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幼儿的角色游戏教育随笔

上传人:亦明 文档编号:124638690 上传时间:2020-03-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1.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看幼儿的角色游戏教育随笔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我看幼儿的角色游戏教育随笔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我看幼儿的角色游戏教育随笔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我看幼儿的角色游戏教育随笔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我看幼儿的角色游戏教育随笔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看幼儿的角色游戏教育随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看幼儿的角色游戏教育随笔(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看幼儿的角色游戏教育随笔 角色游戏是幼儿游戏的重要形式之一,在对角色游戏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教师对如何在角色游戏中有效介入和指导存在困惑,经常在“让幼儿自由自在地玩”和“指导幼儿游戏”之间徘徊。有效介入和指导的前提是观察,因此,在幼儿角色游戏中教师应该“看”什么、怎样“看”,是我们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一、角色游戏中,该“看”什么 教师“看”幼儿的角色游戏,是为了获取关于幼儿游戏的丰富信息:幼儿喜欢哪种类型的游戏、喜欢怎样的玩具和游戏材料、喜欢怎样的游戏空间及乐于参与的游戏主题;幼儿与同伴、教师互动的方式;幼儿在游戏中表现出来的认知与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情况等。因此,教师首先要明确游戏中“

2、看”什么。 (一)“看”游戏材料的提供 适宜的游戏材料能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愿望,引发幼儿新的游戏情节。在角色游戏中,教师可以“看”幼儿对游戏材料操作使用的情况,以此判断材料提供的适宜性,把握游戏材料提供的“度”,并及时进行调整。当幼儿积累了一定的游戏经验,或者游戏情节有了一定的发展,可适当减少材料的提供,引导幼儿寻找替代品或符号等进行游戏,以促进幼儿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如中班幼儿玩“小医院”游戏时,教师一开始提供了听诊器、药瓶、针筒等玩具。当幼儿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后,教师先将听诊器拿走,幼儿就将圆形的插片、瓶盖等用一根绳子穿起来,自制了一个听诊器。接着,教师又拿走了针筒,幼儿就用小木棍插入瓶中

3、代替。这样做既推动了幼儿游戏情节的发展,又发展了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看”幼儿的游戏兴趣 幼儿对某一问题的兴趣存在发生、发展、减弱的过程,教师要细心观察,及时捕捉幼儿新的兴趣点,挖掘新的游戏主题,使幼儿的自主性得到发展。一个游戏主题什么时候产生?游戏从开始到结束,幼儿究竟需要玩多长时间?这都需要教师通过观察分析幼儿在游戏中的兴趣点、参与情况和交往需求,作出准确的判断。 例如,在大班“了不起的中国人”主题下,我们开展了“中国茶”活动。在活动之后的角色游戏中,倩倩和明明将绿色手工纸撕成小碎片,放在玩具茶杯中边“喝”边说“好香的茶水”,不一会儿,一些幼儿陆陆续续跑来也要喝茶

4、。教师利用这一契机,“顺水推舟”地为幼儿开发了新的角色游戏“茶坊”。 当教师看到幼儿对原有的游戏产生厌倦情绪时,就要积极开发新游戏。一次,浩浩在娃娃家里玩腻了,闲着没事,独自玩踢皮球,一不小心,把瓶子踢倒了。一旁的超超看见了说:“你不要在娃娃家玩了,我们用这些瓶子开一个保龄球馆吧。”于是,他们将瓶子放在墙角,把一个大皮球当做保龄球滚,过了一会儿,许多幼儿都跑来加入这个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保龄球馆”的游戏很快就诞生了。 (三)“看”幼儿的游戏空间 创设适宜的游戏环境有助于幼儿游戏水平的提升。在幼儿的角色游戏中,教师必须认真观察操作材料是否与幼儿的身高适宜,材料的摆放是否便于幼儿操作,游戏场地

5、空间布局是否便于幼儿交往,游戏空间是否有干扰因素等。 例如,在“小吃店”游戏中,厨师迫不及待地从材料箱中取出油条、大饼、春卷、鱼丸等食物随意堆放在桌子上,就匆匆忙忙地开业了。由于食物堆放过高,鱼丸、油条相继滚下桌,厨师一会儿弯下腰,一会儿抬起头,将食物从地上一样样捡起,忙得不可开交。 可见,教师在布置“小吃店”的厨房时,未能全盘考虑食物的摆放位置,以及如何便于厨师烹饪和顾客点菜等因素,导致厨师手忙脚乱,不能及时满足顾客需求。当教师看到这一现象时,可结合区域活动,在厨房的料理台上为幼儿提供可摆放食物的方盘,让幼儿练习根据标记归类摆放物品。 (四)“看”幼儿的游戏经验 角色游戏是幼儿对现实生活的反

