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和王充的思想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12461473 上传时间:2017-09-04 格式:PDF 页数:23 大小:32.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董仲舒和王充的思想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董仲舒和王充的思想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董仲舒和王充的思想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董仲舒和王充的思想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董仲舒和王充的思想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董仲舒和王充的思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董仲舒和王充的思想(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董仲舒的教育思想一、生平与政治哲学思想董仲舒(公元前 179 一公元前 104 年 )。 广川 (在今河北省景县境内 )人,是汉代最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被称为“汉代孔子” 。他对公羊春秋与易经有特别的研究,学识渊博。汉景帝时,被选任为博士,但因景帝崇尚黄老之术,故其主要活动是收徒讲学 “下帷讲诵” 。武帝时命各地推荐贤良方正之 L 以备咨询连对三策,内容是关于天人关系的 故称 天人三策 (或称 举贤良对策 )。汉武帝对他的建议十分赞许。对策后先后担任汀都易王刘非、胶西王刘端的国相,晚年致仕在家,专心从事写作与讲学。但朝廷有大事,仍常派人向他请教。死后葬于京师长安西郊。有一次武帝经过他的墓地,

2、特下马致意, 所以他的墓地又名为 “下马陵” 。他的著作流传至今的只有春秋繁露一书以及汉书董仲舒传中的天人三策 。董仲舒用公羊春秋的微言大义来改造先秦儒学,并容纳刑名法术、道、墨、阴阳家思想,以天人关系问题为中心,建立了一套新的儒学。其要点如下。( 一 ) 天人感应与君权神授董仲舒所要做的就是为当时政治、社会新秩序提供理论的根据。照他的说法,由于人是天的一部分,所以人的行为的根据,一定要在天的行为中寻找。他采用了阴阳家的思想,认为天与人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从这个前提出发,他把主要来源于阴阳家的形上学的根据与主要是儒家的政治、社会哲学结合起来。董仲舒认为人类社会组织是天安排的,无论在肉体或精神方面

3、,人都是天的副本。他说天根据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人类,人的形体以及精神上的各种表征,完全跟天相同,以此为依据,他提出了“天人感应”论,即天人之间相互感应。他宣称“天”是有人格、有意志的至高无上的神,能创造和安排万物和人类,并进行严格的赏罚。皇帝是神的首脑的显现,是天的儿子,是天派下来统治万民、 “替天行道”的,是唯一合法执行“天意”的人,其他三公、九卿、元士是神的耳目口鼻手足各部分的体现,是派来协助皇帝的,要服从“天意” ,就要服从皇帝。在他看来,代天而治民的君主,其行为的好坏,能直接地影响到天。如果君主施行仁政,上天就会降下“符瑞”或“祥瑞”现象,以示天的奖励或授命; 如果君主施行暴政, 上天就

4、会降下灾异现象, 以示 “谴告” ,而这种谴告也是天对君主的爱护与挽救。但董仲舒也认为,民只有通过假借“天”才能制约君。也就是说,民只有假借“天”威,规谏皇帝不要过分残暴,以免受到天谴。董仲舒建立了君权神授的学说,从神学上证明了君权高于一切,统治和教化的权力都要集中到皇帝手里,使王权和封建中央集权制度神圣化、绝对化。(二 )王道三纲与阳尊阴卑董仲舒认为“天”的意志是通过“阴阳五行”来表现的。其准则是“阳贵而阴贱” 、 “亲阳而疏阴” ,他用这套理论来说明人们社会地位的不平等,如君、父、夫属阳,臣、子、妻属阴,是配合君、父、夫的存在而存在的,要绝对服从,他继承了孔子、苟子的正名思想, 又吸收了韩

5、非的思想, 概括并发展为 “三纲五常”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为“三纲” , “仁、义、礼、智、信”为“五常” 。所谓“纲” ,即纲领、主宰。五常是三纲的调整和补充, “常”有不变的意思,五常是儒家所讲的五种不变的德性。他还进一步说: “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 ,认为“三纲”来源于“天” ,其目的是从理论上确证专制君主的绝对权威和君臣父子的严格的统治秩序,这就把政权、族权、神权、夫权结合起来了,被毛泽东称为“代表了全部封建宗法的思想和制度,是束缚中国人民特别是农民的四条极大的绳索。 ”(三 )任德教与奉天法古董仲舒还利用天道“阳尊阴卑”的思想,为儒家的“德治”找到了“天意”的根据。

