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生物下学期大测试题(三).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4581304 上传时间:2020-03-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生物下学期大测试题(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高三生物下学期大测试题(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高三生物下学期大测试题(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高三生物下学期大测试题(三).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高三生物下学期大测试题(三).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生物下学期大测试题(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高三生物下学期大测试题(三).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年高三生物下学期大测试题(三)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组成下列化合物的元素种类最多的是 A.葡萄糖B.甘油C.纤维素D.磷脂2下列关于硝化细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既有DNA又有RNA B既能吸收氧气,又能释放氧气C含有线粒体和核糖体 D遗传不遵循基因的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3. 右图为藻类植物细胞质的流动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通过细胞质流动可以实现物质分配 B在显微镜下观察该细胞质流动方向为顺时针 C该藻类合成有机物的场所是叶绿体 D可用该细胞观察质壁分离现象4. 细胞的膜蛋白具有物质

2、运输、信息传递、免疫识别等重要生理功能。下图中可正确表示不同细胞的膜蛋白及其相应功能的是5. 细胞内很多化学反应都是在生物膜上进行,关于下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与抗体的加工有关B只发生在根尖分生区细胞 C.发生在线粒体内膜D发生在叶绿体内膜6. 如图1-4为表示物质浓度或氧气浓度与物质跨膜运输速度间关系的曲线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图1 图2 图3 图4A.如某物质跨膜运输的速度可用图1与3表示,则该物质不应为葡萄糖B.如某物质跨膜运输的速度可用图2与3表示,则该物质可能是葡萄糖C.限制图中A、C两点的运输速度的主要因素不同,B、D两点的限制因素有共同点D.图4曲线的起点应从坐标系的

3、原点开始7. 在真核细胞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叶绿体是利用CO2和H2O合成有机物的场所 B.线粒体能将葡萄糖氧化分解生成CO2和H2O C.细胞核是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主要场所 D.高尔基体能合成和分泌多种消化酶8若小白鼠有氧呼吸过程的产物为C18O2和H2O,则反应物中氧元素的情况为A只有O2中含18OB只有C6H12O6和O2含18O C只有C6H12O6含18OD只有C6H12O6和H2O含18O9对下列生命现象及其生物学意义表述正确的是A叶绿体类囊体结构增大了膜面积,有利于附着更多暗反应有关的酶B细胞分裂使细胞趋向专门化,提高了机体生理功能的效率C细胞凋亡使细胞自主有序死亡,有利

4、于生物体内部环境的稳定D主动运输使膜内外物质浓度趋于一致,维持了细胞的正常代谢10. 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如图准备了实验装置,棋子上标记的A、a代表基因。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有小球的黑色和白色分别表示雌、雄配子甲、乙两装置可代表雌、雄生殖器官甲、乙中小球数量必须相同,的值可以不同实验时需分别从甲、乙中各随机抓取一枚棋子是模拟等位基因的分离ABCD11下图为某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核DNA含量的变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属于减数第一次分裂,b属于减数第二次分裂 B与过程中DNA含量增加的原因都是由于着丝点的分裂C交叉互换发生的时期是和Da过程可使精原细胞的数目增加,b过程能产生成熟的生殖细胞

5、12以下有关遗传变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三倍体无子西瓜不育,但是其变异能遗传给后代 B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不一定会引起基因突变 C在镜检某基因型为AaBb的父本细胞时,发现其基因型变为AaB,此种变异为基因突变 D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中,会由于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一部分片段,导致染色 体结构变异13. 图为某种罕见的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这种病症的遗传方式最可能是() A.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C伴X显性遗传病 D伴X隐性遗传病14下图为人体内基因对性状控制过程的示意图,分析正确的是A基因1和基因2一般不会出现在人体内的同一个细胞中 B图中过程需R

6、NA聚合酶的催化,过程需tRNA的协助 C过程的结果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是血红蛋白结构的不同 D过程表明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体的所有性状15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和进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自然选择是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B蜂鸟细长的喙与倒挂金钟的筒状花萼是它们长期协同进化形成的相互适应特征 C自然状态下,不同物种之间不能通过相互交配产生可育后代 D细菌在接触青霉素后会产生抗药性的突变个体,青霉素的选择作用使其生存16. 肝脏对维持人体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作用。下列激素中,不以肝细胞为靶细胞的是 A甲状腺激素B胰高血糖素C胰岛素D促胰液素17. 取一只小鼠的皮肤,分别移植到切

