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埋香菇生产技术

上传人:极*** 文档编号:124557 上传时间:2016-11-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埋香菇生产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地埋香菇生产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地埋香菇生产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地埋香菇生产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埋香菇生产技术(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海量专业种植技术就是农业致富的一把金锄头地埋香菇生产技术一、范围本技术规定了反季节覆土地栽香菇管理规范。本技术适用于反季节覆土地栽香菇。二、栽培场地的选择1、栽培场地应选择在生态环境好、空气清新、水质优良、土壤未受污染、周围300 米无各种污染源,东西依山,光照较短,昼夜温差大的山垅田,有水源最好是山泉水或水库水,地势较平坦,排灌方便,交通便利。2、常遭冰雹袭击,易遭洪水淹没的田块不选做菇场。三、社会条件1、覆土栽香菇的农户必须有技术、有资金,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食用菌菌种管理办法规定的各项法规。2、没有技术的必须经过培训,在技术人员指导下进行或与老栽培户结对子栽培。四、菌袋制作1、栽培季

2、节选择。为确保 69 月正常出菇,当年 11 月下旬次年 3 月上旬制袋为宜。2、栽培基质。采用木屑、象草、棉籽壳培养基。木屑、象草、棉籽壳、麸皮、玉米粉等要求新鲜、干燥、无虫蛀、无霉烂、皮农药残留。栽培料配方:A、阔叶树(干)木屑 79%、麸皮 玉米粉 2%、蔗糖 石膏粉 磷酸二氢钾 硫酸镁 B、阔叶树(干)木屑 60%、象草(干)粉20%、麸皮 玉米粉 1%、米皮糠 2%、蔗糖 石膏粉 草木灰 磷酸二氢钾 硫酸镁 C、阔叶树(干)木屑 50%、棉籽壳 30%、麸皮 17%、蔗糖 1%、石膏粉 1%、活性炭 草木灰 磷酸二氢钾 硫酸镁 3、装袋。按选定的配方,将培养料拌均匀,含水量 60%,

3、装袋机装料通常 23人轮换操作,一人添料,一人装袋。操作时一手将筒袋套入出料口,进料时另一手用力顶住袋底,慢慢地使其往后推,直至一个菌袋装满,然后将袋口用细纱绳扎紧。五、灭菌与接种1、灭菌。高压(灭菌 2h 或常压(100)灭菌 10h12h。2、接种。接种环境要求清洁、干燥,并进行消毒处理;料温冷却到 28以下后,放入接种箱或无菌室内;接种箱或无菌室内放入适量的消毒药剂,密闭熏蒸 接种;每袋栽培种接 2030 袋栽培袋。六、菌丝培养1、培养室。应经常消毒,要求清洁、干燥、通风、遮光。2、培养方法。接种面朝上,采用“井”字形叠放。3、培养管理。发菌室温度要求 2225,空气相对湿度 6570%

4、;用草帘遮光,使发菌室基本黑暗;适时开窗门进行通风换气,保持发菌室空气新鲜;接种后一星期内结合翻堆检查一次,及时清除不良菌袋。4、拆胶排气。1520d 后,菌丝在袋内蔓延范围已达直径 810,就可以将贴在接种口上的胶布或胶带纸拆开一角,以免菌袋中氧气不足,影响下阶段海量专业种植技术就是农业致富的一把金锄头菌丝继续生长;有的地方已省去贴胶,改用涂石蜡的办法,应将接种穴上的蜡撬掉;拆开胶布时应小心,以防把菌袋也撕破。5、菌袋质量标准。正常情况下,菌袋接种 5060d 时,菌丝基本可以长满袋,继续培养,菌丝逐渐加浓,局部地方还会形成白色的菌膜,接着培养基表面开始发皱有点收缩,并分泌出浅黄色的液体。菌

5、袋基本成熟,可以移到菇棚,进行转色覆土等下一步管理工作。七、脱袋转色覆土1、脱袋。覆土地栽香菇要求菌袋培养 90d110d,菌袋发菌才能基本成熟,可进行脱袋。用锋利的刀片划割菌袋塑料,先剥去菌袋两端,再将菌袋剥离,随即平排于畦面。2、菇畦消毒。菇畦清理干净后,并用水冲洗干净,按每仟袋畦面用 6白粉或 50灰水喷洒畦面 23d,再用 2右硫酸铜喷洒于畦面,盖好薄膜,消毒 3d,然后揭膜,畦面铺盖 2层,用 1 瓶辛酸磷、醛兑水 70盖膜 3 天;将膜揭开后,再用 锰酸钾兑水 70于畦面,然后撒上一层石灰后即可排筒。3、转色。菌袋排于畦面后及时盖薄膜,做到边脱袋边排筒边盖膜,盖膜 3 天后,第 4

