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大学化工原理实验六吸收实验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2464946 上传时间:2017-10-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9.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大学化工原理实验六吸收实验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江苏大学化工原理实验六吸收实验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江苏大学化工原理实验六吸收实验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江苏大学化工原理实验六吸收实验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江苏大学化工原理实验六吸收实验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大学化工原理实验六吸收实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大学化工原理实验六吸收实验(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实验四 吸收实验一、 实验目的1. 了解填料吸收塔的基本构造、吸收过程的基本流程及其操作。2. 掌握吸收总传质系数 Kya 的测定方法。二、 实验原理对低浓度气体吸收且平衡线为直线的情况,吸收传质速率由吸收方程决定 myaAVKN填则只要测出 N A,测出气相的出、入塔浓度,就可计算 Kya,而21式中 V 为混合气体的流量,mol/s,由转子流量计测定, y 1、y 2 分别为进塔和出塔气相的组成(摩尔分率) ,用气相色谱分析得到。液相出塔浓度由全塔物料衡算得到。计算y m时需用平衡数据,本实验的平衡数据如下所示。丙酮、空气混合气体中丙酮的极限浓度 ys*与空气温度 t 的关系(压强为 1

2、.2105Pa)空气温度 0 10 15 20 25 30 35 40ys*%(mol) 8.5 11.4 14.6 17.9 24.4 30.9 38.2 46.3丙酮的平衡溶解度平衡分压, kPax液相浓度x 10 20 30 40 500.01 0.906 1.599 2.706 4.399 7.7040.02 1.799 3.066 4.998 7.971 12.1290.03 2.692 4.479 7.131 11.063 16.5280.04 3.466 5.705 8.997 18.862 20.6600.05 4.185 6.838 10.796 16.528 24.5252

3、0.06 4.745 7.757 12.263 18.794 27.7240.07 5.318 8.664 13.596 20.926 30.9230.08 5.771 9.431 14.928 22.793 33.7220.09 6.297 10.197 16.128 24.525 36.2550.10 6.744 10.930 17.061 26.258 38.654三、 实验流程实验装置包括空气输送,空气和丙酮鼓泡接触以及吸收剂供给和气液两相在填料塔中逆流接触等部分,其流程示意如图所示。空气的压力定为 0.210 4Pa。四、 实验操作步骤及操作要领1. 熟悉实验流程,学习填料塔的操作。

4、在空气流量恒定条件下,改变清水流量,测定气体进出口浓度 y 1和 y 2,计算组分回收率 、传质推动力 y m和传质系数 Kya;2. 在清水流量恒定条件下,改变空气流量,测定气体进出口浓度 y 1 和 y 2,计算组分回收率 、传质推动力 ym 和传质系数 Kya;3. 改变吸收液体的温度,重复实验;4. 在控制定值器的压强时应该注意干将空压机的出口阀门微开。5. 加热水时,要缓慢调节变压器的旋钮。6. 调节参数后要有一段稳定时间,直至出口水温基本恒定,取样时先取 y2 再取 y 1;37. 转子流量计的读数要注意换算;8. 气体流量不能超过 600L/h。液体流量不能超过 7L/h,防液泛

5、。五、实验数据记录1设备参数和有关常数实验装置的基本尺寸:塔内径 34 mm; 填料层高度 24 cm;自查丙酮 空气物系的平衡数据: 大气压 101.33kPa ; 室温 14 。序号计前空气压力 MPa空气温度空气流量读数 L/h水的流量读数 L/h水温 塔顶温度塔底温度入塔气体浓度出塔气体浓度1 0.02 13.5 400 2 10 13.3 14.2 0.01298 0.006772 0.02 13.5 400 6 10 12.8 14.0 0.00981 0.002493 0.02 13.3 600 6 10 12.5 13.2 0.01287 0.003404 0.02 13.4

6、400 6 30 22.8 15.8 0.01266 0.00381六、 实验数据处理以序号 1 为例计算过程如下:查数据可知,14时水的密度 =999.3 kg/m 3 smolRTPVN /0514.27.135.86/0402.6 smolL/.1360.9根据物料守恒,Vy 1+Lx2=Vy2+Lx1则013.0384.67.295.1 LyVx4942.03.13.1.x k143.906.56-542.13tPEmkpapaC平 衡 分 压平 衡 分 压 )( 时 , 由 平 衡 数 据 计 算 得当 097.1.*1xy4.*)(ln-21ym51 10724.306.298.0

7、5. VNA9.154.34.1725-myKa填序号混合气体流量Nmol/s混合液体流量Lmol/sy1 y2 x1 y1* y m NA Kya1 0.005114 0.03084 0.01298 0.00677 0.00103 0.00097 0.00914 3.17214E-05 15.93 2 0.005114 0.09253 0.00981 0.00249 0.00040 0.00038 0.00521 3.741E-05 32.96 3 0.007674 0.09253 0.01287 0.00340 0.00079 0.00074 0.00686 7.27055E-05 48.

8、64 4 0.005115 0.09253 0.01266 0.00381 0.00049 0.00046 0.00721 4.52583E-05 28.84 七、 实验结果与讨论1. 从传质推动力和传质阻力两方面分析吸收剂流量对吸收过程的影响?。答:当液相推动力阻力较小时,增加液体流量,总传质系数基本不变。溶质吸收量的增加,主要是由于传质平均推动力增大引起的。当液相阻力较大时,增大液体流量,总传质系数会增加,而平均推动力可能减小,但总的结果是传质速率增大,而溶质吸收率增大。2.从实验数据分析水吸收丙酮是气膜控制还是液膜控制,还是两者兼有之?答:丙酮为易溶气体,对比三四组实验数据,提高吸收剂的

9、温度,1/ Kya 增大,符合气膜控制。53. 填料吸收塔底为什么必须有液封装置,液封装置是如何设计的?答:防止实验过程中吸收剂从吸收塔底流出,影响实验结果。 液封装置设计:在塔底添加液封装置。4. 在该实验装置上如何验证吸收剂温度对吸收过程影响?答:设置不同操作温度下的吸收实验,对吸收剂水加热,如,第四组实验吸收剂水的温度变高。5. 查出丙酮的平衡数据,拟合出计算式。答:在较低浓度下有 。xy942.0*6. 如何正确使用转子流量计?答:使转子流量计保持垂直,等转子稳定时再读数,在测定实际流量时,要校正读数。7. 若没有达到稳定状态就测数据,对结果有何影响?答:若没有达到稳定状态,则丙酮的气液相则没有达到平衡,导致吸收量偏小,y 2偏大,N A偏小,x 1偏小,Kya 可能偏大,可能偏小。8.读数是否要同时进行?答:读数不同时进行,应先取出口气体,再取入口气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