6、映,幼儿的生活经验越丰富,游戏主题越充实、新颖,游戏水平也就越高。因此,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知识经验也是教师必看的内容之一。当看到幼儿在游戏中玩不下去时,教师就要让幼儿多体验生活、观察生活,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例如,在“小吃店”游戏中,第一次担任外送员的小希特别兴奋,一上岗就迫不及待地用两张椅子拼成了“摩托车”,上面装满了各种食物。他一次又一次地往娃娃家送馄饨、包子、面条等,一时间,娃娃家的桌上、床上、橱柜上都堆满了食物。 教师看到这一现象后,分析小希之所以会出现一次又一次送外卖的行为,可能是他缺乏“叫外卖”这一生活经验。于是,教师及时让其他有经验的幼儿介绍“叫外卖”,小希也逐渐明白了要根据客

7、人需要送相应的食物。由此,小希制作了外送电话广告,分发到娃娃家、小医院小希的创造性得到了有效激发。 二、角色游戏中,该怎样“看” 华东师范大学华爱华教授曾说:“理解游戏的意义和价值,看懂幼儿的游戏行为,并能够通过对游戏的组织和指导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是幼儿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体现。”在幼儿角色游戏中,教师作为一名观察者和指导者,明确了“看”什么之后,就要思考怎样“看”的问题。 (一)时常做一名忠实的观众 儿童权利宣言强调:儿童应享有游戏与娱乐的充分机会。在角色游戏中,玩什么、扮演什么角色、怎样进行游戏等,都应由幼儿决定,教师只能给幼儿建议,使他们的游戏活动更加完善,而不能强加干涉。只有当幼儿成为

8、游戏的主人,拥有主体地位时,他们才能真正体验到快乐。因此,教师首先要学会做一名忠实的“观众”,给予幼儿充分的游戏自由。 例如,在娃娃家游戏中,妈妈正抱着娃娃喂奶,爸爸在旁边提醒:“小心娃娃尿尿。”刚说完,妈妈就发现娃娃已经尿湿了裤子。爸爸说:“应该给娃娃垫尿布的。”妈妈急忙向教师求救:“娃娃家需要尿布,但我们没有。”这时教师并没有立即给予回应,而是继续等待。不一会儿,爸爸拿来了放在玩具橱上供幼儿擦鼻涕的纸巾,给娃娃当尿布。可见,面对游戏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应给予幼儿尝试解决的机会,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当然,做一名观众不等于坐视不管,或者把幼儿的游戏时间看成自己放松和休息的机会,教师要

9、学做一名有心的观众,认真观察幼儿的游戏行为,在不干扰幼儿游戏的前提下,运用隐形指导或材料暗示的方式推动幼儿游戏的发展。 (二)有时以玩伴的身份参与游戏 角色游戏中,教师除了观察幼儿,还要和幼儿一起玩游戏,成为他们的玩伴。教师只有深入到幼儿中间,才能真正了解幼儿的想法和需要,发现幼儿在游戏中的问题。这样,教师再以角色身份通过语言、动作示范等给予幼儿一定的指导,使幼儿更容易接受,也能促进角色游戏情节的发展。 例如,幼儿在玩娃娃家游戏初期,爸爸、妈妈和其他成员都各玩各的,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角色行为。于是,教师以客人的身份加入,说:“有人在家吗?我是爸爸的朋友,到你们家来做客,快来欢迎啊!妈妈在忙什么呢

10、,是为我做好吃的吗?”很快,娃娃家的每个成员都能意识到自己应该做什么,爸爸给客人倒茶;妈妈忙着在厨房里做饭;奶奶拿好吃的零食招待客人 (三)偶尔做一回“决策者” 由于角色游戏是幼儿的自主游戏,在游戏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违反规则、攻击性等危险行为,或者在游戏中出现其他不安全因素。当教师看到这些现象时,可以作为“决策者”直接干预游戏。 例如,在警察游戏中,由于小宇没有真正理解警察的含义,认为警察就是管别人的,在管理时出现了一些攻击性行为,很多幼儿向教师告状说警察打人。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采取了直接干预的方式,跟小宇沟通应当如何做好一名警察,让他理解警察是服务他人而不是管理他人的。但是这种方式容易破坏幼儿的游戏气氛,教师要认真判断,适当采用。 (四)每次看游戏后要做好点评 角色游戏中的点评是指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幼儿的游戏行为或现象进行评价,对游戏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建议,对幼儿新的游戏行为加以肯定。教师的有效点评对游戏的发展起着导向作用,一次成功的点评对提高幼儿的游戏水平、推动游戏情节、巩固幼儿游戏中获得的情绪体验等都有着直接的作用。 教师在点评幼儿游戏时,要将自己在游戏中看到的问题或捕捉到的现象,通过各种方式呈现给幼儿,围绕游戏中幼儿的生活经验、角色意识、材料使用水平、交往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让幼儿一起参与讨论、分享经验,以推动幼儿游戏的深入开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