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杆灯基础灌注桩施工组织设计

上传人:mg****2 文档编号:124598471 上传时间:2020-03-12 格式:DOC 页数:80 大小:1.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杆灯基础灌注桩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高杆灯基础灌注桩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高杆灯基础灌注桩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高杆灯基础灌注桩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高杆灯基础灌注桩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杆灯基础灌注桩施工组织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杆灯基础灌注桩施工组织设计(8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国投湄洲湾煤炭码头一期工程(道路与堆场工程高杆灯基础灌注桩施工方案) 单位工程名称:国投湄洲湾煤炭码头一期工程道路与堆场工程 编制单位: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体 国投湄洲湾项目经理部一航五分部 编制: 审核: 审批: 报送日期: 年 月 日专业资料目录第一章 编制说明21.1编制依据21.2编制说明3第二章 工程概况42.1概述42.2工程数量一览表42.3概况4第三章 工程特点分析13第四章 工程施工总体安排144.1施工顺序144.2 临时设施施工安排144.3机械设备总体配置144.4劳动作业组织14第五章 施工方法155.1工程概况155.2施工工艺流程155.3施工工艺及

2、方法165.4施工进度安排及施工强度255.5事故的预防及处理25第六章 施工进度计划306.1施工进度计划说明306.2施工工期进度横道图31第七章 施工试验与测量327.1施工试验327.2施工测量33第八章 施工管理措施358.1质量保证体系358.2安全管理体系508.3安全保证措施558.4雨季、夜间施工措施598.5防台、防汛措施638.6施工用电安全措施计划648.7文明施工措施658.8环境保护措施69第九章 资源需用计划759.1主要船机使用计划759.2劳动力使用计划76专业资料 .第一章 编制说明1.1编制依据1.1.1设计图纸 1.1.1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国投湄

3、洲湾煤炭码头一期工程堆场平面布置图2008120D-道堆-PY002B;1.1.2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国投湄洲湾煤炭码头一期工程堆场断面图(-)2008120D-道堆-PY003B;1.1.3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国投湄洲湾煤炭码头一期工程堆场断面图(二)2008120D-道堆-PY004B;1.1.4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国投湄洲湾煤炭码头一期工程堆场断面图(三)2008120D-道堆-PY005B;1.1.5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国投湄洲湾煤炭码头一期工程40高杆灯基础结构图(一)2008120D-道堆-PY020;1.1.6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国投湄洲湾煤炭码头一

4、期工程40高杆灯基础结构图(二)2008120D-道堆-PY021;1.1.2施工及验收规范、规程及标准建筑基桩检验技术规范JGJ106-200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建筑地基基础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9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建筑结构载荷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1.1.3 施工安全管理规范、规程及规定建筑机械使用安

5、全技术规程JGJ33-201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上述标准或规范有修改或重新颁布,施工时将遵照执行。1.2编制说明我部编制国投湄洲湾煤炭码头一期工程引桥桩基施工方案,主要以指导高杆灯基础灌注桩的施工。旨在明确各个环节的施工方法、措施、程序和标准,贯彻执行设计意图,确保施工生产顺利进行,从而达到提高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降低工程成本、保证安全生产的综合目的。第二章 工程概况2.1概述工程建于防风网工程四周(防风网共分AB、BC、CD、DA四段)共有九个灯塔(灯塔标号如下:40T

6、1、40T2、40T3、40T4、40T5、40T6、40T7、40T9、40T10),每个灯塔下有4根灌注桩,共36根(灌注桩编号如下:40T1-1、40T2-2)。其中AB段有4个灯塔(40T1、40T2、40T3、40T4)共计16根灌注桩,BC段有2个灯塔(40T9、40T10)共计8根灌注桩,CD段有3个灯塔(40T5、40T6、40T7)。高杆灯基础灌注桩采用800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基础,桩顶锚入承台100mm,桩身纵筋保护层为55mm,桩身采用C40混凝土灌注,混凝土水灰比不宜大于0.42,抗渗等级不小于P8,总桩数36根。2.2工程数量一览表序号施工项目数量(根)用量1C40灌

