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地理 6.1 人口增长模式与人口合理容量复习 湘教版.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4638731 上传时间:2020-03-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地理 6.1 人口增长模式与人口合理容量复习 湘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年高考地理 6.1 人口增长模式与人口合理容量复习 湘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年高考地理 6.1 人口增长模式与人口合理容量复习 湘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9年高考地理 6.1 人口增长模式与人口合理容量复习 湘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9年高考地理 6.1 人口增长模式与人口合理容量复习 湘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高考地理 6.1 人口增长模式与人口合理容量复习 湘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考地理 6.1 人口增长模式与人口合理容量复习 湘教版.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高考地理 6.1 人口增长模式与人口合理容量复习 湘教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下图为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示意图,图中序号分别表示人口增长的不同阶段。读图完成13题。1在2011年某市人口出生率为8.63,死亡率为7.56。目前,该市人口增长所处阶段是()ABCD解析:根据所给数值可以计算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07,且目前该市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都较低,应属于阶段。答案:D2下列事件或现象在人口增长阶段经常出现的是()A孩子们有多个亲兄弟姐妹B举办金婚庆祝活动的夫妇很多C越来越多的人迁移到大城市生活D一个母亲的第六个孩子死于伤

2、寒解析:阶段人口死亡率、出生率迅速下降,处于工业化加速阶段,人口城市化进程加快。答案:C3人口增长处在阶段的一类国家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是()A人口增长过快 B人口老龄化C人口性别比不平衡 D严重的就业压力解析:阶段人口增长缓慢,人口呈现老龄化现象,劳动力短缺。答案:B某干旱半干旱地区人口持续增长。下图示意该地区25人/km2等人口密度线的变化。据此回答45题。4对该地区人口分布的描述是()A西北多东南少 B南多北少C东北多西南少 D均匀分布解析:图中显示25人/km2等人口密度线向东南移动,题中告知该地区人口持续增长,则图中两条等值线之间区域人口密度增大了,该区域xx年人口密度要大于25人/k

3、m2,在1990年人口密度小于25人/km2,即该区域人口密度西北大于东南。答案:A5若A地人口密度高于周边地域,其原因表述不正确的是()A水源充足 B资源开发C交通便利 D地势高峻解析:某地人口密度高于周边,说明该地利于人口分布的条件较好,而地势高峻明显不利于人类生存,故选D项。答案:D读甲、乙、丙、丁四地人口统计图,回答67题。甲乙丙丁6自然增长率从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A甲、乙、丙、丁 B丁、丙、乙、甲C甲、丙、乙、丁 D丁、乙、丙、甲解析:甲地人口金字塔塔基很宽,说明自然增长率很高;乙地自然增长率为0;丙地014岁人口占20%以上、65岁以上人口占5%左右,自然增长率较高;丁地自然增长

4、率为负值。答案:C7甲地可能存在的主要人口问题是()A教育压力大 B人口老龄化C劳动力不足 D死亡率极高解析:甲地少年儿童比例过大,学龄段人口多,教育压力大。答案:A人口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日益增大的现象。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读我国各年龄段人口比重变化情况统计图,回答89题。 8.下列关于我国人口增长现状的叙述,正确的是()A014岁人口比重较大,人口自然增长较快B1564岁人口比重小,社会负担较重C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较大,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D014岁人口比重

5、小,人口增长缓慢解析:本题考查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意在考查考生调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读图可知,从总体看,我国014岁人口比重较小,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1564岁人口比重较大;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已经超过7%,说明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答案:C9针对老龄化日益严重的状况,我国应该采取的措施是()A放宽计划生育政策,降低老年人口比重B加大民生投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C加大计划生育力度,严格控制人口增长D加大教育投资,努力提高人口素质解析:针对老龄化严重的状况,我国应该加大民生投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医疗卫生改革,提高社会福利,保障老年人老有所养。答案:B2011年初,陕西省一场

6、为期十年、移民规模远超三峡工程的大迁徙计划正式启动,移出地区主要是地质灾害多发和极端贫困缺水的山区,涉及280万人(其中陕南240万人、陕北39.2万人),预计耗资1 100亿元。读陕西省人口密度分布图,回答1011题。10陕西省地区人口稠密的主要原因是()A地势平坦,开发历史悠久B地势较高,土质疏松,便于耕种C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适宜D濒临海洋,海陆交通便利解析:地区在秦岭以北,是渭河平原,气候湿润,水源充足,开发历史悠久,人口稠密。答案:A11有关陕西省大规模生态移民的表述错误的是()A生态移民是尊重自然规律的必然选择B通过移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当地生态环境C移民后移出地区环境人口

