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春九年级月考语文试卷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2458916 上传时间:2017-10-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98.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9年春九年级月考语文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09年春九年级月考语文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09年春九年级月考语文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09年春九年级月考语文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09年春九年级月考语文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09年春九年级月考语文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9年春九年级月考语文试卷(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09 年春九年级月考语文试卷汉 字(10 分)1、写字。 (3 分)根据解说,请将下面这段话中的三个错别字改正,使这段话完整正确,然后将这段话工整地抄写在方格里,完成相应的题目。请注意试卷的整洁。玉不啄 不成气 人不学 不知意【解说】教育培养人才和制造器具是一个道理。就像一块玉石,本来就是质地细腻富有光泽,可以制造精美装饰品的材料。可是,如果不经过精心的雕琢,就不能成为美观有用的器皿。做人也是 这个道理,不好好学习,就不知道做人 处世的道理。2、识字。 (4 分) 按照部首检字法,上面解说中加点的 “腻” 字应查_部。(1 分) 加点字“腻”的读音应为_(1 分) 下面词语中“腻”字与解

2、说中加点字“腻”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2 分)A.油腻 B.光腻 C.腻烦 D.尘腻3、 百家姓 、 三字经 、 千家文 、 千家诗四部书是旧时儿童上学必读之书,也是民间流传甚广、影响深远的四部古今奇书。第 1 题中的选段出自于 一书。(1 分)4、中国书法上有“颜筋柳骨”之说,其中“颜”指_, “柳”指_。 (2 分)阅 读(50 分)一、阅读下面古诗文,然后答题。 (本题共 8 小题,计 17 分)【材料 1】口不绝于吟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 编。 -(唐)韩愈【材料 2】老杜云:“新诗改罢自长吟。 ”文字频改,工夫自出。近出欧公作文,先贴于壁,时加窜定,有终篇不留一字者。 -(宋)吕本

3、中【材料 3】赋诗十首,不若改诗一首。 -(宋)魏庆之【材料 4】郑谷 在袁州府,齐己 携诗诣 之。有 早梅诗云:“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 ”谷曰:“数枝,非早也,未若一枝 。”齐己不觉投拜 。自是士林 以谷 为“一字师”。-陶岳五代史补注释:郑谷:唐朝诗人。齐己:唐朝和尚。诣:拜访。投拜:跪拜。士林:知识界。【材料 5】陈舍人偶得杜集 旧本,文多脱 误。至 送蔡都尉诗云:“ 身轻一鸟 。”其下脱一字, 陈公因与数客各用一字补之:或云“疾”,或云“落”,或云“下”,或云“度”,莫能定。 (1)后得一善本, (2)是“身轻一鸟过 ”。陈公叹服,以 为虽一字, 诸君亦不能到(3 ) 。-欧阳修六

4、一诗话注释:杜集:杜甫诗集。“身轻一鸟过,枪急万人呼”:是杜甫赞美蔡都尉武艺高强的诗句,上句讲他善于纵跳的轻身功夫,下句讲他善于使 枪。 或: 1、解释材料 1 中加点的“绝”的含义,并写出一个与此义相同的文言语句。 (2 分)2、你知道材料 2 中的“老杜”及“欧公”分别是谁吗?请写出他们的姓名及其名句。 (4分)3、请在材料 4 中找出与材料 3 中的“不若”含义相同的一个词语。 (1 分)4、老师将材料 5 中加点字“或”的注释写漏了,请你根据上下文推断它的含义,将注释的内容补上。 (1 分)5、文言文要读出韵味。请认真阅读原文,凭你的语感,将文言词“也” 、 “乃” 、 “其”正确填入

5、材料 5 的(1) 、 (2) 、 (3)处。 (3 分)6、材料 4 中郑谷建议齐己将“昨夜数枝开”改为“昨夜一枝开” ,其理由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 (2 分)7、材料 5 中陈舍人叹服杜甫“身轻一鸟过”的“过”字用得精妙,你能说说这个“过”好在哪里?(2 分)8、读了这五则材料,对你在写作上有何启示?(2 分)二、阅读下面科普文,然后答题。 (10 分)怪石奇趣岩石,是地球上再平常不过的 东西,平 时不会引人注意。但在神奇的大自然中,还有许多千奇百怪的石头,相信一定会令你大开眼界的。在我国湖南省祈阳县兰桥乡荷池村, 发现了一种能漂浮在水面上的石 头,人 们叫它“ 水漂石”。这种石头有深红

