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互联网平台开放不起来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2462912 上传时间:2017-10-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5.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为何互联网平台开放不起来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为何互联网平台开放不起来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为何互联网平台开放不起来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为何互联网平台开放不起来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为何互联网平台开放不起来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为何互联网平台开放不起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为何互联网平台开放不起来(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何互联网平台开放不起来专访互联网评论家谢文中国许多平台企业,目前的作为,与其称之为“开放” ,毋宁叫做“吸星大法” ,是单向利用自己优势的一种“垄断” 。1、中国尚无真正的,开放平台中欧商业评论 (以下简称 CBR):2010年9月,李彦宏宣告推出百度应用开放平台;2010年11月,新浪在微博开发者大会发布开放平台;同时,继淘宝平台开放后,支付宝宣布把平台向外部服务商开放。3Q 大战后,腾讯宣布开放微博、QQ 空间、财付通等 API,此后又宣布开放 QQ 团购平台。此外,人人、当当、360、盛大等也在各自领域推出开放平台。如果我们现在乐观地宣称“中国互联网企业已经进入全面开放的元年” ,您能

2、否同意?谢文:关键是如何定义这个“开放” 。我在3年前就鼓吹开放了,当时大家不接受;今年主流公司共同意识到开放是历史潮流,不得不跟随,因此大家在口头和意识上开放了。然而在实践上只是局部的、低级的、初步的尝试,并没有完整的开放平台。从“说开放”到“做到开放”有一个时间差,今年还做不到。CBR:那么,中国互联网业真正拥有开放平台的标志是什么?谢文:一定是用户真实感受到、产业链真实感受到、真正开始按照游戏规则做才是标准。开放是以 Facebook 的开放平台为标志的它把源代码都放在网上了。在软件时代,微软的操作系统早就开放 API 了。如果把现在的互联网开放和那时候的开放相提并论就没有意义了。因此,

3、现在所说的开放平台必须严格定义:达到 Facebook 和苹果级别和标准的才叫开放。从这个意义上说,开放至少是三维的:1、应用开放。开放自身平台的各种标准接口,欢迎第三方提供各类应用,共享用户,共同服务;例如 Facebook 的 Open Platform 和苹果的 APP Store;2、横向开放。开放平台本身欢迎第三方平台或网站互联互通,让用户在不同平台和网站间畅通无阻,例如 Facebook Connect;3、数据开放。在保护用户隐私前提下,开放用户基本数据(profile)、关系数据和行为数据,同第三方一起打造个性化、个人化、智能化、实时化的服务模式,最好的例子是Facebook

4、的 Open Graph。按照以上的维度,现在中国任何一家公司都没做到真正的开放。CBR:但如果换个角度看,开放是需要时间的。现在中国互联网的主流公司已经在应用层面尝试开放了。谢文:这不能叫开放,我个人的理解,这叫“吸星大 法” 。这些网站是这样的:用户有各种需求,本是通过访问其他网站获得满足,现在我“觉悟”提高了在我这儿,我不做的应用就让别人来做,然后我还能有收入,他也不能离开我的平台。这是单向地利用自己的优势。说得极端一点可以理解为垄断。这样的方式是走不通的,只是战术上的变化,打着开放之名而已。根本上没有解决 Facebook、iPhone 已解决的平等博弈问题。Facebook 自己一个

5、应用都不做,就是一个平台,就像地球提供了土地、空气、水,至于别人怎么活那是他们自己的事情,这才叫真正的开放平台。2、 “吸星大 法” ,无法到达彼岸CBR:那么,那些试图开放的中国互联网公司,能否通过刚才您提到的某种适合自己的、渐进的方式,达到真正的开放平台的“彼岸”?谢文:它们所说的开放平台定义错了。下错了定义,就不可能到达彼岸。比如腾讯,它敢不敢说开放以后自己的服务不要了?不敢。它所谓的开放不是谁都可以来。比如,豆瓣做的事情,腾讯不做,那么豆瓣你来吧;偷菜的项目,腾讯已经做了,那就决不允许第三方的“偷菜”进来这不叫开放,而叫完善,利用第三方的合作完善自己的服务,与开放风马牛不相及。CBR:

