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期初考试试题(II).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4638712 上传时间:2020-03-1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期初考试试题(I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9-2020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期初考试试题(I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9-2020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期初考试试题(I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9-2020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期初考试试题(II).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9-2020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期初考试试题(II).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期初考试试题(II).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期初考试试题(II).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期初考试试题(II)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两千多年前司马迁著史记,对孔子钦慕之情切切。又似有丝丝缕缕弦外之音,好像司马氏不仅找到了精神家园,还体悟到了更高境界的史家情怀。然而将至圣先师名为史家,古今鲜有人为。虽然孔子称得上是一位了不起的史学家,尽管他没做过一天的史官。班固汉书艺文志说:“古之王者世有史官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依班固言推论,春秋当为鲁国右史所为。而孔子年轻时做过职司、委吏,后任中都宰,三年骤迁大司寇摄相事,唯不见做史官的记录。言史家孔子,也实不虚妄。读万卷书,孔子自不待说,孔子于周史应是详熟,行万里路孔子也是

2、不输,少时“入太庙,每事问”,壮而适周问礼,又周游列国十四载,孔子该是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周详。其外,孔子于人物察考洞明,当是有资格论人议事了。孔子的历史观与著述态度在今看来也十分可取,对待历史持科学严谨的态度胜过今人。此大可辅言孔子为史家了。但是,以春秋名孔子为史家似乎也有点勉强。首先,孔子著春秋一事实有争议。春秋是鲁国史书,历来被理当认为由鲁国史官所为;可历代史家、学者又以为是孔子所修。左传成公十四年载“君子曰:春秋非圣人谁能修之”。“圣人”就定指孔子吗?所以,这里不足为明证。倒是孟子言之凿凿:“世道衰微,邪说暴行有作孔子惧,作春秋。”算是敲定此事。孟子齐人,距孔子百多年,近圣人之居,史料当

3、丰,传闻即真,况孟轲崇信求义,可信度应是很高。再有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序道:“是以孔子明王道,干七十余君莫能用,故西观周氏,论史记旧闻,兴于鲁而次春秋。”大抵也能杜左右之口。当然也有折中的说法。两边都讨好,各方不得罪:春秋原为鲁国史官所写,后经孔子修订成书。虽万分稳妥,可如此一来孔子有嫌假他人之功。还有一个问题,春秋一万六千字,在今不抵一篇硕士论文的篇制,可却微言大义,辞微旨博,一字褒贬,影响深远。于是历代解“经”传“经”之作不乏。单说用古文写就的春秋左氏传,其史料补充丰赡,记事因果清明,写人性格丰满,使春秋史纲泱泱为一部有历史律动的不朽巨作,堪称伟大。然而左丘明因左传称史家,而孔子有春秋却不称史

4、家,这很值得深思。所以,言孔子为史家实不足取。孔子只是“好古”。自称“吾述而不作”,只阐述前人学说而不去创作;“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旨在缔造理想,“大同”“小康”。孔子又不只是好古,世衰道微,礼崩乐坏,孔子批判,毫不隐晦。虽“干七十余君莫能用”以致“累累如丧家之犬”,仍卓然独立,岁寒松柏。代王立法,惩恶劝善。如此说来,称孔子为史家还真的格局太小。夫子“木铎”,不若称“春秋”孔子。(摘编自郭小琲有大义)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秋是一部历史专著,依据孔子的生平和班固的意见,可以认为它是鲁国专门负责“记事”的右史所作,与孔子无关。B左丘明认为春秋出于“圣人”的编纂和撰写,

5、却言辞含混约略,未能言明具体的编撰者,以致为后世留下一桩谜案。C史记非常明确地主张春秋为孔子所编撰,但更具有说服力的证据来自孟子,他清楚地介绍了孔子撰述春秋的意图。D有的学者认为春秋并非成于一人之手,鲁国史官有著述之功,至圣先师有修订之劳,这种观点未被本文作者完全接受。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史家要有扎实的学术功底,熟悉前人留下的历史著述,还要能够关心国家乃至天下大事,同时有一定的人生阅历。B如果能清楚地考察人物的事迹和品质,却缺乏科学的历史观和严谨的著述态度,也还是难以成为一位优秀的史家。C孔子一生中任职虽然甚多,却唯独缺少做过史官的记录,所以本文作者认为“言孔子为史

