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芜湖县七年级上学期期中五校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l****y 文档编号:124600749 上传时间:2020-03-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芜湖县七年级上学期期中五校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安徽省芜湖县七年级上学期期中五校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安徽省芜湖县七年级上学期期中五校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安徽省芜湖县七年级上学期期中五校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安徽省芜湖县七年级上学期期中五校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芜湖县七年级上学期期中五校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芜湖县七年级上学期期中五校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徽省芜湖县七年级上学期期中五校联考语文试题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7分)1.注音、写汉字(6分)霎( )时 憔( )悴 脸颊( )搓nin( ) gn( )尬 梦mi ( )2.解释词语含义(2分)开拓 镶嵌3.修改病句(4分)有没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是评价一个优秀学生的标准之一。通过学习李春燕的感人事迹,使全体学生深受教育。5.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0分,每空1分)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_ _ _。 ,禅房花木深。 。 龟虽寿中,最能表现诗人雄心壮志的句子:_ ,_ _ _。_ _ ,_ _。 _ ,把酒话桑麻。 -孟浩然过故人庄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择其善者而从之, _ 论语 ,却话巴山夜雨时。最爱湖东行不足, 。6. 口语交际中委婉地拒绝别人的要求是需要技巧的。想想看下面的情境,那位女士是怎样回答的 (2分)两位男士在谈话,其中一个说:“在家里妻子不让我抽烟,真难受。”边说边拿出香烟,问旁边的女士:“我能抽烟吗?”女士笑了笑,回答了一句话,既不让这位先生抽烟,又说得很幽默,引得两位男士笑了。女士的回答是: 。二、阅读理解(28分)(一)(16分)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

3、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象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有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会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二)火是风儿吹开的花(12分) 十三岁那年,我做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那时,我上小学四年级,一个偶然的机会,在一家报纸上看到一则征文启事。我忍住狂乱的心跳,在一个无人的夜晚,写了篇题目为我的理想的作文。第二天,像

4、做贼一样把信投进邮筒。 在稿子寄出好长时间里,我一直都沉浸在幸福和忐忑不安中。然而,一切似乎并没有改变。太阳依然东升西落,每天还依然是上学,放学。 一天,我吃完午饭到教室,看到有好多同学正围着班长狂笑不已。看到我进来,笑声更是像决堤的洪水。他们用手指着我大声说:“看,咱班的大作家来了!”我一惊,猛然想起投稿的事,难道我的文章发表了?我正不知所措时,班长兴冲冲地走到我跟前:“作家同志,我们班因你而骄傲!”他的话刚说完,笑声再次轰然而起。 这么多年来,我一直默默守候在教室的角落里,有很多老师都不知道我的名字,现在猛地被推到风口浪尖,一时变得手忙 脚乱。“怎,怎么了?”“怎么了?”班长脸一扬,“你的

5、文章发表了。”“啊!”我忽然有一种被抛到半空的感觉,一下子跳了起来,然后抓住班长的肩膀使劲晃着:“真的吗,真的吗?”哈哈,教室里再一次响起哄堂的笑声,还有的干脆使劲敲起桌子。“真的!”班长说着把一封已经开口的信扔到我的身上。我匆匆打开,里面是我的那篇文章,只是第一页多了几个字:“退回,继续努力。” 时光顿时凝固了,我的心一下子跌到失望的深渊,真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你的理想不是当作家吗,我看你干脆当家作得了,在家里作!”他的话就如鞭炮的捻子,再一次引爆了全班。我就像孔乙己,给教室内外带来了快活的空气。 那个中午我不知道是怎么过来的。回到家,妈妈正坐在厨房里做饭,我不禁哭起来。妈妈慌了,忙问发