6、、灰褚、灰白等颜色,它的硅 质瓣呈多孔洞 组成的斑点状,比 较坚硬,但比重很小,可以长时间漂在水面上。 石头也会怕痒吗?在四川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新乐乡拗石湾,确有两块“怕痒”的石头。它们一上一下,摞在一起,上面一块有 4 立方米,下面一块有一部分埋在地下,露出地面的 约 5 立方米。如果有人触到石头的“ 痒处 ”,它便会 发出“ 咯咯”的笑声,而且上面的一块会不住晃动。据当地一位老翁讲,石头的“ 痒处”是上石的一个小眼,他 还是孩子 时就常去用手压那小眼,以 “怕痒石”的“笑声”和它笨拙的晃 动 取乐。 2在我国武陵山区深处的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境内,有一精美奇特的怪石,能准确地预知天气,当地农

7、人称之为“ 神石”。 这块石头位于该县境内的钟 灵乡石门村一座小山的顶部,呈 圆形,直径有 120 厘米,厚约 20 厘米;外 观呈银白色,光滑平整,晶莹秀丽。每到天晴的前 3 天内,此石自身便发出“ 叽喳、叽喳”的声音,在 50 米内能清晰地听到;当有大雨或寒潮到来的前 3 天, 这块石则发出“嗡 、嗡、嗡” 沉闷 的响声,方 圆半公里内都能听到。当地的人们根据此石的不同音响,判断出天气的变化,及早安排 农事。 这块堪称世间一绝的“ 神石”为何有此奇特功能,至今 还无人破译。 无独有偶,在我国四川省石柱土家族自治县马武乡咸水村,也有一块能预报天气的石头。如果此石的某一方集满了水珠,就 预示那

8、一方将要下雨。若水珠集在石头中央,则表明附近各地将普降大雨。石头表面潮湿发黑 时, 则预示当地的天气将阴连绵 。在阴天的日子里,如果石 头表面干燥发白,便是将要晴天的象征。因为这块石头预报的天气情况总是十分准确,所以被当地土家族人誉为“雨化石 ”。 不仅在我国有这样奇怪的石头,在国外的 许多地方也发现 了一些奇石怪岩,引起了人 们的极大兴趣。 在法国与西班牙交界处的比里牛斯山中,有一 块会哭的岩石,人们称它为“ 哭岩”。 这块不足 30 米高的岩石在外形上并没有什么奇特之处,但在天气晴朗的午后它会发出像女孩一样的哭声。世界各地的游客被这一神奇 现象所吸引, 纷纷前来,兴致勃勃地听“哭岩”的“

9、表演”。 南斯拉夫西南的坦加斯村有一块奇怪的石头,它形似 鸡蛋,上粗下细,有两米多高。看上去它像站不稳的样子,但就算你力气再大也推不倒它。最奇妙的是,在每年的 5 月和 10 月里,这块石头会喷出白色的气泡来。 这些白泡喷出的时间有长有短,一般在半天到一天左右。科学家 们虽然对这块石头进行了长期研究,但至今也找不出原因。当地人把这块神奇的石头称为“气泡石”。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些怪石之 谜终将会被揭开的。9、 “怪石奇趣”的“怪” “奇”各种各样,请根据文章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怪” “奇”表现在哪些方面?(3 分)10、 “这块堪称世间一绝的神石为何有此奇特功能,至今还无人破译” ,这句

10、中的“奇异功能”是指哪些内容?(2 分)11、品析下面句中加横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2 分)这块 石头预报 的天气情况总是十分准确。一般在半天到一天左右。12、如果在神石、雨化石、气泡石这三块石头旁边各立一块标牌,请你为它们各写一段简明扼要的介绍性文字,以便游人迅速了解它们的奇特之处,你会怎么写呢?请任选一块进行介绍。字数在 50 字以内。 (3 分)三、阅读下面散文,然后答题。 (10 分)染绿的声音徐迅山居的日子,是在山中一座精巧的石头房里度过的。天天,我都被一种巨大的宁静所震慑着,经过许多尘嚣侵扰的心灵,陡然回 归到这旷古未有的宁静之中,而又知道周围全是绿色的森林,心里似乎也注 满了一汪

11、清涟之水, 轻盈盈的,如半山塘里绽放着的一朵睡莲。也有声音,在白天的山峦;偶尔也有人语喧哗,幽谷回 鸣 。空山不见人,倒使人感觉到大森林的真切和人世的烟火之气。更多的是鸟声,从黎明的晨噪到傍晚的暮鸣,耳闻着那密密松林里传出的啾啾鸟鸣,还可以看 见那墨点般的小鸟,如大森林的音符跳荡着、栖落着。 鸟鸣常常使大森林归于虚静,它天生就是一种虚幻的精灵呢!鸟声让 人着迷的听, 这时听出的就是一阵阵溅绿的声音。当然有 许多声音是有 颜色的。如皑皑白雪,潺潺流泉,响动的就是一大片白;如春花秋菊的凋谢,细心的人也会听出它的 艳红和鹅黄的色调; 。在大森林里,此时我被激动的不是这种颜色的声音,而是 满山攒动着的