6、他认为,任德教也是“天意” 因为“天道之大者在阴阳。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是故阳常居大夏,而以生育养长为事;阴常居大冬,而积于空虚不用之处,以此见天之任德不任刑也。 ” 他认为 “德教” 可以收到 “严刑峻法”收不到的效果。 但是他也不反对 “刑” , 不过他是把刑作为 “德教”的辅助手段的。他说: “教,政之本也;狱,政之末也。其事异域,其用一也。 ”他认为封建统治秩序是万世不变的、绝对的。他说: “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 “古之天下,亦今之天下;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 ”道出于天,又万古不变。从这个思想出发,他提出了“奉天法古”的主张, “奉天”是为了“奉道” ;

7、 “法古”是为了 “法道” 。 “奉天” 强调的是封建专制主义的神圣性, 而 “法古”强调的是封建专制主义的永恒性。法古也是“天意” 。这是董仲舒总结了秦亡的教训,把先秦儒家一贯强调的“仁政” 、 “德治”提升和放大到宇宙论的高度。总之,董仲舒的新儒学大大不同于先秦的儒学,使儒学进入到一个新阶段。他不但总结、吸收、包容了道、墨、法、阴阳五行各家,而且日渐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他把先秦儒家的思想与阴阳五行家的学说具体地配置安排起来,从而使儒家的伦理政治纲领有一个系统论的宇宙图式作为基石,适应了时代的要求,成为新社会和新王朝制定统治秩序的先进理论,这是董仲舒思想中顺应历史发展要求的积极的一面。

8、然而董仲舒的思想中具有神秘化特色,成为神学目的论,他力图用神学思想来消融各种自然科学知识违反了人们对自然的科学认识,而他强调的“三纲五常” ,随着封建社会的日益发展,其保守、消极作用也越来越明显。二、关于文教政策的思想汉初所实行的无为政治虽然给人民提供了休养生息的机会,却产生了种种社会矛盾,对于统治者来说,奉行什么样的政策,必须有所抉择。汉武帝于是广征天下人才,以“何行而可以章先帝之洪业休德,上参尧舜,下配三王”为题策问贤良,董仲舒为了适应政治需要, 以儒家学说为理论基础, 广采 诗 、 书 、 易 、春秋之义,引用孔子的言论和事迹达 19 处之多,其宗旨在于“更化” 。董仲舒呼吁统治者改弦更

9、张,实现指导思想和政策的根本转变,以儒家的“德教”作为治国之道。他在对策中反复强调要“任德教” ,教化必由贤才来实施。董仲舒没有停留在笼统赞颂古圣王尚贤明德上,而是为汉王朝设计了三大文教政策的具体方案。第一,兴设学校“养士” ,改革选士制度。为了培养和选拔精通儒经并能“尊王明伦”的治术人才,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开创太学培养贤士和进行教化工作,他说: “夫不素养士而欲求贤,譬犹不缘玉而求文采也。故养士之大者,莫大乎太学。太学者,贤士之所关也,教化之本原也。 , 臣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数考问以尽其材,则英俊宜可得矣。 ”然而设学养士的人数有限,且培养周期较长,因此董仲舒又提出选士的办

10、法,即建议各级官员重视发现、推荐和选拔社会上既有的人才。 “臣愚以为使诸列侯、郡守、二千石,各择其吏民之贤者, , 所贡贤者有赏,所贡不肖者有罚,夫如是,诸侯、吏、二千石皆尽心于求贤,天下之士可得而官使也。遍得天下之贤人,则三王之盛易为,而尧舜之名可及也。毋以日月为功,实试贤能为上,量材而授官,录德而定位,则廉耻殊路,贤不肖异处矣。 ”他的意见是让诸侯、郡守、二千石各自选择他们的官吏和人民中的贤人,所选拔的人如属贤才就有赏,所选的人不肖的就有罚。这样,诸侯、吏、二千石就尽心求找贤才了,天下有才能的士人就可以给予官职加以任用了。 董仲舒把培养人才与选拔人才结合起来统一考虑,认为这样才可遍得天下的

11、贤才,而且注意到在实践中考察人才的贤德与才能, 然后 “量材而受官, 录德而定位” 不 “以日月为功” ,这是有远见的认识。第二,兴教化,正万民。董仲舒继承儒家传统,非常重视国家教民的事业,他认为王者的主要任务是实行德治和教化: “凡以教化不立而万民不正也。夫万民之从利也,如水之走下,不以教化堤防之,不能止也。是故教化立而奸邪皆止者,其堤防完也;教化废而奸邪并出,刑罚不能胜者,其堤防坏也。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大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义节民以礼,故其刑罚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俗美也。 ”他将国家治乱归之于礼乐教化的实施与否。 认为王者最