7、注桩混凝土36约为325m2灌注桩钢筋42t3桩头凿除18m4灌注桩小应变检测36根2.3概况2.3.1气象条件拟建场地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气温20左右,累年极端最高气温在3739之间,一般无霜冻;多年平均降水量为977.51316.6mm,累年最大降水量在1477.91818.1mm之间,多年增均蒸发量2022.8mm,大于降水量;多年平均风速为5.46.9 m/s,常风向为NNE向,其频率为28%,强风向为N-NE向,最大风速为24m/s,每年79月份为台风季节,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2.3.2水文条件(1)潮汐湄洲湾海域属强潮海区,潮汐性质属正规半日

8、潮。按最近观测站(鲤鱼站)资料,多年最高潮位7.16m(当地驻港零点基准面,下同),多年最低潮位-0.49m,最大潮差7.2m,设计高水位6.45m,设计低水位-0.02m,50年一遇极端高水位7.7m,50年一遇极端低水位-0.28m。(2)波浪湄洲湾是一个深入内陆的半封闭狭长形海湾,南北长约35km,东西宽30km,湾内水域散布着许许多多的大小岛屿,湾口宽约10km,面向台湾海峡,附近湄洲岛、大竹等岛屿形成天然屏障,场地位于大竹岛至青兰山半岛一线以北的湾内,其波浪主要是湾内小风区形成的风浪和由口门绕射进来的小振幅风涌混合浪。根据肖厝鲤鱼尾附近临时波浪观测站资料,风浪出现频率为98.77%,

9、风涌浪频率为83.6%,风浪常浪向为NEN向,风涌浪常浪为EN向,强浪向为S向,最大波高为1.80m。(3)潮流福建中部沿海的莆田湄洲湾为强潮海区,潮流动力较强;本海区属正规半日潮流区。受地形的制约,形成比较稳定的往复流,涨潮流流向湾内,NWNNW向;落潮流流向湾外,SESSE向。往槽部位涨落潮流向基本与槽向一致,浅滩和湾澳部位,流向略有分散。大潮流速大于小潮流速,表层流速大于底层流速。涨落潮最大流速一般出现在表层或次表层、高潮前后23h。2.3.3工程地质拟建工程位于湄洲湾北岸忠门半岛湄洲湾电厂南侧海域,东邻西山、岭头村,距莆田市区约37公里。 地貌为侵蚀海岸地貌和堆积海滩地貌,现有海岸线呈

10、不规则状,受近代人为围垦建设的影响,岸线大部分区域为已建围堤,少部分区域为礁石出露。拟建区域位于长乐南澳深大断裂北段,漳平莆田东西向构造带横亘于(湄洲)湾顶部位置,构造以断裂为主,褶皱不发育,区内主要为岱前山东白山断裂,走向北东,局部发育有东西向和北西向低级序断裂。受大断裂影响,沿该深大断裂带两侧出现一套变质火山岩系。其岩性主要为灰白肉红色混合二长花岗岩、均质混合岩及混合花岗岩、混合花岗闪长岩及凝灰熔岩等。据相关资料分析,该区域的断裂在全新统以来未见有明显的活动迹象。根据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在勘探深度范围内揭露的岩土层主要由新近人工堆积层、第四纪全新世、晚更新世的松散堆积层和燕山早期侵入的晚

