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学(知识重点概括)3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12457169 上传时间:2017-09-03 格式:PDF 页数:23 大小:49.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编辑学(知识重点概括)3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编辑学(知识重点概括)3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编辑学(知识重点概括)3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编辑学(知识重点概括)3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编辑学(知识重点概括)3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编辑学(知识重点概括)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编辑学(知识重点概括)3(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编辑学 (知识重点)第一章 编辑与编辑学第一节 编辑与编辑工作编辑编, 是古代用来穿联竹简的皮条或绳子。 这里 “编” 用作动词, 是依次排列的意思。 是聚合、搜集之意,又引申为补合、整修之意。现今“编辑”一词,一是作及物动词使用的“编辑” ,指编辑行为。二是作名词使用的“编辑” ,有三种涵义:1.指从事编辑工作的人,即编辑工作者。 中国大百科全书之新闻出版中解释: “使用物质文明设施和手段,从事组织、采录、收集、整理、纂修、审定各式精神产品及其他文献资料等项工作,使之传播展示与社会公众者。2.指一种业务或社会职业,即编辑工作。3.指出版系列的中级职务。编辑工作编辑工作: 根据一定的目的, 从

2、事精神产品的征集、 选择、 整理、 加工, 促成其发表或出版,使之有效传播的工作,就是编辑工作。编辑工作的主要对象是精神产品(书稿、文稿、图稿等等) ,这些精神产品是初使形态的。特点: 编辑工作的主要特点,是导向性、中介性和隐匿性。编辑工作的导向性 , 首先体现在稿件的选择和组织的环节中。 编辑工作的导向性, 还体现在稿件的加工、编者按语的编写、 图片资料和文字资料的配发, 乃至编排次序、版面设计等工作环节中。编辑工作的中介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编辑是原始文稿向出版物转化过程中的中介。第二:编辑时作者和读者的中介。编辑工作的隐匿性,或称潜隐性, 是指编辑掩身于作者身后的这一特点。第二节

3、编 辑 学编辑学的涵义、对象和任务定义 :编辑学是研究编辑基础理论、编辑工作的规律和方法的学科。归类 : 属于人文社会科学范畴。()编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编辑工作。应当明确的是, “编辑工作的对象”和“编辑学的研究对象”不是等同的概念。编辑工作的对象(客体)是初始文稿及其作者、出版物及其读者。编辑学把编辑工作的主体(编辑者)也纳入研究对象,而且是重要的研究对象。编辑学不仅研究编辑客体,也研究编辑主体以及主客体间的相互关系。() 编辑学的任务。 第一,研究编辑工作产生、演变和发展的一般规律。第二,研究党和政府的有关文化工作, 特别是有关编辑出版工作的方针、 政策, 论析编辑工作的知道思想和指导方

4、针, 摆明编辑工作的目的和服务对象。 第三,研究编辑工作流程的规律和特点, 探讨编辑工作的性质和特征。 第四, 研究编辑人员的素养以及对编辑人员素养进行培育和提高途径。编辑学的研究内容编辑学研究的内容, 有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和历史研究三个方面。1.理论研究: 包括编辑与编辑学的基本概念的界定,编辑学的学科质的论证,编辑学的研究对象、 内容和任务的论述, 编辑学基本原理的概括, 编辑人才的思想素质和知识结构的分析等。2.应用研究: 即研究选题、组稿、审稿、加工、读样等工作环节的工作原则和操作方法,研究编辑管理的规范化和现代化等。3.历史研究: 即中外编辑史的研究,包括历代编辑工作与编辑理论发展的

5、研究,历代编辑学家、编辑成果的研究等。我国高校的编辑学专业我国高校编辑学专业,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第三节 编辑与文献生产 (文:典籍也 献:贤也)文献文献是“记录知识的一切载体” 。可以从 三个方面 去理解它: 1.提供知识是文献的本质属性。2.记录知识的物质载体是多种多样的。 3.记录的手段也是多种多样的。原生文献的生产 文献的生产,大体可以分为两个过程: 1.原生文献的生产。 2.再生文献的生产。定义: 作者把自己的知识、 经验、 学术观点或艺术创作固化在一定的载体上 (固化载体) ,形成初始文稿,这就是原生文献。这个过程,就是原生文献的生产过程。再生文献的生产对原生文献进行

