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五苏东坡传知能优化演练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2458912 上传时间:2017-10-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32.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五苏东坡传知能优化演练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专题五苏东坡传知能优化演练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专题五苏东坡传知能优化演练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专题五苏东坡传知能优化演练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专题五苏东坡传知能优化演练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专题五苏东坡传知能优化演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五苏东坡传知能优化演练(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生用书 P59P 61一、基础考查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斐然/翡翠盘桓/煊赫 覆盖/ 狂放不羁B杀戮/指戳 戏谑/虐待 歉疚/ 不慊之心C湫隘/龙湫 蹶然/蹶子 醇甜/ 纯洁无瑕D鲈鱼/泸州 缆绳/橄榄 毛嫱/ 帆樯如林解析:选 D。A 项,fi,hun/xun,f/j;B 项,l/chu,xu/n,qin;C 项,jio/qi,ju/ju,chn ;D 项, l,ln,qi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携眷颧骨匀亭 推心置腹B唾弃 戏谑 鹤唳 夜阑风静C窥探 桂淖 临皋 余音袅袅D徜怳 颍河 清宴 无以侑解析:选 B。A 项, “匀亭”应为“匀停

2、” 。C 项, “桂淖”应为“桂棹” 。D 项, “徜怳”应为“惝怳”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近代中国内忧外患,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促使知识分子自觉自愿又步履维艰地开始了从器物技术到思想文化的现代性追求。B经过长达两个星期的鏖战,本届世界锦标赛最终尘埃落定,中国队在赛程极其不利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获得冠军。C有人认为天才之作总是合天地之灵气,妙手偶得,据说蓝色多瑙河就是作者在用餐时灵感一来随手写在袖口上的。D碳排放过量会给地球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如果不设法加以遏制,必然会威胁人类生存,全球性大灾难指日可待。解析:选 D。A 项, “步履维艰”形容行走困难。B 项

3、, “尘埃落定”比喻事情已经有了结果,成为定局。C 项, “妙手偶得”形容文学素养深的人偶然间所得到的。D 项, “指日可待”是个褒义词,表示不要等多久或迅速就可达到目的。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人才培养的质量是衡量一所大学办得好不好的重要因素,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课题。B为了更好地提高服务质量,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为旅客创造和谐的候车环境、快乐的人性化服务。C这种感冒新药经过在北京、上海、南京、杭州、开封等地医院的 400 多个病例中临床试用,80%反映确实有疗效。D校庆在即,学校要求全体师生注重礼仪,热情待客,以带给从全国各地回母校参加庆祝活

4、动的校友感到宾至如归。解析:选 A。B 项,动宾搭配不当,可在“快乐”前添加“提供” 。C 项,结构混乱,暗换主语,可将“这种感冒新药”调至“确实有疗效”之前。D 项,句式杂糅, “以带给宾至如归”杂糅,应为“以带给校友宾至如归的感觉”或“以使从全国宾至如归” 。二、文段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7 题。两兄弟熙宁四年(一七二)七月,苏东坡携眷离京往富有湖山之美的杭州上任。 他弟弟子由这时在陈州(淮阳 )充任教授,淡泊自甘。陈州位于国都东南七八十里,正在苏东坡治下的视察行程之中,他随后几年都常常利用机会到弟弟家盘桓小住。有时会住上七十几天。那几个月兄弟二人常到柳湖去划船,或是在城郊漫步

5、,谈论政治、家事、前途。苏东坡的一个短处就是老向客人谈论自己的心思,写文章也是发挥自己的见解。当时不是什么好年月,子由对哥哥太了解。兄弟二人,气质不同,形貌各异。子由高大,丰满的圆脸,两颊附近的松肉很多,而东坡则健壮结实,骨肉匀停。最能透露他特性的,就是他那敏感活动、强而有力的嘴唇。他的脸色红润,热情洋溢,会由欢天喜地的表情一变而成抑郁沉思的幻想状。苏东坡对他弟弟说:“我知道我一向出言不慎。我一发现什么事情不对,就像在饭菜里找到个苍蝇一样,非要唾弃不可。 ”子由说:“有一件事你知道吗?你留意过没有?一日空闲长似两日。所以人若一生七十年都在空闲中过,他实际上等于活了一百四十年。这是求长寿最容易的

