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第二节《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测试题(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4586532 上传时间:2020-03-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第二节《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测试题(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第二节《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测试题(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第二节《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测试题(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第二节《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测试题(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第二节《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测试题(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第二节《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测试题(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第二节《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测试题(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第二节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测试题(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8分)读图,完成13题。1下列不属于图示内容反映的是()A断层B褶皱C火山喷发D岩层运动方向2图示构造形成的动力主要是()A张力B挤压力C摩擦力D垂直挤压力3下列可能由图示作用形成的地貌是()A阿尔卑斯山脉B大西洋C长江三峡D日本富士山解析:第1题,图示岩层反映出其受到巨大挤压力的作用先形成了褶皱,后因超过了岩石最大承受能力而发生破裂,并沿破裂面有明显位移出现断层。第2题,由第1题分析可知其动力主要是挤压力。第3题,阿尔卑斯山是板块相对运动,挤压而成的褶皱山系;大西洋是板块

2、张裂而成的;长江三峡属流水侵蚀而成;富士山是一座活火山,是岩浆活动的一种反映。答案:1.C2.B3.A中新社乌鲁木齐2009年4月6日电:中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将利用十年时间,把塔里木油田建成国际一流的大油气田。读图完成46题。4根据地质构造划分,该储油构造属于()A向斜B背斜C断层D地堑5图中储油构造中,数字分别代表A气、水、油B气、油、水C水、气、油D油、水、气6图中所在岩层的成因类型为()A岩浆岩B沉积岩C变质岩D玄武岩解析:第4题,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第5题,按密度从小到大是气、油、水,气密度最小,位于最上部,水密度最大,位于最下部。第6题,气、油是在沉积过程中形成的,故应属于沉积矿

3、,位于沉积岩之中。答案:4.B5.B6.B下图是“夏威夷群岛主岛与其三个链状火山岛屿的分布示意图”。许多科学家相信,夏威夷群岛主岛和这些链状火山岛屿的形成,是因为太平洋板块在一个可视为固定不动且喷发岩浆的“热点”上移动(箭头指向代表板块移动方向)造成的。读图完成78题。7此处应()A位于板块生长边界B位于板块消亡交界C位于美洲板块D不位于板块交界处8下列最能代表从夏威夷群岛主岛(1)到链状火山岛屿(2、3、4)的年龄分布情形的图是()解析:第7题,夏威夷群岛位于太平洋板块内部。第8题,夏威夷群岛主岛(1)处是新的岩浆喷出的地方,岩石年龄最年轻,距离该处越远,岩石年龄越老。答案:7.D8.B下图

4、为“一典型褶曲剖面图”。读图,完成910题。9图示褶曲中,岩层的新老关系为()A自西向东由老到新B自东向西由老到新C自中心向两侧由老到新D自中心向两侧由新到老解析:从岩层的弯曲方向判断为向斜,然后再根据图例判断岩层的新老关系是自中心向两侧由新到老。答案:D10图示山岭是()A沿顶部裂隙侵蚀而成的背斜山B因槽部坚实抗侵蚀而成的向斜山C因顶部坚实抗侵蚀而成的背斜山D沿槽部裂隙侵蚀而成的向斜山解析:图中山岭为向斜成山,原因是向斜中心岩层由于受挤压,变得坚硬,不易被侵蚀,而成为山岭。答案:B读“某种地形的示意图”,完成1112题。11判断图中甲地原来应为下列哪一种构造()A向斜B背斜C断层D海沟12依

5、地形的高低起伏来判断,图中乙、丙、丁三种地层的软硬程度,由硬至软排列应为()A乙、丙、丁B乙、丁、丙C丙、乙、丁D丙、丁、乙解析:第11题,甲地岩层向上拱起,是背斜构造。第12题,硬度大的岩石不易被侵蚀,硬度小的岩石容易被侵蚀。答案:11.B12.A山西省煤炭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但在煤炭生产过程中,存在着安全事故隐患。读“山西某地地质构造剖面图”。回答1314题。13下列地点能够露天开采煤炭且比较安全的是()A甲B乙C丙D丁14在a、b两处采煤,最容易发生的矿难事故分别是()A瓦斯爆炸和透水事故B井喷事故和瓦斯爆炸C透水事故和瓦斯爆炸D透水事故和井喷事故解析:该题组主要考查地质构造

6、的判读及应用。第13题,乙处埋藏浅,且为背斜,不易渗水,顶部露出地表,不易储气,比较安全;第14题,背斜(a处)是良好的储气构造,可能导致瓦斯爆炸,向斜(b处)是储水构造,开采中易发生透水事故。答案:13.B14.A二、综合题(共22分)15读“某地区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并完成下列问题。(11分)(1)图中四处,在地质构造上属于背斜的是_。在野外考察中,有时会见到背斜成谷现象,其原因是_。根据地层的相互关系确定背斜的方法是_。处的地形属_山地。(2)请在图中地垒两侧断层的细短线上标注4个箭头,表示岩层错动的方向。(3)下列地理事物与图中处的地质构造在形成原因上相似的是(双选)()A渭河平原B

7、长江三峡C汾河谷地D雅鲁藏布江大峡谷(4)图中c地层为含水层,a、b、d各地层为隔水层,因此在_(填代号)处打井较有可能获得丰富的地下水。判断依据是_。解析:背斜的判断从岩层的形态上看,岩层是向上弯曲隆起的;从岩层的新老关系上看,中间岩层老,两翼岩层新。读图可知,处岩层年龄的新老关系是中间岩层老,两翼岩层新,故为背斜;背斜成谷现象的原因是: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后易受侵蚀,成为谷地;地垒所在的岩块相对上升,两侧的岩块相对下降:处的地质构造为地堑,与它成因相似的有渭河平原和汾河谷地;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在处打井能打到向斜槽部,地下水容易汇聚。答案:(1)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后岩性脆弱易受侵蚀中间岩层

8、老,两侧岩层新块状(2)见下图:(3)AC(4)该处为向斜构造,在此打井能打到向斜槽部,地下水容易汇聚16读“大洋板块俯冲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1分)(1)图中海底地形A处为_,P处为_;B处是_上升处。(2)在M、N板块的地壳部分,硅铝层较薄,甚至缺失的是_(填写字母)板块的地壳处。(3)下列各类岩石中,在H处常见的是()A玄武岩B页岩C花岗岩D石英岩(4)据勘探,C、D、E三处海底地层岩石年龄按由老到新依次排列是_,这个发现说明_是不断扩张更新的。(5)如M板块为太平洋板块,则N板块的名称是_板块,当M板块俯冲到N板块下面,N板块受到挤压上拱,形成高大山系的名称是_山脉。解析:第(1)题,地幔软流层岩浆上升(B处)在大洋深处冷却形成海岭(P处);大洋板块水平运动与大陆板块碰撞,大洋板块因密度大、位置低而向下俯冲,形成了海沟(A处)。第(2)题,大洋地壳部分,硅铝层较薄,甚至缺失。第(3)题,H处是岩浆喷发地带,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凝固形成喷出岩,四个选项只有A为喷出岩。第(4)题,大洋地壳的海岭处岩石年龄最轻,距海岭越远海底地层岩石年龄越老,这是海底不断扩张更新的结果。第(5)题,在太平洋东部,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时,太平洋板块向下俯冲形成海沟,大陆板块受挤压抬升形成海岸山脉。答案:(1)海沟海岭软流层中岩浆(2)M(3)A(4)ECD海底(5)美洲落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