6、编辑加工, 用印刷方式或其他方式投入批量生产, 使原生文献大量再生, 这便是再生文献的产生。这也是对原生文献的保护(称为再生性保护)编辑在文献中的地位 再生文献是原生文献的再生产, 但不是简单、 机械的复制。从原生文献到再生文献,有一系列的工作程序,编辑工作是其中的中心环节。 中心环节是原生文献和再生文献的中介。编辑在文献生产中的作用, 主要体现在对原生文献的 1.征集 2.筛选 3.优化。编辑是原生文献的第一个读者,并对其能否投入再生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编辑是一种创造性劳动,是原生文献和再生文献的中介。第四节 编辑活动的历史进程与编辑学的建立春秋至唐代的编辑活动春秋至唐代,书籍的装帧形式,

7、以简册和卷轴为主。唐、五代是从“写本书”到“印本书”的过渡阶段。 孔子说他整理“六经”有一个重要原则,即“述而不作” ,只记述,而不创作新义。编辑工作的盛衰,是同历代藏书的规模与稿源的丰富程度息息相关的。秦始皇焚书坑儒,使我国的书籍和文化事业遭受空前的浩劫。刘向等人所做的工作,有两件最值得注意:一是校雠(或称雠校) ;二是撰写叙录(又称书录) 。 七略是我国第一部综合群籍的、有严格分类体系的图书目录。汉魏时期,还出现了开展图书贸易的“书肆”和以抄书为业的人“拥书” 。总集, 是多人作品的综合集。萧统主持编纂的文选是我国现存最早、影响最大的诗文总集。 文选的诞生,是南北朝文学观念的强化在编辑思想

8、上的体现。宋元明清中叶的编辑活动宋元至清中叶, 著作物以雕版印刷为主, 是我国古代印刷业的全面发展时期, 编辑活动也出现了新的面貌。陈起是南宋人,又是个出版商,在杭州开了家书籍铺。晚清至民国末年的编辑活动1.晚清至民国末年,戊戌变法前后,维新派报刊编辑的代表任务是 梁启超 。2.商务印书馆由 夏瑞芳 等人创办于 1897 年。3.以新文化运动为开端。 1915 年, 陈独秀 创办了青年杂志 (后改名新青年 ) ,参加编辑工作的有 钱玄同、胡适、李大钊、鲁迅 等。 新青年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掀起波澜壮阔的五四新文化运动。4.新青年的创刊,标志着中国现代报刊的诞生,也标志着中国编辑史进入了现代阶

9、段。5.1921 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 新青年一度成为党的机关刊物。6.抗日战争初期,上海的编辑工作者组织了“编辑人协会” ,创办了文化战线旬刊,宣传抗日救亡。编辑学的建立到了 80 年代,编辑学初步建立。 编辑学建立的标志,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1.出版了一批编辑学的专著;2.出现了编辑学的专家群体;3.出版了编辑学专业期刊;4.高等学校设置了编辑学专业。第二章 编辑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第二节 高尚的职业道德敬业乐群敬业乐群, 就是热爱编辑工作, 专心致志搞好编辑工作; 乐于与他人相互切磋,从中得到启发和教育。 在抗日战争时期, 胡愈之主持编辑出版了 团结 、 上海人报 、 集纳 、 译报等报

10、刊。秉公律己1.秉公办事,严格要求自己、遵纪守法,自觉遵守国家有关保密工作的规定,绝不为了“抢新闻”和追求 “轰动效应” 而泄露国家机密。 不搞 “人情稿” 、 “关系稿” , 不搞 “以稿谋私” ,不做“卖书号” 、 “有偿新闻”之类违反国家新闻出版法规的事。2.要具有坚强的革命精神和自觉的职业道德意识。3.就要有严谨科学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一视同仁茅盾、丁玲、巴金的处女作,都是经叶圣陶之手发表的。第三章 编辑的几项基本技能第一节 把握原稿的技术规范标注对外文的标注。英文要缮写,要用印刷体,并明确区分大小写。名词术语、计量单位与公式1.名词术语的书写稿件使用专业名词术语应当规范化,并且要前

11、后一致,要根据国家标准( GB) ,或经中国科学院和各学科有关部门审定的名称书写。引进的新名词在文中首次出现时,应注明外文。2.计量单位的书写可查阅中国标准出版社 1993 年 6 月出版的作者编辑出版常用国家标准书稿标题的逻辑层次目前对图书标题层次顺序的编排,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传统式;二是编号式。文后参考文献在学术论文或专著后列出参考文献,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二次大战后研制成功一种新型索引, 引文索引。1995 年,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编辑的中国科学引文索引创刊,结束了中国没有自己的科学引文索引的历史。第二节 善于查找文献资料利用工具书1.百科全书百科全书是概述人类一切门类或某一门类知识的

