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金针菇高产栽培技术

上传人:极*** 文档编号:124580 上传时间:2016-11-2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北地区金针菇高产栽培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东北地区金针菇高产栽培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东北地区金针菇高产栽培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北地区金针菇高产栽培技术(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海量专业种植技术就是农业致富的一把金锄头东北地区金针菇高产栽培技术金针菇属食用菌中的高档食品,营养和保健价值很高,目前已成为我地区火锅中的必备原料,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为了进一步提高金针菇的产量、质量,根据多年的亲自实践,总结了金针菇高产栽培的技术要点,供菌农。一、菌种制作 前全国各地的金针菇品种较多,我们从各地优良品种中选择了适合本地的高产新品种“白金针菇 1 号”和“金针 其产量、质量和抗逆性都优于其他品种,生物效率达到 100%,比一般的品种增产10%15%,目前已大量推广应用。屑 78%,麦麸 20%,白糖 1%,石膏 1%,含水量 60%。木屑 84%,麦麸 15%,石膏 1%,含水

2、量 60%。木屑 50%,玉米芯 34%,麦麸 15%,石膏 1%,含水量 60%。每袋(17 厘米33 厘米高密度聚乙烯)装料 斤。装二级种、三级种,灭菌 压力下保持 2 小时,常压灭菌 100保持 8 小时。栽培袋常压灭菌 100保持 12 小时。种和栽培袋培养主要是温度和光照方面的管理,菌丝生长阶段避光,定期通风。金针菇菌丝生长温度 832,最适宜 2025,子实体生长 518,最适宜 1014,超过 22以上难以形成子实体。二、栽培方式 求菌丝生长健壮,菌丝刚生满无老化的菌种。针菇是一种低温型品种,在无人工控温的情况下,应充分利用自然温度,掌握好栽培季节是促进高产的一个重要关键。根据我

3、省的自然气温以头年 9 月至第二年 2 月底栽培为宜,最好是在1011 月份栽培产量最高。棉籽壳 80%,麦麸15%,过磷酸钙 2%,石膏 2%,蔗糖 尿素 棉籽壳 70%,麦麸20%,木屑 10%。木屑 75%,麦麸 20%,过磷酸钙 2%,石膏 2%。玉米芯50%,豆秸粉 20%,麦麸 20%,过磷酸钙 5%,石膏 2%,尿素 1%。针菇的栽培方式很多,采用塑料袋栽培效果较好。将各种原材料的配方充分拌匀后,使含水量达到 65%时即可装袋,每袋装料 12 厘米高,要求用力均匀、松紧适宜,不能过松过紧,压平表面,上端留空 20 厘米便于以后子实体生长。为了使菌龄一致,快速出菇,在料中央扎孔到料

4、底,再用无棉盖体封口后进行灭菌。注意轻拿轻放,防止塑料袋破损,如有破损可用胶布贴补。菌方法可采用高压和常压灭菌,若生产量较大采用常压灭菌,当料温达到 100110时可保持 12 小时,待料温自然下降到 20以下方可接种。接种时若自然气温高,杂菌污染率就大,因此必须用接种箱于接种室内能经过药物消毒灭菌后才能进行,特别是接种时菌种和工具要用 75%的酒精擦洗消毒。每瓶菌种可接 2530 袋,接完后盖好口进行发菌培养。针菇栽培袋的菌丝培养,主要是温度管理。它虽然在 832都能生长,但以2023生长最好。发菌时防止袋子堆集过高过密自身产生温度,造成温度偏高而伤热,同时也要解决温度过低现象。在菌丝生长过

5、程中一定要采用暗光培养,光照过强一是对菌丝生长有抑制,二是菌丝未达到生理成熟,培养基表面受光照刺激会过早出菇影响产量和质量,菌丝生长阶段进行暗光培养有利于营养集中、出菇整齐。过 20 多天的培养,菌丝已长满全袋时,这时自然温度已适宜金针菇子实体生长的时候,应立即解开袋口,有利于子实体的形成,特别是敞开袋口后要及时将报纸或布盖在袋口上,否则,培养基表面失水,影响菇蕾的形成。针菇袋子敞开后,室内要增加一定的光线和湿度,但不要太阳直射,每天需要向报纸或布上喷雾水,保持空间相海量专业种植技术就是农业致富的一把金锄头对湿度在 85%95%,空间温度 718。35 天后即可出现小菇蕾。喷水时不要把水直接喷

6、在菇体上,以免造成菇体腐烂、黑根和斑点等病害。经过1015 天的管理,金针菇菌柄就可长出袋口,菌柄长 1520 厘米就能采收。针菇成熟后要及时采收,不然菌柄容易变色、腐烂。成熟标准是菌盖已开始扩展,若菌盖边缘上卷,说明已充分成熟而降低质量。采摘时每袋金针菇大小一起采,用手捏住菌柄基部,轻轻摇摆一下就可采下,然后再把菌柄基部粘上的培养料剪去,整齐地放在箩筐内进行销售。批金针菇采收后要清除老菌皮和菇根、死菇等,把料的表面再薄薄的刮去一层,盖上报纸或布,停止喷水 35 天,再按上述方法管理,促使第二批菇早日形成。金针菇产量主要是第一批产量高,占总产量的 50%,第二、三批菇逐渐减少,若后期培养基过分失水干燥,可以喷少量的水在袋内,有利增产。 专利查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作物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