6、家实不足取”。D出于史家独特的体悟,司马迁认为孔子观史、论史,也极具史家情怀,这在史记的相关记述中隐约流露了出来。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与反映历史律动的不朽巨作左传相比,春秋是一部微言大义的史纲,在史料、记事与写人方面较为简略。B作者从“好古”与“不只好古”、“丧家之犬”与“岁寒松柏”等角度描述孔子,意在表现出其形象的复杂性和多面性。C孔子一面借“好古”缔造着自己的社会理想,一面“知其不可而为之”,以直言不讳的批判精神面对社会现实。D孔子在春秋乱世遍干诸侯,教化民众,宛如木铎,这是他被称为“春秋孔子”而非“春秋孔子”的原因。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

7、读(19分)徐谊,字子宜,一字宏父,平阳人。乾道八年进士,累官太常丞。孝宗临御久,事皆上决,执政惟奉旨而行,群下多恐惧顾望。谊谏曰:“若是则人主日圣,人臣日愚,陛下谁与共功名乎?” 及论乐制,谊对曰:“宫乱则荒,其君骄;商乱则陂,其官坏。”上遽改容曰:“卿可谓不以官自惰矣。”知徽州,陛辞,属光宗 初受禅,谊奏:“三代圣王,有至诚而无权术,至诚不息,则可以达天德矣。”至郡,歙县有妻杀夫系狱,以五岁女为证,谊疑曰:“妇人能一掌致人死乎?”缓之未覆也。会郡究实税于庭,死者父母及弟在焉,乃言:“我子欠租久系,饥而大叫,役者批之,堕水死矣。”然后冤者得释,吏皆坐罪,阖郡以为神。孝宗疾浸棘上久稽定省谊入谏

8、退告宰相曰上慰纳从容然目瞪不瞬意思恍惚真疾也宜祷祠郊庙进皇子嘉王参决丞相留正不克用。孝宗崩,上不能丧。谊与少保吴琚议,请太皇太后临朝,扶嘉王代祭。及将禫,正忧惧,仆于殿庭而去。谊以书谯赵汝愚曰:“自古人臣为忠则忠,为奸则奸,忠奸杂而能济者,未之有也。”汝愚问策安出,谊曰:“此大事,非宪圣太后命不可。而知阁门事韩侂胄,宪圣之戚也,同里蔡必胜与侂胄同在阁门,可因必胜招之。”侂胄至,汝愚以内禅议遣侂胄请于宪圣,侂胄因内侍达汝愚意,宪圣许之。宁宗即位,侂胄恃功,以赏薄浸觖望。谊告汝愚曰:“异时必为国患,宜饱其欲而远之。”不听。汝愚雅器谊,除授建明多咨访,谊随事裨助,不避形迹,怨者始众。尝劝汝愚早退,汝

9、愚亦自请。侂胄疑将排己,首谒谊,退束装,冀谊还谒,留之通殷勤,谊不往。初,金攻庐、楚不下,留兵缀濠州以待和,时时钞掠,淮人大惊。谊昼夜拊循,益严备御。朝廷惧生事,移知隆兴府以卒,后谥忠文。(宋史列传一五六)注释 觖:不满意。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孝宗疾浸棘上久稽定省谊入谏退告宰相曰上慰纳从容然目瞪不瞬意思恍惚真疾也宜祷祠郊庙进皇子嘉王参决B孝宗疾浸棘上久稽定省谊入谏退告宰相曰上慰纳从容然目瞪不瞬意思恍惚真疾也宜祷祠郊庙进皇子嘉王参决C孝宗疾浸棘上久稽定省谊入谏退告宰相曰上慰纳从容然目瞪不瞬意思恍惚真疾也宜祷祠郊庙进皇子嘉王参决D孝宗疾浸棘上久稽定省谊入谏

10、退告宰相曰上慰纳从容然目瞪不瞬意思恍惚真疾也宜祷祠郊庙进皇子嘉王参决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是( )(3分)A孝宗,南宋皇帝赵眘的庙号。庙号是古代君主、诸侯、大臣、后妃等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后的评判性称号。B宫、商、角、徵、羽,古人认为这五声分别代表君、臣、民、事、物,五声不乱,国家的政治就会清明。C定省,即昏定晨省,本指晚间为父母安定床衽,早晨起来省问父母安否;后泛指探望问候父母或亲长。D陛辞,临行前向皇帝告别。陛,特指皇帝宫殿的台阶;陛下,指宫殿的台阶下,后用于对帝王的尊称。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徐谊不忘职责敢于劝谏。孝宗独揽朝

