11、霜落下的时候,快到腊月了,空气奇寒,走出门来,哈气几近成冰。男人从工地上回来,一进门 就咳声叹气,老板 还是没有发 工资的意思,若是上劳动部门告他吧,又怕老板因此就辞退他,毕竟男人已经 49 岁了,眼看着就要步入老年,找份工作毕竟不容易。若是不告老板,眼看着年日渐逼近了,儿子就要回来了,下一学期的学费就成了问题。尤其是男人听说最近儿子又交了女朋友,花销势必会更大,男人膝下就这一个孩子,老伴儿走得早,男人不想让儿子感到生活的 压力,于是,时时处处在给自己塑造能量强大的父亲形象。下午,男人想利用每周一下午的休息时间,到郊区去 捡拾些 废旧品,以贴补家用。于是,下午,男人蹬上吱吱呀呀的三轮车出发了,

12、天气到底是冷得很了,男人原本皲裂 的双手在北 风里“ 呲牙咧嘴 ”地疼,但男人一想到儿子的笑靥,心里就暖了,手掌心里仿佛也渗出汗珠来了一整个下午下来,男人的收 获不少,整整一三 轮废品,到收购站一变卖,就是 70 元,比一上午的工钱还要多。接下来的每个星期,男 人除了盼望老板的工 钱,就是盼望这样一个下午了。就这样坚持了三个星期,老板 还是没有发工资的意思,男人决定用捡破烂得来的 200元钱, 买两瓶白酒,到老板的家里去看看。他去过老板家,在一家并不怎样的小区,住一楼,记得地面相当潮湿。掌灯时分,男人摸到了老板家,老板家的门是虚掩着的,门里,有个女人在嘤嘤地抽泣,听声音应该是老板娘。老板娘哭着

13、说,你这个败家的男人,眼看着就 要进入年关了,要账的工人排队上家里来,你看看咱家,还有什么可以 变卖?老板声音低沉地说,小声点,孩子马上就回来了,我相信过了年关,情况一定会好起来的。老板说着,然后走到门口去掩 门,就在 这时候,男人手里拎着的两瓶酒叮铃一声碰在了一起,老板伸头一看,赶忙热情地大招呼,老吴,你怎么在 这里站着,赶快 进来。男人进了老板的家,看到哭得眼睛通红的老板娘,自己 脸 上反倒觉得火辣辣的。男人支吾着说,其实,也 没什么,我就是想到家里来看看。男人说着,把手里拎的两瓶酒放在了桌上。老板的声音几近哽咽地说,老吴,你甭解释了,其实,我也明白你的来意。容我两天,成不?男人看到老板娘

14、低着头,豆大的泪珠滴在了地板上,突然觉得自己有必要解释什么。赶忙解释说,不不不!我不是来 讨要工钱的,我不缺 钱,我就是听说了你的处境,特地来找你喝喝酒,聊聊天。老板大喜,赶忙吩咐妻子去厨房炒菜。那天,男人竟然奇怪到用一 顿饭的时间去开导老板,老板却面露伤感,不言语。男人回到自己家的时候,才想起自己去老板家的目的,于是,一边对着镜子暗笑,一边洗了脚,掩被而眠。第二天下午,又是放假时间 。男人照例去捡拾废品,在郊区的灌木丛里,男人看到了四五只蝴蝶,伸展着翅膀,仍没有畏惧寒冷的意思。男人很是奇怪,天都这么冷了,蝴蝶却没有 xio 声 n 迹, 还这么健朗。那天晚上,男人仿佛一下子有了精神,他决定打

15、个电话给儿子,殊不知,自己还未开口,儿子就欢天喜地地告诉他 说,爸,我拿了奖学金, 8000 元,明年的学 费您不用费神了!男人高兴地泪如泉涌,他把自己下午在灌木丛里看到的蝴蝶告 诉儿子,儿子微笑着反问男人说,您有没有觉得,我们俩就像是那些蝴蝶?(21)男人会意地说着“是!是!是!”(22)挂了儿子的电话,男人决定到老板家去一趟,他要把自己在灌木丛里看到的景象讲给老板听,他还要把儿子讲的一句 话告诉老板每一只蝴蝶都有着一 颗不倦的心,所以,它们总能飞越苦难的沧海21 (1)根据拼音在第段的横线上写出汉字。 ( 2 分)xio 声 n 迹(2)请将第段画线句“您有没有觉得,我们俩就像是那些蝴蝶?”改为陈述句:(2 分)(1+2 分)22第段划线句采用的修辞手法是,其表达效果是(4 分)23.第段主要采用了描写手法,其作用是(3 分)24阅读全文后, “男人”身上、 、等优秀品质让人感动。 (3 分)25 (1)下列最适合做本文题目的一项是( ) (2 分)A.讨债 B. 蝴蝶有颗不倦的心 C. 那年冬天 D. 送礼(2)请谈谈以此为题的理由。(3 分);。26请根据本文的主要故事情节,缩写男人的故事。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