12、重要的事情就是实行教化, 以达到 “变民风” 、 “化民俗” 的目的。 他还说: “今之郡守县令, 民之师帅 所使承流而宣化也,故师帅不贤,则主德不宣,恩泽不流。 ”可见董仲舒十分重视教化工作,把教化民众当作各级行政官员的重要职责。第三, “独尊儒术,罢黜百家” ,以统制思想。董仲舒根据当时的政治需要,把“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的先秦儒学加以改造,并利用春秋经文简单隐晦、便于穿凿的特点,对其中的“大一统”思想加以发挥,他提出的“独尊儒术”的主张,改变了汉初黄老“无为”之计而行“有为”之术,适合了加强封建中央集权和巩固封建制度一统天下的趋势, 因此被汉武帝所采纳 作为汉王朝统一的政治指导思想和文

13、教政策的主旨。这一文教政策规定了教育的目的是在培养通经致用的儒学治术人才,用“三纲五常”维系人心,以确保汉王朝的长久安宁。总之,董仲舒关于文教政策的思想是他最重要的教育思想,它不仅对汉代的文教政策,而且对整个封建社会各个朝代的文教政策,都产生了重大的作用和影响。关于教育作用的思想董仲舒继承了先秦儒家通过人的本性来说明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思想。 在人性论问题上, 他调和孟苟的 “性善” 论和 “性恶” 论, 认为人性是 “天” 创造人类时所赋予的一种先验的素质 这种素质具有善的可能性,也具有恶的可能性。他说: “性者,天质之朴也。 ”人的这种质,包括性和情。由性而有仁,由情而有贪。性相当于天的

14、阳,情相当于天的阴。故“身之名取诸天,天两有阴阳之施,身亦两有贪仁之性。 ”这就是说,天有阴阳,故人性中亦有善与恶的要素。他不同意孟子的性善说,他说: “善如米,性如禾。禾虽出米,而禾未可谓米也。性虽出善,而性未可谓善也。米与善,人之继天而成于外也。非在天所为之内也。天所为,有所至于止。止之内谓之天,止之外谓之王教。王教在性外,而性不得不遂。 ”在这里,董仲舒运用了“可能”与“现实”这一对范畴。 “现实”必须以“可能”为前提,然而, “可能”并不就是“现实” ,也不一定能成为“现实” 。要使性成善,由“可能”变为“现实” ,须通过人为的教育活动, 才能使之进而为善。 故日: “今万民之性,待外

15、教然后能善;善当与教,不当与性” 。既然人们的性有待于外加的教育才能为善,则善当属于教育的范畴,而不当属于性的范畴。他认为教育不但可以防止恶性,培养善性,而且还可以把人培养成任何类型的人。董仲舒认为教化“为善”的工作应由帝王来进行,这是上天给予帝王的责任。董仲舒还提出了“性三品”说,他把人性分为三品,即圣人之性、中民之性、斗筲之性。圣人之性为上品。是天生的“过善”之性,是其他人先天不可能、后天又不可及的,指的是统治阶级最上层的比较少数的一些人,如帝王、周公、孔子一类人物,斗筲之性为下品,他认为下品无善质,近于禽兽,教化是无用的,只能采用刑法对付他们。 “中民之性”代表万民之性,有善质而未能善,

16、待渐于教训而后能为善,即待圣王教化后方能成“善” ,但却不可能成为圣人,他们是主要的教育对象。 “性三品” 说, 进一步论证了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同时,也为皇权的神圣化、专制统治绝对化以及社会各等级的构成寻找理论根据。韩愈及宋明理学家均继承、发展了这一学说。四、关于道德教育的思想( 一 ) 道德根源董仲舒把封建道德和封建秩序都说成是人性生来就固有的,是上天赋予的。 “人受命于天,有善善恶恶之性” , “天之生人也,使人生义与利,利以养其体,义以养其心” 。他把道德的来源推到抽象的人性上,再从人性归到天命上,这样就使封建道德神圣化,成为超阶级的普遍的东西。( 二 ) 道德教育内容董仲舒认为封建道德“三纲五常”及其相应的忠、孝、仁、义等都出于“天意” ,是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 “仁、义、礼、智、信”为五常,是调整和补充“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道德规范。与先秦儒家一样,董仲舒特别强调“仁”与“义” ,并把它们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