6、按照您所说的“吸星大 法”的路数,未来中国互联网生态格局会出现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局面?谢文:那倒不一定。现在可以和当年雅虎垄断中国的时候来类比。从市场的发展、用户的真正需求以及创新的步伐来看,会有更好、发展更快、更有生命力的方式来取代你这是 Facebook 何以战胜雅虎的主要原因。不开放必死,只不过在中国的国情下会死得慢一点,而美国的互联网公司就死得太明显了,看看 iPhone 怎样把诺基亚打败就很清楚了。未来互联网一定是开放的、平台级的,对用户来说,负担最轻是效率最高的,这是人的本性决定的。一个 ID 走天下不好吗?用很简单的方式就找到所有的服务,然后获得个性化的服务,别人来提供产品推广

7、和广告都是针对我的需要,而不是让我看一百条广告,这一定是大方向。所以如果不往开放这个方向努力就是死路一条。曾经很辉煌的公司要意识到这一点:如果不走向真开放,或者只是借助开放的口号,而实际做的是另外一套,最终倒霉的是你自己。当然它们钱多、品牌大,可以阻挠新生事物的生长,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无非是死得慢一点。3、巨头们的,开放困境CBR:现在看,互联网巨头们并不是没有充分认识到开放的重要性,而是在行动层面没有真动作。制约它们开放变革的因素有哪些?谢文:现在这些公司在行动层面就是对付、凑合。能说马化腾没有意识到开放趋势吗?不能。一个上市公司有现实业绩的压力,更重要的是公司内部有一个权力和利益链的

8、格局。要做真的开放平台,就要进行公司重组、重新分配资源,一般已经成型的公司很难做到。这也就是为何雅虎、谷歌等公司里有那么多聪明人,却在开放平台革命面前,一而再、再而三地找不着感觉,这也是为什么创新都发生在小公司,大公司很难创新的原因。CBR:问题是,在中国整体环境下,也没有小公司真正脱颖而出,成长为中国的 Facebook。谢文:这是产业生态健康的问题。大公司也好,小公司也好,大家都不愿意创新,都愿意直奔能挣钱的、低门槛的事,一哄而上,相互抄袭。看团购,看微博,都是打群架,没有创新精神就没有办法了。创新精神是资本主义的核心。CBR:但创新精神更可能是整个社会和商业环境的问题,难以归咎到个人?谢

9、文:首先还是人,不要去怪环境。互联网早期创新精神是很强的,但现在做互联网,大部分人都没有创新的意识,而是用做生意的意识来做的。客观地说,我们这个社会环境,包括互联网产业所处的环境也在摧残创新。大环境不利于创新,互联网从业人士也不崇尚创新,所以团购一下上1000多家,VC 也使劲往里面投,而且都明知没有好结果。这跟其他行业是一样的,已经成名的大企业在破坏创业,自己不创新还压制别人创新,企业家精神层面本身并不支持创新。问题是现在还创造了“微创新”这样的概念。好像创新做不了,那就把创新的标准降低,做什么都算创新,于是就变成现在这个局面。CBR:创新是一条小路,大部分人不愿意走,普遍的想法是在中国互联

10、网这个发展阶段,可以用快速抓住机会、复制模式和创意来获得现实的回报。谢文:关键就在这里。第一,创新绝对有大回报。无论是百度、腾讯,还是阿里巴巴、网易,都是靠创新起家的,所以它们现在成名了,充分利用了先发加创新的优势;第二,创新永远是成功的基石,在任何一个社会环境里都是,但正因为难,回报才是巨大的。现在的悲剧在于,很多人在自欺欺人,认为不创新也能像曾经的创新者一样发大财,自己在骗自己。现在像 Facebook 的模式,是现成的开放平台模式,中国的巨头们可以“抄” ,它们却连抄都不抄。因为这比较累,比较痛苦,时间也很长。CBR:如果请你总结一下中国互联网开放平台困境的原因,你会总结出哪几条?谢文:

11、首先是企业家精神没有了,创新欲望没有了;第二是创新环境不好;第三是都想去捕捉容易和快的商业机会,其实这不可能。门槛越低,竞争越激烈,最后都变成小机会了。4、勿因小诱惑,放弃正道CBR:其实早年,中国有与 Facebook 雏形相近的网站,像校内网、人人网,最后却没有一家和 Facebook 走相近的路,获得相同的结果,这是为什么?谢文:校内网是我以顾问身份参与做的,后来卖给千橡。早期是原汁原味,而且跟 Facebook 同步。卖掉以后,和人人网一样,做了形似,但路径完全改了靠应用来发展,典型的是卖奴隶、卖车位、偷菜;而 Facebook 则在底层做了很多努力,持续不断地创新。校内网、人人网都不