12、森林 那浓绿浓绿的声音了。 满山密密的松林、枫树、珍珠黄杨、翠竹 树丛间刮过的风也是绿的,绿将大森林融为碧翠的一体,分不清颜色的浓淡深浅。那声音自然也不用 侧耳倾听,触目皆是大片森林的宁静固然会使人坠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孤独和虚空当中,而这染了绿的声音,却让人感到一种生命的快意和心灵的悸动,黎明的时候, “山路原无雨,空翠湿人衣 ”,森林里露珠“扑扑”滴落的声音,在我听出的是一种(A)的绿色;森林静静肃立,错叶交柯,在我听出的是一种(B )的绿色;狂风呼啸,排山倒海咆哮着的松涛,在我听出的是一种(C )的绿色;阳光拂动滔滔无 边的绿海,阳光掠去又显出一江春水,在我听出的是一种(D)的绿色。 山

13、居无事的时候,只要静静地穿行在这无边的大森林之中,我满心的尘垢,便一下子就被荡漾得无影无踪,只觉得身心惬意和愉悦,心中陡然就有层斑驳的绿爬上心壁,盈注着生命那清凉的绿意来。听惯 了这种声音,在夜里我常常睡不着觉。 拥被而坐,此时周遭那染了绿的声音已渐渐无声无息,看很白的月光,慢慢浮上窗棂,月光里的绿色冷冷如春水荡漾着,使人感觉到那绿色的声音一定是被浓浓的月光所消融, 荫翳在莽莽苍苍的大森林之中了。但这时这刻,我思想的羽翅还翩翩起伏着,希冀那染了 绿色的声音出现,有 风的夜晚,我看窗外的大山果然是混沌未开的一团绿色,那染了绿的松涛之声,铺天盖地的我在石屋周围 如狂飚般的春潮,惊涛拍岸,振 聋发聩

14、, 让我激动得恨不得长啸 这些年,我知道我常常 谛听水声,谛听鸟声,不仅是因为我对尘嚣之声异常低厌倦和唾弃,更多的是在 寻找清纯的自然和人世的大自然。那是我生活须臾不可缺少的思想的源泉若能轻轻地裹在这染了绿的声音里心新就会轻灵得像一朵绿荷,即使泊在波涛里滚动,那梦也是常常染了 绿呢!13、第段写了几种声音?请一一列举出来。 (2 分)14、在第段画横线的句子后面补写一句话,使意思表达连贯,内容上具有一致性。 (2分)315、将下面的短语分别准确地还原到第段的 ABCD 所标注的位置中去。只填序号即可(2 分)(1)茁壮生长的蓬勃;(2)恬淡而平和;(3)轻柔而凝重;(4)悲壮和磅礴16、作者用

15、词非常讲究,如第段“只觉得身心惬意和愉悦,心中陡然就有层斑驳的绿爬上心壁” ,一个“爬”字既写出了“惬意和愉悦”弥漫身心的动态感觉,又有如爬山虎向四周绿满墙壁般真实的画面感,生动传神。请赏析第段画波浪线句子中的“浮”字的妙处。 (2分)17、言为心声。通过阅读本文你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怀?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2 分)四、阅读下面议论文,然后答题。 (13 分)谈“忍”不知从何 时 起, “忍” 成了当今社会的一种时尚:一些年轻人穿着印有“忍”的 T 恤衫招摇过市,肩膀上、手臂上刺着“ 忍”字以自我标榜;一些成功人士,也把写有“忍”字的条幅装裱后悬挂在显眼处,以自励自警。“忍” 似乎是中国传统文化极力提倡和宣讲的,无论是儒家、道家还是佛家,都倡 导“忍” 。但传统文化所提倡的“忍” ,并不是一味地叫人忍让、忍受和忍耐,并不是委身以求全、苟且以偷生。今人标榜“ 忍” ,也不仅仅为 求得一时的风平浪静、无所作为。相反,它暗含着等待 时机的策略、隐含不露的智慧。 “面对命运,忍耐似乎是走向成功的不二法门”,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忍,是在等待中对机会的窥伺,是在冲 锋前对自己爆发力的凝聚。因为机会不可能俯拾皆是,它需要认真寻找;力量也不可能随时都有,它需要慢慢 积蓄。“忍” 是有大小之分的。 韩信受胯下之辱是小忍,司马迁受宫刑后发愤著书是大忍。由此看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