6、生了什么事。我抽泣着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她,她听后,什么也没有说。 不知过了多久,她拿出一盒火柴,抽出一根轻轻一划,顿时一个如豆的火苗燃烧起来。她说:“孩子,吹灭它。”我不明白妈妈究竟要干什么,只是对着火苗,“噗”地一声,火熄了,剩下一缕袅袅升起的青烟和一截烧焦的木棒。母亲又用火棍挑起锅底正在燃烧的柴火,对我说:“对着里面吹。”我使劲吸了一口气,然后对着锅底狠狠地吹了过去。那火如浇了油似的,熊熊燃烧起来,还有一团火苗发怒般地挤出了灶膛。母亲随手往锅底又加了一把柴火,对我说:“继续吹,吹灭它。”我茫然地摇了摇头,说:“火太大了,吹不灭。”过了好久,母亲语重心长地说:“火柴一口气就轻易吹灭了,而锅底

7、下的火越吹越旺,你愿意做火柴还是愿做柴火啊?” “我要做柴火。”我重重地说。 说完那句话的时候,我就像卸掉了重担一样,顿觉身轻如燕。五年级时,我终于在一家小学读物上发表了第一篇文章,继而,第二篇、第三篇也纷至沓来。我成了班级和学校名副其实的“作家”。面对同学羡慕的目光,我终于明白,之前之所以受到讽刺,是因为我不够优秀。 如今,无论做什么,每当我看到别人异样的目光,听到别人讽刺打击,遇到困难和挫折想停下脚步的时候,我都会想起母亲锅底下的那堆柴火,它如一朵无比美丽的花朵迎风怒放,催我上路。 1(2分) 13岁那年,我做的惊天动地的大事是指什么事?2(3分) 文章故事情节紧凑,结构完整,请根据全文事

8、件的发展过程。(1)起因: (2)经过: (3)结果: 3(2分) 根据提示赏析句子:我忽然有一种被抛到半空的感觉,一下子跳了起来,然后抓住班长的肩膀使劲晃着。(从人物描写角度)4(2分)文章最后一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分点作答5(3分)在成长的道路上,你有没有遇到过挫折,请说一说你是怎样克服的?(不少于30个字)三、文言文阅读(15分)(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

9、欲,不逾矩。”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1. 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5分) 不亦说乎( ) 人不知而不愠( ) 三省吾身( ) 不逾矩( ) 温故而知新( ) 四、作文(30分) 芊芊芦苇,触动了文人的心灵;巍巍“神舟”,触动了国人的心灵;眷眷亲情,触动了游子的心灵;殷殷师恩,触动了学子的心灵;同学们,相信五彩斑斓的大千世界里,一定也会有许多触动你心灵的人或事。请你从生活中选择一件事,以“ ,触动了我的心灵”为题,写一篇文章,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不少

10、于500字。五校期中检测七年级语文试卷答题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阅读一阅读二文言文作文总分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7分)1.注音、写汉字(6分)霎( )时 憔( )悴 脸颊( )搓nin( ) gn( )尬 梦mi ( )2.解释词语含义(2分)开拓 镶嵌3.修改病句(4分)有没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是评价一个优秀学生的标准之一。 通过学习李春燕的感人事迹,使全体学生深受教育。4.名著导读(3分) 5.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0分,每空1分) _ _。 _ ,_ _ _。_ _ ,_ _。 _ _ _ 。6. (2分)女士的回答是: 。阅读(一)1、第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

11、用?(2分)2、第句中的“它们”指的是_,第句中的“它们”指的是_ _.(2分)3、“慈善”是用来形容_的,作者在这里用来形容_,从修辞上看是_,这种用法,表达出作者对济南冬天的_ _之情。(3分)4、第句作者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作用是怎样的?(3分)5、济南为什么是个理想的境界?(3分)6、找出本段中你最喜欢的一句,并说明原因。(3分)阅读(二)1(2分) 13岁那年,我做的惊天动地的大事是指什么事?2(3分) 文章故事情节紧凑,结构完整,请根据全文事件的发展过程。(1)起因:(2)经过: (3)结果: 3(2分) 根据提示赏析句子:我忽然有一种被抛到半空的感觉,一下子跳了起来,然后抓住班长的肩膀使劲晃着。(从人物描写角度)4(2分)文章最后一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分点作答5(3分)在成长的道路上,你有没有遇到过挫折,请说一说你是怎样克服的?(不少于30个字)三文言文1. 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5分) 不亦说乎( ) 人不知而不愠( ) 三省吾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