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有趣的测量说课稿

上传人:weil****i173 文档编号:124605573 上传时间:2020-03-12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5.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数学有趣的测量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五年级数学有趣的测量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五年级数学有趣的测量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数学有趣的测量说课稿(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年级数学有趣的测量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属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长方体(二)”的内容,是在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的计算之后,进一步的理解和加深,是它的综合应用,紧贴于生活,对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有很大的帮助和作用。二、目标分析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有趣的测量说课稿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和新课标的要求,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使学生体验“等量替换”的数学方法,发展数学的应用意识。2、过程与方法:感受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3、情感与价值: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合作意识

2、,感受数学的价值,体验学习的快乐。三、教学重点: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及计算教学难点:设计测量方案教具准备:透明容器、不规形状的橡皮泥、石头、大豆、正方体、长方体。四、学情分析:五(1)班学生从组成上说,一部分属于原来中心小学的学生,他们学习认真、踏实、自觉,基础扎实,好学上进,而绝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各村学和教学班点,基础差、底子薄、生源杂,学习比较被动。对数学毫无兴趣,还有部分学生年龄小,在他们身上还明显地存在着儿童的天性,好动、好奇、容易分散注意力、自控能力差等。所以针对学生的性格特点和本班的实际情况,我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五、教法分析:我先用讲故事的形式,首先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当

3、中,然后通过动手操作,演示等活动,引导学生去发现,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鼓励学生独立寻找不同方法和途径,把枯燥无味的数学变得即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有趣”和“测量”是我设计本节课的两个着眼点。让学生从测量规则物体的体积一下子过渡到不规则的图形中,思维跨度大,具有挑战性。怎样让学生轻松愉快地获得新知,我采取三步走的策略:先选取橡皮泥测量,由于学生都玩过,很容易理解;其次,拿出学生非常熟悉的土豆来测量,由于土豆煮熟后和橡皮泥一样可以捏变形,也很快能找出结果。再出现石块让学生探索,发现简便易行的最佳方案。最后通过实际应用和发散思维的方式在练习、巩固的基

4、础上,结束本节课。六、教学过程设计:(7个环节)1、复习旧知,首先复习长方体(正)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说出共用的计算公式。2、谈话引入揭示课题:谁知道乌鸦喝水的故事?为什么乌鸦能喝到水?难道我们人类还不如动物聪明吗?以其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敢于和乌鸦比高低的学习热情。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了起来,这时出示橡皮泥、土豆、石块等物体,从外形上得出规则和不规则体的概念,谁能说出它们的形状?这些物体、形状不像长方体(正)的形状那样规则,没有一个固定的形状,称这样的物体为不规则物体,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测量(板书: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测量)。提示课题。3、提问:怎样计算它们的体积,看谁

5、能想出办法?放手让学生积极思考方案,对可能出现的情况及时鼓劢,让学生大胆探索也是这节课的难点。估算;像皮泥捏成长方体(正);土豆煮熟后压成长方体(正);把石块(铁)磨成长方体(正)。如果像石块、铁、鸡蛋等不易改变它们的形状或不允许改变形状的时候,该怎么办?提示能不能由乌鸦喝水的故事得到启发?引入第第种方案。教师演示:将石块沉入水中。(学生仔细观察):有何变化?讨论:水面为什么会上升?(体积增加)增加的部分在哪里?与石块的体积有什么关系?石块投入水中后,什么在变?什么没变?(长、宽不变,水面的高度在变)。怎样计算石块的体积?必须知道哪些条件?容器的长、宽、水的高度:原来水的高度 (转自数学吧ht

6、tp:/)放入石头后水的高度升高的水的高度回答了以上的问题石块的体积=容器的长宽升高的水的高度。学生很轻松地找到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说明乌鸦为什么能喝到水的原因。以上是本节的重点,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思路进行的,这样一来重点突出难点突破。4、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谁还能想出其它办法?逆方法;装满水。再次鼓励学生。5、巩固练习:由生活中的数学又返回到实际应用。例:出示小黑板铁块的体积=底面积高 由此可得到另两个公式:底面积=体积高 高=体积底面积让学生活学、活用,达到一题多变,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效果。最后应强调水的体积与铁块体积的单位统一。(L=dm3)6、小结:本节是对已学过知识的综合运用,充分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只有理解了,才能把书本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然后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整堂课,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兴奋状态,是在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当中找到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也达到了新课标提出的“老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这一要求。7、作业布置:P55第1、2题,2题作为课后思考题:也是对本节知识的延伸和拓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1、如何测量一粒黄豆的体积?2、刚才的实验中,只能长水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