11、侏罗世的火山岩风化层组成。根据地基土的地质时代、成因类型、埋藏深度、空间分布发育规律、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及其工程地质特征,将其划分为9个地基土层及分属不同地基土层的亚层。各地基土层的工程地质特征根据自上而下土层位置分述如下:1素填土(Q4m1)为新近人工回填层。场地内仅FFW55和FFW56号孔有揭露,顶板埋深为0m,顶板标高6.5-9.77m;揭露厚度为0.3-0.9m。呈灰褐、灰黄色,成分主要由粘性土混砂粒、少量碎石等回填而成,含有植物根系,回填约十年,未经专门压实处理,密实度及均匀性较差。稍湿,呈松散状。2抛填砂(Q4m1)为新近人工回填层。场地内除BD5-2、FFW55和FFW56号孔外

12、,其余钻孔均有揭露,顶板埋深为0m,顶板标高6.06-9.47m;揭露厚度为2.5-10.0m。呈浅黄色,成分主要由石英石、粗砂粒组成,局部混有少量淤泥,砂粒以次棱角状为主,级配一般,分选较好。含较多的贝壳碎片,密实度及均匀性较差,个别孔段局部夹有块石。饱和,该层标准贯入试验修正数平均为6.2击,呈松散状。为欠固结土,工程性能差。3淤泥(Q4m)属全新世海相沉积。场地内部分钻孔有揭露,顶板埋深为0-10m,顶板标高-1.53-8.27m;揭露厚度为1.5-7.1m。呈灰色,成分主要由粘、粉粒组成,含有机质及少量贝壳碎片,略具异味。质较纯,切面光滑,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含水量较高,强度较低,粘

13、性较强,芯样易粘手,局部相变为淤泥质土。饱和,呈流塑状,标贯一般呈自沉状。该层属高压缩性、低强度软弱土,工程性能差。4淤泥混砂(Q4m)属全新世海相沉积。场地内部分钻孔有分布,顶板埋深为4.9-14.4m,顶板标高-5.34-83.67m;揭露厚度为1.6-5.9m。呈浅灰色,主要由淤泥和砂混合而成,含砂约20%,含有机质及少量贝壳,略具异味。切面稍光滑,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饱和,呈流塑-软塑状,该层标准贯入试验修正击数平均为1.3击。该层属高压缩性、低强度软弱土,工程性能较差。5混砂淤泥(Q4m)属全新世海相沉积。场地内部分钻孔均有揭露,顶板埋深为3.8-5.5m,顶板标高2.4-4.4m

14、;揭露厚度为2.0-4.6m。呈灰色,主要由中粗粒石英砂及粘、粉粒组成,含少量腐植质,具有臭味,淤泥含量约占10-25%,含少量贝壳。饱和,该层标准贯入试验修正击数平均为4.2击,呈松散状。该层属高压缩性、低强度软弱土,工程性能差。6淤泥质土(Q4m)属全新世海相沉积。场地内钻孔主要于FFW23-FFW31和FFW83-FFW95号钻孔有揭露,顶板埋深为7.1-12.5m,顶板标高-4.28-1.4m;揭露厚度为1.8-8.5m。呈深灰色,成分主要由粘、粉粒及少量砂粒组成,含少量贝壳机有机质,具有臭味,切面稍光滑,韧性较好,干强度较高,强度较低。饱和,呈流塑-软塑状,该层标准贯入试验修正击数平均为2.5击。属高压缩性、低强度软弱土,工程性能差。7粗砂(Q4a1-p1)属全新世冲洪积相沉积。场地内仅少部分钻孔有揭露,顶板埋深为6.0-13.8m,顶板标高-5.4-2.2m;揭露厚度为1.2-2.6m。呈褐黄、浅灰黄色,成分主要由石英中、粗砂粒组成,砂粒以次棱角状为主,级配较好,分选一般。该层标准贯入试验修正击数平均为10.8击。饱和,呈稍密状,局部呈松散或中密状。该层属中等压缩性土,工程性能一般-较好。8粉质粘土(Q4a1-p1)属全新世冲洪积相沉积。场地大部分钻孔均有揭露,顶板埋深为5.9-18.0m,顶板标高-9.3-2.37m;揭露厚度为1.5-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设计及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