7、除和不切除胸腺的幼年小鼠身上,切除胸腺小鼠的皮肤移植更易成功。这个实验结果说明对异体皮肤排斥起重要作用的是 A.T细胞B.造血干细胞C.B细胞D.吞噬细胞18.如图所示,甲为神经细胞膜亚显微结构示意图。乙为突触结构示意图,则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静息时,图甲中侧电位为正,侧电位为负 B.K+和Na+通过细胞膜与图甲中A密切相关 C.图乙中E为突触前膜,F为突触后膜,C物质的成分是蛋白质,释放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D.图乙中D一般为糖蛋白,C与D结合后,引起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19. 若H7N9禽流感病毒侵入人体,机体在免疫应答过程中不会发生的是A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病毒BT细胞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 C

8、浆细胞进行分裂并分泌抗体D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20在我国北方,冬泳爱好者入水后,身体立即发生一系列生理反应,以维持体温稳定,此时机体不会发生的反应是A中枢神经系统兴奋,肌肉收缩加强B通过反射活动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收缩 C通过神经调节减少汗腺分泌D抑制垂体活动导致甲状腺素分泌减少21. 下图表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芽生长的影响,及植物的芽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的生长情况。图中c点所对应的生长状况最有可能是A.B.C.D.22热带雨林中,常可见所谓的“绞杀”现象,即某些大型藤本缠绕在高大的乔木之上,依靠乔木支撑到雨林高层接受阳光逐渐长大,最终将乔木缠死。这种藤本与乔木的关系可称之为A竞争B共生

9、C寄生D 捕食23下列关于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一个呈“S”型增长的种群,数量在K/2左右时增长速率最大B 一个物种引入新的地区后,一定呈“J”型增长C 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控制,要尽量降低其K值D 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的数学模型为:Nt=N0t ,其中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24有一种生态农业模式是在水稻田中养鸭,利用鸭控制稻田中的杂草和害虫, 粪用作肥料。下列关于该模式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杂草和水稻是生产者B鸭与害虫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关系C鸭既属于第二营养级,又属于第三营养级D水稻、鸭、害虫和杂草组成了一个农田生态系统25. 关于下列实验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10、A经图所示操作后,显微镜可见细胞内液泡体积逐渐变小,颜色逐渐变深B若要看清图中处于分生区的细胞,应将装片适当向右移动C图中将物镜由甲转换成乙,则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的数目增多D图是利用样方法调查某植物的种群密度,此样方内该植物种群密度为12株/m2第卷二、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6题第29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0题第31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4题,共35分)26(9分)下图甲为研究光照强度对某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实验示意图,图乙表示其细胞气体交换情况,图丙表示光照强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图丁表示夏季晴朗的一天,某种绿色植物在24小时内02吸

11、收和释放速率的变化示意图(单位:mg/h)。A、B点对应时刻分别为6点和19点。 甲 乙 丙 丁(1)图乙中光反应的具体部位字母及名称是 ,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是 。(2)叶肉细胞处于图乙状态时,对应图丙中的部位是_。(3)图丙中限制AC段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A点时,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是 。 (4)丁图中24小时内不进行光合作用的时段是 。(5)丁图中测得该植物一昼夜的O2净释放量为300mg,假设该植物在24小时内呼吸速率不变,则该植物一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O2总量是 mg。(6)丁图中,若适当增加植物生长环境中CO2浓度,B点将向 (左/右)移动。在生产实践中,常采用施用农家肥的方法增

12、加CO2的浓度,其原理是 。27.(6分)下图为一家族的遗传图谱:甲病(用基因D、d表示)和乙病(用基因F、f表示)这两种疾病都为单基因遗传病,其中有一种为伴性遗传病。经诊断,发现甲病为结节性硬化症,又称Bournerille病,基因定位在第9号染色体长臂上,大多表现为癫痫、智能减退和特殊面痣三大特征。(1)通过家族遗传图谱可推知结节性硬化症的遗传方式是 。(2)-3的基因型为 ,其甲乙两种病的致病基因分别来源于图中的 。(3)据-4和-5的情况推测,他们的女儿III-8的基因型有 种可能。(4)若一4与一5结婚,生育一患两种病孩子的概率是 。28.(12分)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结构模式图,其中

13、A、B、C、D为不同的种群,、代表生理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中A和D的种间关系是 。(2)若C大量死亡,则一定时间内种群密度增加的种群是 ,若持续干旱使A大量死亡,D和C种群密度将会 。以上各物种的某些个体行为与种群特征为其它物种提供了大量的有用信息,这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3)若上述生态系统代表农田生态系统,则在被弃耕后发生的群落演替类型属于 。若农作物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a kJ,那么图中C种群最多获得的能量为 kJ。29(8分)为研究人的活化辅助T细胞对B细胞产生抗体的影响,研究人员将来自于同一豚鼠的B细胞等分为三组每组培养液中加入的细胞种类如下表所示(“+”表示加入该细胞,“一”表示未加入该细胞)。将三组细胞在相同条件下培养,在第2、4、6、8、12、14天分别检测A、B、C组上清液中的抗体含量。实验结果为:C组没有检测到抗体,A、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