6、办法。 ”子由沉稳、实际、拘谨、寡言;而东坡则轻快、开阔、好辩、天真、不顾后果。在文学风格上,也有一种差异就犹如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和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东坡像威廉,子由像亨利。由各自的才气上看,威廉原应当写小说,而亨利应当写心理与哲学性的论文。可是威廉 詹姆斯却把他的才华和诙谐注入了通常干燥无味的心理学和哲学教科书,而亨利 詹姆斯则在小说的天地中注入了他人性的思想和观察这样充实的内容,这对世界的文化反倒有益而无损。子由没有哥哥才气的一半。但是他的文章内容充实,具有深度,使他在这一类文章之内,足称大家。苏东坡知道弟弟的忠言大有道理,倘若他的气质像子由那样恬

7、淡沉静,他必然会乐于接受的。但是问题不是他如何想,而是他如何感,不是理性的问题,而是感性的问题。我们论到苏东坡,我们就不能避免“气”这个字。以苏东坡的情况而言,其意义正同于伟大的精神,一个人高升到无极限的精神,至大至刚,激烈冲动,因其本身充沛的元力必要发之于外而不可抑制。佩服苏东坡的人和批评苏东坡的人,就常说到他这种至大至刚之气。孟子在自己本身觉察到有此力量,这种力量若辅以正义真理,便在天地之间无所畏惧。苏东坡既然天赋这样生气蓬勃的精神,他自然常遭遇到道德的矛盾,一方面要保持英雄本色,不失其与生俱来的大无畏精神;另一面又要顾到同样重要的明哲保身这一人生的本分。在苏东坡一生的官宦生涯中,有某些时

8、期此种冲突特别尖锐,往往他宁愿保持他的英雄本色。所以他内心中的冲突总不会太大的。他那伟大的天才不断自由流露而一发不可抑制。正是:猿吟鹤唳本无意,不知下有行人行。苏东坡与其弟弟子由及家人共度中秋。临别时,二人难分难舍,子由决定送兄长至颍河下游八十里外的颍州在苏东坡开船出发的前夜,兄弟二人又在颍州河的船上共度一夜,吟诗论政,彻夜未眠。5选出下列对文章词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A “最能透露他特性的,就是他那敏感活动、强而有力的嘴唇”这句话形象地突出了苏东坡好辩、喜欢不顾后果发议论的特点。B “由欢天喜地的表情一变而成抑郁沉思的幻想状”中的“幻想状”惟妙惟肖地刻画出苏东坡天真的一面。C “这对世界的文

9、化反倒有益而无损”一句中的“这”指亨利詹姆斯的心理推理小说为世界文学作出了独特的贡献。D文章第一节巧妙地借情况介绍将两兄弟性格进行了对比,这样不仅突出了两人的不同性格,更为下文作了铺垫。解析:选 C。 “心理推理小说 ”无中生有。原材料只说“亨利詹姆斯则在小说的天地中注入了他人性的思想和观察这样充实的内容” 。 “这”应指代威廉把写小说的才华和诙谐注入了心理学和哲学教科书,亨利在小说天地中注入人性的思想和观察。6两兄弟的区别表现在哪些方面?你认为两兄弟分别像文中提到的哪一位西方作家?为什么?答:_解析:根据“威廉原应当写小说,而亨利应当写心理与哲学性的论文”和“子由没有哥哥才气的一半。但是他的

