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七年级地理下册建兴中学教案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2464863 上传时间:2017-10-19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641.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七年级地理下册建兴中学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0年七年级地理下册建兴中学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0年七年级地理下册建兴中学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10年七年级地理下册建兴中学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10年七年级地理下册建兴中学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年七年级地理下册建兴中学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七年级地理下册建兴中学教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全套教案集建兴中学 赵自平 建兴中学“体验与合作”教学 地理 教案课题: 第一章 认识大洲 1-1 亚洲 及欧洲 课型 新课课时安排:2 课时 教师 赵自平 今天学什么1 初步认识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并能说明依据;2 能结合地图描述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及范围。1 初步掌握使用地形图和地形解剖面图及相关资料的能力,学会总结归纳亚洲地形和河流特点;2 理解河流分布与地形之间的关系。学会分析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及表现,让学生结合已学的气候知识,分析并解答出有关欧洲气候的思考题,从而培养学生的读图、综合归纳、对比分析等能力。重点难点1 亚洲的位置特点; 2 亚洲地形与河流分布

2、的关系。整体感知: 自主学习尝试课文1亚洲的位置A纬度位置:亚洲地跨 、 、 三带;北部深入 内,南部延伸到 以南。B半球位置:从东西半球来看大部分位于 ,从南北半球看大部分位于 。C海陆位置:东临 洋,北临 洋,南临 洋。2亚洲的地形特点:(1). 、 为主, 。(2). , 。(3). , 。(4). 、 。 (东侧和南侧处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 )3亚洲的气候特点:A ;B. ;C. 。4亚洲的河流特点:(1).大江大河众多。 (亚洲长度最长、水量最大的河流是 ,湄公河在中国境内称 ,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一条国际河流)(2). 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

3、 状向四周奔流人海。 (世界最大的湖泊是 。 )(3).内流区面积广大。 (亚洲中部的 河和 河注入咸海,是世界上著名的内流河。 )乐于合作体验成功1、亚洲面积约 4400 万平方千米,是世界:( )A、第一大洲 B、第二大洲 C、第三大州 D、第四大洲2、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 () A.马六甲海峡 B.白令海峡 C.苏伊士运河 D.土耳其海峡 3、世界陆地表面最低处是:() A里海湖面 B珠穆朗玛峰 C死海湖面 D太平洋面4、北半球的寒极指:( )A格陵兰岛 B南极大陆 C白令海峡 D奥伊米亚康 5、下列气候类型不属于亚洲的是 (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D

4、、温带海洋性气候6、亚洲冬季风的特点是:( )A温和干燥 B温和湿润 C寒冷干燥 D寒冷湿润 7、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 )A.长江 B.恒河 C 印度河. D.湄公河8、下列地区中人口最稠密的是:( )A、亚洲的西部 B、亚洲的北部 C、亚洲的东部 D、亚洲的中部9、世界上最大的湖泊是: ( )A、里海 B、死海 C、贝加尔湖 D、巴尔喀什湖 教学反思:启发学生对本节知识进行反馈,不但巩固知识,同时锻炼了学生概括表达能力。备课组长建兴中学“体验与合作”教学 地理 教案课题: 1-2 非洲 课型新课 课时安排:2 课时 教师 赵自平 今天学什么1、知道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黑色人种的故乡。2、

5、理解单一产品经济形成的原因。重点难点1、在地图上找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位置、范围,读图了解该地区的地理位置的特点。2、利用各方面的资料综合评价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对世界经济发展影响较的自然资源,说出其分布、生产、出口的情况。3、在收集、运用资料描述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富有特色的文化的过程中,学会尊重不同地区的文化和传统。整体感知: 自主学习尝试课文1非洲位于 的西部,地跨 南北。 (二次大战前只有 、 3 个独立国家,现在有 个独立国家。2非洲的地形特点:(1)高原面积广大,被称为“ ” 。地势 , 。(2)海岸线平直, 、 、 较少。(3)东非裂谷带:由板块断裂下陷而成。前长 千米,是世界最长的裂谷

6、带。3非洲最高峰是 山,非洲最大盆地是 盆地。4非洲最大海湾是 湾;非洲最大岛屿是 岛;非洲最大半岛是 半;世界最大的沙漠是 沙漠。5、非洲的气候特点:(1) 。年平均气温在 20以上,因而被称为“ ”(2) 。 ( 是世界上干旱面积最大的大洲)(3)气候带以 为中心,呈 分布。乐于合作体验成功6、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写出图中数码代表的气候类型 (3)非洲大部分地区位于五带中的 带,除撒哈拉沙漠地区外,大部分地区以 气候和 气候为主。(4)非洲大陆气候带的分布规律是以 气候为轴,南北 分布,而赤道附近的 高原因地势较高,形成 气候。教学反思:教学过程中意图让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产生很大的兴