6、 天必须全部揭开薄膜,此时发现杂菌,要及时清理治疗,撒上石灰粉覆盖薄膜。第 5 天早晚加强通风各一次,半 h 到 1h,并用干净的水冲洗菌筒,结合杂菌的防治让其转色。4、菌筒覆土。覆盖菌筒的泥土须选用表土 30下的砂质心土,挖掘出业的心土,在烈日下暴晒 2d,过筛去碎石杂物,拌入 10%的石灰粉或火烧土、草木灰。待菌筒转色 8090%,停止浇水 45 天,填入调好的覆盖土,稍加压实,直至菌筒面覆盖 3菌筒全部覆盖住。白天不盖膜,晚间盖膜,浇水次数增加,无论晴天还是雨天都要浇,田间畦沟内引灌入流动的小溪水或山泉水、水库水,最好每天换一次,此时雨天盖膜,晴天不盖膜。八、出菇管理1、催菇。菌筒经过转

7、色期的浇水管理后,停止浇水 45d,然后采用于湿交替的方法进行催菇,或把水高高浇下落到菌筒面上 23 次,即可产生大量的小菇,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不宜采用震动催菇。为保护菌筒,促使产优质菇,必须进行疏去多余的菇蕾。2、前期管理。覆土地栽香菇大都用于反季节栽培,填补夏季鲜香菇的市场需求。脱袋后发生的第一批菇,一般在 56 月上旬,气温由低向高,但夜间气温较低,昼夜温差大,而且还是雨季,湿度大,对子实体分化扭结有利。由于气温逐渐升高,应加强通风,一般薄膜挂高,不让雨水淋菌筒。当第一批香菇采收结束之后,放去畦沟水,并停止浇水,降低菇床的湿度,让菌筒菌丝恢复生长,积累养分,待采菇的痕迹(凹陷处)菌丝已恢

8、复长白,灌回畦沟水,并加强浇水刺激,促进下一批子实体的迅速扭结形成。3、中期管理。这期间为 6 月下旬7 月下旬,为全年气温最高季节,出菇较少,目前我县覆土地栽香菇均依靠自然气温,结合人为加以调节,中期管理主要降低菇床的温度,促进子实体的发生,一般引灌山泉水或水库水加大流动量,增加通风量降温,防止高温烧菌筒。4、后期管理。这期间是 8 月下旬至 9 月底,已过炎热夏季,气温有所下降,菌筒已经前期、中期出菇营养消耗,香菇菌筒菌丝不如前期那么旺盛。因此,这阶段的菌筒管理要注意防止烂筒和烂菇,如发现杂菌时可用 5%的煤酚皂液或海量专业种植技术就是农业致富的一把金锄头100 倍的多菌灵涂抹患处,第二天

9、再用 5%的石灰水涂刷,并将罹病菌筒移至别处,集中隔离管理,以防传染。九、采收根据国际市场需求,保鲜覆土地栽香菇的采摘标准,通常高于脱水菇。一般要求香菇 5 分开左右,菌慕尚未完全破裂时就应采摘,并尽量保存菌盖上的鳞片,菌盖不要有擦伤的痕迹。装盛时,要防止木屑或其他杂物掉落在菌褶部位,须保持鲜菇外观的清洁。十、病虫害防治1、防治原则。坚持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严格控制化学药品防治。2、主要病害防治。主要病害有霉菌(木霉、脉孢霉、青霉、毛霉、根霉)和细菌、病毒。预防方法是:保持环境清洁、卫生,发现病害及时清除,并进行无害化处理,出菇期间禁止使用化学农药。3、主要虫害防治。主要虫害有凹黄甲、桑天牛、光伪步甲、食丝谷蛾、黑翅土白蚁、蛞蝓、线虫。防治方法:阻隔法防害虫,在菇场周围挖沟,菇棚周围顶上用遮荫网防止害虫飞入。出菇期间禁止使用化学农药。专利查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作物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