12、完备的工具书,有“工具书之王”之称。百科全书可分为 两大类 :一是综合性; (如中国大百科全书 、 不列颠百科全书 )二是专科性。 (如中国企业管理百科全书 、 中国经济百科全书 )中国大百科全书我国第一套大型综合性百科全书,姜椿芳总编辑,共 74 卷(册)2.年鉴年鉴大体可分为综合性和专业性两大类。 前者如 中国百科年鉴 , 后者如 中国新闻年鉴 、中国出版年鉴 、 中国广播电视年鉴等。3.词典词典是汇集字词,按一定方式编排, 并逐一予以解释的工具书。编辑人员常用的词典, 大体有语文词典、专科词典和综合性词典三大类。4.书目古人编的书目,以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为代表利用“检索期刊”全国新书目 (

13、月刊) 中国版本图书馆等单位编辑出版;全国报刊索引 (月刊) 上海图书馆编辑出版。第三节 熟悉字体与字号印刷用字的字体目前使用的印刷字体虽多,但最基本的仍然是四大类:1.宋体字 2.楷体字 3.仿宋体字 4.黑体字印刷用字的大小1.点数制长期以来, 我国对铅字大小的计量, 是以号数为主、 点数为辅的混合制。 铅活字点数的多少,是指从字腹到字背的距离。2.级数制“级数制”源于照相排字采用的计量单位,一级为 0.25 毫米。第四节 掌握校对技术校对的意义校对是根据原稿和定本, 核对并订正抄件或排版校样的工作过程, 是保证出版物文字质量的环节之一。校对时一件细致、严肃、认真的工作,不但要具有一定的专

14、业知识,更需要一丝不苟、踏踏实实的工作作风。校对的职责校对的主要职责, 是消灭校样上与原稿不符的文字、 标点符号、 图标以及各式等方面的错误,核对校样页码顺序、注文和注码等等。进行校对,应使用原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 1981 年 12 月 20 日批准发布的校对符号。校对的程序 三校一读(初校、二校、三校和通读)1.初校:初校就是把打出的校样与原稿相核对的第一个校次,又称一校,它是整个校对工作的基础。2.二校: 二校也必须对照原稿逐字逐句校对; 重点是解决错别字、 倒字, 以及行距是否匀称、字距是否合乎规定等方面的问题。3.三校:三校时通体校对的最后一校,是把关的一个校次。三校地注意力应遍及全部

15、排样,包括封面、扉页、版权页、目录、附录、索引等。4.通读:书稿经过三校以后,在把校样从头至尾审读一遍,称通读。校对的操作方法校对的基本操作方法有三种: 对校法、折校法和读校法 。对校法:又称点校法。折校法:原稿置桌上,校样夹在两手的拇指、食指和中指之间(右手同时持笔)压在原稿上进行校对。读校法: 由两人合作, 一人朗读原稿文句, 另一人核对校样并改错; 或相反, 一人朗读校样,另一人核对原稿。第四章 图书的基本结构第一节 书衣部分封一:即书面,又叫前封面。封二:又叫封里,一般是空白页。封三:又叫封底里,一般也是空白页。封四:又叫封底、底封。书脊:又叫书背或封背,是书的脊背部分,连接封面与封底

16、。以上封一、封二、封三、封四和书脊,总称封皮。 护封 :又叫外包封或护书纸,是套加在封面外的另一张外封面。 勒口 :又叫折扣。平装书的封面和封底(或精装书的护封)靠外切口一边,多留出 30毫米以上的纸张向里折转,这叫勒口。 飘口 :精装书的外壳,比书芯三面切口长出 3 毫米左右,用以保护书芯,这个长出的部分叫飘口。 衬页 :衬在封二与扉页之间的空白页,称前衬页;衬在正文末页与封三之间的空白页,称后衬页。 环衬 :又叫连环衬页,是连接书芯和封皮的衬纸。第二节 书芯部分1.切口 :又叫书口,指书籍三面切光的地方。2.版心与白边 :版心指每一面书页上的文字、图版部分,也就是排版的范围。版心的位置应当放在视觉的中心,天头略大于地脚,外白边一般应大于内白边。3.书眉和中缝 :有些横排本的书,在天头处排有书名、篇名或章名、节名,这叫书眉。现代直排本的书,在外切口处印书名、篇名或章名、节名,叫 中缝 。4.内容简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