7、趣,以大量的感性材料给学生深刻的印象,使课堂气氛轻松活跃,同时在问题的引导下使学生积极思考,感受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乐趣。备课组长建兴中学“体验与合作”教学 地理 教案课题: 1-3 美 洲 课型 新课 课时安排: 教师 赵自平 今天学什么1、 知道美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2、 掌握美洲的主要山脉、高原和平原,说出美洲的地形分布特点。重点难点 1、运用地图,说明美洲大陆的地理位置。(包括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和海陆位置)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及其交通地位。2、通过读图,分别了解两个大洲自然环境在地形方面的特征运用地图,说明美洲大陆的地理位置。(包括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和海陆位置)南北美洲的分界

8、线巴拿马运河及其交通地位。整体感知: 自主学习尝试课文2南美洲与北美洲的分界是 ;人们通常把 的美洲地区,称为拉丁美洲。3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是 。4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岛屿是 。世界上长的山脉是 。5玉米的原场地是 。 是南美洲工农最发达的国家。6 是世界上最湿润的大洲。7美洲的原住居民是 ,属 人种;南美洲的种族成分非常复杂,号称“ ” 。8北美洲和亚洲一样,地跨寒、温、热三带,以 气候和气候为主。9美国、加拿大通行 语;拉丁美洲通行 、 语;巴西通用 语。10南北美洲的地形都可分 部分;并且西部都是 ;所不同的是北美洲中部为 ,东部为 ;南美洲中部为,东部为 。 11南美洲热带范围广阔,温带面

9、积不大, 带缺少。12世界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是 。乐于合作体验成功1在右图中填注:A北冰洋、太平洋、大西洋B白令海峡、巴拿马运河C 格陵兰岛、安第斯山脉、亚马孙河。D 用“表示拉丁美洲。教学反思:备课组长建兴中学“体验与合作”教学 地理 教案课题: 第二章 了解地区 2-1 东南亚 课型 新课课时安排: 教师 丁文荣 赵自平 今天学什么知道:地理位置和范围、多岛屿和半岛、中南半岛山河相间、马来群岛多火山和地震、工业发展迅速、旅游业发展概况、华人和华侨在当地的重大影响、新加坡地理位置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记住:主要国家及首都、中南半岛、马来群岛、马六甲海峡

10、、湄公河理解: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热带经济作物和稻米的重要产区、新加坡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的特点重点难点整体感知:“东南亚”作为一个整体的地理区域无论从自然地理条件,还是从历史、经济发展方面,都有许多共性。本节从连两洲、通两洋的地理位置、山河相间的中南半岛和多火山的马来群岛、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风气候等方面讲述了东南亚的自然条件;从热带经济作和水稻生产、锡矿和石油的开采等方面讲述了东南亚的经济特征。 自主学习尝试课文 东南亚在亚洲的东南部,包括半岛和 群岛两大部分。位于马六甲海峡沿岸的国家有新加坡、和 。马来群岛处于亚欧板块与板块 、 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多火山、地震现象。4中南半

11、岛位于洋和 洋之间,北部与中国相接 新加坡三大经济支柱是国际贸易、和 。乐于合作体验成功读图题1读“马六甲海峡航线图”完成下列要求。( l )填写海洋、半岛名称: ( 2 航线 A 自西向东从波斯湾经马六甲海峡到 国,主要运输的货物是 。 :(3)航线 B 向西经 海和 运河进入地中海。(4)马六甲海峡位于 半岛和 岛之间,是东南亚“十字路口”的咽喉要道(5)马六甲海峡东南端有世界著名的海港 2读东南亚图(1) 、填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岛屿) (岛屿) (岛屿) _ (岛屿) (首都) _ (首都) (首都) (海峡)(2) 、东南亚的矿产主要是 和 最为著名。 是东南亚最大的

12、石油生产国和出口国。(3) 、东南亚是世界上 、 、 等热带经济作物的最大产地。教学反思:将东南亚的位置、地形、气候、农业、交通、人口等枯燥的地理知识溶入实际问题之中,以图片、视频等形式给学生感性认识并对疑难问题进行引导,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通过读相关地图结合查阅资料和已学知识分析得出结论,理解相关知识。备课组长建兴中学“体验与合作”教学 地理 教案课题: 2-2 南亚 课型 课时安排: 教师 今天学什么南亚次大陆:南亚指位于亚洲南部喜马拉雅山脉中、西段与印度洋之间的广大的地区。它东濒孟加拉湾,西濒阿拉伯海,总面积约 430 万平方千米。这一部分叫做 “南亚次大陆”。中部平原由印度河和恒河冲积而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