12、跟了,变成简单快捷操作,失去了原创的杀伤力,虽然也有一定的用户规模,却不像 Facebook 那样势不可当。这就是创新不坚决、不彻底、不深入的结果。CBR:很典型的在短期现实利益面前,放弃了应该坚持的。谢文:突然看到结果来得快,就放弃了。为什么推游戏?因为可以马上挣钱,马上盈利就可以上市了,禁不住这个小诱惑,就改了。一旦改了以后,就被打上了标签。像人人网,我把它叫做高校社交娱乐网站,最近才做了一点开放,这已经很晚了。当大家认为你不行的时候,你再做什么,很难让大家的观念转过来。CBR:听起来,中国要出现一个开放平台现在好像还很没有希望。这种破茧,一定要等到一个伟大人物出现吗?谢文:不仅是中国互联

13、网业,就整个 IT 业而言,一些公司核心竞争力做大之后,生命周期就会完结,行业改弦更张,将进入下一轮创新。老公司在新一轮创新中成功的例子,除了苹果,一个都没有。但苹果很难学,它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乔布斯是二进宫,又是一个伟大的天才,而且是苹果的创始人,有巨大的感召力和领导力。你说马化腾可不可以带领腾讯完成蜕变?理论上是可以的。到目前为止,腾讯的成功就是马化腾的伟大之处,但他也有自己的局限。要求一个人有不断创新的能力,这是反规律的。要采用创新创业模式,市场和股东也不支持你,都想赶快挣钱,赶快上市;而 Facebook 做6年都没上市,市值反而更高了,这就是悖论。CBR:一个企业领袖已经获得

14、的成功可能是他未来成功的障碍;平台开放除了领军人物的局限之外,技术方面会有很大的障碍吗?谢文:不会。技术需要做转移,这是一个过程,也就是新做一个平台,可以干旧平台上不能干的事。很多都是操作的具体问题,理论上是不存在障碍的。跟现有的资产比,投资也不是障碍,不需要特别大,和开发一个大型游戏的投入差不多。100个技术人员就可以开始,困难不在于纯技术层面。CBR:那么可不可以认为,现在中国互联网企业的管理能力不足以驾驭这种变革?谢文:我不觉得这是个很大的问题,这是战术问题。谷歌现在不是换 CEO了吗?重新任命领导班子把整个公司折腾了一遍。管理问题都是暂时的,都有办法。不下决心改变的话一切都变不了。5、

15、大理想,才能出大创新CBR:基于开放平台的开发者群体这一两年蜂拥而起,势头猛发展特别快,你怎么理解和评价中国互联网的这一群体?谢文:我不觉得比以前有质的变化,互联网开始就一群年轻人白手起家。现在开发者之所以成为一个主体,主要是由媒体造势,资本的需要,从创新的热情和能力上看要比过去差。如今他们更急功近利,英文叫 calculate,更算计,更没有雄心大志,这是现在开发者们的问题。要我给建议的话,希望他们努力创新,创新才能有大成功。CBR:互联网开放平台孕育于契约精神、开放、透明、公平的价值取向之中,也和多赢、共生这样的思维方式分不开。如今中国社会文化环境显然与此相去甚远。文化环境的“体” ,会不

16、会制约了开放平台的“用”?谢文:和文化没太大关系,和整个社会发展水平有关系。大家明明是高科技企业,却按照传统企业的思维去考虑,这是个问题。社会越开放,商业的气氛越浓厚,个人在社会当中的空间越大,自然有人去创造,追求个人理想。CBR:中国那些意欲开放平台的互联网企业,可以从 Facbook、苹果、谷歌Andriod 那里学到些什么?谢文:Facebook 在精神层面上,不是为了一个特定的生意或具体目标去创立的,而是给人类创造一种更好的生活方式,是非常伟大的创新。它和当年的谷歌搜索一样谷歌把全世界所有电子信息都搜集起来整合好,方便、免费地提供给用户,增进人类获取知识的能力。降低获取知识的成本,信息化社会一切都围绕信息。这是它们的理想。只有大理想才能出大创新。苹果也有大理想,这种理想使得苹果无论硬件还是软件操作系统都要自己做,而且要做到人类能达到的最高水平。就是做最漂亮最好的东西,然后开放,让全人类的好东西都通过我的平台来传播,这也是巨大的创新。谷歌 Andriod 当然也很成功,也有创新,但它是通过收购而来的,只能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