7、容量增大D迁出区环境承载力低解析: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是资源状况。陕南、陕北地质灾害多发,为贫困缺水的山区,环境承载力低。尊重自然规律进行移民,可以减轻对当地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减轻对植被的破坏程度,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答案:C中国科学院发表的某报告认为,我国最适宜的人口数量是7亿,最大人口数量应控制在16亿。据此回答1213题。12该报告中所指的“7亿”人口数量的含义是()A人口合理容量B环境所能供养的人口极值C环境人口容量D维持最低生活消费水平的人口数量解析:本题考查我国人口合理容量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概念的理解能力和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从题中信息“我国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8、是7亿”,说明7亿是我国的人口合理容量。答案:A13将我国未来人口发展的目标控制在16亿,该评估主要依据的是()A水资源 B矿产资源C土地资源 D生物资源解析: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很多,主要是资源因素。我国人均土地资源,特别是人均耕地资源少,因此影响我国环境人口容量的各种资源中,土地资源是“短板”。答案:C阿拉斯加州是美国面积最大,人口密度最小的一个州。读阿拉斯加州局部区域图,回答1415题。14阿拉斯加州超过一半的城市居民住在安克雷奇市,原因是该市()A不易遭受台风、风暴潮等灾害侵袭B纬度较低,气候比较温暖C位于海湾内部,受沿岸寒流影响小D位置偏南,离美国本土近解析:本题考查影响人口分布的

9、因素。读图可知该区域纬度高,气候寒冷;南部地区纬度较低,气候较为温和,人口密度相对较大。答案:B15影响阿拉斯加州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A自然资源 B科技水平C地区开放程度 D生活消费水平解析: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自然资源。答案:A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共55分)16读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对我国各地的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人口密度估算的部分数据统计表,回答问题。(20分)地区年生物量(万吨)可承载人口量(万人)最大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长江中下游88 60022 000395青海、西藏10 0001 0004(1)比较表中两地区土地生产潜力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2)试分析提高青

10、藏地区环境人口容量应采取的措施。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土地生产潜力、环境人口容量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读取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问,从表中年生物量和可承载人口量数据可以看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土地生产潜力大于青海、西藏地区。原因可以从地形、土壤、热量、水分等方面分析。第(2)问,提高环境人口容量可以从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角度考虑,包括经济发展程度、对外开放程度、科技发展水平、劳动力素质等。答案:(1)长江中下游地区土地生产潜力大;青海、西藏地区土地生产潜力小。原因: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水热条件好;青海、西藏地区地势高、气温低、热量不足、土壤贫瘠。(2)发展科技,提高劳动生产

11、率;加大教育投资,提高劳动力素质;发展交通,提高对外开放程度;因地制宜,加快经济发展;充分开发太阳能、地热等能源,满足生产生活需要。17.2011年4月28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分别于1953年、1964年、1982年、1990年、xx年和xx年进行了六次人口普查。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35分)材料一出生人口性别比是指活产男婴数与活产女婴数的比值,通常用女婴数为100时所对应的男婴数来表示。由于男孩的死亡率高于女孩,到了婚育年龄,男女数量趋于均等,因此,联合国设定的正常值为103107。材料二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出生人口的性别比是118

12、.06,比xx年(116.86)提高了1.2个百分点,比xx年(118.59)下降了0.53个百分点,比xx年(119.45)下降了1.39个百分点。材料三下图是1953年与xx年人口普查金字塔图。(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说出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的状况及其影响。(2)就如何降低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谈谈你的建议。(3)根据材料三,说出1953年和xx年我国人口增长类型及其特点。(4)xx年人口金字塔图中2024岁和4044岁人口比例明显偏高。指出两年龄段人口的出生时间,并简要分析两年龄段人口比例偏高的原因。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很容易得出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结论。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会造成未来

13、“剩男”大量出现,进而产生一系列的影响。第(2)问,重男轻女思想是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主要原因。联系重男轻女思想的原因及我国现实较易解答本题。第(3)、(4)问,1953年的人口普查金字塔图反映的是传统型人口增长模式;xx年的人口普查金字塔图反映的年份减去两年龄段岁数,很容易推知两年龄段人口的出生时间。联系两年龄段出生时的国情即可分析原因。答案:(1)出生人口性别比例偏高。影响:男女性别比例严重失调,势必会造成部分男性将来结婚困难,不利于社会安定,并对就业和社会经济结构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2)加大宣传,转变重男轻女思想;关爱女性,提升女性的社会地位;加强计生管理,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等。(3)1953年:传统型,高出生、低死亡、高自然增长率。xx年:现代型,低出生、低死亡、低自然增长率。(4)4044岁:该年龄段人口的出生时间为19661970年;我国从70年代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该年龄段人口出生在计划生育政策出台之前,出生率高,占总人口的比重大。2024岁:该年龄段人口的出生时间为19861990年,该年龄段人口主要为4044岁年龄段人口的后代,受生育惯性影响,该年龄段人口比重较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