10、文章内容充实,具有深度,使他在这一类文章之内,足称大家”就可以得出答案。答案:(1)外貌、性格、文学才华。(2)东坡像威廉,子由像亨利。(3)相对而言,东坡没有把他的全部才气倾注到文学创作上,而更多地关注时事;子由虽然才华不敌东坡,但是他专注于一类文章而成大家。7根据文章内容,说说作者对两兄弟各有什么样的评价,作者又是如何看待苏东坡性格中“闲不住”的特性的。答:_解析:从全文中整合答案即可。答案:(1)子由沉稳实际,恬淡沉静,才华不及东坡;东坡开朗天真,直言无隐,才华出众。(2)作者高度肯定了苏东坡 “闲不住”的性格,认为那是一种至大至刚之气。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810 题。绍兴的陆

11、游梁君陆游一生,志在报国,恢复中原。他的生涯设计是“上马击狂虏,下马草军书” ,非以诗词为旨。可惜,那个扭曲的时代给中华民族造就的,不是收复失地、横扫狂虏的军事统帅,民族英雄,而是一个报国无门、屡受排挤打击、一腔悲愤的爱国诗人。是幸也非幸也?!陆游出生于风光旖旎的山阴( 今绍兴) 乡间。当时强敌压境,山河坼裂,在家人的教育下,他自幼研读兵书,练习击剑,立志从戎。28 岁赴临安应进士试,因“喜论恢复”而受到秦桧的忌恨,复试竟被除名。秦桧死后陆游虽被赐进士出身,终因坚持恢复中原的政治主张而不得重用,多被贬谪,最后怀着一腔遗恨, “心在天山,身老沧州!”陆游的一句“位卑未敢忘忧国” ,多少年来成为激

12、励人们倾心社稷的至理名言。陆游壮志难酬,只好把满腔热血倾注在诗作上,作震天的呼号,作动地的悲鸣,具有巨大的震撼力和感召力,因而成为具有深远影响的爱国诗人。陆游一生主张北伐,虽屡遭投降派谗毁打击,但始终矢志不渝。68 岁时已退居乡间,依然心系国事,渴望统一,写出了传世名篇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谁人读来不感慨万分!直到 85 岁临终前,还写下了“但悲不见九州同”的遗言,表达了诗人至死不泯的爱国情怀!陆游以一生的追求及其诗作,集中表达了激昂深重的爱国主义思想,是激励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宝贵精神财富。步出鲁迅故居,向南寻沈园走去,边走边

13、观赏着小桥流水,边议论着那两首传闻天下的钗头凤 ,不经意便看见了郭沫若手书的“沈氏园”匾额这里便是当年为陆游魂牵梦绕的沈园。据说,现在保存下来的沈园仅为南宋时之一角了。园中树不繁,花不艳,亭榭亦不奇,但游人纷至,接踵摩肩,实为陆游唐琬而来。人们不仅为陆游强烈的爱国精神所激励,也深为陆游唐琬真挚的爱情所感动。陆游 20 岁与表妹唐琬结婚,相爱甚笃,却被母亲因故强行拆离。四年后的 1155 年春,陆游偶游沈园,意外邂逅唐琬,唐琬置酒赠与陆游。陆游怅然久之,情之所至,神来笔到,在粉墙上题下钗头凤 。唐琬归去亦和钗头凤一首,不久便因病而逝。陆游辗转任职,几十年风雨生涯,却无时不怀念着唐琬,此后多次来沈园凭吊、赋诗。在 75 岁垂老之时写出感人至深的沈园二首 。即在逝世的前一年,陆游依然在深深地怀念着唐琬:“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8促成陆游爱国精神的原因有好多方面,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强敌压境,山河坼裂B家人的教育C爱家乡旖旎的风光D从小志向高远解析:选 C。文中没有涉及 C 项内容。9请用一句话概括作者最后一段的写作目的。答:_解析:阅读最后一段概括这一段的大意,从表现的内容和赞美内含进行概括。答案:通过记述陆游身上所表现的深挚的情爱,赞美了陆游人性中的真、善、美。10根据文章内容,概括本文记述的是陆游哪几方面的事迹。答: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