11、纲,他谏之以理;谈论乐制、出官辞行,谏孝宗、光宗以戒骄修德。B徐谊为民伸冤备受爱戴。徽州任上,细心断案,平反冤狱,真凶得惩,全郡人都给予了他很高的评价。C徐谊一心为政敢冒大不韪。孝宗驾崩,光宗生病,他果断主张在神祠郊庙祈祷进迎嘉王参与决断大事并代父主丧。D徐谊立场坚定不畏强权。见韩侂胄居功自恃,他告诫赵汝愚远之;韩侂胄欲拉拢他,徐谊无所畏惧并不回访。7.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谊以书谯赵汝愚曰:“自古人臣为忠则忠,为奸则奸,忠奸杂而能济者,未之有也。”(2)侂胄恃功,以赏薄浸觖望。谊告汝愚曰:“异时必为国患,宜饱其欲而远之。”(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郭登白璧何从摘

12、旧瑕,才开罗网向天涯。寒窗儿女灯前泪,客路风霜梦里家。 岂有鸩人羊叔子,可怜忧国贾长沙。独醒空和骚人咏,满耳斜阳噪晚鸦。 【注】郭登:明朝靖边大将。曾以破瓦剌功,封定襄伯。英宗复辟,因事谪戍甘肃。卒赠侯,谥忠武。羊叔子:名祜,西晋名臣。与吴将陆抗隔江对垒。陆抗生病,羊祜派人送药,众人怀疑有毒,独有陆抗说“岂有鸩人羊叔子”,服之不疑。 8本诗颔联极为精妙,请赏析其主要表现手法。(5分) 9有人说郭登此诗充满怨愤之情,其因何而怨?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苏轼在赤壁赋中有对英雄人物形象的精彩描写,如写曹操 “ , ”。

13、(2)杜甫在春望一诗中抒发了国破家亡之悲,感伤离乱之痛,表现了他爱国、念家的美好情操,诗中能够表现他因忧愁而日益衰老的句子是:“ , ”。(3)阿房宫赋中描写阿房宫依地形互相连接的两句是:_,_。三、 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4)题。(25分)站在时代琴弦上的放歌者 “铁马秋风、战地黄花,楼船夜雪,边关冷月,这是一个战士的风花雪月。唱红岩,唱蓝天,你一生都在唱,你的心一直和人民相连。是一滴水,你要把自己溶入大海;是一树梅,你要让自己开在悬崖。一个兵,一条路,一颗心,一面旗。”他,就是被评为xx年度十大感动中国人物之一的著名文学家、词作家、剧作家阎肃。 193

14、0年5月,阎肃生于河北保定。1950年,20岁的阎肃来到西南青年文工团,并于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正式成为一名文艺兵。从艺65年,他创作了1000多件作品,而且每个时代都有经典问世,是我国文艺界的一棵常青树。从一部荡气回肠的江姐开始,一发而不可收地创作红灯照忆娘等一部又一部的红色剧作;从一首传唱至今的我爱祖国的蓝天,到军营男子汉长城长敢问路在何方雾里看花等脍炙人口的歌曲,这些都成为留驻几代人心底的集体记忆。 “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应该经常反思自己的作品是不是走在时代前面,是不是符合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是他65年艺术生涯的真诚告白。“要让好歌成为时代前进的号角。”铁肩担道

15、义,传播正能量,他扛起了一个艺术家的使命和责任。 1962年,国家刚刚经历3年困难时期,许多人困惑:新中国该往哪里去?共产党、社会主义好不好?阎肃受小说红岩启发,决定创作江姐,为我们的党提一提气,为人民鼓一鼓劲。伏案l8天,阎肃完成江姐初稿。拿回团里讨论,许多人感动得落泪。他又怀揣剧本,和编导人员几下四川,与江姐原型江竹筠烈士的20多名亲属和战友座谈,并多次采访小说红岩的作者,终于创作出经典之作江姐。江姐掀起了全国上下火热的“红梅旋风”。从1964年9月起,它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连演257场。几乎全国的剧团都在排江姐,仅在上海,就有6个剧团在同一时段同城演出。到今天,5次复排1000多场,创造了中国歌剧史上的奇迹。而它歌颂的“雪压不弯、风吹不倒,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